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骨梗死的临床与MRI探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探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MRI表现。方法:6例非潜水性骨梗死共累及18个骨骼,其中15个受累骨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行MR T1WI,T2WI,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梯度回波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FLASH)淮T2WI及X线平片检查。结果:(1)主要MRI征象,病灶中心T1WI呈等骨髓信号,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病灶边缘T1WI呈花边状低信号带,T2WI呈内高外低2层。(2)病灶较小(<2cm)或(和)出现硬化时MRI表现不典型,见于9个典型病灶周围骨髓内和1个距骨。(3)11个病骨累及邻近关节并出现关节症状(11/18)。(4)X线平片对本病诊断价值有限(本组阳性诊断9/18,正确诊断3/18)。结论:MRI是本病最好的检查手段,能完全明确本病的诊断和侵及范围。  相似文献   

2.
骨梗死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特点,以提高陔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顷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确诊15例骨梗死的MRI影像特点。结果15例患者总共累及21个部位.股骨下端8个,胫骨上端7个,胫骨下端2个,肱骨上端1个,桡骨下端1个,距骨2个。12例患者MRI表现符合急性骨梗死,2例符合亚急性骨梗死,1例符合慢性骨梗死。21个部位的病变均示松质骨内类圆形或不规则边界清楚的地图状改变。结论MRI是诊断骨梗死最有效方法,不仅能显示早期骨梗死的各种征象,在亚急性期及慢性期MRI均具有特征性表现.且为无创件诊断.是评估骨椰死的最件榆杏片洪  相似文献   

3.
<正> 骨梗死(bone infarction)是血供不足所致的弥散性、局灶性骨质坏死。临床较少见,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现总结我院近3年6例膝关节骨梗死的低场MRI表现,结合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25~48岁,平均36岁。临床表现有局限性压痛、关节疼痛等,全部患者均无潜水史,2例有较大量饮酒史,1  相似文献   

4.
长管状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18例长管状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18例病人均拍摄了X线平片,10例做了MRI检查,增强扫描2例:6例做了CT检查:2例手术活检。将X线平片上无明显异常改变,而MRI表现为异常者确定为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上表现为斑点状骨密度增高者,确定为晚期骨梗死。结果:18例病人共累及40个部位,累及股骨远段21个,股骨近段1个,胫骨近段14个,胫骨远段1个,肱骨近段3个。8例病人被认定为早期骨梗死,10例病人认定为晚期骨梗死。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MRI表现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晚期骨梗死,X线平片可见不规则的斑片状骨密度增高影,CT示病变呈不规则多发类圆形高密度病灶。MRI在T1WI和T2WI上病变中心区出现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其中5例T2WI病变中心区可见多发囊样高信号病变。结论:MRI检查对早期骨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当怀疑骨梗死时,应常规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的纤维结构不良的X线分型及其相应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的纤维结构不良的X线和MRI表现,MRI均做平扫和增强。结果全部病例均为长管状骨,单骨型17例:股骨10例,肱骨5例,桡骨2例;多骨型1例,同时侵犯股骨和胫骨。X线表现分型:磨玻璃型10例,囊肿型6例,丝瓜络型2例;相应MR表现——磨玻璃型: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等低信号,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等高信号;囊肿型:T1WI呈均匀极低信号,T2WI为均匀或欠均匀高信号;丝瓜络型: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全部病灶边界清楚,周围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硬化带,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增强后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变区边缘强化。结论X线平片仍是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良好首选方法,MRI对判断病灶组织变化有帮助,后者是前者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及MRI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及MRI表现进行了分析 ,研究其影像特点。方法  11例病人均拍了X线片 ,其中 1例做MRI检查。结果 发现 10例病灶在长骨的干骺部或骨端 ,X线表现多呈溶骨性溶冰状、斑片状、不规则状骨质破坏 ,边界多不清 ,少有骨膜反应 ,MRI表现在T1WI像呈低及更低信号 ,T2 WI像瘤组织信号不均匀增高 ,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结论 X线平片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且无骨膜反应需考虑本病的可能 ,应尽早活检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表现,并分析其各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X线、CT、MRI影像学诊断结果,总结不同诊断方式的临床表现,计算其各自的诊断阳性率。结果观察患者的X线、CT、MRI影像学诊断结果,并将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可见其各自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4.4%、98.0%、100%,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4.6%、88.9%、98.0%,CT和MRI的检出阳性率及诊断灵敏度均显著高于X线,在诊断灵敏度上,MRI也显著高于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过程中,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诊断灵敏度,且MRI在空间定位上、病变损伤等方面的显示效果更佳,是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及磁共振表现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和MRI表现及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38例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1例,导管原位癌11例,黏液癌3例,腺样囊性癌2例,髓样癌1例.结果:乳腺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乳腺结构及局部血管异常,肿瘤多呈星芒状、蟹足样,边缘多毛刺状、不光滑.钼靶X线示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钙化点数量较多,多呈沙粒样,可成簇生长,也可弥散在腺体的一个区内.主要MRI表现为病灶T1WI多呈低、等信号,T2WI多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钼靶乳腺摄影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是乳腺恶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MRI能清楚的显示乳腺内病变的细微结构,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和诊断价值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同时有X线、CT和MRI检查的骨样骨瘤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分析X线、CT和MRI对瘤巢和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CT和MRI分别有17、22和20例表现为有一圆形或卵圆形小于2cm的瘤巢,瘤巢周围可有程度不一的骨质硬化、骨膜反应、软组织及骨髓腔水肿或相邻关节的肿胀。X线诊断的准确率为77.3%(17/22);CT诊断的准确率为100%(22/22);MR诊断的准确率为90.9%(20/22)。结论大多数的骨样骨瘤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易于诊断,其中以CT对瘤巢的定位最为准确,单凭X线或MR的表现可因未能显示瘤巢而误、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12例,回顾性分析MRI成像、X线钼靶摄影及影像表现特点。结果单纯性8例,混合性4例。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肿块,平扫T1WI为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或极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呈渐进性明显强化,2例呈轻度强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增高。X线表现:肿块9例,不规则团片状2例,结构扭曲变形1例,内有钙化1例。病灶均表现为高密度,边缘清7例,边缘不清5例,其中边缘毛刺3例。MRI准确率71%,X线准确率67%,MRI和X线敏感性均100%。结论乳腺黏液腺癌由于含有黏液成分,MRI和X线影像表现上有一定特征,对本病诊断有一定价值,MRI准确性高于X线,二者应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骨显像征像 ,并与MRI和X线平片征像对比 ,从MRI角度阐述骨显像征像的病理基础。方法 分析 4 0例 6 3髋经随访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成人FH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于 7d内行髋关节骨显像、MRI和X线检查。结果 ①骨显像上表现为正常、局限性稀疏、局限性浓集、不典型“炸面圈征”、典型“炸面圈征”、股骨头上方轻度浓集而基底部或 (和 )颈部带状明显浓集及股骨头或头颈部弥漫性浓集 ,均对应不同的MRI征像。②骨显像、MRI与X线平片对早期成人FHN诊断阳性率分别为 93 7% ,10 0 %和 71 4 % ,两两比较 ,χ2 值分别为 2 32 ,9 31和 18 73,P >0 0 5 ,<0 0 1和 <0 0 1。结论 ①“炸面圈征”及股骨头上方轻度浓集、基底部或 (和 )颈部带状明显浓集均为骨显像诊断早期成人FHN的特异性征像。②骨显像诊断早期成人FHN的阳性率与MRI相当 ,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分期。方法:13例骨梗死患者行MRI及X线平片检查,均经手术病理和随访证实;并对其临床症状、X线平片和MRI表现进行量化分级,分析其X线平片与MRI表现及其相关的病理学改变。结果:①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双侧发病占61.5%(8/13),亦可累及胫骨下端和距骨。②平片改变与临床症状有较大差异,而MRI分级与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吻合性较好。③根据骨梗死的X线平片和MRI表现及其病理演变过程,亦将骨梗死分为五期:0期,MRI表现正常或轻度骨髓水肿,或呈多发灶状脂肪聚集;Ⅰ期,MRI显示骨梗死灶边缘出现花边状纤维肉芽组织增生带,中心信号正常;Ⅱ期,MRI见骨梗死灶边缘出现硬化带,呈典型"地图样"改变,病灶中心信号不均匀;Ⅲ期,MRI见骨梗死累及关节面;Ⅳ期,MRI显示骨梗死区的正常骨髓成分消失,明显骨质增生。结论:平片对本病诊断价值有限;MRI是本病最好的检查手段,能完全明确本病的诊断和侵及范围,同时能反映不同时期的病理学变化。MRI分期将为骨梗死的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杜芳  李澄  杜先懋 《放射学实践》2007,22(7):734-736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自发性软骨下骨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31个膝关节)膝关节自发性软骨下骨坏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X平片和MRI检查,其中8个膝关节同时进行CT检查.结果:X线平片显示无病灶膝关节28个,病灶膝关节3个,显示率9.7%.CT扫描8个膝关节中,显示6个病变膝关节,显示率75%.MRI检查出所有膝关节病灶,检出率100%.结论:MRI是膝关节自发性软骨下骨坏死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发现骨坏死的敏感性极高,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SARS康复患者骨坏死改变的MRI筛查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目的 探讨SARS康复患者骨缺血坏死的患病率 ,及其与激素使用的关系。方法 对76例SARS康复患者进行双髋和双膝关节MR扫描。其中男 17例 ,女 5 9例。在治疗SARS时 8例未使用激素 ,其余 6 8例均使用了激素治疗 ,其中 30例有确切激素用量、疗程。对患者全身骨关节症状进行问卷调查。由高年资医生阅读MR图像 ,诊断有无骨缺血坏死改变。对骨缺血坏死患病率、激素用量和症状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SARS康复患者股骨头和股骨髁部位出现的骨缺血坏死及骨髓内骨梗死的MRI表现符合临床诊断骨缺血坏死者的MRI典型表现。 (2 ) 8例未用过激素的SARS康复患者无一例出现骨缺血坏死改变 ,而 6 8例使用激素患者中 2 5例出现骨缺血坏死改变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5例中有 2 0例累及双侧髋或 (和 )膝关节。骨缺血坏死改变累及股骨头 32个 ,股骨髁 2 6个 ,股骨、胫骨骨髓坏死 6处。在 30例有确切激素用量患者中 ,有骨缺血坏死表现的患者 13例 ,其使用激素总量的中位数为 35 70mg、每日最大用量的中位数为 2 5 0mg、激素使用时间的中位为数 2 3d ,均大于无骨缺血坏死组 (17例 ) ,相应中位数分别为 2 5 6 0mg、2 4 0mg和 2 2d。两组之间 3个参数经秩和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值均 >0 0 5 )  相似文献   

15.
列示病变呈高等低混杂信号,边界不清.晚期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周边无水肿.MRI增强各期病变及其周围软组织无明显强化.结论 骨化性肌炎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根据病程分析可更全面地显示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OCD)的X线、CT及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及MRI表现,全部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发生存股骨4例,胫骨3例,肱骨及腓骨各2例。在X线平片上FOCD病灶表现为三角形或碟形骨质破坏边缘有硬化,CT表现为半圆或三角形骨缺损,内含软组织密度,MRI 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稍低或低信号。结论X线、CT和MRI可显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特征,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探讨其MRI与X线平片、CT征象的对应关系.方法 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资料,总结其MRI表现与X线平片、CT征象的对应关系.结果 16例软骨母细胞瘤均位于骨骺,大小为0.9 cm×0.8 cm×1.0 cm~4.8 cm×4.3 cm×5.1 cm,呈不同程度的分叶状.在T1WI上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上呈混杂信号,CT上为软组织密度,内见钙化和更低密度区.边缘呈长T1、短T2信号,在CT上表现为硬化边.MRI可见病灶周围有骨髓水肿,在X线和CT上表现为骨质硬化区.病灶邻近软组织肿胀.MRI显示骨膜异常9例,8例与病灶不相邻;X线和(或)CT显示骨膜新生骨6例.MRI显示关节积液12例,CT显示6例.MRI上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骨髓水肿、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均见强化.软骨母细胞瘤在扩散加权成像(DWI)上呈等、高信号,在MR平扫中的等T1、等T2成分和长T1、长T2成分,以及骨髓水肿、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在DWI上均呈高信号.结论 MRI和X线平片、CT从不同方面反映软骨母细胞瘤的病理改变,联合应用不同检查手段可更全面显示软骨母细胞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膝剥脱性骨软骨炎的X线平片与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OCD)的X线平片与MRI表现,比较各序列对病变的检出价值。方法 对膝关节摄取平片,常规行冠状面和矢状面T1WI、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T2WI、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T2^*WI。选取资料齐全并已证实的OCD 36例(38只),采用双盲对照的方法对X线及MRI征象进行分析;比较各序列对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1)病变好发于股骨内侧踝(24只,63.2%),典型型、扩展型和中心下面型分别占55.3%(21/38)、15.8%(6/38)、28.9%(11/38)。(2)其X线表现为从关节面剥离的小骨片,骨片密度较高,边缘锐利,周围环绕一圈明显的透亮线,其下为容纳骨片的骨窝。(3)MRI表现为关节软骨下局灶性小病变,矢状面呈半月形38例,冠状面呈楔形14例、短条形24例。病变在T1WI上呈低或等信号,在T2WI、FLASH T2^*WI病变周边环绕一低或高信号带,软骨下骨板消失或变薄,部分可见关节软骨断裂或消失。(4)T1WI对病变的检出率较高。结论 (1)OCD有较独特的X线与MRI表现,MRI可对其作出较明确的诊断。(2)T1WI对病变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