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市售种植铁皮枫斗和组培铁皮石斛对谷氨酸损伤的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用SH—SY5Y细胞建立谷氨酸损伤模型,观察72h损伤细胞增殖情况,MTT实验测定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测定研究两种来源石斛对神经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结果种植和组培石斛均可提高SH-SY5Y细胞谷氨酸损伤的存活率,降低培养液中LDH含量和细胞内MDA含量,提高SOD活力,其中铁皮石斛胚芽的抗氧化能力优于市售铁皮枫斗。结论石斛具有对SH—SY5Y细胞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组培铁皮石斛较市售铁皮枫斗保护作用更加显著,初步证明经过组培繁殖的铁皮石斛作用效果优于市售石斛属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2.
红参水提物对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参水提物对Aβ25-35诱导人神经瘤母细胞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Aβ25-35处理SH-SY5Y细胞,模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神经元的病理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的红参水提物进行干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的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50 μmol·L-1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72 h后,细胞变圆、聚集,其存活率为39.26%土3.16%、凋亡率为37.30%±0.69%,线粒体红绿荧光强度比值为0.45±0.10;而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与不同浓度(1、5、10 mg·ml-1)红参水提物同时孵育后,明显减少了细胞损伤,升高了细胞存活率、降低了凋亡率,并升高了线粒体红绿荧光强度比值.结论 红参水提物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2A(PP1/2A)在调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对缺氧耐受相关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缺氧预处理诱导HUVEC对缺氧损伤的耐受。采用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评价HUVEC的耐受性。免疫细胞化学联合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亚细胞定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应激蛋白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结果缺氧90 min导致HUVEC存活率及T-AOC降低,LDH释放增加。缺氧预处理(缺氧10 min后4, 8及24 h)可提高HUVEC对随后缺氧90 min的耐受,细胞存活率及T-AOC较缺氧组显著提高,LDH释出显著降低,并诱导Nrf2由胞浆向胞核移位,上调其下游信号分子HO-1的表达。缺氧预处理前用PP1/2A特异性抑制剂冈田酸(40 nmol.L-1)孵育HUVEC 10 min可部分抑制缺氧预处理诱导的Nrf2向核移位、HO-1表达及细胞耐受性。结论 PP1/2A至少部分参与缺氧预处理诱导HUVEC对缺氧损伤的耐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rf2向核移位及H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丹参水提物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以乳鼠心室肌进行心肌细胞培养并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检测不同浓度丹参水提物预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的泄漏量及Akt的磷酸化水平。丹参水提物对缺氧-复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它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铁皮石斛多糖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诱导星形胶质细胞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UNC-51类似自噬激活激酶1(UNC-51 like autophagy activating kinase 1,ULK1)通路相关自噬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H/R组(H/R建模)、低浓度铁皮石斛多糖组(H/R建模+100 μg·mL-1铁皮石斛多糖)、中浓度铁皮石斛多糖组(H/R建模+200 μg·mL-1铁皮石斛多糖)和高浓度铁皮石斛多糖组(H/R建模+400 μg·mL-1铁皮石斛多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测定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AMPK、AMPK、p-ULK1、ULK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ight chain 3,LC3) I、LC3 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R组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细胞中SOD水平及LC3 I/LC3 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MDA水平及p-AMPK/AMPK、p-ULK1/ULK1、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随着铁皮石斛多糖的处理及处理浓度的升高,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细胞中SOD水平及LC3 I/LC3 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MDA水平及p-AMPK/AMPK、p-ULK1/ULK1、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铁皮石斛多糖对H/R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AMPK/ULK1通路激活及自噬具有抑制作用,可促进细胞存活并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超细碳黑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超细碳黑(Ulfrafine carbon black,UFCB)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的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A549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UFCB颗粒物混悬液(50,200、800μg/m1),染毒24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测细胞存活率,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通过鲁米诺诱导的化学发光法测定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结果 随着染毒浓度上升,A549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LDH活力(U/L)逐渐增加,分别为2947.89±157.90、3 087.51±157.90和3 183.58±118.85 U/L.细胞内SOD含量降低,显示出浓度依赖关系,中、高浓度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3.28±4.56和47.62±4.73(U/g prot).鲁米诺诱导的化学发光平均每秒的照度,随着染毒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UFCB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有氧化损伤作用,对颗粒本身渗透进入间隙组织,进一步损伤肺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H2 O2 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2 O2 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的模型,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判断细胞的存活率,LDH法检测细胞的损伤程度。结果: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能明显改善H2 O2 导致的细胞甲瓒减少,大豆异黄酮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H2 O2 处理组(P <0 .0 1) ;而LDH漏出率则明显低于H2 O2 处理组(P <0 .0 5 )。结论: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H2 O2 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二氢石蒜碱对过氧化氢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氢石蒜碱(DL)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H2O2(200μmol.L-1)处理PC12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并加入二氢石蒜碱预处理作为保护。噻唑蓝(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细胞损伤程度,利用荧光探针DCFH-DA和JC-1分别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H2O2作用于PC12细胞后,细胞存活率下降,LDH活性和ROS含量增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10-7~10-5mol.L-1DL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提高,LDH和ROS变低,线粒体膜电位回升,且在一定范围呈剂量依赖性。结论:DL对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ROS产生和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研究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幽门螺杆菌(Hp)诱导的人永生性胃上皮细胞株(GES-1)转化细胞是否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将幽门螺杆菌悉尼株(SS1)与GES-1细胞共培养建立GES-1细胞转化模型,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转化情况;再利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塞来昔布对转化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GES-1对照细胞相比,Hp(SS1)与GES-1 细胞共同培养2个月后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高。塞来昔布作用于GES-1转化细胞,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50、75、100 μmol/L),GES-1转化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凋亡率逐渐升高。结论 幽门螺杆菌长期作用于胃上皮细胞,可以诱导其转化;塞来昔布可抑制GES-1转化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体系,探讨复方石斛饮品及其主要原料的降糖机制,评价复方石斛饮品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优化抑制剂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条件,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以复方石斛饮品及铁皮石斛、桑叶、桑椹水提液为抑制剂样品,测定它们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作用,计算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_(50))。结果复方石斛饮品及铁皮石斛、桑叶、桑椹水提液均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_(50)):复方石斛饮品41.5 mg/m L、铁皮石斛水提液87.9 mg/m L、桑叶10.8 mg/m L、桑椹15.4 mg/m L、阿卡波糖24.1 mg/m L。抑制活性作用强弱顺序为:桑叶>桑椹>复方石斛饮品>铁皮石斛。复方石斛饮品在高浓度150 mg/m L时抑制率(83.3%)与阿卡波糖抑制率(85.1%)接近。结论桑叶、桑椹水提液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最强,可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产品开发原料;铁皮石斛水提液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作用最弱,其降血糖效果可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评价;复方石斛饮品通过将铁皮石斛与桑叶、桑椹等降糖中药的有机配伍,合理工艺生产加工,对α-葡萄糖苷酶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作用,具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射精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不射精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不射精症85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对85例不射精症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分别选择心理疏导,药物和物理治疗,治愈42例(49.5%),好转28例(32.9%),总有效率82.4%。结论对不射精症应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特别是功能性不射精症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通络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成方制剂中石斛、金银花、牛膝,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毛兰素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LC法可明显鉴别石斛、金银花、牛膝.毛兰素在4.4~66.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3.89%,RSD为2.37%;绿原酸在36.0~540.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4.17%,RSD为1.9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14.
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骨关节炎 (O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炎 ,目前尚无根治疗法 ,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措施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尚不能延缓或阻断病情进展。新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硫酸氨基葡萄糖对OA不仅具有肯定的症状改善作用 ,而且能延缓OA的关节结构改变 ,可望成为第一个治疗OA的病情改善药。其总体安全性较好 ,主要是胃肠道及皮肤的不良反应 ,对血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顾丽萍 《中国药房》2007,18(19):1446-1448
目的:推动药品委托生产的良性发展。方法:应用供应链委托生产理论,分析目前药品委托生产中存在的种种误区,思考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药品委托生产需要前提条件,那就是委托方(制药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并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可以委托生产,其他任何非生产企业如科研机构、商业企业都不能委托生产。  相似文献   

16.
徐云根  张宁  何义 《药学实践杂志》2013,31(3):210-211,214
目的 观察可乐定治疗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加服可乐定片(75 μg/次,1次/8 h,1周后未达标,改为150 μg/次,1次/8 h),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诊室坐位血压、心率,检测治疗前后动态血压(ABPM)、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尿常规.结果 治疗后4周,诊室血压、ABPM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诊室坐位血压,总有效率89.4%;根据ABPM,总有效率为80.8%.治疗后可出现心率下降、口干、乏力、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但无需停药.结论 可乐定对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确切,副反应可接受.同时不影响代谢,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总结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的药物经济学相关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2009—2016年托伐普坦药物经济学评价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并依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评价框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结果:纳入的6篇药物经济学文献中,其中5篇为随机双盲研究,4篇为前瞻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使用托伐普坦治疗与住院时间、节约潜在成本的关系,以及相比安慰剂的临床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结论: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的心衰患者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相较于传统治疗,其临床疗效好并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优势,且对于严重低钠血症患者,该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氨茶碱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新生儿血中茶碱浓度,氨茶碱剂量按5mg/kg恒速静脉滴注。经时采样,测得数据,经分析药时曲线拟合呈一室模型,平均清除速度常数0.037±0.008h ̄(-1),平均消除半衰期19±4h,平均表观分布容积0.82±0.14L/kg,平均清除率30±5ml/(h·kg)。消除半衰期最大相差2.1倍,显示明显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由临床药师承担授课任务的本科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效果,探讨高校与医院合作进行本科临床药物治疗学授课的教学方法。方法:临床药师组成教学团队,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2012级本科留学生进行临床药物治疗学全英文授课。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方法,对教学内容和效果进行调研分析。结果:现阶段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设置存在章节多、课时少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有待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应结合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引入多元化的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着重培养学生药学实践服务能力,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薄荷醇和氮酮在美洛昔康凝胶中对皮肤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包含不同浓度的薄荷醇和氮酮的0.75%美洛昔康凝胶,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用离体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作用实验,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美洛昔康累计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结果 不含促渗剂的美洛昔康凝胶的渗透速率为0.862mg·h-1,含1%、3%、5%薄荷醇的美洛昔康凝胶的渗透速率分别为0.839,、1.973、0.967mg·h-1,含1%、3%、5%氮酮的美洛昔康凝胶的渗透速率分别为0.693、0.969、0.789mg·h-1,含3%薄荷醇和1%、3%、5%氮酮的美洛昔康凝胶的渗透速率分别为1.237、0.997、0.928mg·h-1。结论 3%薄荷醇对美洛昔康凝胶有明显较好的促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