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温病与伤寒的关系、新感和伏气对伤寒热病的影响以及豆豉在伤寒热病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张氏家族对伤寒热病的临床证治心得。  相似文献   

2.
近代苏南朱氏伤寒派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以近代苏南名医朱莘农为代表的朱氏伤寒派主要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并讨论该临床流派的传承谱系.近代苏南朱氏伤寒派是江苏江阴的一个地域性医学流派.该流派擅长夹阴伤寒证的辨证论治,其学说的核心思想在于探讨少阴肾脏的阴阳盛衰对伤寒热病病势发展变化的影响,强调肾阳在病程中的至关重要性.在临证诊断方法上强调体质辨证,注重腹诊、脐诊、咽诊等客观的诊断方法,治疗上以温阳扶正为主要治疗方法,擅长应用桂枝、肉桂类经方以温阳救逆、平冲降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原文的梳理和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外感热病分类、运气学说的运用、外感热病的证治、药物剂量以及经方应用等方面,论述《伤寒活人指掌图》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江南何氏医学至今已传29世,治疗伤寒是其专长,从《伤寒辨类》一书可以探究何氏伤寒家学要义。《伤寒辨类》是何氏医学第22代传人何元长所著,是书融合伤寒和温病为大伤寒概念,不仅从发热症着手区分伤寒、温病及杂病的定义,更进一步结合明清温病学说提出"伤寒、温病、热病、冬温、感冒伤寒"同为发热,治法应有不同。何元长汲取前代伤寒医家的理论与临证经验,在明清医家的基础上增补、化裁了许多治疗温病、时疫的医方。《伤寒辨类》作为何氏伤寒学著作之一,对后世伤寒研究大有裨益,对当今中医教育及创新和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张镜人教授,名存鉴,是饮誉沪上的张氏医家第十二代传人,张氏家族自明末迄今执业行医代有传人,尤以擅治伤寒热病而名著江南。张老行医60余载,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热病主张祛邪为先,疗杂病独崇脾胃学说,他在治疗伤寒热病时强调的“表透”和“透表”,为医家所折服,著名中医学家、诗人裘沛然教授在诗中赞扬道:“醍醐重振旧家声,两字精严客尽惊”,这里的“两字”就是上述经验之谓。张老不仅是医术精深的医家,还是一位学识渊博、兴趣雅致的文人。他幼承庭训、国学功底深厚,少年、青年时期随父张益君学习中医期间,即秉承医文相通、注重文化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擅治热病和脾胃病的医家张镜人张镜人,名存鉴,生于1923年,上海市人,出身杏林世家。张氏家族自明末迄今执行医业,以擅治热病而著称于江南,张氏为第十二代传人。他幼承庭训,12岁起研读《灵》《素》经文,探索仲景秘奥,背诵本草、汤头。14岁侍父临证,并遍览...  相似文献   

7.
绍派伤寒是发源于浙江绍兴地区的一个学术流派。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复杂,病程迁延,临床表现多变的难治性自身免疫病。基于绍派伤寒学术思想,通过六经气化学说阐述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运用五型法指导辨治,并结合绍地用药特色治疗干燥综合征,纲目分明,执简驭繁,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的分析,探讨了伤寒概念内涵及其与疫病的关系,解析了温病概念之滥觞,辨析了热病、伤寒与温病概念.指出热病并非必“伤于寒”,而是有外感、内伤两种起因,外感方面,六淫皆能致热;伤寒与热病概念有部分重合,广义伤寒与外感热病概念常混用;温病概念与外感热病接近.三者都包括部分疫病.《内经》使用热病概念较多,《伤寒论》主要使用广义和狭义伤寒概念,温病概念在这一时期运用较少.  相似文献   

9.
伤寒与温病     
伤寒有广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素问·热论》所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狭义伤寒是外感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疾病。所以《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广义伤寒包括狭义伤寒、“中风”(感受风邪所致的外感病,不同于杂病之脑中风)、  相似文献   

10.
强调中医临床经典在诊疗中的整体性,以伤寒出血热阐释疾病原委,以六经九分法归纳证治规律,以热病四分法凸显诊疗格局,从临床诊疗体系的角度理清伤寒、金匮、温病三者的历史脉络和原来各自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胡友俊 《四川中医》1998,16(8):14-15
《伤寒杂病论》用附子共29方《重复者不计》,其用途广泛,配伍精要,用量独特,服法各异。笔者试结合有关文献和个人临床体会,浅析张氏对附子的运用。1附子的应用范围《伤寒论》一篇用附子有20方。其中,用于太阳中风表虚证兼证2方,如桂枝加附子汤(见第20条),治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漏汗不止,表证不解。用于太阳病兼变证5方:①兼肾阳虚3方,如真武汤(见第82条),治太阳病过汗而致阳虚水泛证;②兼阴阳两虚证1方,芍药甘草附子汤(见第68条),治汗后阴阳两虚证;③兼痞证1方,附子泻心汤(见第155条),治热痞兼表阳虚。附备考原…  相似文献   

12.
围绕《感症宝筏》对中医外感热病证治的归纳,探讨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从编写体例及内容可以看出,以伤寒体系热病,以六经总诀百病,以寒温纲领证治,《感症宝筏》比较注重临床实际,能够汇通古今变化。书中所提供的框架更加有利于我们把握整个外感热病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3.
张氏医家自创派后,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擅长治疗伤寒热病而享名.本文通过查阅地方志中有关张氏医学的文献记载,以及《龙华张氏宗谱》中的相关内容,从家世渊源、流派发展和学术特色等方面记叙上海张氏医学世家的源流及其传承过程.  相似文献   

14.
伤寒与温病     
读本刊四期“对于伤寒温病之辨惑及金元四大家著作的看法”后,觉得梁老先生以耄耋之年,对伤寒和温病提供了几十年来的心得和个人意见,这种好学不俗,刻苦钻研的精神,是值得钦佩的。惟我对推崇吴氏的著作,“在不能执伤寒法以治温病”的见解,有些不同意见,略述如下。素问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是说明一切  相似文献   

15.
以《永乐大典》所辑北宋医家韩祗和《伤寒微旨论》资料为依据,就其书中有关外感热病病机、病名、汗下温三法、阴黄证治、蓄血证治等内容进行研究。认为本书是第一本阐发仲景学术思想的专著,勇于创新,发仲景未尽之意,丰富了外感热病学的理论与临床。开宋代研究《伤寒论》之风气,是一本阐发仲景学说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6.
沈元良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0):731-731
绍兴伤寒学派,主张六经钤百病,以三焦为变通之法,融六经、三焦于一炉,创立寒温一统论。由叶天士辨治温病所总结的辨舌、验齿、察斑疹、白,是对外感热病诊法的创新。绍派医家诊治富有特色,俞根初辨治伤寒,主张四诊合参,望、切二诊,尤以注重观目、按胸腹为要,其观舌察脉亦与众不同,俞氏谓:"凡诊伤寒时病,须先观病人两目,次看口舌,  相似文献   

17.
(续上期)4.2张锡纯论治外感热病的学术经验4.2.1主张以仲景六经统治外感热病张氏对外感热病,主张皆用伤寒六经分治。张氏认为:无论中风、伤寒、温病,“皆可浑统于六经”,“以纳简于繁”;对温病家“伤寒传足不传手,温病传手不传足”之说不以为然。并认为,就是《伤寒论》条文中标明“伤寒”二字的方证,也“恒统中风、温病而言”,非专指伤于寒邪。因此说,《伤寒论》诸方也决非只为寒邪而设,即如麻杏石甘汤、大小柴胡汤、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三承气汤、大小陷胸汤、黄芩汤、白头翁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等。4.2.2临床运用经方的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宋金代表性伤寒著作的分析,认为此时期医家多从广义伤寒来认识《伤寒论》六经病证,主张六经皆为热病,三阴病亦属热证,病在里而当以下法为主治疗。分析其原因在于宋金医家研究伤寒以外感热病为主,方法以文献汇集补亡为主,未能突破“热论”及“伤寒例”之范围。随着明清时期对《伤寒论》研究的深入,医家主张的三阴多虚多寒、治宜温补等问题才得到厘清,使得六经学说得到新的突破与发扬。  相似文献   

19.
《内经》是我国早期的医学典籍,由《素问》、《灵枢》两部分构成.全书集此期医学之大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医学理论.其于外感热病之认识,较为全面系统,包括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转归等.其专篇论述外感热病学术思想者,有《热论》、《评热病论》、《刺热论》、《寒热病》、《热病》等篇.而散在之有关论述,则于全书各篇中时可或见.系统总结其有关理论,于伤寒学术起源之认识不无裨益.故而在此就书中有关内容,简要撰述如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历代伤寒注本中归纳成尊经、错简三纲、症状、方证、补亡、寒温、中西医汇通等流派,分别列举了这些流派的代表作,阐明了主要的学术思想,提示不足之处,并记载了流传时期,这对我们了解伤寒注本流派的基本内容有所映照;对今后伤寒学的发展,足资借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