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森田疗法对社交恐怖症的治疗康复作用。方法 将门诊符合 CCMD- 2 - R诊断标准的社交恐怖症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森田疗法组 2 6例和药物治疗组 12例 ,疗程 10~ 12周。均于疗前疗后及治疗结束后半年做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SAD)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森田疗法组 SAD总分比药物组下降显著。半年后随访时 ,森田疗法组 SAD总分继续呈显著下降 ,而药物组下降不明显。疗效评定见森田疗法组痊显率显著高于药物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组。结论 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青少年社交恐怖症的发生与家庭教养方式、人格特征及行为抑制的关系。方法 对驻马店市2所中学在校中学生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80份问卷,收回168份,问卷收回率为93.33%,其中有效问卷162份,回收有效率96.43%。问卷内容包含一般资料调查表、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SAS-A)、父母教养方式调查问卷(EMBU)、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行为抑制气质量表(BIS)。分析青少年SAS-A得分情况,并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评估青少年社交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及行为抑制的相关性。结果 162名青少年SAS-A总分均值为37.51分,处于SAS-A最高分65分的中间水平。不同家庭所在地、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独生子女与否的青少年SAS-A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青少年SAS-A总分高于男性(P<0.05),高一年级青少年SAS-A总分高于初一及初二(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青少年SAS-A总分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情感温暖及理解、父亲拒绝及否认、母亲情感温暖及理解、人格特征中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及其父母的人格特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强迫症诊断标准及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中强迫性障碍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为强迫症组,同时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强迫症患者及其父母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及其父母进行比较,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强迫症组神经质(15.0±6)、精神质(7.1±3)得分高于对照组,内-外向(11.2±5)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组父母、父亲神经质〔(12.3±4)、(12.8±5)〕得分与对照组父母、父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组父母、母亲、父亲内-外向〔(10.7±4)、(10.5±5)、(10.8±4)〕得分与对照组父母、母亲、父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组母亲精神质(5.2±2.2)与对照组母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患者内-外向得分与强迫症患者母亲内-外向得分呈正相关(r=0.368,P<0.05),而与强迫症患者母亲精神质得分呈负相关(r=-0.368,P<0.05);强迫症患者神经质得分与强迫症患者母亲精神质得分(r=0.387,P<0.05)以及强迫症患者父亲神经质(r=0.533,P<0.01)得分呈正相关;强迫症患者掩饰性得分与强迫症患者母亲掩饰性得分(r=0.412,P<0.05)呈正相关。结论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其父母相关,强迫症父母具有的某些特质性人格特征,可能通过遗传或者后天教养影响其子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所合并的强迫症临床特征.方法: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对收治强迫症或精神分裂症伴有强迫症诊断的病人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Y-BOCS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BPRS比较精神分裂症组以思维障碍、敌对猜疑为多;强迫症组以焦虑、忧郁、缺乏活力较多.HAMD量表比较强迫症组评分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5).结论:两组之间症状比较有明显差异,是临床鉴别诊断要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森田疗法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理治疗方法.其核心是实施不同阶段的作业治疗,而作业治疗的实质是通过体验生活,借以实现"目的本位"的行动目标.本文应用森田疗法和单纯药物治疗的方法分别治疗两组患者,并对其进行半年至一年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本案例针对求助者社交恐怖症的症状,通过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认知,结合系统脱敏疗法、行为训练等方法,经过6次心理咨询,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精神分析疗法对大学生社交恐怖症的治疗技巧及效果,并从精神分析角度阐释致病原因。方法选择1名有社交恐怖症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精神分析治疗技术为主,配合放松与强化技术,进行16次精神分析治疗。结果通过4个阶段的治疗,求助者在多数指标上均有改善,其恐惧症状明显减轻,主观社交困难程度降低,社交功能逐渐恢复。结论精神分析疗法切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对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治疗具有明显效果,同时,不需要很长的治疗时间,就可取得深层次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三维人格问卷对329例正常对照,84例OCD患者和48例强迫症一级亲属(OCDF)进行测评.结果 OCD组寻求刺激因子1(novelty-seeking,NS1)、奖赏依赖因子3(reward-dependence,RD3)因子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OCD组NS、躲避伤害(harm-avoidance,HA)维度得分高于OCDF组(P<0.05).结论 OCD组和OCDF组三雏人格特征都表现为HA高分,NS和RD低分,两组三维人格特征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社交恐怖症是现代社会人在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常见症状,对于社交恐怖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很多,但应用综合心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还不多见,而且大多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作者通过对1例社交恐怖症患者运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等实施近一年的综合心理治疗,患者病症得到明显改善,社交恐怖焦虑情绪基本消失,社交行为逐步趋于正常,一年后随访患者状态良好。案例显示:对患者病因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套整合的心理治疗方案,将更快、更好的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和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医学生社交焦虑情况与影响因素,以针对性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能.方法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自尊量表,对309名医学生进行统一测试.结果 医学生总体人际交往较好.15.21%医学生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社交焦虑,女生在社交焦虑和社交回避因子上明显高于男生(P<0.05).20~25岁年龄段医学生社交焦虑明显高于≤20岁医学生(P<0.01,P<0.05).不同专业医学生在社交焦虑和社交苦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社交焦虑的医学生在自尊、EPQ-E维度和EPQ-N维度、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EPQ-N维度、年龄和文化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308、0.404、0.205、0.189,P<0.01),与EPQ-E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515,P<0.01).回归方程显示:社交苦恼、EPQ-E维度、EPQ-N维度及自尊是社交焦虑重要的预测因素,可以联合解释45.3%的变异性.结论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从认知水平上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在行为方面要加强人际沟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对焦虑症的人格和临床特症的修饰和影响。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0例伴发抑郁症状和23例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进行测评比较。结果: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组SCL90中强迫、焦虑及恐怖分显著性较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低,而其抑郁分较高。结论:伴发抑郁症状和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其人格特征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伴发抑郁症状焦虑症较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的焦虑症状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对焦虑症的人格和临床特症的修饰和影响.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0例伴发抑郁症状和23例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进行测评比较.结果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组SCL90中强迫、焦虑及恐怖分显著性较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低,而其抑郁分较高.结论伴发抑郁症状和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其人格特征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伴发抑郁症状焦虑症较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的焦虑症状轻.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s:To assess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comorbidity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 (OCS) dimension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included 30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ho were applied to the to the Outpatient Psychiatry Clinic of 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 Dışkapı Yıldırım Beyazıt Training and Research Hospital, Ankara, Turkey between July and December 2018. Data collection forms created by researchers were applied to the individuals.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 were assessed with the 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 (YBOCS) and the Dimensional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 (DOCS).Results:The OCD prevalence was 17% (n=50) in the whole group while 10% (n=24/250) of the patients without OCD had 8-15 points at YBOCS. One-way ANOVA test revealed that the patients with OCD showed more severe positive, negativ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also had lower functionality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OCD (p<0.05). The most severe OCS dimension was unacceptable obsessional thoughts in the patients with OCD and OCS. The severity of unacceptable obsessional thought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pressive symptom severit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onset age of OCD and insight level in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Conclusion: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should be evaluated for presence of the OCS/OCD comorbidity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addition, d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OCS might provide a different viewpoint on the presence of OCS/OCD in schizophren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强迫症(OCD)患者的症状维度状况.方法 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DYBOCS)症状清单(医生版)对536例强迫症患者的症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得出5个主要因子(及其贡献率)分别为:强迫收藏观念和行为(16.17%)、强迫污染观念/强迫洗涤行为(13.65%)、强迫对称观念/强迫排序行为(12.82%)、强迫攻击性观念/强迫检查行为(10.44%)、躯体性强迫观念/重复性强迫行为(8.38%).结论 结果提示中国汉族人群OCD患者症状具有多维特性,维度构成与国外不尽相同,此结果可能会为中国强迫症临床亚型的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强迫症(OCD)患者的症状维度.方法 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维度量表(DY-BOCS)症状清单(医生版)对139例强迫症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半数患者有1个症状维度(50.4%);有2个及3个维度的患者比例依次为24.5%和14.4%;有4~7个维度的患者则较少(5.8%、3.6%、0.7%、0.7%).患者最多的症状为对称维度(67.6%),其次为污染维度(43.2%)和伤害维度(31.7%);其他比例较少的维度依次为混合(18.7%)、身体(11.5%)、性/宗教维度(10.8%)和储藏(8.6%)维度.男性出现对称维度的比例为75.8%,显著高于女性(52.1%)(P<0.01);而女性在污染维度上的比例为56.3%,显著高于男性(36.3%)(P<0.05);男性和女性在其他症状维度上差异无显著性.早发型患者在对称维度上的比例要高于晚发型患者,分别为77.6%和60.5%(P<0.05);在其他症状维度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强迫症患者的症状维度有可能为划分疾病亚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质及其与心理防御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34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及31例健康对照,采用瑞典大学人格量表(SSP)评估2组样本的人格特质,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2组样本的心理防御特点.结果 强迫症组瑞典大学人格量表的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应激敏感性、怨恨、兴奋性和不信任6个分量表得分[(57.14±11.54)分,(63.35±10.22)分,(66.95±10.21)分,(61.27±7.09)分,(53.93±9.04)分,(56.72±10.61)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2.06~5.10,P<0.05).强迫症组与对照组相比更多地使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幻想、退缩等不成熟防御机制(t=3.08~6.73,P<0.01),而较少使用升华、压抑和幽默的成熟防御机制(t=-2.27~4.39,P<0.05);中间型防御方式反向形成、解除和同一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2.15~4.66,P<0.05).强迫症患者SSP除社交愿望和冷漠2个分量表外其余分量表均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呈正相关(r=0.375~0.719,P<0.05);躯体性焦虑分量表与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呈正相关(r=0.378,P<0.05);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冲动性、冒险探索、怨恨、不信任、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8个分量表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呈正相关(r=0.381~0.548,P<0.05),除社交愿望分量表外其余分量表均与掩饰因子分呈正相关(r=0.342~0.530,P<0.05).结论 强迫症患者具有神经质和攻击性人格特质;强迫症患者更多地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质与防御方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defense mechanism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patients.Methods Thirty-four OCD patients were tested with Swedish University Scales of Personality(SSP) and defensive style questionnaire( DSQ), and the result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irty-one normal controls.Results The SSP scores of STA,PsTA,SS,E,TI and M of OCD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controls (t = 2.06 ~ 5.10, P < 0.05 ).Comparing with normal controls, OCD patients tended to use immature and intermediate mechanism such as projection, passive aggression, unconscious emerge, phantasy, withdrawl and reaction formation, but less used mature mechanism such as sublimation, suppression and humor (t = -2.27 ~ 6.73, P< 0.05 ).All subscales of SSP in OCD patients, excluding SD and D,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otal score of immature mechanism (r = 0.375 ~ 0.719, P < 0.05 ).The OCD patients' SSP scores of STA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mature mechanism (r = 0.378, P < 0.05 ).The OCD patients' STA, PsTA, I, AS, E, M,VTA and PhTA score of SSP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ntermediate mechanism (r= 0.381 ~0.548, P< 0.05 ).All subscales of SSP in OCD patients, excluding SD,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otal score of concealment (r =0.342 ~ 0.530, P < 0.05 ).Conclusion OCD patients have the neurotic and aggressive features of personality;and the personalities of OCD patients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defense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强迫症(OCD)患者的症状维度.方法 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维度量表(DY-BOCS)症状清单(医生版)对139例强迫症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半数患者有1个症状维度(50.4%);有2个及3个维度的患者比例依次为24.5%和14.4%;有4~7个维度的患者则较少(5.8%、3.6%、0.7%、0.7%).患者最多的症状为对称维度(67.6%),其次为污染维度(43.2%)和伤害维度(31.7%);其他比例较少的维度依次为混合(18.7%)、身体(11.5%)、性/宗教维度(10.8%)和储藏(8.6%)维度.男性出现对称维度的比例为75.8%,显著高于女性(52.1%)(P<0.01);而女性在污染维度上的比例为56.3%,显著高于男性(36.3%)(P<0.05);男性和女性在其他症状维度上差异无显著性.早发型患者在对称维度上的比例要高于晚发型患者,分别为77.6%和60.5%(P<0.05);在其他症状维度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强迫症患者的症状维度有可能为划分疾病亚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神经性障碍与抑郁症患者脑电图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性障碍患者脑电图改变 ,了解神经性障碍与抑郁症脑电图改变有无区别 ,为临床诊断提供资料。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神经性障碍和抑郁症且未服精神药物的患者脑电图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神经性障碍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 16 .3% ,其异常主要表现为α波频率、波幅和波形调节不佳 ,以θ波活动增多为主 ,并在不规则脑电图中混有少量δ活动 ,偶见θ波弥散或弥漫出现和θ波阵发出现。部分患者脑电图两侧不对称 ,各型神经性障碍脑电图异常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P>0 .0 5 ) ,其脑电图改变与抑郁症相近似。结论 神经性障碍患者脑电图改变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强迫型人格障碍(OCPD)的执行功能和决策功能特点.方法 本研究为横向随机对照实验研究,以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OCPD分量表为筛查工具对654例大学生进行筛查,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对筛查阳性者(PDQ-4+ OCPD分量表得分≥4分)进行明确诊断.对确诊的33例OCPD大学生,和随机挑选的35例正常对照大学生,分别进行Stroop色词任务(SCWT)、连线任务(TM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爱荷华博弈任务(IGT)、骰子任务(GDT)的测试,用来测试两组的执行功能和决策功能,利用帕多瓦量表-华盛顿州立大学修订版中文版(PI-WSUR)评估两组强迫症状.结果 OCPD组的PI-WSUR的总分和因子分(污染/清洗强迫、穿衣/打扮、检查、伤害他人/自己的强迫想法、伤害他人/自己的强迫冲动)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SCWT中,OCPD组的Stroop C时间和干扰效应的数值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WCST中,OCPD组持续性错误数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IGT中,OCPD组的block3和总净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MT和GD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提示OCPD组的执行功能水平异于正常对照组,OCPD者在风险不明确情境下决策受损,而在风险明确情境下决策未受损,即在风险明确和不明确的情境下的决策出现分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森田神经质性格、艾森克人格(EPQ)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对49例强迫症患者(OCD)和50例正常对照(NC)分别进行森田神经质性格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一般情况调查表测试,对数据进行t、非参数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 ①OCD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