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学表现与流式细胞术分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肿瘤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对68例脑膜瘤标本进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分析几种临床病理特征与FCM的关系。结果:血管型、合体型脑膜瘤超二倍体率、DI和PI显著高于纤维型及混合型;重度水肿组DI、超二倍体率和PI显著高于中、轻及无水肿组;大肿瘤超二倍体率和DI均显著高于中、小肿瘤;复发性脑膜瘤的DI、PI均显著高于非复发组。结论:通过FCM分析可较准确地判定肿瘤的增殖能力,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儿童颅内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脑膜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颅内脑膜瘤的临床与病理资料以及随访情况。结果24例儿童颅内脑膜瘤,占同期收治的颅内脑膜瘤总数的2.3%。其中,男14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1.41,平均年龄为9.5岁(2~15岁)。绝大多数肿瘤位于幕上,其中大脑凸面11例(45.8%),脑室内3例(12.5%),多发性脑膜瘤2例。手术全切肿瘤16例(66.7%),术后死亡2例(8.3%),病检主要清理类型为合作细胞型、纤维型和过渡细胞型,有7例为恶性脑膜瘤(29.2%)。随访14例,6例复发。结论儿童脑膜瘤发病率低,男多于女,脑室内脑膜瘤较多见,肿瘤生长快速,恶性脑膜瘤发生率较高,易复发,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膜瘤手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报告10例SimpsonⅠ级切除脑膜瘤术后复发的患者,并再次行手术,脑瘤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本组均为大脑凸面脑膜瘤,首次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纤维细胞型,按WHO脑膜瘤分级,良性8例,非典型性2例。术后3月~4年相继复发。病理证实恶变4例。结论脑膜瘤术后复发与肿瘤切除不彻底及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复发脑膜瘤的MRI影像学特征,以及MRI影像学特征与脑膜瘤病理分级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方法选取自1992年至2002年经我科诊治的有MRI资料的脑膜瘤病例(SimpsonⅠ级和Ⅱ级切除)77例,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并应用石蜡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及PCN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分析MRI特征与肿瘤复发及病理分级和PCNA标记指数(LI)的关系。结果①分叶状或蘑菇状、边界不清和位于大的静脉窦周围的脑膜瘤复发率较高,脑膜尾征与脑膜瘤的复发无关;②脑膜瘤的PCNALI值大者易复发;③内皮型脑膜瘤复发率高于其他类型脑膜瘤,病理分级级别越高越易复发。结论分叶状或蘑菇状、边界不清和位于大的静脉窦周围的脑膜瘤易复发,临床应采取综合措施,延缓或避免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膜瘤手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报告10例SimpsonI级切除脑膜瘤术后复发的患者,并再次行手术,脑瘤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 本组均为大脑凸面脑膜瘤,首次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纤维细胞型,按WHO脑膜瘤分级,良性8例,非典型性2例,术后3月-4月相继复发,病理证实恶变4例,结论 脑膜瘤术后复发与肿瘤切除不彻底及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索瘤型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脊索瘤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相应抗体重新染色标记并进行临床疗效随访。结果 2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6.5岁。均未见明确有Castleman综合征表现;病变均系单发,多数位于小脑幕上。病理检查示脊索样基质占20%~80%,淋巴细胞浸润以B细胞为主,细胞增殖标记物(MIB-1)标记指数为2%~10%,平均2.5%。19例患者达全切,3例患者达次全切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4.0个月,4例患者复发;次全切除与复发相关;复发患者MIB-1标记指数与非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索瘤型脑膜瘤是非典型脑膜瘤的一个少见亚型,具有复发风险,女性略多见;患者缺乏明确的系统性疾病表现,小脑幕上是好发部位,手术切除程度与患者预后相关,MIB-1标记指数预测复发的意义尚难肯定。  相似文献   

7.
脑膜瘤全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临床及CT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我院203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并与病理分级相联系,以期术前依临床和CT表现对脑膜瘤复发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恶性脑膜瘤临床,影像与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恶性脑膜瘤的临床影像与病理特征。方法 复习1979 ̄1999年经治的10例恶性脑膜瘤,应临床表现、影像、肿瘤类型病理检查、复发、放射治疗及随访进行研究。结果 全组病例均属恶性脑膜瘤,除一例存活外均已死亡。结论 CT对诊断恶性脑膜瘤有其临床意义。如肿瘤组织学表现有坏死、脑浸润、间变、有丝分裂增多、颅外转移、临床过程短暂或短期复发应归属恶性,特别是血管外皮细胞脑膜瘤应属高危性。  相似文献   

9.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术前有无癫疒间、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手术切除程度与肿瘤复发是否相关进行分析。结果脑膜瘤术后复发16例(16.5%)。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大小(P=0.004)、手术切除程度(P=0.008)及病理级别(P=0.000)与肿瘤复发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体积大、手术切除程度低及病理级别高是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脑膜瘤组织学分型及分级等因素的分析,了解它们与肿瘤复发间的关系.方法 56例脑膜瘤标本分为复发组(n=30)、初发组(n=26),对全部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分级,统计学分析组织学分级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 复发组上皮型17例(56.67%),纤维型7例(23.33%),两型比较,P<0.05.复发组组织病理学分级Ⅱ级、Ⅲ级者比率显著高于初发组(P<0.01).患者的年龄、性别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膜瘤复发在组织病理学分型上以上皮型居多,脑膜瘤组织学分级越高复发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膜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观察148例脑膜瘤病理组织学表现,部分脑膜瘤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结果低复发性脑膜瘤132例,其中脑膜瘤上皮型48例,纤维型32例.移行型20例,砂粒体型22例,血管瘤型10例;高复发性脑膜瘤16例,其中脊索瘤样型2例,透明细胞型3例.非典型5例乳头型4例,间变形(恶性)脑膜瘤2例。结论脑膜瘤的预后与肿瘤的组织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颅底中央区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2-04-2015-04首次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颅底中央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影像学表现、手术情况、病理资料、临床特点、是否复发等,分析可能影响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切除程度、病理分级、肿瘤位置、骨质变化、瘤内坏死是造成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切除程度、病理分级、肿瘤位置、骨质变化、瘤内坏死均为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脑膜瘤复发高危人群,必须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术中过程中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及受累组织、脑膜,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良性脑膜瘤术后复发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良性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现象颇受关注。本文详细综述了文献上对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原因(与原发癌手术、病理的关系,多中心起源学说及其他因素)、复发性脑膜瘤的病理改变、临床评价及影像学诊断等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的疾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2例罕见的颅内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肿瘤均位于桥小脑角区,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透明细胞型脑膜瘤。肿瘤全切除后均未放疗,随访1a1例复发,1例未复发。结论透明细胞型脑膜瘤好发于椎管内及桥小脑角区,影像学无特征性表现;病理学为良性表现,但有易复发、转移等侵袭性行为,诊断需结合免疫组化;首选手术治疗,对术后肿瘤残留、复发及难以手术的病例,可考虑伽马刀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囊性脑膜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误诊原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11例囊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门诊及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1例患者中,术前误诊为胶质瘤7例、转移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影像学Zee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1例。1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者5例、simpsonⅡ级切除6例;术后行伽玛刀放疗者5例。病理检查结果:8例患者为血管瘤型脑膜瘤WHOⅠ级,3例患者为非典型脑膜瘤WHOⅡ级。术后症状改善者9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随访6个月~3年,11例患者均存活,1例患者肿瘤复发。结论囊性脑膜瘤临床少见,术前容易误诊,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类型有助于确诊及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脑膜瘤瘤周水肿与病理学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膜瘤病理类型与瘤周水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病例,术前使用MRI Flair序列评价脑膜瘤瘤周水肿情况,结合脑膜瘤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在116例脑膜瘤患者中,无瘤周水肿46例(39.6%),有瘤周水肿70例(60.3%)。不同病理类型的脑膜瘤瘤周水肿的分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瘤周水肿程度与病理类型具有相关性。血管瘤型、分泌型、不典型型及间变型脑膜瘤瘤周水肿明显;上皮型较纤维型脑膜瘤水肿明显。结论脑膜瘤瘤周水肿与病理学类型相关,对术前评价患者的预后及围手术期的风险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囊性脑膜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13例囊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7例,Ⅱ级切除6例。术后病理显示均为脑膜瘤,其中上皮细胞型6例,过渡型3例,纤维型2例,血管型2例。术后随访0.5~11年,平均5.3年;1例复发;1例中残;其余11例均预后良好。结论 对于囊性脑膜瘤,在手术安全前提下,尽量全切肿瘤及囊壁,并根据术后病理,决定是否放疗,多数病人可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临床放射学特点辨别易复发的脑膜瘤,以便在术前选择更适当的手术方式,减少肿瘤的复妇,方法:根据CT和(或)MRI表现,对206例脑膜瘤的肿瘤形状分类,了解肿瘤形状与复发的关系。结果:“磨菇状”和“分叶状”脑膜瘤复发率明显高于“圆形”脑膜瘤,而且复发间隔时间也较“圆形”脑膜瘤短(P<0.01)。结论:“磨菇状”和“分叶状”脑膜瘤的手术应尽可能扩大切除与肿瘤邻近的脑膜和颅骨,减少肿瘤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恶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27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脑膜瘤( WHOⅢ级)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术后辅助治疗及预后等资料,窦镰旁恶性脑膜瘤7例,大脑凸面恶性脑膜瘤8例,蝶骨嵴恶性脑膜瘤5例,岩斜区等其他部位恶性脑膜瘤7例,其中肿瘤直径>5 cm 19例。主要影像学特点为磁共振增强扫描呈明显不规则强化,周围水肿带明显。结果27例恶性脑膜瘤病例中,间变型恶性脑膜瘤18例,横纹肌样恶性脑膜瘤7例,乳头型恶性脑膜瘤2例。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按照Simpson标准,SimpsonⅠ级切除者11例,SimpsonⅡ级切除者6例,SimpsonⅢ级切除者6例,SimpsonⅣ级切除者4例。随访平均37.2个月,Ⅰ~Ⅱ级切除者7例(41.2%)出现复发,Ⅲ~Ⅳ级切除者患者均复发(100%)。其中,术后放疗者13例,未行放疗者14例,复发率分别为61.5%及78.6%。结论恶性脑膜瘤易复发,治疗首选显微外科全切除肿瘤,并处理硬膜及受累颅骨,术后应辅以放疗。  相似文献   

20.
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405例颅内脑膜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37例脑膜瘤术后复发,其特点表现为患者年轻、术前存在癫痫、肿瘤基底位于矢状窦旁及鞍结节、蝶骨嵴、颅眶沟通等颅底部位、体积大、不规则形、瘤周水肿明显或瘤内存在低密度、手术切除程度低或病理级别高.结论 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术前癫痫、肿瘤部位、最大径、形状、瘤周水肿、病理类型以及手术切除程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