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沙棘干乳剂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小儿厌食症临床诊断标准的203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102例口服沙棘干乳剂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对照组101例口服厌食康颗粒。疗程均为4周,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为83.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食欲改善、体质量变化、贫血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沙棘干乳剂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肌苷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儿科门诊就医,明确诊断的多发性抽动症60例,应用槐杞黄颗粒、肌苷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78.3%),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槐杞黄颗粒、肌苷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有效。  相似文献   

3.
蒋继华  孙谦 《中国药房》2014,(20):1875-1877
目的:观察赖氨肌醇维B12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指导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去除与症状相关的可能发病因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0.2 mg/kg,口服,ti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5 ml/次,口服,tid。两组患儿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赖氨肌醇维B12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予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赖氨酸肌醇维生素B12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小儿健脾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儿健脾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口服小儿健脾口服液,对照组50例,口服醒脾养儿颗粒,服用7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7.50%,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治愈率为26.00%,总有效率为82.00%.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儿健脾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给予赖氨肌醇维B12联合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F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赖氨肌醇维B12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家属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早饱、嗳气、腹胀、灼烧感、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满意度评分(94.12±4.8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92±4.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FD患儿给予赖氨肌醇维B12和复合凝乳酶胶囊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恢复健康,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果糖口服液联合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治疗4岁以上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4岁以上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包括排便习惯训练、合理饮食、足量饮水、增加活动量及心理行为治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予以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3周,对照组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3周,分别记录第1周、第3周的疗效及停药4周后的复发率。结果:两组功能性便秘患儿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治疗第1周和第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和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的复发率治疗组为7.1%,对照组为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4岁以上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四磨汤联合复方乳酸菌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便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复方乳酸菌(妈咪爱)散剂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慢性特发性便秘诊断的小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散剂口服,对照组予常规导泻剂口服。结果 治疗组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便秘有效率达91%,对照组有效率为6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四磨汤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便秘疗效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厌食症患儿采用赖氨酸肌醇维生素 B12口服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服用健胃消食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赖氨酸肌醇维生素 B12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观察组治疗前后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9%,观察组为96.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锌、铁、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厌食症患儿采用赖氨酸肌醇维生素 B12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乳杆菌LB散治疗早产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便秘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5例早产儿口服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乳杆菌LB散,对照组15例早产儿口服乳杆菌LB散治疗,疗程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乳杆菌LB散治疗早产儿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200例营养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营养相关性指标(清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状态指标(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水平,纠正营养不良时间,微量元素(血清锌、铁、钙)含量。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清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分别为(36.17±5.76)、(97.12±6.14)、(9.91±2.17)、(1.92±0.51)g/L,均高于对照组的(33.17±4.21)、(91.11±5.21)、(7.96±2.01)、(1.76±0.42)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纠正营养不良时间(6.12±1.21)d短于对照组的(7.13±1.4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锌(103.22±2.17)μm...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药实践》2015,(12):913-915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联合金双岐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停药后的复发率。方法:将92例临床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小儿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金双岐,口服2周,对照组给予胃蛋白酶颗粒口服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束治疗1个月后统计两组患儿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疗程结束后食欲改善、食量增加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效率78.8%,对照组有效率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束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复发8例,复发率19.5%,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金双岐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显效快、疗效好、安全、无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乳杆菌LB散治疗早产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便秘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5例早产儿口服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乳杆菌LB散,对照组15例早产儿口服乳杆菌LB散治疗,疗程3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乳杆茼LB散治疗早产儿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培菲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 对 10 0例小儿厌食症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的同时 ,加用培菲康治疗 ,与单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的 5 3例对照。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90 % ,对照组有效率 79 2 % ,经 χ2 检验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小儿厌食症治疗方面 ,用健脾和胃的中成药治疗的同时 ,加用培菲康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卢山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184-185
目的观察乳酶生、维生素B1片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门诊和住院就诊的以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小儿390例,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①116例、对照组②11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乳酶生、维生素B1片和汉森四磨汤口服液口服。对照组①用乳酶生和维生素B1片口服,对照组②单用四磨汤口服液。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腹胀减轻的程度和时间。结果观察组小儿腹胀减轻的程度优于两个对照组,腹胀缓解的时间短于两个对照组(P<0.01)。两个对照组比较,上述各个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部年龄<6个月和年龄>6个月两组相比,上述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酶生、维生素B1片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腹胀临床效果好,特别适合于<6个月的小婴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苓健脾颗粒联合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对生长迟缓患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8例生长迟缓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治疗组口服白苓健脾颗粒和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对照组仅给予生活指导。观察2组治疗1年前后身高、体质量及骨龄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及骨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及骨龄年增长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白苓健脾颗粒联合赖氨肌醇维生素B12能促进生长迟缓患儿体格发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孟繁春 《中南药学》2014,(8):820-822
目的评价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治疗。均连续用药5 d。结果 2组患者症状较治疗前具有明显改善,观察组血浆MTL和GA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66.0%,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培菲康能明显改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症状,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辅酶c与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受损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山市南朗镇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4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受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1,6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辅酶Q10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α-羟丁酸转移酶(HB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盐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变化情况及心音恢复、心电图情况、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HBDH(226.2±8.4)U/L,CK-MB(27.6±2.1)U/L,LDH(228.6±10.5)U/L,CK(201.4±13.7)U/L,与对照组的(239.6±8.9)、(34.2±2.5)、(257.4±7.6)、(224.6±11.3)U/L比较,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音恢复70例(100.0%),对照组53例(76.4%),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电图恢复69例(98.6%),对照组59例(72.9%),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1%(68/70),对照组为78.6%(55/70),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与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受损的临床疗效确切,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培菲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 对100例小儿厌食症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的同时 ,加用培菲康治疗 ,与单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的53例对照。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 ,对照组有效率79.2% ,经χ2检验 ,P<0.05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小儿厌食症治疗方面 ,用健脾和胃的中成药治疗的同时 ,加用培菲康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38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96例和对照组184例,治疗组口服四磨汤及茵栀黄口服液共2d,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比较2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高胆红素血症及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59%和1.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6%和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