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沈颖彦  周清河  肖旺频 《医药导报》2008,27(9):1052-1054
[摘要]目的评价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乳腺区段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乳腺区段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F组)、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诱导时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1,舒芬太尼0.3 μg•kg﹣1(SF组)、芬太尼3 μg•kg﹣1(F组),丙泊酚3 μg•mL-1靶浓度持续输入至手术结束。观察诱导前、诱导时、切皮时血压、心率,记录患者呼吸抑制情况,患者术毕苏醒情况。结果两组诱导时均未发生呛咳、肌肉强直现象,F组血压和心率下降比SF组明显(P<0.05)。呼吸抑制情况SF组比F组轻(P<0.05)。两组苏醒质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乳腺手术时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呼吸抑制轻,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芬太尼组)30例和Ⅱ组(苏芬太尼组)30例。Ⅰ组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1mg/kg静脉注射;Ⅱ组苏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mg/kg静脉注射。观察指标:BP、HR、SPO2、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体动以及心动过缓等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Ⅱ组的丙泊酚用量较I组显著减少(P〈0.05),Ⅱ组的苏醒时间较Ⅰ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1μg/kg苏芬太尼复合1mg/kg丙泊酚适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麻醉药加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儿普外、泌尿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5d~12个月内的婴儿手术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静脉用药配方:Ⅰ组,咪唑安定0.1mg/kg、氯胺酮2mg/kg;Ⅱ组,丙泊酚1~1.5mg/kg、氯胺酮2mg/kg;Ⅲ组,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2~3μg/kg。手术消毒时3组均面罩吸入1%~3%七氟醚,氧流量1.5~2.5L/min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手术时间、麻醉深浅,患儿生命体征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观察记录麻醉后5min、结扎疝囊时、手术结束时的HR、MAP、SpO2、RR变化,术毕清醒时间、哭闹、呕吐情况。结果:组内比较,用药后5min、结扎疝囊时与用药前比较,Ⅰ组HR、MAP显著增高(P〈0.01);Ⅱ组仅HR增快(P〈0.05);Ⅲ组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Ⅰ组HR、MAP均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呼吸频率Ⅲ组低于Ⅰ、Ⅱ组(P〈0.05);SpO23组均保持在96%以上。清醒时间,Ⅱ组为(7.3±3.4)min,Ⅰ、Ⅲ组分别为(10.2±4.6)、(10.7±5.2)min(P〈0.01);呕吐,Ⅲ组6例(20%),Ⅰ、Ⅱ组分别为3例(10.0%),2例(6.6%)(P〈0.01);哭闹,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辅以七氟醚吸入有协同效应,可明显减少静脉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术毕清醒迅速、平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泊酚、丙泊酚加氯胺酮、丙泊酚加芬太尼、丙泊酚加氯胺酮加芬太尼分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孕妇随机分为A、B、C、D4组各30例,A组单纯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给予氯胺酮0.3mg/kg+丙泊酚,C组给予芬太尼0.1mg+丙泊酚,D组给予芬太尼0.05mg+氯胺酮20mg+丙泊酚。丙泊酚诱导给药速度5~8ml/min。术中根据孕妇反应单次追加丙泊酚30~40mg。记录4组的24h平均血压(MAP)、呼吸(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基础值及术中平均值,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恢复正常行走时间,术中与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C、D组术中均值低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的丙泊酚用量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清醒时间、恢复正常行走时间与A组比较显著延长(P〈0.05),B、C、D组术中镇痛效果优于A组,C、D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头晕、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单纯应用丙泊酚或丙泊酚与氯胺酮、丙泊酚与芬太尼、丙泊酚与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均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3种药物配伍应用时,其镇痛效果明显增强,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微泵静注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清醒镇静用于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的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分别在丙泊酚20ml溶液中加入氯胺酮0mg(Ⅰ组,对照组),50mg(Ⅱ组),100 mg(Ⅲ组),150mg(Ⅳ组).以首次静脉推注丙泊酚剂量50 ug/kg后,继之以微泵输注35ug/kg/min维持,监测血压、心率、SpO2、ECG、警觉/镇静(0从/S)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病人术中镇静效果较对照组满意(P<0.05),Ⅲ组病人随访满意度最高(P<0.05),而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时,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清醒镇静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丙泊酚,100 mg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是较为合适的配伍剂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利多卡因 阿托品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首次妊娠无痛人工流产术门诊患者1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级,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50例。Ⅰ组:丙泊酚 利多卡因 阿托品组;Ⅱ组:芬太尼 丙泊酚 利多卡因 阿托品组;Ⅲ组:瑞芬太尼 丙泊酚 利多卡因 阿托品组。观察各组围术期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的变化。记录丙泊酚的用量、患者苏醒时间及离开手术室时间。结果Ⅱ组和Ⅲ组均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Ⅲ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Ⅰ组(P<0.05),患者苏醒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 丙泊酚 利多卡因 阿托品静脉麻醉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具有苏醒时间短、离开手术室早的优点,同时减少丙泊酚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ICU患者气管插管的效果,观察心血管应激反应,探寻最佳麻醉疗法。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气管插管诱导,静脉麻醉。观察组予5μg/kg芬太尼、1.5mg/kg丙泊酚、0.1mg/kg维库溴铵、1mg/kg氯胺酮联合使用;对照组予5μg/kg芬太尼、1.5mg/kg丙泊酚、0.1mg/kg维库溴铵、0.1mg/kg咪达唑仑联合使用,对比观察两组麻醉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与麻醉前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气管插管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均有明显改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应用于气管插管麻醉诱导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160例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单纯以丙泊酚静脉注射行无痛人流,丙泊酚+芬太尼组以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注射行无痛人流,观察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两组丙泊酚总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较明显术前下降,心率较术前增快(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丙泊酚+芬太尼组优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芬太尼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醒时间、离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方法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可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安全性好,增加术后患者舒适性,优于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元痛人流术.  相似文献   

9.
唐建国  朋立超 《上海医药》2001,22(10):453-456
目的:观察和比较异丙酚及伍用芬太尼或氨胺酮在纤维结肠镜检查静脉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纤维结肠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P组用异丙酚,F组用异丙酚+芬太尼,K组用异丙酚+氯胺酮。记录和比较诱导时间、异丙酚诱导剂量、维持剂量、恢复时间、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F组和K组诱导时间比P组明显缩短(P<0.01),诱导剂量比P组明显减少(P<0.01),K组异丙酚诱导剂量和维持剂量比其它两组均明显减少(P<0.01);F组和K组睁眼时间、定向能力恢复时间比P组明显延长(P<0.01);F组和P组诱导后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1),F组心率也同时下降(P<0.01),K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K组临床麻醉效果比P组和F组好(P<0.01);F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其它两组(P<0.05),各组间其它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3组都能提供较好的纤维结肠镜检查条件,而单用异内酚及伍用芬太尼麻醉时呼吸、循环改变明显,异丙酚伍用氯胺酮虽然恢复时间稍有延长,但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择期乳腺手术患者静脉滴注氯胺酮0.5~1mg/kg,1min后静脉滴注丙泊酚1.5~2mg/kg,继之以WES—型50F2微量泵输入丙泊酚6~8 mg/(kg·h)维持麻醉。结果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麻醉效果满意,循环稳定,苏醒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舒适、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宫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Ⅱ组)。Ⅰ组静注雷米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5~2.0mg/kg,继而以丙泊酚3mg/(kg·h)加雷米芬太尼0.6μg/(kg·h)输注。Ⅱ组静注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继而以丙泊酚4mg/(kg·h)输注。观察注药前(T0),注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及停药后5min(T4)的循环、呼吸情况,并记录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T0比较,Ⅰ组、Ⅱ组在T1~T3时,HR明显减慢(P〈0.05),MAP明显下降(P〈0.05);T4时Ⅰ组的MAP、HR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Ⅱ组的MAP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减慢(P〈0.05);Ⅰ组术中体动小于Ⅱ组(P〈0.01),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快于Ⅱ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起效快、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异丙酚复合地佐辛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拟在静脉全麻下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年龄25~60岁,体重45~65kg,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各组n=30):单纯异丙酚组(P组),异丙酚复合0.001mg/kg芬太尼组(PF组),异丙酚复合0.1mg/kg地佐辛组(PD组)。记录3组手术时间、异丙酚总用量、发生呼吸抑制的例数、出现体动的例数、麻醉苏醒时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头晕,恶心,呕吐)并询问术后有无宫缩痛。结果与P组比较,PD组和PF组异丙酚总用量减少(P〈0.05),术中出现体动的例数减少(P〈0.05),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降低(P〈0.05),与PF组比较,PD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地佐辛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异丙酚用量减少,术中体动及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降低,呼吸抑制较芬太尼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25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超前镇痛Ⅰ组(P1组)、超前镇痛Ⅱ组(P2组)、超前镇痛Ⅲ组(P3组)、术后镇痛组(PO组)。C组术前后不给予药物;P1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和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氯胺酮;P2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术毕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氯胺酮;P3组术前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氯胺酮,术毕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PO组术毕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氯胺酮。观察各组术前与术后第1天、第2天的皮质醇(Cor)、血糖(Glu)和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各组术前Cor、Glu和IL-6、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天,P1、P2、P3、PO组的Cor、Glu和IL-6、TNF-α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而P2、P3组的Cor、Glu和IL-6、TNF-α浓度显著低于P1、PO组(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能有效抑制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抗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药时,既能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应激反应,又无过度降压效应的适宜剂量。方法全麻气管插管下择期手术患者162例,按麻醉配方分7组:组1硫喷妥钠5mg/kg,芬太尼7μg/kg(n=25);组2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7gg/kg(n=28);组3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5μg/kg(n=27);组4咪唑安定(力月西)0.05mg/kg,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6μg/kg(n=22);组5异丙酚2mg/kg,芬太尼7μg/kg(n=15);组6异丙酚2mg/kg,芬太尼5μg/kg(n=15);组7异丙酚2mg/kg,芬太尼3gg/kg(n=30)。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3、5、7、10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各组进行自身对照,与基础值比较:组1,SBP、DBP和MAP在诱导后、插管后5、7、10min明显降低(P〈0.05),HR在诱导后和插管1min明显增快(P〈0.05)。组2,各项指标在各时点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组3,SBP在插管1min时显著增高(P〈0.01)。组4,仅SBP在诱导后明显降低(P〈0.05)。组5,SBP、DBP、MAP在诱导后和插管后各时点显著降低(P〈0.01)。组6,SBP、DBP、MAP在诱导后和插管后7、10min显著降低(P〈0.01)。组7,SBP、DBP、MAP仅在诱导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静脉麻醉药在推荐的诱导剂量基础上,硫喷妥钠或依托咪酯伍用芬太尼7ug/kg,依托咪酯加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6ug/kg,异丙酚伍用芬太尼3ug/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30),1组先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5m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11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Ⅲ组先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5mg,8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0.5w岁k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观察各组MAP,HR,RR,SpO2,意识消失及苏醒时间、丙泊酚用药总量、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3组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麻醉与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MAP、SpO2均低于用药前(P<0.05);Ⅱ组用药后SpO2低于I、Ⅲ组(P<0.05);I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Ⅱ、Ⅲ组(P<0.05);Ⅱ组术后下腹部疼痛VAS评分0~1分者少于I、Ⅲ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效果佳,麻醉效果满意,与芬太尼比较不增加丙泊酚用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减少,单独或与小剂量芬太尼合用术后下腹痛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在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骏  王绍林  刘小彬 《安徽医药》2009,13(6):660-662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的麻醉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结肠镜检查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3组:芬太尼组(A组)、氯胺酮组(B组)、氟比洛芬酯组(C组),每组30例。观察各组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用药总量、术中呼吸和循环参数及术后不良反应。术后由手术医生评定麻醉效果。结果芬太尼组术中潮气量(VT)低于其它组(P〈0.05)。氯胺酮组术后发生视觉异常、呕吐和苏醒期躁动的患者多于其它组(P〈0.05)。术后下腹痛VAS评分0~2分的患者氟比洛芬酯组多于其它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麻醉中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对术后下腹痛也表现出更好的镇痛效果,是一种有效的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剂量氯胺酮辅助芬太尼在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患儿36例,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F组芬太尼0.3μg/(kg.h),FK组芬太尼0.2μg/(kg.h)+氯胺酮70μ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分别于手术结束后6、24、36、48h记录疼痛、镇静评分、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血氧饱和度。结果FK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F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5)。两组之间的镇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F组恶心、呕吐、静脉炎的发生率较FK组高(P〈0.05)。两组中均未出现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例。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值在各时间点均不低于96%,而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结论70μg/(kg.h)氯胺酮在术后静脉镇痛中能够增强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杜晔  陈欣  张在华 《中国药师》2009,12(6):777-77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芬太尼及氯胺酮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50例门诊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舒芬太尼组(S组),芬太尼组(F组)、氯胺酮组(K组)。各组联合丙泊酚首次荆量为2.5mg·kg^-1,观察无痛人工流产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HR:K组变化显著(P〈0.01)。MAP:F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SPO2:三组均无统计学差异。丙泊酚用量:K组量较大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中患者扭动次数:S组低于F组(P〈0.05),明显低于K组(P〈0.01)。离院时间:K组离院时间最长(P〈0.01)。术后宫缩痛评分:S组优于F组(P〈0.05),明显优于K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0.1μg·kg^-1)联合丙泊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麻醉的镇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谢海辉  陈淼 《中国药房》2008,19(14):1086-1088
目的:比较丁丙诺啡与氯胺酮应用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择期手术和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为A、B、C组,分别为丁丙诺啡+氟哌利多、丁丙诺啡+氟哌利多+布比卡因、氯胺酮+氟哌利多+布比卡因。观察0~48h内各时段追加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各时段追加次数、VAS、Ramsay评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丙诺啡、氯胺酮复合局麻药行PCEA的镇痛效果确切;C组在降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方面显示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