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哮喘组患儿124例,对照组患儿145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对比两组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并对比支原体抗体阳性哮喘患儿与支原体抗体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哮喘组患儿MP-IgM阳性率51.6%,显著高于对照患儿MP-IgM阳性率34.5%;在各年龄组支气管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比较中,发现学龄期儿童MP-IgM阳性率最高;支原体抗体阳性哮喘患儿的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支原体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阿奇霉素转换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炎支原体肺炎旧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近10 a来,MP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所占比例显著上升,且以学龄期儿童多见。2004年1月—2005年8月,本校门诊部应用阿奇霉素转换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本校门诊收治的肺炎患儿64例,均常规行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并结合临床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7~12岁,中位年龄10岁。随机分为A、B 2组各32例,2组患儿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儿童肺炎的支原体感染进行检测并对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在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检查的儿童肺炎患者分别采用肺炎支原体培养检测法、支原体抗体的被动凝聚法以及支原体金标免疫斑点法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使用肺炎支原体培养检测法的802例检测中,阳性205例(25.6%);使用支原体抗体的被动凝聚法的747例检测中,阳性135例(18.1%);使用支原体金标免疫斑点法进行Mp-IgM检测的603例患者中,阳性126例(20.9%);三中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检测结果为3岁及以下儿童的支原体阳性率为18.1%;4至7岁儿童的支原体阳性率为26.2%;8岁及以上儿童的支原体阳性率为27.6%;三个年龄段儿童的支原体阳性检测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根据患儿病情选取适当的检测方式,儿童肺炎的感染率与年龄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4.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2~7岁的幼儿为主。发热64例(89%),持续性咳嗽49例(68%)。多数肺部可闻及湿音,两肺呈斑片状阴影45例(62%),呈间质性损害9例(12%),大片状阴影15例(21%)。多数患儿(57%)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肺外并发症主要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用阿奇霉素治疗2~3周均治愈。结论儿童MPP好发于幼儿,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血清学MP-IgM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阿奇霉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检测在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抗体。结果 9 196例患儿中共检出MP-IgM抗体阳性3 829例,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0.01),各季度中以第四季度检出率最高。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感染率较高,应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MP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肺炎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对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凡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在病程的7~10 d后进行抽血查MP-IgM。对MP-IgM1∶160的患儿在1~2周后复诊MP-IgM,观察抗体变化。所有患儿行胸部X线检查,部分行肺CT检查。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胸部X线变化。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组以5~15岁为主占44%,6个月~2岁(23%)有增加趋势。小婴儿主要表现为发热、气促、喘息;年长儿发热程度重,咳嗽为主,啰音较少。双倍血清诊断率较高,胸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治疗以大环内酯类为主,注意合并其他细菌、病毒的感染。结论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临床须结合血清学检查助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2013年0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396例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检测结果.结果:396例肺炎患儿MP-IgM抗体总阳性率为29.5%;0-1岁年龄组MP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3-6岁年龄组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一、四季度MP-IgM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二、三季度(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比例高,阳性率与年龄、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社区肺炎支原体致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结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973例社区肺炎支原体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015年12月20日-2016年12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2973例社区肺炎支原体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肺炎支原体阴性患者2667例,肺炎支原体阳性患者306例,统计分析不同发病季节、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冬季患者MP感染率为41.18%,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患病人群为儿童,且以4~10岁儿童最为常见,其中14岁人群MP感染率为3.27%,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5;男性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52.94%,和女性患者(47.06%)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致上呼吸道感染全年均有发生,但以冬季患病率最高,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4~10岁儿童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与肺炎支原体(MP)的关系,了解MP所致毛细支气管炎的特点。方法检测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MP抗体(MP-IgM),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9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MP-IgM阳性28例(29%),其中年龄1~6个月9例(32%),6个月~2岁19例(68%);秋冬季发病16例(57%),春夏季发病12例(43%);心肌损害17例,消化系统损害18例,皮疹5例,肾脏损害9例;肺部X线片状阴影18例(64%),胸片恢复慢,红霉素治疗效果好。结论 MP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并不少见,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抗体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治疗的6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儿均需接受肺炎支原体抗体与CRP检测,分析不同检查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以及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CRP以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情况。结果: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8.39%,高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阳性率70.65%、CRP检测的阳性率6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岁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均低于1~3岁、4~6岁、 6岁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岁患儿CRP阳性率均低于1~3岁、4~6岁、 6岁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岁患儿联合检测阳性率均低于1~3岁、4~6岁、 6岁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RP与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重要辅助指标,且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儿柯萨奇病毒感染发病状况及其临床特点,探讨干扰素对其治疗作用。方法对190例患儿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柯萨奇病毒混合型IgM。并将CV-IgM阳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肺炎患儿均随机分为2组,干扰素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注射液肌注。结果①上感组、下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病毒性心肌炎组、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组阳性率分别为25.35%,24.62%(23.81%),38.46%,20.00%。②CV-IgM阳性患儿6—8月最多,0~6岁最多,与其他季节及年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CV-IgM阳性上感患儿干扰素组热退时间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V-IgM阳性肺炎患儿干扰素组热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扰素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目前柯萨奇病毒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其引起的疾病以病毒性心肌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病毒性脑炎脑膜炎为主。柯萨奇病毒感染多见于6岁以下小儿,夏季多见,干扰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 106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统计,分析青少年颈椎病生理曲度改变的现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其可能的发病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将2010年4月—2014年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且有影像资料的2 106例颈椎病患者,按年龄不同分组,并运用SPSS 19.0统计分析不同年龄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发病情况。结果:6~15岁组、16~25岁组、26~35岁组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变直及反弓)患者分别为37例(61.67%)、430例(71.67%)、1105例(76.42%),3组患者进行χ2检验得出不同年龄组之间在发病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5),6~15岁组与16~25岁组颈椎曲度异常发病率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1040.0167);6~15岁与26~35岁颈椎曲度异常发病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167)。结论:青少年颈椎病发病同青少年曲度异常有直接关系,不同年龄组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有明显差异(P0.05),以26~35岁组发病率高(76.42%)。  相似文献   

13.
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孙岚云 《针刺研究》2000,25(4):302-304
笔者多年来运用针刺配合耳穴按压的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对不同年龄及不同病程患者的疗效 ,笔者对上述不同患者人群疗效进行了比较。分别按年龄将其分为 4组及按病程分为 4组 ,观察其体重、体重指数、腰髋比值等指标 ,并进行为期 1年的随访。结果 :其总有效率 ,年龄 2 0岁以下者 ,93 1 % ;2 0~ 30岁者 ,84 4% ;31~ 40岁者 ,80 0 % ;40岁以上者 ,6 3 0 %。病程在 1年以下者 ,95 2 % ;1~ 5年者 ,86 0 % ;6~ 1 0年者 ,80 0 % ;自幼肥胖者 ,2 0 0 %。提示其疗效年龄小者优于长者 ,病程短者优于长者。因此对于该病宜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MetriScanTMX线骨密度测定仪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及老年男女易骨折的骨密度阈值。方法对濮阳地区20岁以上的健康男女各1080人和50岁以上有骨折史的男149人、女278人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本地区骨密度峰值在30~39岁,之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女性50~59岁骨量丢失加速。男性骨量丢失是缓慢,但在70岁以后也有一快速骨量丢失过程。结论用本地区20~39岁男女骨密度均值减去2.5SD(男0.628g/cm2;女0.511g/cm2)为濮阳地区老年患者的骨密度阈值。OP的防治重点在老年女性患者,老年男性患者也应受到重视,尤其70岁后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状况。方法:按科室、性别、年龄段进行统计。结果:CT总阳性检出率为9.87%,其中皮肤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分别为25.O%(11/44)、17.58%(45/256)、7.60%(88/1159);患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男性18.46%(65/352),女性7.14%(79/1107);年龄组别为21—30岁组47.92%(69/144)、31~40组37.50%(54/144)、其他占14.58%(21/144)。结论:皮肤科和泌尿外科明显高于妇产科,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在21~30岁、31~40岁年龄组的阳性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将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115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于入院后1~3 d给予地塞米松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VIG 0.5 g/(kg.d)静滴,连用3 d,在给定的时间内检测相应指标。结果至入院后第15天统计,治疗组治愈例数(4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7例)(P<0.05)。治疗10 d时,除临床症状外,治疗组其他各项参考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5 d时,治疗组及心电图转为正常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0.05),且绝大多数患儿的心肌酶降为正常,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VIG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能显著减轻组织破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小儿支原体肺炎63例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6月收治的63例患儿的支原体肺炎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主要症状有咳嗽、喘息、发热,个别病例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呈不同程度的水泡音或喘鸣音,肺外表现也较多见,伴有呕吐的占17%,腹泻的占30%,伴有心肌酶谱增高的占80%。检测血清支原体(MP-IgM)均为阳性,采取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与病毒性肺炎有相似之处,喘促明显者对氨茶碱及糖皮质激素反应敏感,血白细胞正常或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8.
陈楚玉 《新中医》2020,52(4):200-203
目的:收集2008-2017年广州市某中医院的死亡病例数据,分析不同期间死亡病例的年龄构成、死因顺位及其变化趋势。方法:运用Excel 2007和SPSS20.0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分析2008-2017十年间死亡病例的死因顺位、年龄构成及两个期间死因顺位和年龄构成比的变化趋势。结果:该中医院2008-2017年10年间总死亡人数为5 801人,其中男3 527人,占60.80%;女2 274人,占39.20%;男女性别比例为1.55∶1。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各年龄组死亡人数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01,P<0.05)。2008-2017年该院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前5位死因的人数占总体死亡人数的88.71%。2008-2012年60~79岁与80岁以上的死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05,P<0.05)。2013-2017年60~79岁与80岁以上的死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520,P<0.05)。结论:80岁以上死亡病例构成比逐年增加,肿瘤、循环呼吸系统死因占比上升,一方面原因可能是人们生活水平和老年人保健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医院的服务体系和诊疗技术的逐步完善。因此有必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当地儿童的铅污染情况,分析铅污染与年龄的关系以及铅污染有无性别差异。方法普查全市0~12岁儿童血铅27 143例,分男女统计;同组资料不分男女,按0~6周岁和7~12周岁分别统计。结果27 143名儿童平均血铅浓度为56.8μg/L,14 512名男童平均血铅浓度为57.6μg/L,12 631名女童平均血铅浓度为55.9μg/L,17 043名0~6周岁儿童平均血铅浓度为75.6μg/L,10 100名7~12周岁儿童平均血铅浓度为25.1μg/L。结论当地儿童平均血铅浓度为56.8μg/L,铅污染率为32.5%;铅污染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与年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