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常规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针灸,患侧承浆、翳风、攒竹、丝竹空及对侧合谷,或患侧阳白、地仓、颊车及对侧合谷。平补平泻,两组交换取穴,得气后需留针30min, 10min/次;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黑]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姿愈8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7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沦]针灸联合常规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与针刺联合西药治疗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3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病志号/就诊顺序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5例小剂量激素,配合营养神经、减轻组织水肿、改善循环供血、微波理疗,有明确外感抗病毒。治疗组28例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黄芪60g,当归10g,川芎9g,白芍6g,桃仁、红花、地龙各9g,白附子3g,僵蚕、全蝎各9g,天麻12g,钩藤20g,菖蒲12g,茯苓10g,法半夏9g),1剂/d,水煎300m L,早晚口服;针刺(太阳、阳白、地仓透颊车、翳风、合谷、足三里);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1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常规、血生化、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与针刺联合西药治疗面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豆败毒散治疗顽固性痤疮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三豆败毒散(绿豆、黑豆各30g,炒芩、蝉蜕、野菊花各12g,天丁、地丁各10g,蒲公英15g,败酱草5g,绣防风10g,薏苡仁15g,桑白皮10g,薄荷5g,甘草10g),隔日1剂,水煎200mL,3次/d。连续治疗42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豆败毒散治疗顽固性痤疮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偏瘫肢体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偏瘫肢体运动疗法。对照组26例常规药物治疗: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胞磷胆碱注射液、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治疗组26例补阳还五汤(生黄芪60g,归尾12g,川芎9g,赤芍10g,桃仁8g,红花6g,地龙10g,牛膝12g,续断10g,枸杞15g,桑枝8g);水煎200mL,1剂/d,早晚分服。口眼歪斜加僵蚕、全蝎、以祛风通络;言语不利加石菖蒲、远志以祛痰利窍;小便失禁加山萸肉、益智仁、五味子以温肾固涩;畏寒肢冷加肉桂、细辛以复振阳气,消除瘀血;肢体麻木加木瓜、陈皮、法半夏、茯苓以理气燥湿祛风痰、舒筋活络;下肢瘫软无力甚加桑寄生、鹿筋以补肾壮筋;上肢偏废加桂枝以通络;胸闷痰多或脘闷纳呆,舌淡苔腻加陈皮、半夏,以使痰去气畅;偏瘫日久加全蝎、土鳖虫以祛风通络;血压偏高加钩藤、石决明以平肝息风。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偏瘫肢体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脉血康胶囊,0.5g/次,3次/d,口服。治疗组20例补阳还五汤(黄芪50g,当归、地龙各15g,丹参25g,川芎、桃仁、红花、路路通、泽兰各12g),1剂/d,水煎100mL,早晚口服;兼阴虚风动加天麻10g,钩藤后下20g;痰浊加菖蒲15g,半夏、胆南星各10g。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方药、针灸及护理干预中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治疗组38例病发48小时后中医护理与治疗:①方药,半身不遂软瘫期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通络;硬瘫期四物汤合天麻钩藤饮,养血平肝熄风活络;②针灸,中经络: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中脏腑:内关、水沟;下肢瘫软加隐白、肩关节不能活动加针对侧"中平负";腿不能提起刺"提腿负";颈部无力针"筋缩",针刺以出现酸痛胀麻等为宜;留针30min,1次/d;③预防褥疮、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勤翻身,多按摩易发褥疮的部位,勤换洗床褥,勤擦拭身体,注意营养搭配,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保持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常规护理同对照组。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0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8.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方药、针灸及护理干预中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 6年来采用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面瘫 73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73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 41例 ,女性 32例 ;年龄 3~ 61岁 ;病程 5h~ 5个月。所有病例均以单侧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推拿疗法分三步进行 :1面部点穴。医者的双手拇指先按揉患者的印堂和神庭穴 ,并在两穴间直线推运数次 ;再点按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太阳、睛明、迎香、颧、四白、下关、颊车、地仓、承浆、翳风、听宫、听会等穴。2医者一手固定患者面部健侧 ,并稍向下用力 ,使歪斜的口眼外观纠正。一手在患侧面部进行面肌的捏拿 ,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电针、梅花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陈旧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针刺,取阳明经风池、阳白、攒竹、四白、地仓等穴,行透刺针法,3~5min/次,1次/2d。治疗组50例针刺联合电针,取太阳穴、地仓穴、水沟穴、承浆穴、攒竹穴、颧髂穴、阳白穴、下关穴、合谷穴,行平补平泻取针法,10min/次,1次/2d;电针取地仓穴、阳白穴、颧髂穴、下关穴,断续波,留针30min,1次/d。梅花针,不能蹙眉可用梅花针叩刺攒竹穴、阳白穴、头维穴、太阳穴,以皮肤微微出血或潮红止;口角歪斜、面肌运动,梅花针面部叩刺中沟、鼻唇沟、颧髎穴、下关穴、地仓穴、颊车穴、颏唇沟,以皮肤微微出血或潮红止;眼睑不能完全闭合,梅花针叩刺上下眼睑,上眼睑重扣10~20次,下眼睑轻扣10~20次,1次/d。穴位注射,梅花针扣刺后,取黯风穴,注射1m L维生素B12,1次/d;10次为1疗程,治疗3疗程,疗程间隔7d。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6疗程,疗程间隔2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显效1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电针、梅花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陈旧性面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常规吸氧、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凝聚、神经营养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组25例补阳还五汤(黄芪60g,川芎、桃仁各10g,当归12g,红花9g,地龙10g,赤芍9g,丹参30g;体倦神疲、自汗气短加三七、白附子、鹿茸各5g;心烦、失眠者加山栀子5g,酸枣仁10g;痰湿加半夏、苍术各10g;肢体麻木加木瓜、熟地各15g)。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从络病辨治扽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6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主穴:患侧丝竹空、颧髎、翳风、风池、牵正、颊车、地仓、双侧太冲、合谷;配穴:眉毛不能上抬取阳白、头临泣;鼻唇沟变浅取迎香;下眼睑闭合不全取四白;人中沟变浅取人中;斜刺或平刺0.8~1.5寸,得气后适度深刺增强针感,以耐受为度。治疗组23例主穴:患侧丝竹空、颧髎、牵正(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翳风、风池、双侧太冲、合谷,用1.5~2寸28号不锈钢毫针针刺以上穴位,平补平泻,得气基础上适度深刺增强针感;扽针法,取3寸28号不锈钢毫针由颊车向地仓方向透刺2~2.5寸,同一方向捻转针柄直至不动,形成人为滞针,然后手持针柄向耳后方向小幅度牵拉数次,使患者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度;配穴同对照组。治疗40d为1疗程(隔日1次)。观测临床症状、面神经功能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9.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扽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面瘫汤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针刺(取阿是穴、百会、患侧翳风、健侧合谷、太冲,眼周抽搐为主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承泣,口周抽搐为主取患侧地仓、颊车、迎香、承浆),1寸毫针斜刺0.8~1寸,不施手法,留针20min,1次/d。治疗组35例面瘫汤(防风、羌活各15g,全蝎10g,桔梗15g,制白附子、僵蚕各10g,蜈蚣1条,地龙15g,络石藤、川芎各20g,鸡血藤15g,甘草10g),1剂/d,水煎300mL,早中晚口服;针灸治法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艮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瓢P〈0.05)。[结论]面瘫汤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泼尼松,30mg/次,2次/d,3d后改为10mg/次,连用1周。维生素B1,100mg/次,1次/d,肌注。维生素B2,1000ug/次,每周1次,肌注。治疗组28例针灸治疗,取穴:同侧颈夹脊、攒竹、丝竹空、四白、阳白、地仓、颊车、颧髎、迎香、下关、翳风、双侧合谷;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鼻唇沟平坦加迎香;颏唇沟歪斜加承浆;味觉消失、舌麻加廉泉;迎风流泪、目赤配睛明;素体赢弱配足三里、曲池。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起针后点按耳后翳风、颈夹脊及面部攒竹、太阳、印堂、颊车、地仓、人迎、承浆、四白等腧穴及相关神经分布区域3~5min/次,1次/d。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疗程间间隔1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3.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内服、熏蒸联合针刺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加熏蒸综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起效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TFG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TFGS评分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H-B分级分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和熏蒸的方法能够对面神经炎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更短,对于面瘫症状的改善及面部肌肉的功能改善效果卓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单纯西医抗炎、消肿、营养神经类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针灸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47%(χ2=8.913,P<0.05)。[结论]西药联合针灸治疗面瘫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使用彭静山眼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体针针刺、肌氨肽苷(40mg/次,2次/d)静滴,治疗组35例眼针(肺区、上焦区)30~34号0.5寸毫针在相应眼穴区距眶内缘2mm处平刺,由该区始点向该区终点方向刺入3mm,不行捻转手法,留针10~20min;1次/d,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体针针刺及静脉滴注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面肌功能。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彭静山眼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脉络空虚,经脉失养等可引发顽固性面瘫,亦与体质因素、病毒侵害、调护不当、失治误治等密切相关。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结合,联合中药,心理疗法治疗嘴角下垂、眼睑不能闭合、上眼睑下垂、额纹平坦、鼻唇沟平坦等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中医治疗:针刺、牵正散;西医治疗:激素、维生素B族、肌氨肽苷及神灯照射。[结果]针刺可起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功效;中药煎剂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益气养血作用。[结论]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恢复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