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莪术油明胶微球栓塞Beagle犬肝动脉后的病理改变,为临床实验提供依据.方法 Beagle犬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10ml/kg)、空白微球组(15mg/kg)、莪术油微球低剂量组(7.5mg/kg)和莪术油微球高剂量组(15mg/kg),每4周经肝动脉给药1次,连续给药3次,停药后观察4周.观察肝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明胶微球肝动脉栓塞可致肝组织不可逆性损伤,高剂量组广泛全小叶坏死,低剂量组灶性坏死,空白微球组改变类似高剂量组,生理盐水组未见肝组织损伤.结论莪术油微球重复经Beagle犬肝动脉给药,可因肝动脉栓塞造成肝脏不可逆性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莪术油明胶微球栓塞Beagle犬肝动脉后的病理改变,为临床实验提供依据。方法 Beagle犬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10ml/kg)、空白微球组(15mg/kg)、莪术油微球低剂量组(7.5mg/kg)和莪术油微球高剂量组(15mg/kg),每4周经肝动脉给药1次,连续给药3次,停药后观察4周。观察肝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明胶微球肝动脉栓塞可致肝组织不可逆性损伤,高剂量组广泛全小叶坏死,低剂量组灶性坏死,空白微球组改变类似高剂量组,生理盐水组未见肝组织损伤。结论 莪术油微球重复经Beagle犬肝动脉给药,可因肝动脉栓塞造成肝脏不可逆性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有效的跨圆窗膜载药体,制备多孔明胶微球结合壳聚糖/β-GP溶液的温敏特点,制备新型可注射、可降解、无毒副作用并具有缓释效应的药物载体,为后续动物实验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合成碳酸钙(CaCO_3)模板,采用W/O型乳化-固化法制备了明胶-碳酸钙复合微球,用EDTA处理除去碳酸钙,得到多孔的明胶微球。并以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孔明胶微球进行表征。利用壳聚糖与β-GP合成溶液物理混合形成壳聚糖多孔明胶微球温敏凝胶载药体。结果扫描电镜显示,明胶微球表面呈多孔结构,粒径在2~4um之间。壳聚糖/β-GP冻干后呈多孔网络状。壳聚糖/β-GP具有温敏性,且两者共混后温敏性不变。结论壳聚糖/β-GP溶液共混可制备成具有温敏效果的凝胶载药体,为跨膜药物转运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背景:在诸多治疗方案中,介入栓塞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最明确、显著。而多种栓堵材料也随之而出现,从传统的明胶海绵、聚乙烯醇颗粒,到目前应用广泛的微弹簧圈、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疗效各不相同。目的:比较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方法:143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根据栓塞材料不同分为明胶组与海藻酸钠微球组。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再做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最后注入栓塞材料栓塞末梢支气管动脉。结果与结论:明胶组共栓塞靶血管92支,44例(58.7%)患者栓塞后即刻止血,总有效率为81.3%。随访2年,复发12例(25.3%)。海藻酸钠微球组共栓塞靶血管83支,60例(89.1%)患者栓塞后即刻止血,总有效率为92.6%。随访2年,复发5例(7.8%)。两组比较,海藻酸钠微球组即刻止血效果显著优于明胶组(P0.05),治愈率显著高于明胶组(P0.05);海藻酸钠微球组复发率显著低于明胶组(P0.05);海藻酸钠微球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明胶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海藻酸钠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聚合物溶液为分散介质、戊二醛为交联剂可制备出具有高反应活性的明胶微球(GM)。通过改变聚合物溶液浓度、调节反应搅拌速度可控制微球粒径。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5%、搅拌速度为250rpm时,可得到10~50um粒径范围的明胶微球。用此法制备的明胶微球表面光滑、亲水性好、贮存期长、~(99m)Tc标记率高,经静脉注射后,能定向进入肺部。初步实验表明,明胶微球可望作为肺灌注显像剂;成为质优、价廉、使用方便的肺部疾患诊断用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明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复合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得明胶—聚乳酸载五氟脲嘧啶(5—Fu)微球,以混合型乳化剂Tween—80:Span—80=5:1—作为初乳乳化剂,O—羧甲基壳聚糖作为复乳乳化剂,考察了明胶—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条件对微球的成球性、药物包封率及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的选择、内部水相药物浓度和PLA分子量等均对载药微球的结构与性能产生影响,经优化条件得到了成球性和体外释放都比较好的载药微球。  相似文献   

7.
背景:普通滴眼液由于泪液冲刷与鼻泪管吸收等因素,在眼表停留时间短,生物利用度低。 目的:以壳聚糖、明胶为载体材料,左氧氟沙星为模型药物,制备应用于眼表的缓控释微球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与体外释放。 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左氧氟沙星壳聚糖/明胶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表面形态,激光粒度仪测量微球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微球的载药率与包封率,动态透析法研究微球体外药物释放情况。 结果与结论:所得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1 267.4±115.3) nm,zeta电位为+(32.19±0.85) mV,载药量为(18.31±0.22)%,包封率为(91.53±1.12)%。载药微球体外释放符合一级释药方程Ln(1-Q)=-0.699 1t-0.086 4,r2=0.945 1。说明壳聚糖/明胶载药微球对左氧氟沙星具有缓释作用。实验采用喷雾干燥法成功制备了粒径及分布适宜、释放周期较理想、药物稳定性好的载左氧氟沙星壳聚糖明胶缓释微球。   相似文献   

8.
背景:临床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实施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栓塞材料,其中海藻酸钠微球和明胶海绵是两种常用的材料,但目前关于两种材料应用效果的比较分析相关报道相对较少。目的:分析海藻酸钠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纳入157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其中男98例,女59例,年龄22-75岁,均实施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按照栓塞材料的不同分为海藻酸钠微球组(n=74)和明胶海绵组(n=83)。栓塞治疗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经疗效判定,海藻酸钠微球组和明胶海绵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2%和81.9%,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海藻酸钠微球组和明胶海绵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8%和26.5%,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海藻酸钠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临床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效果更理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免疫磁性海藻酸钠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靶向治疗系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用微乳化-离子交联方法制备包覆阿霉素的碳包铁/海藻酸钠复合纳米微球,以水溶性碳二亚胺为交联剂,将载药微球与单抗Hab18连接,制备出了免疫磁性药物纳米微球.对该免疫磁性微球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检测了免疫磁性微球中抗体的活性和免疫磁性微球与靶细胞的体外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免疫磁性药物纳米微球平均粒径约为171.2nm,外观为球型,铁含量为14.6%,载药量为10.8%,且具有强磁响应性和长时间药物缓释效果.同时在体外该微球能够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这种免疫磁性药物纳米微球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靶向肿瘤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0.
交联明胶材料制备及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交联明胶,并检测其微球物理性质和细胞毒性。方法:采用双相乳化冷凝聚合法制备交联明胶,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外形和分散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测绘交联明胶体外戊二醛释放曲线,MTT实验检测其细胞毒性。结果:所制备的交联明胶微球表面光滑、直径均匀,干粉微球直径为21.13±1.42μm,溶胀后为26.72±1.74μm,溶胀率为127%。戊二醛释放实验和MTT实验证明其无细胞毒性。结论:交联明胶微球能在体外缓释超过30天,能有效吸附溶液、细胞毒性低,是下一步以交联明胶为载体进行基因转染实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32磷-玻璃微球是一种新型内放射治疗药物。经对24例晚期肝癌及3例多发性肝血和瘤病人初步临床应用结果表明:粒径45-75^μ的^32P-GMS也是治疗晚期肝癌安全有效的栓塞肝动脉灌注后无骨髓抑制,肾毒性和明显肝肺分流,肝功能指标多呈一过性改变,但肝吸收放射剂量〉50Gy,微球量〉3g时则出现严重消化道反应和明显肝功能损害,各种术后并发产增多。  相似文献   

12.
背景:文献报道显示,明胶海绵颗粒和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在肺结核咯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目的:观察明胶海绵颗粒和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在肺结核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40只昆明小鼠,采用雾化吸入感染装置构建肺结核咯血模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进行栓塞止血治疗,治疗后15,30 d,观察体质量变化、止血时间、止血有效率、心肌相关指标及肺结核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结论:(1)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组治疗后15 d的体质量高于明胶海绵组(P<0.05);(2)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组止血有效率高于明胶海绵组(P<0.05),止血时间短于明胶海绵组(P<0.05);(3)两组N端BNP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酸激酶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组材料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存在坏死病灶,材料上存在大量活性细胞;明胶海绵颗粒组材料上存在少许淋巴细胞,存在坏死病灶;(5)结果表明,将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应用于肺结核小鼠动物模型中可获得更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背景:软骨损伤的微创治疗对于微载体的要求较高,需要其有较高的细胞相容性、较强的细胞黏附力、较好的力学性能与低免疫原性。同时,临床使用条件相比实验室更加苛刻,在微创或注射使用微载体时液态微载体要明显优于固态微载体。目的:制备一种全新的高分子有机微载体,以用于修复软骨缺损。方法:通过明胶与液体石蜡(W/O)混合搅拌的化学乳化法制备浓度为6%的明胶微球,冻干后用无水乙醇处理固定,再使用紫外交联法固定,电镜观察微球形态。配置浓度为7%的海藻酸钠凝胶,与明胶微球混合孵育2 h,制备明胶-海藻酸盐复合凝胶。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滴入明胶-海藻酸盐复合凝胶中孵育24 h,滴入5%CaCl2溶液中充分交联,制备含细胞明胶-海藻酸盐复合微球。采用CCK-8法检测无细胞明胶-海藻酸盐复合微球浸提液的细胞毒性;利用死活染色观察含细胞明胶-海藻酸盐复合微球的细胞活性;将约1 mL明胶-海藻酸盐复合凝胶吸入10 mL针管进行注射,对未注射与注射1,3次的凝胶进行光镜观察。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镜下可见,明胶微球孔隙相对均一且表面有层次感,微球粒径大多分布在180-500μm之间;(2)死活染色显示,培养24 ...  相似文献   

14.
32磷-玻璃微球(phosphorus-32glassmicrospheres,32P-GMS)是一种新型内放身治疗药物.经对24例晚期肝癌及3例多发性肝血管瘤病人初步临床应用结果表明:粒径45~75μ的32P-GMS也是治疗晚期肝癌安全有效的栓塞材料,肝动脉灌注后无骨髓抑制、肾毒性和明显肝肺分流,肝功能指标多呈一过性改变,但肝吸收放射剂量>50Gg、微球量>3g时则出现严重消化道反应和明显肝功能损害,各种术后并发症增多.作者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米托蒽醌(DHAQ)明胶微球部分药理特性的研究和比较分析DHAQ微球制剂与非微球制剂在急性毒性、体内分布及动力学规律以及对肺部肿瘤抑制作用等方面的差别,得出以下结果: 1.急性毒性 空白明胶微球、DHAQ微球剂、DHAQ非微球剂的LD_(50)。分别为74.58、69.58、  相似文献   

16.
平阳霉素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释药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优化的双相乳化冷凝聚合法,制备粒径适当的平阳霉素明胶微球,研究其体内外和颈动脉栓塞化疗的释药特性;并对介入栓塞给药、静脉给药、灌注给药3种方法的效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明胶微球粒径分布较好,体外释药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微球颈动脉栓塞可以显著提高肿瘤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国内用于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栓塞剂材料主要有明胶海绵、PVA颗粒、藻酸钠微球、弹簧圈等。 目的:分析总结明胶海绵应用于动脉栓塞治疗肺咯血治疗效果。 方法:以“肺咯血、栓塞、肺结核、明胶海绵”为中文关键词,以:“Hemoptysis 、Embolization 、Tuberculosis、 Gelfoam” 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95-01/2011-05)相关文章。纳入明胶海绵栓塞法治疗肺结核咯血等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结果与结论:共入选17篇文章进入结果分析。综述了明胶海绵在肺结核咯血动脉栓塞中的应用。包括明胶海绵栓塞剂的介绍,动脉栓塞术止血技术以及用明胶海绵动脉栓塞治疗肺咯血治疗效果及不足等方面的研究内容。高压高温处理后的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治疗肺咯血,不仅临床疗效满意而且非常经济,适合目前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交联明胶微球结合和缓释pcDNA3.1(-)/tPA的能力及其转染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瞬时转染效率。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交联明胶微球结合pcDNA3.1(-)/tPA的最大包封率和体外缓释规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cDNA3.1(-)/tPA-交联明胶微球复合物缓释的pcDNA3.1(-)/tPA转染内皮细胞的瞬时转染效率。结果:交联明胶微球能有效结合pcDNA3.1(-)/tPA,最大包封率为62.75±3.31%;且在体外能持续缓释质粒DNA超过4周。pcDNA3.1(-)/tPA-交联明胶微球复合物缓释的pcDNA3.1(-)/tPA能被转移进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并有效表达,瞬时转染效率为12.74±2.53%。结论:交联明胶微球能良好结合和缓释pcDNA3.1(-)/tPA,并能成功进行体外基因转染。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人工皮肤替代品的种类较多,各有优缺点,仍然没有一种理想的产品应用于临床。 目的:探讨构建一种可以缓慢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新型人工活性真皮的可行性。 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幼儿包皮成纤维细胞;采用酶-去垢剂法制备人脱细胞羊膜;双相法制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缓释微球黏附于脱细胞羊膜上;三四代成纤维细胞培养于负载缓释微球的脱细胞羊膜上。 结果与结论:制备的脱细胞羊膜为白色半透明状薄膜有较高的孔隙率,空隙不规则,孔径大小为10~100 nm,无细胞毒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分散较均匀,呈球形,粒径均匀,球体表面比较光滑,载药率为20 ng/g,包封率为80.5%,体外药物缓释曲线显示药物控释效果良好;成纤维细胞在支架表面爬行生长良好,层粘连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高。表明将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负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的脱细胞羊膜上,缓释微球能较好地黏附于脱细胞羊膜表面。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载体 近年来,人们用聚合体系作为药物载体的兴趣日益浓厚。这些体系既可采用可溶性聚合物(与药物形成可生物降解的键),也可采用可生物降解的微球(药物结合于微球中)。概括说来,通常把用于药物输送的聚合物微球归类为胶体载体。胶体载体不仅包括微球和超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