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理念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局部出血、局部血肿、脏器出血)、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应用无缝隙护理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风险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介入溶栓治疗和单纯抗凝治疗应用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医院选取24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抗凝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大小腿直径周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68.3%(P0.05)。结论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介入溶栓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形成患者,在置管溶栓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6年2月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5例接受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经溶栓导管尿激酶应用进行溶栓治疗,根据深静脉血栓溶解情况,决定溶栓时间及尿激酶应用剂量。结果:35例患者全部经股静脉成功行IVCF植入术,治愈33例,显效2例。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肺栓塞和死亡病例。术后1周患肢膝关节上、下15 cm大腿及小腿周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8.2±3.4)个月,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复发。结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显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红哲 《河南中医》2014,(5):874-87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迁延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迁延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60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西药组6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尿激酶,拜阿斯匹林等对症治疗。结果:中药组治愈46例,好转10例,未愈4例,有效率为93.33%;西药组治愈31例,好转18例,未愈11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APTT,PT的INR和D二聚体与同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迁延期疗效显著,且出血风险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输注尿激酶治疗亚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各25例,分别进行患肢足背动脉输注,患肢股动脉输注,患肢远端浅静脉输注和上肢静脉输注进行溶栓治疗,7 d后以抗凝治疗维持,观察溶栓治疗效果。结果 A、B、C、D4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2%,80%和44%。其中A、B、C组与D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经患肢远端浅静脉输注尿激酶治疗亚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迁延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对72例迁延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尿激酶、三七皂苷及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辨证服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或活血通脉饮加味,外用活血消肿散和循序压力治疗仪治疗,35d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率达43.06%,总有效率为97.22%;彩色超声多普勒动态观察,股静脉再通率达90.5%,月国静脉再通率达100%,小腿静脉丛再通率达61.5%;血液粘度降低.结论以溶栓、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迁延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满意,可促使静脉复通,血液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周围静脉、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0月该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各30例。实验1组患者接受周围静脉溶栓法、实验2组患者接受深静脉置管溶栓法,对比两组实验对象的静脉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静脉通畅率对比,实验2组明显高于实验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静脉通畅率效果对比,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深静脉置管溶栓效果明显优于周围静脉溶栓,更具推广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一般情况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测评,建立数据库,完成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后GQOLI-74测评结果,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分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时间效应、干预主效应、交互效应均对生活质量测评各系指标有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通过给予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后遗症期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华法令治疗与使用低分子肝素加华法令治疗临床观察,探讨深静脉血栓在高原地区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期的治疗。方法对1年来收治的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分组治疗。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期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华法令和使用低分子肝素加华法令治疗无明显差异,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期的治疗,使用尿激酶不能使患者得到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予以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42例加用法华林,比较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和对照组的78.57%比较显著更高(P<0.05)。结论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抗凝、溶栓治疗,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法华林后,下肢肿胀疼痛症状显著改善,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凝血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根据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Evens分型将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病例按照分层随机化的方法以1:1比例分成试验组、对照组。根据《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两组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试验组予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连续7d。分别观察两组受试对象试验前、试验后凝血一纤溶系统指标及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试验前凝血一纤溶系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试验后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改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激活纤溶系统,预防伤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利水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采用内服行气活血利水方口服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对照组73例采用单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术后记录伤口引流量,于术后第3、7、12 d分别行下肢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评价深静脉通畅情况。结果 2组病例手术后48 h刀口引流量均在正常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的出血并发症。结论行气活血利水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可安全、有效预防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主要目的]分析血液科患者感染临床特征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资料来源]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血液病合并感染463例患者,发放血液病合并感染多因素调查表。[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研究类型:临床观察。②研究对象:入院后确诊为血液病合并感染;同一患者反复入院时重复纳入。③诊断分型:血液病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④评价指标: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结果。[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制定"血液科合并感染特点调查表"。查阅血液科合并感染患者病历及化验单,填写"血液科合并感染特点调查表"。使用Microsoft Excel2013建立数据库,分析感染与原发病、感染部位。[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①各类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比例最高;②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比例最高;③阳性病原菌检测中以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最高;④患者感染因素中以中性粒细胞计数在0.5×109/L以下感染率最高。⑤中西医结合抗炎疗效优于单纯抗生素抗炎。[未来展望]血液病患者易发生感染,未来应加强防范措施,降低感染发病率;治疗过程中应提高病原学检测水平,应用敏感抗生素;中西医联合抗炎。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西医以控制血糖和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为主,可归属“内障”、“视瞻昏渺”、“暴盲”。本于阴虚燥热,脉络失养,本虚标实。中医临证,以人为本,谨守病机,辨证论治,标本谦顾,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磨积汤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健脾磨积汤,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B超声像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3.3%;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ALB、TBIL)、肝纤维化指标(PC-Ⅲ、LN)、B超声像图(脾厚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磨积汤能提高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疾病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症是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舌淡苔白、脉细数等);是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其是疾病个别现象,未必完全能反映疾病和证候的本质。"西医治病"是在《NCCN指南》的指导之下,正确使用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技术对肿瘤进行综合性治疗。"中医治症"是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或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症状或不良反应,运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正确的处方用药,并结合中医学之理疗、情志疗法等技术,以消除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为治疗总则。以此中西医结合理念指导临床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栓通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住院病人80例,按照单盲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取血栓通静滴治疗,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共治疗14日,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通对预防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3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动态进行DVT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性中西医结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480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未出现伤肢下肢疼痛及浅表静脉曲张,32例患者出现下肢肿胀,3例出院后2周~3个月发生深静脉血栓再次入院,经治疗后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护理措施,强调的是整体观和综合调理,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满意,并且方法简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桃核承气汤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接受治疗的THA患者随机分为A组(68例)、B组(70例)和C组(70例),其中A组术后采用弹力绷带及静脉泵,B组于术前12h及术后12h给予低分子肝素,C组给予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疗程均为7d,观察三组患者THA术后并发症及凝血功能的改变。结果:C组均无中枢性DVT、肺血栓、肌丛静脉血栓及血肿的发生,且与A组和B组比较,C组术后7d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术后引流量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各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A组和B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加味桃核承气汤中药汤剂应用于THA术后患者,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有效预防DVT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140例进行分析,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浆相关指标。结果:采取治疗后,本组140例患者中,显效102例,有效30例,无效8例,临床有效率高达94.3%,且治疗后血浆相关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黏稠度,效果显著,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