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朱波 《中国药业》2012,21(11):57-58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近年来药物性肝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各项指标和相关致病与治疗药物,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并为临床治疗提供警戒与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72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病历进行系统分析,侧重于探讨该院药物性肝炎的致病药物。结果肝损害发生在用药两周内最多(占51.38%),以肝内胆汁淤积型常见(占43.06%),发病较重(中、重度肝损害占68.06%),经保肝、降酶、退黄治疗后恢复情况佳,治愈好转率为87.50%。致病药物以中药、中成药最常见(占37.50%),抗感染药物、解热镇痛药和化学治疗药物亦为主要致肝损害药物,联合用药会加重肝损害。骨康胶囊导致药物性肝炎同期在宁波地区多见。结论药物性肝炎的发生与多种药物有关,临床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用药意识,以减少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非病毒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乃至肝穿刺病理改变在某些情况下酷似病毒性肝炎,容易造成误诊,并且有病毒性肝炎与非病毒性肝损害重叠的情况出现.为探讨非病毒性肝损害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疗及预后工作,现对本院2000 年1 月至2009 年7 月收治的207 例非病毒性肝损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杏葵 《中国药师》2014,(6):1022-1043
目的:探讨及分析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征,评价可疑药物与疾病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的54例急性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用药情况和预后.结果:药物性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以及皮肤和巩膜黄染等肝病特征症状,并可伴有其他症状.易诱发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中,以抗结核药、抗菌药及中药所致肝损害为多见,占66.7%;而其他如降血糖、降血脂及激素类药物所致肝损害者亦时有发生.结论: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不具特征性,各年龄段均可罹患此病,发病与药物具有极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药物性肝损害19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规律。方法 对 1 98例药物性肝损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药物性肝损害占同期急性肝炎的 9.70 % ,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抗结核药占47.98% ,中药占 1 8.69% ,用药 2~ 4周出现肝损害占66.1 6% ,用药 2周内出现肝损害占 2 5 .2 5 % ,临床病例以急性肝炎型最常见 ( 70 .2 0 % ) ,主要为纳差、腹胀、乏力、尿黄 ( 75 .2 5 % ) ,其次为黄疸 ( 60 .1 0 % ) ,肝功能损伤以 ALT,GGT,TBIL升高为主。能治愈者 1 78例( 89.90 % ) ,好转 1 4例 ( 7.0 7% ) ,死亡 4例 ( 2 .0 2 % )。结论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与病毒性肝炎相似 ,无特异性 ,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较多 ,中药引起的肝损害达 1 8.69%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生病吃药乃人之常理,但用药不当也会危及人的健康,甚至诱发肝炎,如:四环素用量若过大,可引发中毒性肝炎。 笨唑青霉素用量过大、疗程过长,有可能在用药后5-24天发生中毒性肝炎。 无味红霉容易引起肝损害(发病率2%至10%)。 甲多巴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毒性反应可引发重肝炎。 异烟肼是常用的抗结核病药之一。对其过敏者,服用后容易引起严重的药源性肝炎,甚至发生致命的肝坏死。 阿司匹林如果每日量3-5克,会导致急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肝损害6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65例药物性肝炎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 总结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 结果 肝损害发生于用药后1周内2例(3.1%),1~4周内的22例(33.8%),>4周37例(56.9%),未记录者4例. 抗结核药39.5%,中草药12.5%,抗感染药9.9%,胃药5.3%,皮肤科药物8.9%,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抗痛风药物8.5%,治疗骨关节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药物3.3%等. HBsAg阳性者及HBV DNA含量高者更易发生重症药物性肝炎(P<0.05). 人工肝支持治疗重症药物性肝炎,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6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检查与病毒性肝炎相似,34例曾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经过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病情痊愈者31例,好转者29例,未愈者2例,病死3例. 结论 影响药物性肝炎的因素有药物种类、用药时间、联合用药、并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乙型肝炎病毒含量等. 肝损害多发生于用药4周后,可能与发病隐匿、发现较晚有关,但也提示既往经典诊断标准可能有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7.
特比萘芬引致的肝损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比萘芬为丙烯胺类抗真菌药,口服用于治疗指甲、皮肤真菌感染。特比萘芬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但近年时有肝损害报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特比萘芬的肝损害机制可能和其抑制细胞色素P450 2D6有关,也可能是其代谢产物特比萘芬烯丙基乙醛的直接肝毒性所致。本文通过检索PubMed、Reactions及CNKI数据库收集到40例特比萘芬所致肝损害病例。40例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年龄为24~75岁,特比萘芬剂量为250mg/d。肝损害发生时间为服药开始后5d至18周。主要临床类型为:急性肝细胞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及重型肝炎。40例中有3例为肝衰竭,2例并发血液异常反应;1例出现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出现肝静脉闭塞病,接受肝移植后死亡。特比萘芬肝损害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临床应用特比萘芬前应明确适应证,并评价肝脏功能,应用期间应加强临床观察,定期进行肝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炎常见的致病药物、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药物性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西药致肝损害60例(62.5%),中药致肝损害36例(37.5%);HBsAg阳性30例,其中急性黄疸性肝炎12例(40%),重型肝炎5例(16.7%),死亡2例(6.7%);HB8Ag阴性66例,其中急性黄疸性肝炎15例(22.7%),重型肝炎3例(4.5%),无死亡病例.结论 西药在损肝药物中所占比例较大;药物性肝炎预后的影响因素,主要与人体对药物反应及患者自身健康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规律。方法:对103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占同期"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9.6%;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以抗结核药为最多(45%),其次为中药(20%);用药2~4周出现肝损害者最常见(66%),2周内者次之(26.2%),临床以急性肝炎肝细胞型最常见(62.1%),其中5例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4.9%);主要临床表现为疲乏、纳差、恶心、呕吐、腹涨(71.8%),其次为黄疸(59.2%),肝功能受损以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尿胆红素增高为主;临床治愈65例(63.1%),好转34例(33%),死亡3例(2.9%)。结论:药特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并无特异性,与病毒性肝炎相似;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包括临床各科应用的药物,以往认为比较安全的中药,肝损害发生率逐渐增多,达20%,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174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药物引起肝损害的出现时间,致病药物的种类及药物性肝炎各型的ALT水平特点的研究及观察,能够指导临床安全用药,为临床提供帮助。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品种很多,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的比例最大(90/174)。本组药物性肝炎中胆汁淤积型79例,混合型78例,肝细胞型7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加欣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80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肝加欣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任何保肝药物。治疗后比较2组肝损害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肝加欣能够显著降低使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可有效避免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性肝损害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害,通常起病急,多数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等,部分可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临床表现多变.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特别是中药的广泛应用,该类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药物性肝炎所占比例约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1].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7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性肝损害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害,通常起病急,多数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等,部分可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临床表现多变.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特别是中药的广泛应用,该类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药物性肝炎所占比例约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1].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7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近年来小儿药物性肝炎增多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减少儿童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小儿药物性肝炎77例,对其用药史、时间分布、年龄分段、临床表现,肝功能、血常规检查进行总结.结果 77例小儿药物性肝炎占同期小儿肝炎发病率的10.42%,1岁以内的患儿发生药物性肝炎达36.36%.混合型药物性肝炎患儿病程长,病情重,治疗难度大.结论 临床治疗中,充分了解药物的副作用,严密观察患儿有关肝病的症状和体征,并定期检测肝功能,是预防和减少儿童药物性肝损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加欣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80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肝加欣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任何保肝药物.治疗后比较2组肝损害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肝加欣能够显著降低使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可有效避免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毛璐  李素琴  梁志齐 《中国医药》2013,8(1):121-122
目的对中药汤剂中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的药物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建议》及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CIOMS)提出的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评价标准对1例中药汤剂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肝损害的程度进行评价,查阅相关文献对处方中的可疑药物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为中药汤剂导致的药物性肝细胞性肝损伤,汤剂中的白鲜皮导致药物性肝细胞性肝损伤可能性较大。结论临床在选择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时,应警惕其可能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肝穿刺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提高不明原因性肝炎的诊断率.方法 对79例经病史、生化、病原学等检查后仍为"病因不明"的肝炎患者经B超引导作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及HBsAg、HBcAg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79例隐源性肝炎确诊57例(72.2%),其中急性乙型肝炎2例,慢性乙型肝炎16例,慢性丙型肝炎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1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AIH与PBC重叠综合征1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15例.仍病因不明22例.结论 隐源性肝炎仍以肝活检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隐源性肝炎诊断价值很高,是提高临床及病原学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2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预防策略.方法 对210例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64.8%);其中,轻、中度肝损害占76.2%,重度肝损害占23.8%.合并基础肝病者占48.0%,更易发生药物性肝炎.其中,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率最高(35.7%).结论 有肝脏基础疾病患者发生药物性肝炎比率高;在评估肝脏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抗结核方案和监测肝功能是预防药物性肝炎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与临床特点,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血象、肝功能检验、腹部B型超声检查等,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害的1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用药时间、抗精神药物种类。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发生率分别75.0%和25.0%,其中以氯丙嗪(25.9%)和利培酮(8.9%)应用最多。大多数药物性肝炎出现于服药后1~3个月。结论认识影响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有多种因素,在药物性肝损害的高发时期加强监测肝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规律。方法:对103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占同期“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9.6%;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以抗结核药为最多(45%),其次为中药(20%);用药2~4周出现肝损害者最常见(66%),2周内者次之(26.2%),临床以急性肝炎肝细胞型最常见(62.1%),其中5例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4.9%);主要临床表现为疲乏、纳差、恶心、呕吐、暖胀(71.8%),其次为黄疸(59.2%),肝功能受损以ALT,GGT,BIL增高为主;临床治愈65例(63.1%),好转34例(33.0%),死亡3例(2.91%)。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并无特异性,与病毒性肝炎相似;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包括临床各科应用的药物,以往认为比较安全的中药,肝损害发生率逐渐增多,达20%,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