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主纳 ,喜润恶燥 ,以降为顺 ;脾主运 ,喜燥恶湿 ,宜升。其纳、运、升、降、润、燥六字概括了脾胃生理特性和喜恶。当脾胃纳、运、燥、湿失常时 ,最终都可出现升降失常的症状 ,故脾升则健 ,胃降则和。脾胃病的治疗 ,补偏救弊 ,最终需恢复脾胃升降之常度。《吴医汇讲》曰 :“……治脾胃之法 ,莫精于升降。”本文拟以脾胃升降为纲对用药进行试析 ,以期能有助于临床。1 具有升降属性的药物  “辛散行 ,苦燥泻” ,药味辛苦药物常具有升降功能。常用药有 :升麻、柴胡、葛根、木香、槟榔、青皮、陈皮、沉香、檀香、旋复花、香橼皮、佛手、郁金…  相似文献   

2.
脾胃为后天之本,二者同居中焦属土,生理相近,病理相连。脾属阴,喜燥恶润,主运化水谷精微;胃属阳,喜润恶燥,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黄帝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李东垣《脾胃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相似文献   

3.
1 发病多先累脾后及肝 《金匮要略黄疸篇》:“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由于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脾主中焦,是运化水湿的脏器,性喜燥恶湿。湿热或湿邪外袭,脾土主湿,同气相得,为客脾胃。由于饮食不节,饮酒过度,湿邪外受及内伤往往由脾胃而涉及肝胆。 若素体胃肠热盛或阴虚火旺,湿从阳化或湿郁而化热则形成湿热薰蒸的局面;若由于劳倦内伤脾胃致中阳不振,寒湿内生或湿从寒化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正气不足,湿邪蕴结中焦或再感受外邪,病情再进一步发展,脾胃升降失去常度:脾气不升,则肝气郁结不能疏泄;胃气不降则胆汁输  相似文献   

4.
八平胃散在儿科临床的加减运用平胃散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湿,消积,理气,健脾,和胃剂。因脾喜(?)恶湿,故方以芳香辛散之苍术为君,(?)湿缝脾;脾虚湿困,气多阻滞,故又以味苦性温之厚樸为臣,除湿散满;以辛香苦温之陈皮,理气调中;甘先入脾,脾得补而健运,故以甘草为使,既领诸药直达病所,又能补脾健中。四药配伍,用来治疗痰湿  相似文献   

5.
胃肠病的病机,是指胃肠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湿浊、痰欣、瘀血三者既是胃肠病的病理产物,又是其病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其病机特点及病机转化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兹就笔者所及,探讨如下。互湿浊困阻胃肠病的形成与湿邪关系甚为密切。湿邪致病,有内外之分,外湿由外受湿邪所引起,内湿指从内生,由脾胃功能减退或失调,不能正常运化,以致湿从中生,困阻脾胃。内外湿邪互相关联,外湿困脾,必致脾失使运;内湿停滞,又常易招致外湿侵袭。如章虚谷所云:“湿土之邪,同气相召,故湿热之邪,始…  相似文献   

6.
叶天士认为,胃为阳土,喜柔润恶刚燥,主肺,胃阴虚则不饥不纳,治应以清养甘濡而润之品.他提出了"胃阴虚学说",并创立了养胃汤,弥补了东垣惟重益气升阳之不足,可谓是开创了养胃阴治疗脾胃病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以食欲减退、反酸、上腹部胀痛或隐痛为主,病理特点以胃黏膜变薄、黏膜上皮及腺体萎缩、肠腺化生等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杜晓泉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病机多以脾(胃)虚气滞为本,而脾胃气机壅滞进一步产生湿、瘀、毒等病理因素为标,故紧扣病机,提出“补、消、疏”法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脾胃疾患,是临床上常見疾病。針灸治疗此类病症,功效非常显著,特別是急性患者(胃脘痛),往往一針甫下,痛苦立即消失。我科1963年上半年治疗脾胃病共計150例,疗效尚称滿意。現将治疗情况、經驗及体会,作以介紹。祖国医学文献对脾胃病的論述中医所謂脾胃病,为消化系統疾患,最主要的部分,因吾人后天之本在脾胃,  相似文献   

9.
采用胃舒胶囊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痛患者共540例,治愈率分别为84.5%、63.1%、44.7%和83.0%;对肝胃气滞、寒邪犯胃、脾胃虚寒、胃阴亏虚和瘀血阻络各型胃脘痛的治愈率分别为75.7%、71.3%、72.3%、67.9%和59.6%。结果提示胃舒胶囊对胃气满足型胃脘痛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0.
田玉美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对病因病理病位的认识 1.1 病因“湿疫”,致病独特 慢性乙型肝炎,肝脏受损,迁延难愈,容易传染,不易根治。田老认为,病因当首推“湿疫”之邪。患者胸脘痞满、身重困乏、纳呆口粘、恶心呕吐、苔腻符合湿邪致病,重浊腻滞的特征。故其治疗效果,难以如寒邪一散即除,如热邪一清即解,或如燥邪一润即安。其致病特点有4:①隐袭致病,不少患者诊病之时,往往难已言之何时患病。②湿恋中焦.致脾胃升降失常,健运失司,而病纳呆、腹胀、便溏、恶心呕吐等证。③易及肝胆、致肝胆疏泄失司,而病胁肋疼痛,心烦易怒,甚时黄疸等症。④湿性粘滞,易阻气机,失治或治之不力可从寒热转化,演变成湿热内蕴,或寒湿中阻,或气滞血瘀等证型。 1.2 病理变化 虚实交错在气血 乙肝的病理变  相似文献   

11.
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主要证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主要证素分布。方法选取32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四诊资料并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对其证候进行分析,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主要证素分布。结果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出现频数从高到低分布情况为: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气滞证脾胃夹湿证脾胃郁热证脾虚气滞证胃阴不足证。病位证素分布情况为:胃脾肝肾心胆肺大肠小肠,以胃、脾、肝、肾为主。病性证素分布情况为:气滞湿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热寒血虚,其中以气滞证为主。结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为肝胃不和、肝郁脾虚以及脾胃虚弱证,病位证素以胃、脾、肝、肾为主,病性证素主要为气滞、湿、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热、寒以及血虚。  相似文献   

12.
黄芪是常用补气中药,具有补益中气、补脾生血等功效。因其补而不腻,温而不燥的特点,为临床补气要药,应用广泛。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具有调整免疫、促进溃疡的修复、抑制肿瘤的发展等效应,其临床应用以复方多见。为了解黄芪方药治疗胃疾病的研究进展,笔者综述如下。1 治疗慢性胃炎高寿征[1]对40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采用中药配制的胃宁冲剂(同仁堂监制)治疗,临床总有效率90.5%,胃镜观察总有效率81.9%,组织学检查总有效率72.8%。为了验证其疗效,采用Shay大白鼠胃炎模型、豚鼠胃炎模…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病属于湿热证候者临床上较多见,以往对脾虚、肾虚、肝胃不和等证型的研究较深入,而对实证的研究尚属于初级阶段,近年来已引起国内部分专家的关注,现将近年来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供深入探讨参考。1 慢性胃病湿热证的诊断标准临床上湿热证涉及的脏器甚多,而多数学者则以慢性胃病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湿热证的本质。目前对湿热证的诊断标准很多,主要参照:11986年中医内科学会脾胃学组制定的《胃痞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2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3《中药新药临…  相似文献   

14.
胆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等。相当于中医“胁痛”、“腹痛”、“黄疽”的范畴。李乾构教授临证治疗此类疾病时,从治脾着手,强调先固牌上,每获良效。现就脾胃的重要性、脾胃与胆病的关系及胆病治脾的临床运用等探讨如下。回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损伤为诸病之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共同完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称为“后天之本”。饮食人胃,经过胃的腐熟,脾的转输散精,上归于肺,由肺贯注心脉,灌溉四旁。同时通过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将多余的水液由肺肾从汗液、尿液中及时排出,防止水液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湿疹不同分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客观记录97例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局部皮损、全身症状以及舌、脉象等资料,分析湿疹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97例湿疹患者中湿热困阻型所占比例最高(39.18%),其中湿重于热14例,热重于湿型24例;其次是风湿热困型(23.71%)。97例患者中包括急性湿疹27例,亚急性湿疹25例,慢性湿疹22例,急性发作23例。27例急性湿疹患者证型频率分布排列:湿热困阻型14例,风湿热困型10例,脾虚湿困型1例,风湿热夹脾虚型1例,督虚血瘀型1例;25例亚急性湿疹患者证型频率分布排列:湿热困阻型10例,脾虚湿困型7例,风湿热困型4例,脾肾两虚夹血瘀型2例,血虚风燥型1例,血热风燥型1例;22例慢性湿疹患者证型频率分布排列:脾虚血燥型7例,脾虚湿困型6例,湿热困阻型4例,风湿热困型2例,血虚风燥型2例,湿熟瘀结型1例;23例急性发作湿疹患者证型频率分布排列:湿热困阻型10例,风湿热困型7例,脾虚湿困型4例,脾虚血燥型1例,风湿热夹脾虚型1例。在四种主要证型中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χ2=0.72,P>0.05),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无明显差异(χ2=0.26,P>0.05),但在不同病程的分布有明显差异(χ2=4.02,P<0.05)。其中风湿热困型出现的频率随着病程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其他证型则在0.5~5年的出现频率较高。结论湿疹主要的中医证候有风湿热困、湿热困阻(湿重于热、热重于湿)、脾虚湿困和脾虚血燥四种,在不同病程中分布的频率不同。  相似文献   

16.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乃多气多血之腑,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皆可伤及胃腑,致胃气失和,气机郁滞,胃脘作痛. 半夏泻心汤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方剂,由辛开温散的姜、夏,苦寒清热的芩、连和甘补调中的参、草、枣3组共7味药物组成,其主要功效是“泻心”,其中“心”指上腹部,相应的腹腔内器官是指胃、十二指肠、肝、胆、胰腺等消化系器官.按张仲景的论述,半夏泻心汤的主治症为心下痞满,多伴呕吐、下利,病在脾胃,为寒热之气交错,壅<英作者单位一>=塞心下,脾胃升降失常所致.  相似文献   

17.
步玉如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步玉如教授从医 5 0余年 ,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 ,为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笔者从师临证受益良多 ,现将步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之一隅介绍如下。1 气郁化火润肺开郁步教授认为 ,肺居高原主一身之气 ,为诸气之总司。若肺气失于宣降则脾胃枢机不利 ,升降不能调顺 ,胃痞壅塞不通则痛。而气郁日久多有郁而化火者 ,此乃肺气失于宣降 ,气郁化火胃脘痛之病理。治法上不宜单纯使用辛温香燥行气之品 ,否则虽气郁可开 ,而火郁更炽 ;然而又不能仅以苦寒泄火之药 ,因其火不盛苦寒恐有伤脾胃之虞。故以百合汤加味(干百合 3…  相似文献   

18.
调治脾胃是中医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金元时期李东垣积50余年临床实践和切身体验著《脾胃论》一书,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脾胃学说的内容,认为人身以脾胃为要,力主“病从脾胃所生”和“养生当实元气”,创立了许多治疗和预防脾胃疾病的理论、方法和经验,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指导价值,现总结如下。l适寒温,顺应四时李氏认为外感时邪是伤害脾胃的原因之一.指出外感六淫致病,主要是由于脾胃亏乏,元气不足,不能抵御外邪,是脾胃病的外在原因。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和木、火、上、金、水五运错综的变化会伤人脏腑,故“人之…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素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面对面访谈的调查方法收集临床资料,统计受损的脏腑、病性证素,并分析其证素演变规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损伤的脏腑主要有肝、胆、脾、胃、肾、三焦等,其中肝、脾是其主要的受损脏腑,随着病情进展,脾、肾、三焦、胆、胃受损频率均增加;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气虚、气郁、湿为多;早期肝硬化患者以湿、气虚、气郁、热、血瘀为多;肝硬化腹水患者以湿、血瘀、气虚、水为多。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在病位及病性证素上均有自身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肝炎(慢肝)属中医“胁痛”、“黄疸”、“臌胀”等范畴,为感染温热邪毒所致,其病伤在肝,常累及于胆、脾胃及气血,且病情易于反复。临床常见有湿热内蕴、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脾(胃)不和及气滞血瘀等,治疗每以疏肝利胆、清化湿热、调肝和胃及活血化瘀为大法。叶天士久病入络理论也符合慢肝演变规律。即初病感染湿热邪毒,肝失疏泄,为在经在气;久则肝郁气滞络瘀,邪入血分,为在络在血。据此,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当将络脉瘀滞作为辨证的一环,投以活血通络之品为佐,才能使血络瘀滞得通,气机调畅,邪祛正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