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特别是败血型,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其死亡病例70%以上发生在起病24小时内。其皮疹对诊断流脑及判定预后具有极为重要意义。故特回顾我科6年来收治的50例流脑病人的皮疹特点作一初步分析。50例流脑患者,普通型30例,暴发型19例,混合型1例。一、皮疹出现的部位 50例患者,在病程中始终未发现皮疹者6例,均为流脑普通型,出现皮疹者44例,皮疹阳性率88%。各部位皮疹出现的机率(见表1)以躯干最多占出疹者90.9%,眼结膜、口腔粘膜有出血点者8例,其中口腔粘膜出血点者5例,眼结膜出血点者2例,口腔及眼结膜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3月龄,因"发热4d,皮疹1d"于2007年7月28日入院。2007年7月24日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8~40.0℃之间,伴咳嗽,院外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地塞米松静脉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锰酸钾溶液在水痘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水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都使用抗生素和阿昔洛韦。对照组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擦,观察组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洗浴,观察2组患者用药后24、48、72h皮疹消退及皮肤的瘙痒情况。结果在皮疹消退方面,用药后24、48、72h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减轻痒感方面,用药24、48、72h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锰酸钾溶液应用于水痘患者的皮肤护理中,在减轻痒感、加速皮疹的消退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温蓬飞  王婷婷  王琳 《华西医学》2009,(10):2682-2682
患儿,男,1月。因面部红斑20d,增多并累及右大腿、双足底处10d于2009年3月24就诊。20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于面部出现片状淡红斑,未予特殊治疗,后皮疹逐渐增多,并累及右大腿、双足底处,无哭闹、入睡困难等异常表现。患儿为足月剖宫产,母乳喂养。父母体健,其母有非婚性生活史,但否认有皮疹史、外阴溃疡史、输血史及其他性病史。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4岁。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皮疹伴瘙痒  相似文献   

6.
任勇  陈仁芳 《护理研究》2009,(10):2624-2624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联合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治疗,此类药物在神经精神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在失眠、焦虑、精神错乱,奈韦拉平可引起严重的皮疹。我科于2008年11月24日收治了1例HIV感染病人,在病人服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的第9天出现全身皮疹,突发精神异常。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9岁。因发热、全身皮疹、局部水疱3天,于2001年4月23日入院。患儿于发病前2天因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在当地一卫生室静滴洁霉素1.8g,/次,1次/天,治疗2天后全身出现红色皮疹,局部有水疱,伴发热,体温38.5℃左右。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8.2℃,脉搏100次/min,呼吸24次/min,体重24kg。全身皮肤散在红色  相似文献   

8.
1病例简介 患儿,男,5个月。于2008年3月24日以“发热伴咳嗽、精神差18天,加重伴皮疹4天”入院,热峰为39.9℃,入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颅内感染?药物疹?”。  相似文献   

9.
病例介绍患儿,女,12个月,因皮疹、活动减少、高热(40.3℃)24h,其父母带她到急诊室就诊。患儿的父亲叙述:孩子的身上有一些看起来非常奇怪的皮疹,始发于躯干部并向颈部和四肢蔓延,皮疹呈环行、基底呈红色。家长否认患儿有任何过敏史和医  相似文献   

10.
李梅  周毅  朱丽花 《临床荟萃》2011,26(17):1553-1554
患者,女,24岁,职员。因"反复皮疹、发热、关节痛8天"于2010年1月29日入院。入院前8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前胸、前臂及大腿内侧红色丘疹并搔痒,直径约2-5mm,融合成片,压之不退色。伴发热、咽痛、乏力,体温波动于37-38.5℃,伴全身多关节疼痛,以双肩、腕、膝关节明显,无畏寒、寒战。门诊拟"发热、皮疹、关节痛查因"收入我科。  相似文献   

11.
任勇  陈仁芳 《护理研究》2009,23(28):2624-2624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联合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治疗,此类药物在神经精神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在失眠、焦虑、精神错乱,奈韦拉平可引起严重的皮疹[1].我科于2008年11月24日收治了1例HIV感染病人,在病人服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的第9天出现全身皮疹,突发精神异常.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12岁。主因腹痛10d,双下肢皮疹5d于2008年12月24日入院。阵发性加重,无放射。伴有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呕血、黑粪,无关节痛及发热,无暴饮暴食及不洁饮食史。入院检查:体温36.6℃,痛苦病容,屈膝卧位,双下肢皮疹压之不褪色,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平软,剑突下压痛阳性,麦氏征(-),莫非氏征(-),肠呜音正常。  相似文献   

13.
1病例简介 患者,男,24岁,因腰痛一年入院。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弯腰加剧,于当地医院化验尿蛋白2+,隐血2+,其后曾多次复查尿常规无好转。后前胸出现皮疹,于当地医院查抗核抗体(-),血小板40×109/L,24小时尿蛋白1.15g/L,临床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性大、玫瑰糠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用于癌症患者恶性胸、腹腔积液引流穿刺点渗液换药的效果。方法 43例恶性胸、腹腔积液行胸、腹腔引流后的癌症患者使用藻酸盐敷料+有边型泡沫贴+透明敷贴固定穿刺点,探讨其敷料更换次数、敷贴下皮疹发生率、导管滑脱频率。结果 43例患者24 h内更换敷料次数为2次;皮疹发生率为5%;导管滑脱率为0。结论联合新型敷料用于癌症患者恶性胸、腹腔积液引流时穿刺点渗液的换药,可减少换药次数,降低皮疹发生率及导管滑脱率。  相似文献   

15.
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24~45岁,病程22月~2年。皮疹数目11~30只。皮损分布部位:男性肛周2例,阴茎1例,女性肛周1例,大小阴唇间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分析延迟沐浴对新生儿皮疹的发生率及产瘤消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无并发症的产妇849例,按照分娩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12例和对照组437例。对照组予常规出生6小时后沐浴,观察组予产后24h后首次沐浴,比较两组新生儿产后皮疹的发生率及产瘤消退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皮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发生产瘤的新生儿产瘤消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新生儿首次沐浴时间,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皮疹的发生率,促进产瘤的消散。  相似文献   

17.
[病例] 女,24岁.因疲乏、轻度贫血及周身红色皮疹1年3个月,反复高热1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9.2℃,双侧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增大,绿豆样大小,串珠样分布,质韧,无触痛.口唇苍白,咽部充血,胸骨轻压痛.  相似文献   

18.
周艳华  郑丽霞 《现代康复》1998,2(7):784-784
例1.患儿男.6岁。因发热,头痛3天,呕吐两次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病毒性脑炎”收入院。查体:体温38.8℃,脉搏96次/分,呼吸24次/分.克氏征阳性.脑电图示S2改变。入院后给予青霉素G钠,清开灵24ml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2小时出现全身皮肤奇痒难忍.继之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发现大面积红色皮疹.压之褪色。立即停用青霉素G钠,继续用清开灵,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注.并采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皮疹不但无减少反而增多。故考虑与青霉素无关.立即停用清开灵,症状缓解,皮疹于2小时后消褪.仍用青霉索治疗,经严密观察未发现新皮疹。足以证明患发生的过敏反应为清开灵所致。  相似文献   

19.
对二期梅毒误诊为玫瑰糠疹2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例1:女,24岁,已婚。近2个月来周身乏力,经常出现感冒症状,有时低热,2周前前胸、后背、足底发红色皮疹,到基层医院就诊,疑似玫瑰糠疹。进行对症治疗。皮疹逐渐增多,双手心也出现红色皮疹,经当地医院介绍前来就诊。经询问发病前曾先后有过多次不洁性接触史。3个月前外阴部长一个黄豆大小硬节,不痛不痒,未经治疗,1个多月后自行消失。皮肤科检查:  相似文献   

20.
孙艳芳  曹志霞  李秀平 《临床荟萃》2007,22(23):1717-1717
患者,女,24岁,教师,主因发热7天,皮疹5天,腰痛3天于2007年3月31日收入院.患者于7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4 ℃,发热1天出现皮疹.既往无"水痘"病史,在本村卫生所诊治,曾用氟美松10 mg入壶,每日1次,连用4天(其他药物不详),症状无好转,病后第6天到县医院就治,仍持续高热,头部和颜面水痘增多、加重.本班学校学生中有"水痘"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