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与健康》2013,(6):12-12
教育建议:1.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要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  相似文献   

2.
《儿童与健康》2013,(2):59-59
3.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如:●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相似文献   

3.
《儿童与健康》2013,(10):11-11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3~4岁1.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4.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儿童与健康》2013,(12):38-38
在给幼几读书或讲故事时,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几听完后自己命名,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  相似文献   

5.
《儿童与健康》2013,(7):40-40
●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  相似文献   

6.
《儿童与健康》2013,(12):17-17
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儿童与健康》2013,(12):6-6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教育建议: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  相似文献   

8.
《儿童与健康》2013,(2):9-9
教育建议: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如:■参照《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相似文献   

9.
《儿童与健康》2013,(5):21-21
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等。4.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如:  相似文献   

10.
《儿童与健康》2013,(11):13-13
教育建议:1.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 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相似文献   

11.
《儿童与健康》2013,(9):13-13
二、语言: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相似文献   

12.
《儿童与健康》2013,(10):7-7
2.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如:一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一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3.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如: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如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相似文献   

13.
《儿童与健康》2013,(11):7-7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方言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4.
《儿童与健康》2013,(3):23-23
教育建议:1.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如:●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5.
枫岫 《自我保健》2013,(10):64-65
发布《指南》的初衷《指南》一经公布,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有人质疑:“几岁的孩子,他能做到吗?”对这些质疑,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作出回应:“《指南》提供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及典型表现是家长和教师了解幼儿的参照,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不能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16.
运动、饮食和睡眠构成了儿童每天24 h自然养育的3个要素。学龄前儿童的运动与其骨骼、心肺健康、动作和认知发展、以及社会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均密切相关,并且也将持续影响着成年后乃至一生的健康。近几年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推出儿童早期(涵盖出生至学龄前阶段)的运动指南,而我国尚无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为此,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联合运动科学、儿科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组成指南工作组。指南研制全过程遵循了严谨、透明的指导原则,借鉴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 II),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全面检索文献和整理国外学龄前儿童运动相关指南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形成指南推荐意见的核心内容。通过共识会议反复讨论修订,最终完成《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是我国首次研制针对学龄前儿童的运动指南,适用于健康的3~6岁学龄前儿童,应用人群为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幼儿园教师及儿童家长。《指南》遵循了国际身体活动指南的发展趋势,全面考虑了学龄前儿童1天24 h的各种活动行为,包括运动、久坐行为以及睡眠,从学龄前儿童运动原则、运动时间、运动类型以及运动监测与评估4个方面提出10条推荐意见,为我国学龄前儿童科学和安全的运动以满足其身体发育需求提供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17.
18.
小编的话3~6岁是儿童进入小学的前夕。不仅是准备进入小学学习的关键期,也是儿童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期,至关重要。这个年龄阶段,儿童身心成长、发育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孩子能否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也关系到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甚至对未来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做父母的都很重  相似文献   

19.
在不断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今天,“指南”的颁布和贯彻实施必将对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指南”要求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那么,在“指南”精神下的幼儿学习品质是怎样的?这些学习品质的培养需要怎样的师幼互动去支持呢?  相似文献   

2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一年多来,在经历解读、细化、落实、反思后,笔者受益匪浅。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和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它是一本师幼共同的“成长册”,是一本详实温馨的“备忘录”,是一本强调自主探索的“经验集”,对教师的工作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