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癌是全球癌性死亡的首要因素。肺癌手术中转移淋巴结清扫情况,对于患者的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纳米碳作为一种新型的淋巴示踪剂,淋巴示踪清晰、染色持续时间长,且能准确地示踪淋巴结;同时可用于肺癌的载药化疗及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在肺癌的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纳米碳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前哨淋巴结(SLN)是原发肿瘤淋巴结转移必经的首站淋巴结, 各类示踪剂是目前SLN领域的研究热点。国产纳米炭混悬液(CNP)作为第三代特异性淋巴示踪剂, 具有良好的淋巴系统趋向性, 能在短时间内对淋巴结进行染色且不进入血液循环, 在各类恶性肿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仍有不少因素会影响到CNP示踪的有效性, 但与其余种类示踪剂相比具有安全高效、无放射性、操作简便等优势, 有望成为识别恶性肿瘤SLN转移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30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及患侧Ⅵ区颈部淋巴结廓清术,纳米炭组在行淋巴结廓清术前应用纳米炭示踪剂,对照组不使用,比较2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血钙水平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纳米炭组每例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6.5枚,对照组3.2枚(P<0.05);纳米炭组术后发生一过性低钙血症患者1例,对照组12例(P<0.05);纳米炭组术后发生PTH暂时下降的患者2例,对照组9例(P<0.05)。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剂的应用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癌患者Ⅵ区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术中有助于甲状旁腺的识别并保护甲状旁腺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纳米碳混悬液示踪前哨淋巴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指导甲状腺癌的淋巴清扫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方法有多种.纳米碳混悬液示踪前哨淋巴结技术在胃癌、乳腺癌及结肠癌中有一定的研究,但在甲状腺痛中的研究还处于相对空白阶段.为了寻找一种新的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碳混悬液示踪甲状腺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进一步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甲状腺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纳米碳混悬液对4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结果:纳米碳标示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总成功率为93.0%,其准确率为60.5%~88.4%,灵敏度为92.9%.结论:使用纳米碳展示甲状腺痛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甲状腺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并且这种前哨淋巴结能准确地反映颈部淋巴结的状况,对甲状腺乳头状痛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检测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例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于子宫前壁、后壁、宫底两侧共4点处注射纳米碳混悬液,识别黑染的淋巴结,并记录前哨淋巴结相关信息,淋巴结分开单独送病理检查行HE染色。结果: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出现子宫浆膜面黑染,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4%(21/25),共计114枚,其中盆腔双侧检出率为81%,盆腔一侧检出率为19%。3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均为SLN转移。结论:纳米碳作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的示踪剂具有可行性,对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结示踪剂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行腔镜食管癌切除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术前2 h胃镜下注射纳米炭淋巴结示踪剂;对照组不给示踪剂,对比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黑染率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5 mm淋巴结及其转移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时间和平均最小淋巴结直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黑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黑染淋巴结的转移度明显高于非黑染者(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炭示踪剂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有助于淋巴检出、缩短检出时间、提高转移淋巴结检出度,以及小淋巴结的检出,降低术中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探讨纳米碳混悬液联合亚甲蓝注射液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示踪效果。[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T1~T2N0M0期1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3组,A组为纳米碳组,B组为亚甲蓝组,C组为纳米碳联合亚甲蓝组,每组60例。A组采用纳米碳混悬液为示踪剂,B组采用亚甲蓝注射液为示踪剂,C组采用常规一半剂量的纳米碳混悬液联合亚甲蓝注射液为示踪剂。术后比较三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敏感度、假阴性率,以及术中寻找前哨淋巴结所需的时间和淋巴结检出数。[结果] A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6.67%,敏感度为92.31%,准确率为93.33%,假阴性率为7.69%;B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3.33%,敏感度为91.30%,准确率为90.00%,假阴性率为8.69%;C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8.33%,敏感度为93.10%,准确率为95.00%,假阴性率为6.89%,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寻找前哨淋巴结时间为(23.32±5.49)min,淋巴结检出数(3.28±1.11) 枚;B组为(25.54±3.68)min,淋巴结检出数(2.36±0.79) 枚;C组为(21.53±4.92)min,淋巴结检出数(4.19±1.10) 枚,三组前哨淋巴结时间及淋巴结检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碳混悬液与亚甲蓝注射液两种示踪剂应用于早期乳腺癌SLNB中,均具有较好的检出率,但联合组寻找前哨淋巴结所花时间更短,淋巴结检出数量更多,且未见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5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9例)。实验组于术中在癌旁周缘分4~6点浆膜下注射纳米炭注射液1ml,术中参考黑染的淋巴结适当调整淋巴清扫范围,解剖标本,取出淋巴结并依据黑染与否、淋巴结位置及大小分组,送检病理检查。[结果]标本中可见淋巴结有广泛的不同程度的黑染,实验组平均每例检获的淋巴结数、淋巴结转移率、直径<3mm的淋巴结检出率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区域外黑染淋巴结取出活检均呈阴性。[结论]术中应用纳米炭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淋巴结检获的数量,最大可能地清除转移的淋巴结,指导病理分期,同时清扫范围外的黑染淋巴结均呈阴性,对结直肠癌过大范围的淋巴清扫提出疑问,因此对结直肠癌的淋巴清扫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用纳米碳行食管癌示踪胃周淋巴引流的可行性,探讨食管癌胃周淋巴引流及胃周转移的特点.方法:4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术中在肿瘤下方食管外膜下注射纳米碳混悬液,即时观察淋巴管显影情况.切除标本解剖胃周淋巴结,记录染色淋巴结,剖视标本观察食管粘膜下及胃粘膜下淋巴管着色情况.淋巴结分组送病理HE检查.结果:纳米碳悬液注射后可见食管外膜下及胃小弯组织中淋巴管黑染,32例64枚胃周淋巴结黑染,6例8枚贲门旁淋巴结着色黑染,32例52枚胃左动脉干旁淋巴结黑染,4例4枚胃左动脉第1分支动脉旁淋巴结黑染.4例4枚黑染胃左动脉干旁淋巴结查见癌转移.剖视见食管粘膜下广泛分布染黑的网状淋巴管,胃粘膜下未见着色黑染的淋巴管.结论:纳米碳混悬液可用于食管癌胃周淋巴转移的示踪研究,食管腹腔淋巴引流最常引流至胃左动脉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安徽省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收治的108例Ⅰ期、Ⅱ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米碳组与亚甲蓝组,每组54例,分别采用纳米碳示踪剂与亚甲蓝示踪剂。将距离乳腺最近的染色淋巴结定义为前哨淋巴结(SLN),大体标本内检出的淋巴结标记为非前哨淋巴结,根据病理结果对两组患者SLN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及准确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米碳组SLN检出率为98.1%,高于亚甲蓝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灵敏度、假阴性率及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纳米碳比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能更稳定持久地显示淋巴管与淋巴结,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