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军  陈东明 《华夏医学》2004,17(1):47-49
目的:通过对3种不同麻醉方法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比较,以选择一种最安全、方便、经济、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将35~65岁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硬膜外腔阻滞组(A组,25例)。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微泵静脉输注全麻组(B组,30例)。静吸复合全麻组(C组。25例)。比较三组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时间、术中知晓情况。结果:A组麻醉血流动力学波动比B、C组剧烈。有术中知晓。差异有显著性,C组术后苏醒时间长于A、B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微泵静脉输注全麻对于乳腺癌根治术是最安全、方便、经济、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宁捷 《广西医学》2006,28(3):340-342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给药和间断分次静脉给药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手术麻醉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每100mg异丙酚 100mg氯胺酮)微量泵持续输入法麻醉,B组采用间断分次静脉注入氯胺酮的方法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异丙酚和氯胺酮的各自用量,观察术前、切皮时、探查时、缝合时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苏醒时间.结果 A组异丙酚和氯胺酮每公斤体重的平均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中心率、血压的变化B组较A组明显(P<0.05),术中不良反应B组多于A组(P<0.05).结论异丙酚氯胺酮复合微量泵输注给药用于小儿麻醉安全有效、调控方便迅速、可控性强、麻醉过程平稳、不良反应少,优于间断分次给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与静-吸复合麻醉于开胸手术的临床效应与术后止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开胸手术60例,美国麻醉学会(ASA)分级2~3级,年龄35~60岁病人,采用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E组)30例;全麻诱导前先行T8~9或T7~8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证明无误入脊髓腔后注入15 g/L利多卡因3-5 mL;对照组(C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30例.两组全麻诱导相同.观察手术期及麻醉恢复期间血压、脉博等心血管反应,苏醒拔管及术后镇痛的效应.[结果]E组术中血压、心率比C组明显低(P< 0.05);术毕苏醒早期拔管率,躁动发生率及术后镇痛效果,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P< 0.01).[结论]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围术期心血管反应小,术后早期拔管事高,术后镇痛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具有安全,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剑秋 《广西医学》2007,29(7):1004-1005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维库溴铵、咪唑安定、瑞芬太尼或芬太尼,气管插管全麻.麻醉维持:A组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B组持续静脉泵注芬太尼和异丙酚.观察诱导前、诱导后1 min、气管插管后2、5 min MAP、HR的变化,同时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后1 min,A、B两组MAP、HR均有所降低(P<0.01),但在正常范围.插管后2、5 min与诱导后1 min比较,A组MAP、HR变化不大(P>0.05),B组变化明显(P<0.01).两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A组短于B组(P<0.01);拔管后呼吸道梗阻、SpO2<90%A组低于B组(P<0.05),但躁动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插管全麻中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  相似文献   

5.
黄河  杨天德  陶军  吴悦维  李洪 《重庆医学》2007,36(16):1594-1595
目的 对比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泵输注和单用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小儿手术麻醉50 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 例.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液(100mg异丙酚加50mg氯胺酮)微泵持续输入麻醉,B组采用间断分次静脉注入氯胺酮的方法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观察术前、切皮时、术中操作、缝合时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中不良反应及苏醒时间.结果 术中心率、血压的变化B组较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B组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氯胺酮复合微量泵输注给药用于小儿麻醉安全有效、苏醒迅速、可控性强、麻醉过程平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董桂敏  周香  马骏 《当代医学》2009,15(12):74-75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与静吸复合全麻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探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30)采用静吸复合全麻,B组(n=30)采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1)、麻醉后气腹前(T2)、气腹后5min(T5)、气腹后15min(T4)、气腹后50min(T5)和放气后5min(T6)6个时点观察SBP、DBP、RR、HR,和SpO2的动态变化,以及术中牵拉反应、恶心呕吐、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麻醉前(T1)比较,A组各时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气腹后血压、心率降低,呼吸增快,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组比较,B组气腹后血压、心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恶心呕吐、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对ASAⅠ~Ⅱ级患者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应激反应,可以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静吸复合麻醉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将36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18例,两组均以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静吸复合,A组以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B组按需以芬太尼间断静注。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5minOAA/S评分等指标。结果 A组C02气腹后及苏醒期与诱导前相比较,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B组气腹后及苏醒期HR、SBP、DBP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A组血压、心率的变化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OA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静吸复合麻醉血流动力性稳定,术毕苏醒迅速、完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高龄患者全麻联合持续泵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0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Ⅲ级,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全麻联合持续泵注硬膜外组(A组)与单纯全麻组(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先行硬膜外麻醉,待硬膜外平面确定后,行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泵入及硬膜外持续泵注0.5%盐酸罗哌卡因(耐乐品)5~8 mL/h维持,根据需要给予阿曲库铵,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B组患者常规给予全麻诱导(同A组),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维持,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VA).记录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并行VAS评分.结果:A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循环明显比B组稳定(P<0.05),A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可降低术中全麻药物的用量,拔管时间提前且麻醉安全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与单纯全麻用于巨大肝细胞癌手术的可行性比较。方法96例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48例(A组)和单纯全麻48例(B组)。A组术中麻醉维持以异丙酚3~5mg/(kg.h)微量泵持续输注,间歇静注芬太尼、阿曲库铵;硬膜外腔注药为1%利多卡因、0.25%丁卡因。B组全麻诱导手术中麻醉维持用药同A组。结果术中、术毕两组血糖值均升高,但B组更为显著,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血糖值呈持续上升至拔管,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拔管时间A组(18.0±4.7)min,B组(37.0±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用于巨大肝细胞癌切除术,麻醉平稳,肌松满意,清醒快,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肺癌根治术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A组:静吸全麻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B组:静吸复合全麻。监测全麻诱导前、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记录两组全麻药物的用量及术后清醒、拔管时间。结果A组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拔管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低于B组;A组用药量(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较B组明显减少(P〈0.05);A组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是肺癌根治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鲁靖 《中外医疗》2011,30(17):18-20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2种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例221例,A组:116例,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B组:105例,丙泊酚静脉麻醉加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前后不同时间血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氧饱和度、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静脉全身麻醉组麻醉和气腹对循环、呼吸影响最大,静脉全身麻醉组麻醉和气腹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脉搏氧饱和度不降,术毕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术中知晓发生率介于(P〈0.05),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平均动脉压下降,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氧饱和度增加(P〈0.05);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快于静脉全身麻醉组,术中疼痛知晓发生率最低(P〈0.01)。2组放气腹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平稳、效果可靠,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术后苏醒快,费用低,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忠华 《重庆医学》2002,31(11):1086-1087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 2 4 0例病人分成两组 ,A组 180例 ,采用全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 ,术中维持用异丙酚 2~ 6mg/kg-1.h-1微泵静滴。B组 6 0例 ,采用静吸复合全麻 ,术中吸入异氟醚维持。分别监测两组病人麻醉前、插管即刻、气腹后 5min、30min、拔管时的SBP、DBP、HR ,术后清醒时间、术毕躁动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B组病人麻醉及手术过程中 ,BP、HR平稳 ,术后患者苏醒快 ,苏醒质量佳 ;B组病人则BP、HR波动较大 ,且患者苏醒相对缓慢 ,苏醒质量相对欠佳。结论 A组全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明显优于B组全麻。  相似文献   

13.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胃肠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42例行LC患者随机分成硬外复合全身麻醉组(A组),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异氟醚吸静复合全身麻醉组(C组),每组14例。分时段监测血浆胃动素变化,观察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并记录术后住院日。结果:①3组病人胃动素术毕均较术前、术后24h,48h明显升高(P<0.05),术后48h恢复到术前水平;其中C组术毕时胃动素明显高于A,B两组(P<0.05)。②术后6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C组明显高于A,B两组(P<0.05),术后6h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术后3组病人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日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不同的麻醉方法不会影响LC手术围术期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的恢复及术后住院日的长短;硬膜外复合全麻及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呼吸,循环,麻醉深度的调节及副作用。方法 40例病人分成普鲁卡因全麻(P)复合硬膜外维持组和异丙酚全麻(Y)复合硬膜外维持组2组,采用Datex-cardiosap-Ⅱ组Datex-CAPNOMAC麻醉气体监护仪持续监测呼吸循环指标,计算血流动力学稳定指数,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陈红平  喻亚萍  彭鹏飞  杨爱英 《中外医疗》2012,31(33):47+49-47,49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腹部开放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老年腹部开放手术(胆道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结肠造瘘;关瘘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硬膜外阻滞组、全麻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三组。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的MAP、HR变化及术中肌松效果、躁动及术后恶性呕吐、苏醒快慢等情况。结果 A、B组术中MAP明显高于心率快于C组(P〈0.05);A组术中肌松欠佳及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B组明显多于A、C组(P〈0.05);C组患者手术后苏醒明显快于B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腹部开放手术,患者术中循环呼吸平稳、麻醉并发症较少、苏醒较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气管插管与复合氯胺酮非气管插管麻醉在烧伤手术中的特点.方法 60例择期烧伤手术病人,ASAⅠ-Ⅱ级,按序贯实验分为氯胺酮组(A组)和瑞芬太尼组(B组),每组30例.A组麻醉诱导用安定和氯胺酮,维持麻醉用微量泵持续输注异丙酚和氯胺酮,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并用鼻导管给氧;B组麻醉诱导用安定、阿曲库铵、丙泊酚、瑞芬太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麻醉用微量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观察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时、术中45 min、术毕5 min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HR和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和术中、术毕时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麻醉诱导后A组MAP明显增高(P<0.05),而B组MAP显著下降(P<0.05);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A组SpO2明显下降(P<0.05),而B组SpO2稍有增高(但P>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比A组短(P<0.01);A组术中易发生躁动、谵妄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气管插管麻醉用于烧伤手术,呼吸循环稳定,苏醒及时,不良反应少,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且便于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17.
袁川 《四川医学》2007,28(4):418-419
目的比较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和单纯异丙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BP、HR、SpO2、苏醒时间等的影响。方法40例行LC患者随机分成异丙酚全麻组(A组,20例)和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组,20例)。术中连续监测HR、BP和SpO2,术毕,监测苏醒时间,观察苏醒期患者躁动等情况。结果①气腹时A组HR和BP均明显增加(P<0.05);B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②A组苏醒时间均较B组延长。结论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用于LC时机体应激反应轻,苏醒时间快,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一种较为适合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40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静吸复合全麻,手术过程采用的麻醉方式为吸入异氟醚、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芬太尼及间中追加肌松药仙林;Ⅱ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麻,手术过程采用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阻滞的基础上吸入异氟醚、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芬太尼及间中追加肌松药仙林.两组病人根据BIS(脑电双频谱指数)调节麻醉深度.诱导前、插管后、术中1 h、拔管后分别抽血检查血糖及皮质醇.[结果]Ⅰ组的全麻用药量大,血压、心率在插管后、切皮、断肋及清醒拔管时明显升高,拔管时患者烦躁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血糖和皮质醇在手术后也明显增高.Ⅱ组全麻用药量小,手术过程血压、心率平稳,拔管时患者安静,手术后抽取的皮质醇及血糖升高不明显.[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BIS值的指导下,适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麻醉深度指数(CSI)指导用药,探讨腹部手术不同方式快通道麻醉的差别.方法 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静脉全麻(A组)和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组(B组),每组30例:A组为异丙酚静脉全麻,B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两组均行CSI监测,使CSI值维持在(55±5).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5 min(T1) 、切皮时(T2)、术中探查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10 min(T5)的循环指标(MAP、HR)、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A组MAP、HR均高于B组,且均存在组间与时点的交互作用(P均<0.01);两组患者T0、T4时点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1、T2、T3、T5时点的MAP、HR均高于B组(P<0.05).组内比较,A组T1、T2、T3、T5时点的MAP、HR均较T0时点明显地升高,而B组于上述时点则较平缓.B组的异丙酚、阿曲库铵、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小于A组(P<0.05);B组的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早于A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B组的术后躁动率低于A组(P<0.05).结论 CSI应用于快通道麻醉,可以避免术中知晓.CSI调控下,在腹部手术中,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比单纯静脉全麻可以使循环更稳定、术后躁动率更低,可以减少静脉麻醉药的用量、提早苏醒时间,在快通道麻醉中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患者围术期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4 2例行LC患者随机分成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组 (A组 ) ,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 (B组 ) ,异氟醚吸静复合全身麻醉组 (C组 ) ,每组14例。分时段监测血浆胃动素变化 ,观察术后 4 8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 ,并记录术后住院日。结果 :① 3组病人胃动素术毕均较术前、术后 2 4h ,4 8h明显升高 (P <0 .0 5 ) ,术后 4 8h恢复到术前水平 ;其中C组术毕时胃动素明显高于A ,B两组 (P <0 .0 5 )。②术后 6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C组明显高于A ,B两组 (P <0 .0 5 ) ,术后6h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③术后 3组病人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日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不同的麻醉方法不会影响LC手术围术期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的恢复及术后住院日的长短 ;硬膜外复合全麻及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 ,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