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额顶叶皮质Hes-1、Hes-5蛋白表达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脑缺血2h,分别再灌注1,2.3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Hes-1、HeS-5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和平均吸收光密度值。结果:在缺血区额项叶皮质。再灌注1-2周时,模型组Hes-1、Hes5表达阳性面积单位、平均吸收光密度值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再灌注1周时.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组Hes-1、Hes-5蛋白表达阳性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益气活血方组Hes-1和Hes5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补肾生髓方组(P〈0.01)。再灌注2周时,除补肾生髓方组Hes-5外,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Hes-1和Hes5蛋白表达阳性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益气活血方组Hes-5表达阳性面积显著高于补肾生髓方组(P〈0.01)。再灌注3周时。补肾生髓方组Hes1表达阳性面积,补肾生髓方组和益气活血方组Hes5表达阳性面积及益气活血方组Hes5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两种中药复方均能通过增强缺血侧脑组织额顶叶皮质Hes-1和Hes-5的表达,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酸枣仁皂苷A对大鼠脑缺血海马区兴奋性氨基酸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酸枣仁皂苷A对脑缺血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酸枣仁皂苷A组,四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48小时、4天、7天,各取6只大鼠断头取脑,测定大鼠缺血侧脑海马区氨基酸递质水平及细胞凋亡数。结果:除假手术组外,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酸枣仁皂苷A组各观察时间点缺血侧脑海马区谷氨酸(Glu)及细胞凋亡均明显降低(P〈0.05),而γ-氨基丁酸(GABA)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与尼莫地平组比较,酸枣仁皂苷A组大鼠缺血侧海马区Glu降低(P〈0.05),酸枣仁皂苷A组细胞凋亡数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GAB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皂苷A能调节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氨基酸水平的释放,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张敏  周颖斌  金毅 《齐鲁医学杂志》2006,21(4):283-285,289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谷氨酸(Glu)、NR1、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脑缺血损伤与Glu兴奋性毒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ULLINSIN-4VO改良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海马组织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显示海马神经元Glu及NR1、NR2B的表达。结果缺血15min再灌注损伤48h后,海马神经元大量坏死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海马内Glu、NR1和NR2B表达显著增加(F=22.063~1368.839,q=3.453~5.342,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其机制与海马神经元Glu、NR1和NR2B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前后应用大剂量MP对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同时做脑细胞病理学观察。结果:MP治疗组脑组织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以及γ氨基丁酸(γ-GABA)的含量较对照组(盐水组)明显降低(P<0.01),而MP治疗组四种氨基酸的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脑组织超微结构观察发现MP可抑制再灌注中脑组织巨噬细胞浸润,结论:MP的脑保护作用与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产生以及抑制巨噬细胞浸润有关。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脑益智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白细胞计数、髓过氧化物酶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四动脉闭塞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全脑缺血20min。再灌注24h后,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非淋巴细胞数及百分比、淋巴细胞数及百分比;大脑皮质和海马中MPO的活性及海马结构内ICAM-I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外周静脉血中的白细胞总数、非淋巴细胞计数及其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P〈0.01);大鼠脑组织皮质区和海马区的MP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5):ICAM-1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1),平均灰度值低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司匹林干预后造模组、中药干预后造模组及中药治疗组的白细胞总数、非淋巴细胞总数(P〈0.01)及其百分比均降低(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MPO的含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P〈0.05);ICAM-1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均降低(P〈0.01,P〈0.05),平均灰度值均升高(P〈0.01,P〈0.05)。结论:健脑益智方可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的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下调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并可能通过以上途径阻断其后的炎症级联反应来达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芎芪合剂)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芎芪合剂治疗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然后对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对于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的含量,芎芪合剂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芎芪合剂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芎芪合剂能够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Glu、Asp含量的增高,并使之趋向于正常;对于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谷氨酰胺(Gln)、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芎芪合剂治疗组与模型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芎芪合剂同时还能协同增高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Gln、GABA的含量.结论:芎芪合剂能够通过调整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达到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生髓方和益气活血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顸叶皮质LRP5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生髓方组、益气活血方组。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缺血2h再灌注2周。治疗组连续给药2周,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额顶叶皮质LRP5和β-Catenin表达的阳性面积和平均吸收光密度值。结果:皮质LRP5的平均吸收光密度值(A值),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与补肾组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与益气组差异不明显,补肾组与益气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皮质LRP5的阳性面积值(Area值),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差异不显著,与各治疗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补肾组与益气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皮质β-Catenin的A值,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益气组、补肾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补肾组与益气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皮质β-Catenin的Area值,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与各治疗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补肾组与益气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能通过降低额顶叶皮质LRP5和升高β-Catenin蛋白表达,调节Wnt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抗全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组(补阳还五汤顸干预),模型组和药物组再分别设置2、24h2个观察时间点。连续给药5d后.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复制全脑缺血大鼠模型,再灌后2、24h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NMDA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亚单位NR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24h2个不同时间点,NR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再灌注后2、24h2个不同时间点,NR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预干预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NR1表达水平的增高有调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益气活血组,以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3、7、14 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分别检测MAP-2及NOGO-A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模型组MAP-2表达下降,与假手术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益气法、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三组治疗组均能显著促进MAP-2的表达(P〈0.0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7 d时,模型组NOGO-A表达与假手术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益气法、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三组治疗组NOGO-A的表达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能显著促进MAP-2表达,有利于脑缺血后突触重塑和神经细胞轴突的再生,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氧化槐定碱(OSR)对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后Glu含量与NR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建立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神经细胞培养液中谷氨酸(Glu)的含量,Western blot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组比较,OSR治疗组(20、5、1.25 mg·L-1)可减少神经细胞培养液中Glu的含量(P〈0.05);OSR治疗组(20μg·L-1)可明显抑制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结论 OSR通过降低Glu含量和减少NR1表达,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塞法阻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红花预处理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谷氨酸(Glu)、门冬氨酸(Asp)含量。结果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及MDA、Glu、Asp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Glu、As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红花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Glu、Asp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及兴奋性氨基酸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 组(每组20只)。对照组(C组):进行假手术操作,未使用线栓法建立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再灌注组(I-R组):麻醉前30 min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0 mg•kg-1后,使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120 min后进行再灌注;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组(P组):麻醉前30 min腹腔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0 mg•kg-1后,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120 min后进行再灌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测定脑梗塞体积;HE 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的变化;半定量RT-PCR法测定海马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P组脑梗塞体积显著减小(P< 0.05);I-R组海马神经细胞发生严重损伤,细胞核固缩、浓染,P组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显著减轻;I-R组和P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P< 0.05),但P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低于I-R组(P< 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盐酸戊乙奎醚抑制大鼠脑海马组织凋亡蛋白酶caspase-3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沙土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与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的影响。【方法】复制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于缺血后15min再灌注48h,取脑组织测定天冬氨酸(GJu)、谷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的含量。【结果】缺血15min后,脑组织Glu、Asp、GABA含量升高(P<0.05或P<0.01),补阳还五汤可降低脑组织Glu含量(P<0.05);缺血15min再灌注48h后,脑组织Glu及Asp含量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可使脑组织Glu含量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对抗脑缺血及再灌注后EAA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转导通路角度,探讨长托宁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96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组,n=3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32)、长托宁干预组(P组,n=32),3组按再灌注时间再分为4个亚组,即缺血10 min后分别再灌注3,12,24,48 h,每个亚组动物均为8只。采用四血管闭塞法制造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P法动态观察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细胞色素C(CytC)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电镜和光镜观察再灌注24 h亚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CytC在再灌注3 h即有明显表达,于再灌注12h达高峰,以后表达逐渐降低;Caspase-3在再灌注3 h开始表达,12 h明显升高,24 h达高峰,48 h仍有较高表达。②与S组比较,IR组和P组各时间点海马CA1区的CytC、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再灌注24 h亚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和线粒体形态结构受损明显;③与IR组比较,P组各时间点海马CA1区的CytC、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再灌注24 h亚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和线粒体形态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长托宁对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干预作用,通过保护线粒体的形态功能、稳定线粒体膜、抑制CytC和Caspase-3的释放和激活,从而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发挥脑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拴线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阻断血流2 h后进行再灌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肾上腺髓质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脑内即有肾上腺髓质素表达,假手术组术后肾上腺髓质素表达略有增加,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肾上腺髓质素免疫阳性细胞增多,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和缺血对侧肾上腺髓质素免疫阳性细胞均增多,但以缺血侧区域增多最为明显.动态观察发现,脑缺血再灌注2 h后,肾上腺髓质素免疫阳性细胞即增多,缺血再灌注6 h达高峰,至1周仍明显增多.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肾上腺髓质素表达增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应用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对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再灌注模型,设定对照组、再灌注组、生理盐水(NS)组及L-NAME组,取缺血区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计数ICAM-1阳性血管数。结果:L-NAME组ICAM-1阳性血管数明显少于再灌注组及NS组(P<0.01)。L-NAME组MPO活性明显低于再灌注组及NS组(P<0.01)。结论:再灌注早期应用L-NAME能明显减少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及ICAM-1的表达,有助于改善炎症反应导致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心俞-神门”配穴对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模型大鼠心肌和海马组织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NMDAR1(NR1)的影响,探讨俞原配穴的协同效应,及其对AMI致脑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神门”组(神门组)、电针“心俞”组(心俞组)和电针“心俞+神门”组(心神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4组大鼠选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模型。干预组每天电针治疗1次,20 min/次,共治疗1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作干预治疗。观察分析心电图ST段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和海马组织中Glu、Asp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和海马组织中NR1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P<0.01),心肌、海马Glu、Asp浓度和NR1 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3组电针组治疗后ST段明显降低(P<0.01),心神组心肌和海马Glu、Asp浓度、NR1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神门组、心俞组心肌和海马NR1 mRNA表达及心肌Asp、海马Glu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与神门组比较,心神组心肌Asp浓度和海马Glu、Asp浓度及心肌和海马的NR1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心俞组比较,心神组心肌和海马Asp浓度、NR1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电针治疗后心肌、海马组织中Glu浓度与NR1 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电针俞原配穴“心俞-神门”能够改善AMI模型大鼠心肌缺血状态,降低心肌组织和海马组织的兴奋性氨基酸Glu、Asp和NR1水平,可能是其发挥保护心肌缺血致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治疗组1、治疗组2,采用线拴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72h断头取脑,石蜡切片行GABA、TUNEL染色,计算凋亡细胞数及GABA阳性反应数。结果治疗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减少,γ-氨基丁酸(GABA)阳性反应数增多(P<0.01)。结论人参总皂甙能明显增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GABA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