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分别与果糖注射液、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分别观察及测定30E条件下,6h内各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配伍液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变化。结果在30E条件下.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等配伍后,6h内各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等配伍6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4种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常温下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分别在0,1,2,4,8,12 h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不溶性微粒,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12 h内溶液澄明,颜色无变化,无气泡产生,pH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检测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含量测定4 h后溶液主药浓度有所下降,但均大于95%,符合质量要求。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4种输液在常温下、12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玻璃瓶、聚氯乙烯软袋(PVC)、聚丙烯可立袋(PP)、非聚氯乙烯复合膜软袋(NPVC)4种包装材料在葡萄糖和氯化钠两种溶媒大输液中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吸附情况。方法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分别配制于4种材质的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于0、0.25、0.5、1、2、4、6h取样,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吸光度值,考察其量的变化。结果 6h内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4种材质两种输液中量的变化低于±4%,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4种不同材质的输液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参麦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甘油果糖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观察参麦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吸光度、紫外吸收光谱及微粒的变化。结果参麦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各项检测指标均较稳定。结论木糖醇注射液可以作为葡萄糖注射液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5.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12种溶剂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忠壮 《中国药师》2009,12(6):774-776
目的: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临床常用溶剂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情况,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12种常用溶剂配伍,观察配制溶液外观,测定配伍后8h内pH、不溶性微粒和吸光度变化。结果: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极化液、20%甘露醇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后8h内不溶性微粒超出或接近《中国药典》标准。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pH超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厂家质量标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甘油果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液8h内外观、pH、不溶性微粒、吸光度等皆符合规定。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适宜上述4种溶液配伍在8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ROX)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注射用ROX与5种溶媒配伍后,在室温(25±1)℃及高温(40±1)℃条件下,于0、1、2、4、6、8、12、24 h取样,观察各配伍液的外观变化,测定p H值和不溶性微粒计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OX的含量。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各配伍液外观均无色澄明,无气泡及沉淀产生,各配伍液p H值无明显变化,RSD<2%(n=8)。注射用ROX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组成的配伍液室温12 h、24h p H值分别为3.96、3.91,高温8 h、12 h、24 h后配伍液p H值分别为3.95、3.92、3.86,其他配伍液p H值在4.40~6.31之间。24 h内各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未明显增加,均符合规定。注射用ROX与木糖醇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组成的配伍液24 h内药物含量变化均<5%,RSD<2%;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组成的配伍液含量呈下降趋势,24 h药物含量变化>10%,RSD分别为4.52%(室温,n=8)、4.43%(高温,n=8)。结论:注射用ROX与木糖醇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应在24 h内使用,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在12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10%果糖注射液与18种临床常用注射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观察室温(25℃)条件下,不同时间(0、3、6 h)配伍液外观、p H、不溶性微粒、紫外吸收光谱及吸光度值变化来确定临床常用的一些药物注射液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时的稳定性。结果多烯磷脂酰胆碱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后配伍液外观、果糖含量、p H值较其他药物有明显变化;胰岛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肾康注射液、康艾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配伍后微粒数目变化明显;参麦注射液等12种药物配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不适宜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胰岛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肾康注射液、康艾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数量增加,超过中国药典规定范围,故原则上不宜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6种常用溶媒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在6种常见溶媒中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配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及木糖醇注射液配伍,测定溶液的p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埃索美拉唑钠的含量,定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澄明度。结果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标准曲线在0.05~1.60 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与0.9%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24 h内pH、澄明度及含量无明显变化;与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分别在12,8,6 h内pH、澄明度及含量无明显变化,溶液稳定;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pH、澄明度及含量均有明显变化。结论埃索美拉唑钠不宜与果糖配伍,宜与0.9%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配伍,若与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分别在12,8,6 h内滴注完。  相似文献   

9.
王丰伟  薛佩佩 《中国药房》2012,(42):3988-3989
目的:考察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注射液与5%果糖、果糖氯化钠、5%转化糖3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配伍后置于30℃恒温箱,观察和测定6h内配伍液的外观性状、pH值的变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变化。结果:3种配伍液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与5%果糖注射液的配伍液含量下降明显,2h含量〈95%;与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液2h含量〉95%,6h含量降为92.05%;与5%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液2h含量〉98%,6h含量下降为95.08%。结论:本试验条件下,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基本稳定;与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宜在2h时内完成输注;不可以与5%果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0.
宗永斌  周自桂  金春  秦勇 《中国药师》2011,14(7):1010-1011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注射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为稀释剂,临床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按临床使用方法,将硫普罗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按比例配制的待测液,分别于避光(输液瓶用铝箔包裹)与不避光条件室温(25℃)放置0,2,4,6,8h,对其进行溶液外观、pH、不溶性微粒、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查。结果:避光条件下,在0~6h内混合液各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8h时有关物质增加;在不避光条件下,O-2h内混合液各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4h时有关物质明显增加。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避光条件下6h、不避光奈件下2h内使用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7,(23):3204-3208
目的:考察消癌平注射液与3种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参照药品说明书,取消癌平注射液各40mL,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各160mL配伍,在室温(约25℃)和高温(40℃)下,分别于0、1、2、4、8、12、24、48h观察各配伍液的外观,检测其p H和不溶性微粒数,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配伍液中通关藤苷A和通关藤苷I的含量。结果:在上述条件下,消癌平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48h内,各配伍液均为棕黄色液体;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24h后,配伍液由棕黄色变为红棕色,但无沉淀生成。各配伍液的p H均无明显变化(RSD<1%,n=8);粒径≥25μm的微粒数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但粒径≥10μm的微粒数在配制后48h时均超出药典规定范围。配制后48h内,各配伍液中通关藤苷A和通关藤苷I的相对百分含量均无明显变化(RSD<2%,n=8)。结论:消癌平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均应在24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注射用灯盏花素与临床常用溶剂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情况,将注射用灯盏花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极化液(含Na+、K+、Ca2+)、果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7种常用溶剂配伍,放置0、1、2、4、8 h后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及吸收度的变化。结果:注射用灯盏花素与7种溶剂配伍后,吸收度、pH值无明显变化,但外观、不溶性微粒考察除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无改变外,另外5种注射液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适宜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8 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3.
阿魏酸钠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阿魏酸钠注射液按临床最大使用浓度加入4种常用输液中,室温(25℃)下放置8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点输液中阿魏酸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同时观察外观性状和pH。结果:各配伍液在0~8h内,25℃的条件下阿魏酸钠含量、有关物质、外观性状和pH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与以上4种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的条件下放置8h性质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液与3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室温24h内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后,24h内非诺多泮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甲磺酸非诺多泮与上述3种输液配伍24h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甲磺酸非诺多沣注射液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任天舒  褚征  高声传 《中国药师》2011,14(7):1017-1018
目的:考察黄芪注射液与五种t1盘床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外观观察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pH检测法、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比较黄芪注射液与五种输液配伍后的外观pH、吸收光谱及微粒变化。结果:黄芪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和紫外吸光度无明显变化,微粒数合格;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紫外吸光度无明显变化,但微粒数有突变;与果糖配伍后外观无明显变化,微粒数合格,但pH及紫外吸光度变化幅度较大。结论:黄芪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性质稳定;不建议与果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考察疏血通注射液与临床常用5种溶媒配伍的稳定性,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疏血通注射液分别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甘油果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等5种临床常用溶媒稀释后,考察pH、摩尔渗透压、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有关物质、指纹图谱等指标以及进行热原检查。结果: 这些溶媒与疏血通注射液配伍后,pH、摩尔渗透压、不溶性微粒均在合理的范围内,未检出可见异物和蛋白类物质,且在24 h内基本保持稳定,其指纹图谱与标准对照图谱基本一致。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溶液、甘油果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等配伍后各项检测指标正常;但10%葡萄糖溶液、甘油果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等的摩尔渗透压本身偏高,不适宜作为疏血通注射液的溶媒,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与人体具有等渗环境,适宜临床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7.
头孢西丁钠在不同溶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5℃将头孢西丁钠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12h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西丁钠的含量。结果:头孢西丁钠在50-800L/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1.1)%;日内差RSD≤1.4%(n=5),日间差RSD≤1.9%(n=5)。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配伍12h内含量〉93%。结论: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在25℃、12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8.
姜蓉 《现代医药卫生》2014,(20):3120-3121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与6种静脉滴注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于18、37℃采用Thermo Spectronic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栓通注射液及其分别与6种静脉滴注液(0.9%氯化钠注射液、5%等渗葡萄糖注射液、10%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苷40葡萄糖注射液等)配伍的混合液的吸收度,绘制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取血栓通注射液按临床处方比例溶于不同静脉滴注液中(每500毫升静脉滴注液含血栓通250 mg),采用PHD-5型酸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于0、2、6、8 h观察上述各液有无沉淀、浑浊、结晶、变色、气体产生等,并测定上述各液pH值变化等。结果 6种静脉滴注液与血栓通注射液未发生反应。在8 h内,18、37℃pH值波动于±0.8,含量维持在96.89%以上。结论血栓通注射液与6种静脉滴注液是可以配伍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和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在室温(25±1)℃下放置6h,观察配伍液外观、微粒数量及pH变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甲肟的含量变化.结果 头孢甲肟与5种输液配伍后在6h内外观、pH和含量均无显著变化,微粒数量符合要求.结论 5种输液与头孢甲肟配伍稳定,均可作为头孢甲肟的溶媒使用.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 考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在常用的4种溶媒(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方法考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与4种溶媒配伍后分别在0,0.5,1,2,4,8 h内产生不溶性微粒数量和pH的变化。结果: 在8 h内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与4种溶媒配伍后的外观及pH无明显变化。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药典规定。0.9%氯化钠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小于5%葡萄糖注射液。在果糖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数超过药典标准,尤其在4h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增多。在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数略高于药典标准。结论:建议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不推荐果糖注射液,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虽然说明书未提及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本试验可为糖代谢异常患者用药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