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椎板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颈椎管后路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36例;17分计算法(JOA)标准判定术后疗效,参考Hirabayashi计算恢复率。结果:随访3个月至6年。优19例,良8例,可7例,无效2例,无复发。优良率75%。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可通过扩大矢状径达到减压目的,又不易损伤神经,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术前术后护理,重点讨论颈部体位放置,以预防术后“再关门”;负压引流管引流液量及质的观察;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30例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2例无改善,全组平均恢复67.5%(按颈椎病脊髓功能评分法),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亦及时发现并做了特殊护理。结论:良好而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1.1 对象 1996-05~2004-05我院共实施颈椎前路手术1213例,男720例.女493例;年龄20~76岁,平均49岁。其中脊髓型颈椎病812例,颈椎外伤399例,颈椎肿瘤2例。单节段植骨29l例,单节段植骨及自锁钢板固定560例;双节段减压植骨(椎体次全切除)钢板内固定358例;3节段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4例。获得6个月~6a的随访,平均2a1个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术前术后护理,重点讨论颈部体位放置,以预防术后“再关门”;负压引流管引流液量及质的观察;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30例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序恢复,2例无改善,全组平均恢复67.5%(按颈椎病脊髓功能评分法),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亦及时发现并做了特殊护理。结论:良好而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胡凯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3):541-543
[目的]对比分析颈椎全椎板切除加侧块内固定术与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的中期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患者30例患,其中A组16例,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B组14例,行全椎板切除加侧块内固定术.两组患者均随访至术后3年.采用Frankel分级结合日本骨科学会(JOA)17分法评价临床效果;对比...  相似文献   

6.
颈椎前路内锁钢板固定的早期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能够为颈椎提供即刻稳定性和提高椎间植骨融合率,近年来,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被广泛应用于颈椎骨折、退行性病变及肿瘤的治疗中。内植物断裂、螺钉松动等晚期并发症也时有发生。有关早期颈椎前路内植物失当甚至失败的报道较少。本文回顾颈椎前路内锁钢板系统临床应用45例(212枚螺钉),分析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背景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主要治疗方法采取后路椎板切除术,但术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的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5-05/2004-0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12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18例,后纵韧带骨化症2例.方法对32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获患者知情同意,术后随访半年.术前、术后2周及3个月脊髓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定(上肢和下肢功能分别为0~4分;上肢、下肢和躯干感觉分别为0~2分;膀胱功能分为0~3分.各项0分为严重障碍,最高分为正常).术后2周,3个月及半年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的观察采用X射线片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手术前后脊髓功能.②术后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评估以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标准,12例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患者、18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及2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后2周及3个月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前分别为5.2,5.7,5.5分;术后2周分别为9.2,9.7,9.4分;术后3个月分别为11.3,11.8,11.6分).②术后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变化3例显示颈椎前屈弧度消失颈椎变直,但未见再关门及脊柱不稳现象;余29例未出现颈椎曲度异常及脊柱不稳现象.结论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短期及3个月时,仍能改善和提高患者脊髓功能评分,对颈椎的稳定性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背景: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主要治疗方法采取后路椎板切除术,但术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的: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5—05/2004—05重庆医科夫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12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18例,后纵韧带骨化症2例。方法:对32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获患者知情同意,术后随访半年。术前、术后2周及3个月脊髓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定(上肢和下肢功能分别为0-4分;上肢、下肢和躯干感觉分别为0-2分;膀胱功能分为0-3分。各项0分为严重障碍,最高分为正常)。术后2周,3个月及半年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的观察采用X射线片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手术前后脊髓功能。②术后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评估:以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标准,12例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患者、18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及2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后2周及3个月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前分别为5.2,5.7,5.5分;术后2周分别为9.2,9.7,9.4分;术后3个月分别为11.3,11.8,11.6分)。②术后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变化:3例显示颈椎前屈弧度消失颈椎变直.但未见再关门及脊柱不稳现象;余29例未出现颈椎曲度异常及脊柱不稳现象。结论: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短期及3个月时,仍能改善和提高患者脊髓功能评分,对颈椎的稳定性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886-3887
不稳定性椎管狭窄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治疗方法很多,随着手术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内固定器械质量和生物性能的提高。我科2001-03~2006-10采用侧块钢板内固定加后路单开门术,共治疗此类患者28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26~74(平均54)岁。其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1例,外伤性脊髓损伤17例;均伴有不同程度四肢感觉减退,有15例患者伴有二便障碍者,有胸部束带感,9例患者Hoffm an阳性。按JOA分级法[1]:严重8例,重度7例,中度7例,轻度6例。所有患者均有过伸过屈位受压平面椎体间角度位移>10°…  相似文献   

10.
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比较复杂,术野较小且比邻重要器官,难度大,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30%[1]。我科2003-01~2005-12共施行颈椎前路手术8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13.2%。现将有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4例,女29例,年龄29~63岁,平均45.6岁。其中颈椎间盘突出15例,颈椎病42例,颈椎骨折与脱位26例。采用椎体次切或椎间盘摘除取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71例,椎体次切肽网植入钢板内固定12例。手术均痊愈出院。2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2.1喉上神经损伤喉上神经与甲状腺上动脉、静脉伴行,横向走行于静动脉…  相似文献   

11.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围手术护理2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2003年我院对脊髓型颈椎病及颈椎管狭窄行后入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20例,经围手术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后路颈椎椎管扩大减压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方法:对36例颈椎病手术病人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康复功能训练等详细的护理计划,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加强术中体位和耐受力的训练,术后指导四肢功能锻炼,出院的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有利于该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6例病人随访中经JOA临床疗效评定,其优良率达75%以上。结论: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在颈椎病的恢复和功能重建中至关重要,可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临床病例,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康复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指导及适应行为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脊髓神经功能情况,并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护理。结果 127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积极的术前护理准备、术后全方位护理,是手术取得显著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颈椎后路改良大Z形交叉式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主要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椎管扩大充分,防止再关门等优点,此手术是一种简便而又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好的颈后路减压术式。有研究于1978年报告应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以来,该术式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对收治的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了此术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后路单开门加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加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32例颈椎管狭窄所致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ARCH钛板固定C3、C5、C7椎板与对应侧块。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17分)比较术前术后改善情况。结果随访3~15个月,平均8.6个月。术前JOA评分9.3,术后评分13.7,总体改善率为57.6%。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加钛板内固定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所致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降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和防止再关门,及早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4-06~2006-05共收治老年腰椎疾病患者90例,术后疗效满意,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60~76岁,平均6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双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1.2手术方式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摘除术、腰椎不稳的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腰椎结核或肿瘤的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腰椎骨折的前路或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手术时间3~7 h,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并发脊髓反应性水肿4例,脑脊液漏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肺部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1例。1.3结果1例因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切口延期愈…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0年采用后路颈椎管扩大术,治疗颈椎损伤所致瘫痪18例,效果满意。其中10例生活可以自理,8例可弃拐行走。该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严重,病人心理状态复杂。因此,术前与术后的护理直接影响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45岁。其中2例为全瘫,16例为不全瘫;颈5-6椎体脱位8例,颈6-7椎体脱位8例。受伤距手术时间是18个月至9年4个月。2治疗机理及手术方法颈椎脱位晚期,由于椎管内血肿机化所致极痕形成,椎体向后成角畸形,脱出之间盘或碎骨块诸种因素压迫脊髓,限制了脊脏功能进一步恢复。后…  相似文献   

18.
腰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因椎管发生骨性或纤维性增生,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腰痛,下肢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可有下肢不同程度的瘫痪和大小便功能障碍[1]。近年来,由于对本病的重视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尤其是MRI、CT的广泛应用,确诊率得以提高。为解除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手术方式较多,最常见的是椎板切除,使椎管敞开,该法虽能达到减压目的,但破坏了正常的管状结构常造成脊柱的节段性不稳,再加上硬膜外瘢痕粘连,因而不少病人术后仍遗留有一定症状[2]。作者自1995年9月至20…  相似文献   

19.
腰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因椎管发生骨性或纤维性增生,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腰痛,下肢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可有下肢不同程度的瘫痪和大小便功能障碍[1].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保留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改良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87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随诊,测定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并拍X线片了解术后颈椎前屈角度的改变。结果:发育性颈椎管狭窄(DCS)组3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DPLL)组13例,脊髓型颈椎病(CSM)39例、其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3.2%、61.9%、74.1%,所有随诊病人未发现有颈推前屈角度的变化及颈椎不稳的发生。结论:保留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经过改善,操作方便、损伤小、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