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 《河北医药》1998,20(4):246-247
跟距骨桥症是青年战士常见病之一,以往的治疗方法首选保守治疗,如对正常生活影响大,保守治疗无显效的则采用跟距关节内侧融合术治疗。我们自1992年2月~1997年4月采用骨桥楔形切除术治疗16例20足跟距骨桥症,经5~42个月(平均23个月)随访,优良率80%。作者介绍了手术方法并分析病因,报道如下: 1 手术方法 手术于止血带下进行,于内踝后侧做弧形切口止下踝尖下2cm。沿切口方向切断部分屈肌支持带,分别向两侧牵开胫后肌腱和趾长屈肌腱,切断部分三角韧带即可显露跟距骨桥。骨膜下切除骨桥,暴露出关节间隙,楔形切除上下关节面,深入关节约0.5cm,截骨角度(与跟距关节面成角):跟骨5度,距骨15度。查跟距关节内翻15度时上下截骨面无接触后以骨蜡涂布骨创面止血,上下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股前外侧髂骨皮瓣修复距骨颈骨折和距骨体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8例距骨颈骨折、距骨体脱位伴皮肤缺损患者,采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髂骨骨皮瓣,行距骨颈骨折复位,脱位距骨体钢板内固定,然后带血供髂骨瓣植入,将皮瓣修复踝前部皮肤缺损。结果8例均获满意效果。8例患者中创面一期愈合7例,延迟愈合1例。将带血供髂骨瓣植骨距骨颈部骨折端,达到重建距骨体血供,促进了距骨颈骨折愈合,并修复踝部创面,从而防止距骨体缺血性坏死。经2个月至3年的随访,距骨颈骨折愈合好,未发现距骨体缺血坏死,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结论对距骨颈骨折、距骨体脱位,以往多采用单纯距下关节或胫距关节融合,或邻近骨瓣转位治疗,但对伴有皮肤缺损的患者一次修复缺乏修复材料。作者自行设计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髂骨瓣,可重建距骨体血运,促进距骨颈骨折愈合,防止距骨体坏死,同时修复踝部创面,是距骨颈骨折、距骨脱位伴皮肤缺损修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祖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85-186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9例伴有移位的距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疗效。应用Logistic回归法对手术时机、骨折部位、开放与否、骨折粉碎程度、骨折复距骨坏死率与骨折的开放性、粉碎性及复位不良有相关性(P<0.05)。关节炎的发生率与距骨体骨折、合并踝部骨折及复位不良有相关性(P<0.05)。折愈合不良与距骨体骨折及复位不良有相关性。结论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稳定内固定是提高距骨颈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高处坠落及车祸伤及踝部时易发生距骨骨折.由于距骨血供较差,受损伤时容易发生缺血坏死.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是治疗距骨骨折的关键.距骨骨折最常发生于距骨颈,2004至2010年,我院治疗距骨颈骨折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33.4岁.因高处坠落受伤18例,因车祸致伤12例,其他6例.开放性骨折8例.Hawkins[1 ]分型,Ⅰ型16例、Ⅱ型15例、Ⅲ型5例.合并踝部骨折9例.伤后至就诊时间0.5~3 h.  相似文献   

5.
张国秋 《天津医药》2003,31(6):364-364
距骨的血液供应主要为足背动脉的关节支及距骨窦的动脉分支 ,经距舟韧带入距骨颈。当距骨颈骨折并距骨体脱位时 ,此韧带往往易撕裂致血管损伤 ,因此 ,为不干扰滋养血管功能和重建血循环 ,防止缺血坏死发生 ,要求尽早准确解剖复位并保护距舟韧带。自1995年以来 ,笔者采用胫骨下段内踝截骨术 ,修复距骨颈骨折并距骨体后脱位 ,同时修复距舟韧带共6例 ,均获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本组6例为我院1995年9月—1999年10月收治的距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5例 ,女1例 ,年龄19~46岁 ,平均32 5岁 ,右侧4例 ,左侧2例 ,车祸伤4例 ,摔伤2例 ,踝…  相似文献   

6.
吴骏益  顾树春 《江苏医药》1998,24(7):487-488
31例33足波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舌型11足、中央塌陷型17足、粉碎型骨折5足。均采用斯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十石膏外固定治疗,经平均三年半随访优良率78.7%。认为:该治疗方法简便,大多数跟距角和临界角恢复好的病例,功能恢复都较好。对跟距关节面严重损伤的跟骨骨折,后期有自发融合之势,不主张过早一期手术融合。同时认为跟骨宽度的增加与跟距角丧失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载荷关节,生理功能要求很高。踝部的严重损伤包括合并距骨脱位的踝关节骨折,此类损伤的发生条件通常为踝部受到较大的暴力作用,故常伴有关节四周韧带同时受到损伤的情况。踝关节骨折伴距骨脱位手法整复及手术内固定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但经手术治疗后可能  相似文献   

8.
赵红梅 《淮海医药》2011,29(4):F0004-F0004
患者男,22岁。自述双侧内踝包块数月,疼痛10 d,连续行走、负重或跳跃后明显不适、酸痛,有足内翻病史。检查发现双踝下方可扪及骨性包块,质坚硬光滑,无压痛,足内翻受限,无扁平足畸形。X线片检查正位可见双侧跟距骨内侧呈结节样增大,骨块边缘较光滑,跟距骨间有一间隙。侧位片上跟距骨间偏后隐约可见一带状骨影。CT片见跟距骨内侧翘起,关节面增生、硬化,假关节形成,关节间隙变窄,有邻关节面小囊肿形成,跟距关节后侧缘见局部形成骨性连接。对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钢板治疗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压缩的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 17 例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压缩的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 踝关节前内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内踝及胫骨远端塌陷关节面, 植骨支撑, 于胫骨远端前内侧行桡骨远端钢板支撑固定, 在软骨下骨区打入 3 枚螺钉, 对塌陷的关节面实现直接坚强固定, 内踝行防滑钢板固定。腓骨骨折予重建钢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 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 (AOFAS) 踝-后足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横断位 CT 研究发现 12 例(70.6%) 塌陷关节面主要位于胫骨远端前内侧 1/4 关节面区, 以前缘最严重。5 例 (29.4%) 塌陷区仅位于胫骨前内缘, 关节面中部无累及。17 例中 16 例获得随访, 平均 (2.6±0.9) 年, 骨折平均 (2.9±0.5) 个月愈合。X 线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 胫骨远端关节面复位无丢失。踝关节活动度背伸平均 16.4°±2.8°, 跖屈平均 39.2°±5.3°。按 AOFAS 踝- 后足评分系统, 优 14 例, 良 2 例, 优良率 100%。结论 双钢板治疗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压缩的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可以对胫骨远端关节面充分支撑固定, 减少复位丢失, 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吕廷灼 《天津医药》2011,39(10):977-978,988
摘要:目的:探讨距骨体剪力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09年1月采用经内踝截骨或结合外踝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15例距骨体剪力骨折,按Boyd和Knight剪力骨折分型:I型共13例,其中IB8例,IC型3例,ID型2例;ⅡB型2例。闭合性骨折10例,开放性5例(均为Gustilo-AndersonⅡ型)。距骨体骨折合并踝部骨折4例;距骨体骨折合并距骨颈骨折1例。结果:本组病例1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46个月,平均28.6个月。术后伤口浅表感染3例,伤口皮缘坏死2例。距骨缺血性坏死5例。无骨折不愈合病例。结果按Hawkins疗效标准评定评价:优6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73.3%。结论:距骨体剪力骨折应早期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以降低距骨缺血性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距骨体开放骨折或合并距骨颈骨折明显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跟骨骨折均波及跟距关节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治疗,其中26例用跟骨钢板固定;18例患者为大块的骨折块,用一到两枚直径为2.5mm的克氏针自跟骨结节钻入至跟骨,维持复位的跟距关节面后,术后配合石膏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均于3月内愈合,参照有关评定标准,优31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97.5%.结论 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距骨后、跟骨下克氏针穿针治疗距骨体骨折伴脱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18岁。主因玩耍不慎跌入3m深坑后左足痛、肿、活动障碍2d入院。查体:左踝部明显肿胀,皮下见淤血斑,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制,可触及骨擦音。摄左踝部正侧位x线片示:左距骨体骨折,距骨后部骨折块向后旋转脱位,前部骨折块向前脱位,距下关节脱位(图1见封3)。诊断:左距骨体Ⅱ型骨折(Sneppen分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12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微骨折手术组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组,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后踝关节VAS、AOFAS踝-后足评分、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AOFAS踝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VAS均有所下降,AOFAS踝关节评分均升高,且微骨折术组踝关节VAS高于移植术组,但AOFAS踝关节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骨折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移植术组。结论: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相对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病例] 男,18岁.主因玩耍不慎跌人3m深坑后左足痛、肿、活动障碍2 d入院.查体:左踝部明显肿胀,皮下见淤血斑,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制,可触及骨擦音.摄左踝部正侧位X线片示:左距骨体骨折,距骨后部骨折块向后旋转脱位,前部骨折块向前脱位,距下关节脱位(图1见封3).诊断:左距骨体Ⅱ型骨折(Sneppen分型).试行手法复位失败后,在腰麻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1根克氏针由距骨后侧进针贯穿距骨体、颈、头部,另1根由跟骨底部进针,经距骨穿入胫骨(图2见封3),术后石膏托固定4周,3个月拔除克氏针,逐渐负重锻炼.随访6年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距骨无缺血坏死迹象(图3见封3).  相似文献   

15.
李琦军  周红颜  马国庆 《河北医药》2010,32(9):1119-1120
距骨骨折在跗骨损伤中占第2位,距骨颈骨折脱位作为足部最严重的损伤之一,几乎占距骨骨折的50%。距骨表面大部分为关节软骨面覆盖,无肌肉附着,滋养血管进入距骨的部位集中在韧带附着部。距骨颈骨折并发症多且后果严重,宜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003至2007年,我院治疗距骨颈骨折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周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414-415
<正>内跟骨是足部最大的骨,骨折发生率较高,约占足部骨折的60%~70%[1-3]。2004年11月至2008年10月,我们采用跟骨钢板螺钉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9例,取得良好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1~58岁。均为波及距下关节的关节内骨折,按Paley分类方法:B2型1例,C1型1例,C2型5例,D型2例。术中证实距下关节的后关节面骨折9例,距下关节的中关节面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X线、CT表现及诊断相关问题。方法:对26例28足跟骨骨折的X线平片及CT进行分析。结果:距下关节内骨折17足,其中跟骨全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6足,跟骨外侧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11足;距下关节骨折11足,其中跟骨结节内侧突骨折5足,跟骨结节水平骨折3足,载距突骨折2足,前突骨折1足。结论:X线平片及CT表现对跟骨骨折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帅  朱礼乐 《中国当代医药》2013,(11):192-192,194
目的对踝上后倾截骨术新术式临床疗效初步总结与分析。方法2010年9-12月,对37例胫腓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行踝上后倾截骨术新术式手术治疗并随访观察。用AOFAS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结果37例患者随访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5.5±3.4)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5.1±2.4)周。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为61-98分,平均(89.5±7.1)分。结论踝上后倾截骨后,距骨相对跖屈,关节间隙相对增宽,有利于关节软骨面恢复,防止关节负重时进一步加重创伤。后倾5°-10°,踝穴稳定性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周海龙 《江苏医药》2003,29(2):99-99
患者男 ,39岁。 2 0天前夜晚行走时不慎踏入阴沟致右足扭伤 ,急送本市某院摄右踝正侧位片 ,未见骨折及脱位。拟诊 :右踝挫伤 ,予对症处理。 1天前患者再次到该院予CT检查示 :(1 )右距骨后缘骨折 ,有碎骨片形成 ;(2 )右距舟关节脱位。于 2 0 0 1年 1 2月 7日转入我院治疗。体检 :右足背外侧肿胀基本消退 ,右足内翻 ,内踝较对侧明显减小 ,右足背外侧可触及一骨性突起 ,压痛 (+) ,右踝关节活动受限。复习原X线片见 :右足内翻 ,舟状骨向内脱位 ,距骨头向外脱位并移位于舟状骨外侧缘。治疗 :行右距舟关节切开复位术。常规切开 ,向两侧拉开腓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并距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组三踝骨折并距骨脱位56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16~63岁。根据中国节骨法(CO系统)骨折分型,此类骨折脱位属内翻骨折Ⅱ°和Ⅲ°。按Lange—Hau-son分型法,旋后-外旋型Ⅳ°23例,旋前-外展型Ⅲ°18例,旋前-外旋型Ⅳ°15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结果优良43例,尚可11例,差2例。优良率77%。结论对三踝骨折并距骨脱位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