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职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测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职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测健康的影响。方法:75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病情稳定的康复区患者为治疗组;81例其他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参加正规、系统的职业治疗。对照组只单纯服用药物治疗。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自测健康评定的差异无显著性(t=0.97,p&;gt;0.05);经职业治疗后,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测定表明治疗组在量表总分、各子量表总分及维度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78.10.83,p&;lt;0.01~0.001)。结论:正规的职业治疗,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6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参加系统职业治疗,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caleforassessmentofnegativesymptoms,SAN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评定量表(inpatientpsychosisrehabilitationobservescale,IPROS)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healthmeasurementscale,SRHMS)于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结果:经过职业治疗后,SANS,IPROS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t=15.6,15.8,P均<0.01),而SRHMS量表总分和各子量表分高于治疗前(t=7.5,P<0.01)。结论: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阴性症状,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测健康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healthmeasurementsscale,SRHM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n=210)和一般人群(n=240)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健康子量表分,心理健康子量表分,社会健康子量表分以及自测健康量表总分低于一般人群,SRHMS各因子分及总分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的意义(u=-2.3841~-8.1856,P<0.05~0.001)。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组的SRHMS总分与病程、住院时间、药物剂量、SANS总分、IPROS总分、BPRS总分等成显著负相关(r=-0.250~-0.144,P<0.05~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药物剂量是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组患者自测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健康因子、心理健康因子以及社会健康因子均存在较严重缺陷,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4.
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测健康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测健康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s scale,SRHM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n=210)和一般人群(n=240)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健康子量表分,心理健康子量表分,社会健康子量表分以及自测健康量表总分低于一般人群,SRHMS各因子分及总分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的意义(u=-2.3841~-8.1856,P&;lt;0.05~0.001)。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组的SRHMS总分与病程、住院时间、药物剂量、SANS总分、IPROS总分、BPRS总分等成显著负相关(r=-0.250~-0.144,P&;lt;0.05~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药物剂量是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组患者自测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健康因子、心理健康因子以及社会健康因子均存在较严重缺陷,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6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参加系统职业治疗,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评定量表(inpatient psvchosis rehabilitation observe scale,IPROS)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RHMS)于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结果:经过职业治疗后,SANS,IPROS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t=15.6,15.8.P均&;lt;0.01),而SRHMS量表总分和各子量表分高于治疗前(t=7.5,P&;lt;0.01)。结论: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阴性症状,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音乐体育疗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行为障碍的效果。 方法:将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分配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佐以音乐体育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与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 结果:BPRS,ITAQ和NOSIE疗前评定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36,0.98,1.7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PRS和ITAO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17,5.67,P均<0.01),NOSIE评定各因子和总估计分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意义(t=4.94~2.42,P<0.05~0.01)。 结论:音乐体育疗法有助于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的恢复和行为障碍及精神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职业治疗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启源  袁日强 《新医学》1997,28(5):246-247
目的:评估职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2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残留期,衰退期)按入组各条件分为职业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进行为期4个月的系统职业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4个月后,使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评定量表(IPRO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结果:治疗组在量表总分,因子分的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选择2001-10/2004-06入住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治疗,住院期间曾接受过职业治疗训练,病情稳定后出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6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以自愿为原则、经家属同意参加利康中心活动18例患者为研究组,活动内容有电脑培训、手工艺制作、文娱活动、日常生活技能、社会交往(如乘搭公交车、去商店购物、外出看电影等),社交技能、解决具体困难的心理教育训练等;另参与一般社区活动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使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社会功能筛选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出院时,3种量表总分评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阴性症状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05±2.21,11.42±4.17;18.50±5.50,29.50±6.50,t=2.56,8.66,P<0.01)。③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症状分、世界卫生组织社会功能筛选量表总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4.24,34.52±4.21;7.47±1.12,10.13±4.66;5.54±2.11,8.90±4.31;14.66±2.02,28.43±7.00,t=3.68~7.95,P<0.01)。提示利康中心的社区康复训练能有效地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LSR)、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泉山医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使用氯氮平或利培酮治疗获临床治愈或显著进步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进行评定。结果:利培酮组两次TESS评分低于氯氮平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组患者LSR量表各因子分愿望与已实现热情与冷漠、自我评价、心境,差异有显著性(t=2.174~3.476,P<0.05)高于氯氮平组;氯氮平治疗组患者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过少、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兴趣缺陷程度显著高于利培酮治疗组患者(t=2.670~3.062,P均<0.01),婚姻职能、社会性退缩、责任心和计划性的缺陷程度高于利培酮治疗组患者(t=2.250,2.279,2.359,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满意度与药物副反应得分呈负相关(r=-0.256,-0.242)。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较好,患者主、客观生活满意度与药物副反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以及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3个月,对照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在入院时及3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及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BPRS总分分别为29.89±4.10和31.87±3.08,差异有显著性(t=3.08,P<0.01);NOSIE评分除精神病表现、退缩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t=3.03~3.16,P<均0.0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不依从性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7.70,5.98,P<0.05~0.01)。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促进其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