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晟琰  王典  李连茂  张愈东 《中国药房》2013,(18):1657-1659
目的:探讨对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12月外科围术期500份病历作为非干预组;在实施一系列药学干预措施后,另选取2012年1-6月外科围术期500份病历作为干预组。分析两组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由84.80%下降为29.60%,选药以第1代头孢菌素为主,术前0.5~2h预防用药比例由77.59%提高到94.59%,其他不合理应用现象较非干预组明显减少。结论:围术期实施药学干预,可以强化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明显降低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应用率,缩短抗菌药物应用疗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干预前后该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36份(干预前组),2012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46份(第一阶段干预后组),2013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33份(第二阶段干预后组),对比分析持续干预前后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结果经积极持续干预,与2011年相比,该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7.2%下降到18.2%、术后24 h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0.0%上升到83.3%,人均抗菌药物总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也由13.66%降为2.66%。结论经过2个阶段的积极干预措施是可行的、有效的,该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刘健 《抗感染药学》2014,(2):153-155
目的:分析妇产科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情况,并作一对比。方法:选择 2011 年1—6 月间妇产科 I、II 类手术病历 230 份作为非干预组;在进行一系列干预措施后,另选取 2013 年 1—6 月妇产科 I、II 类手术病历 230 份作为干预组;分析 2 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干预前的 100% 降至干预后的 40%,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率也由干预前的 15.22%上升至 72.41%;干预前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干预后均有较好的控制。结论:实施的干预措施对规范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4.
黎颖然  王桂凤  刘锐锋 《中国药房》2012,(22):2034-2036
目的:了解我院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前、后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将1-6月的327份病历设为对照组(干预前),7-12月的276份病历设为干预组(干预后),对2组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从干预前的90.80%下降至干预后的22.10%,联合用药率从干预前的31.80%下降至干预后的0。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的合理率从干预前的18.56%上升至干预后的49.18%,用药时机合理率从干预前的1.35%上升至干预后的91.80%,用药时间合理率从干预前的25.99%上升至干预后的98.19%。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干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区林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201-202
目的:了解某院外科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方法:回顾性抽取2009年7月~2010年4月全部甲状腺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共108份,对其中符合条件的97份病历的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100%,选用抗菌药物的前3位分别是头孢替唑、头孢硫脒、头孢呋辛,术后首次预防用药的患者占94.85%,平均术后预防用抗生素疗程为6.07d。结论:该院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亟待加强管理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围术期不合理用药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1年7—12月哈尔滨二四二医院外科围术期病历500份作为非干预组;在医院进行一系列药学干预措施后,另选取2012年1—6月外科围术期病历500份作为干预组。对2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选择、给药时间及疗程等较非干预组有较大改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84.80%(424/500)下降为29.60%(148/500),选药以第1代头孢菌素为主,术前规范预防性用药的比例提高至94.59%(140/148)。结论:临床药师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可以强化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明显降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缩短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实施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前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09年外科系统Ⅰ、Ⅱ类切口手术病历共402份,其中1-5月(干预前)病历200份,7-11月(干预后)病历202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干预前为99.0%,干预后为90.6%(P>0.05);术前预防用药时间的合理性从干预前的51.0%上升到92.9%(P<0.05);术后预防用药时间>48h的病历由干预前的79.8%降到19.7%(P<0.05);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也由干预前的16.2%降到5.5%(P<0.05)。结论:制定相应管理制度,采取有力干预措施,对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分别抽取2012年1-5月、2013年1-5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1 500份作为非干预组及干预组,通过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干预组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16.80%,显著低于非干预组35.00%(P<0.01);干预组、非干预组外科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67%、0.73%;干预组给药时机合理率、使用疗程合理率、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合理率分别为96.83%、97.22%、99.21%、99.60%,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1);干预组乳腺、甲状腺、体表肿瘤切除、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53%,较非干预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干预措施对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本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使用情况,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第一季度及2014年第一季度期间出院的Ⅰ类切口围术期患者病历各300份,对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给药时机、品种选择等方面的合理性有了显著提高。结论 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干预效果显著,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本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使用情况,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第一季度及2014年第一季度期间出院的Ⅰ类切口围术期患者病历各300份,对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给药时机、品种选择等方面的合理性有了显著提高。结论 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干预效果显著,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干预措施对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干预措施前(2006年7~12月)及干预后(2008年7~12月)外科手术病历各12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由干预前的0%上升至干预后的56.7%,干预后平均住院天数和术后平均用药天数均缩短(P<0.05),干预前存在的主要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我院实施的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体现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某院3种清洁手术(腹外疝、甲状腺、乳腺)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茵药的合理性与实施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1年4月出院的3种清洁手术病历68份为干预前组,2012年9月出院病历76份为干预后组,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茵药使用率干预前为100.0%,干预后为27.6%(P〈0.05);无指征用药从干预前的80.9%下降~1]38.1%(P〈0.05);药物选择合理率A,k22.1%上升至90.5%(P〈0.05);用药时机合理率.z&41.2%上升至95.2%(P〈0.05);术后用药疗程〉24h的患者比例从干预前的58.8%下降到干预后的14.3%(P〈0.05)。结论: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促进I】盘床抗菌药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ICAS)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合理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间962例PICAS患者作为干预前组和2012年4-5月间946例PICAS患者作为干预后组;对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术后的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PICAS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经临床药师干预后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机与疗程、特殊情况记录等方面均较干预前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100%降至1.37%,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率由4.78%升至100%,平均使用疗程由2.7 d降至<1d,干预前后感染率分别为0.10%和0,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PICAS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干预,加强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其效果显著;对于术前无感染的PICAS患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干预前后我院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普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普外科临床药师深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前后腹股沟疝修补术出院病例,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以考查临床药师的工作效果。结果:干预后腹股沟疝修补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6%(96/100)降至39%(39/100)(P〈0.0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由5%(5/100)升至69%(69/100)(P〈0.05);围术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表现形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平均药费、抗菌药物费用下降显著(P〈0.05)。结论:我院临床药师深入临床,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有效干预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极大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为下一步开展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的药学服务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对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全院2011年1~6月(专项整治前)与2013年1~6月(专项整治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各300例,对比分析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预防使用变化情况.结果:专项整治后,Ⅰ类切口预防使用率由57.0%降至26.7%,品种选择合理率由30.1%提高至93.8%、用药时机合理率从42.3%提高至97.5%、疗程合理率由26.5%提高至95.0%、综合评判合理病案率由58.4%提高到87.6%.结论:积极落实专项整治活动的各项要求,能有效地解决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不合理现象.医疗机构应当主动加强抗菌药管理、制定和落实配套制度,深入开展临床药师工作、应用信息化手段等措施,才能够使专项整治活动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李振知  韩凤昭  杨文华 《中国药房》2012,(22):2036-2038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6月(非干预组)和2011年9月-11月(干预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对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围术期预防用药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机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合理率分别由干预前的5.71%、68.57%、11.43%提升至干预后的75.90%、95.18%、75.90%(P<0.05);人均抗菌药物费用由814.6元下降至433.5元(P<0.05);人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由4.07d下降至3.65d。结论:通过制定规范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可显著提高围术期合理用药比例,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院外科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燕玲 《中国药房》2011,(38):3575-3578
目的:对比干预前、后我院外科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考查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09年11月(干预前)及2010年1月-2011年3月(干预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的出院病例各280例,对比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由干预前的100%下降为干预后的55.36%;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明显提高,由干预前的0%上升为干预后53.57%。但仍存在无指征用药、用药疗程过长等现象。结论:我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可明显提高围术期的抗菌药物用药水平,降低药物费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但仍有待加大力度,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研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开展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精神及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要求,抽取我院2011年1-6月(干预前)和2012年1-6月(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各180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与2011年相比,2012年1-6月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8.33%降至46.11%,联合用药比例由22.60%降至2.41%,品种选择合理率由29.38%升至67.47%,用药时机合理率由16.38%升至61.45%,用药疗程合理率由8.47%升至53.01%。结论:我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提高了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但仍存在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预防用药时间偏长等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的效果。方法:分别抽取某三甲医院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干预前)和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干预后)的甲状腺手术出院患者病历各90份,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该院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干预前的96.67%下降到干预后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术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指标合理率均显著提高(P<0.05)。干预前后切口感染率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体温变化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甲状腺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可行且有效,可对Ⅰ类切口围术期合理预防用药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