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CT分型与预后相关原因、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 68例均经头颅CT扫描,根据扩展方向分型、计算容积,结合临床特点采用内科治疗或是YL-1型颅内血肿穿刺清除,脑室外引流,观察预后;常规检查胸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常规、粪潜血等.结果 CT扫描可精确测量血肿大小,了解出血部位、扩展方向和破入脑室情况,提高临床认识水平,准确指导临床治疗和预测预后.结论预后取决于年龄、意识水平、血肿的扩展方向、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丘脑出血的特点,介绍其治疗经验。方法:住院观察31例丘脑出血患的临床及CT表现和保守治疗(7例)及引流治疗(24例)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ADLⅠ11例,ADLⅡ7例,ADLⅢ5,ADLⅣ2例,ADLⅤ0,ADLⅥ6例。结论:丘脑出血量多数不大,但多破入脑室(77.42%),而破入脑室预后不良(ADLⅣ—Ⅵ,占33.3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丘脑出血CT分型与预后相关原因、临床特点及并发症 .方法  6 8例均经头颅CT扫描 ,根据扩展方向分型、计算容积 ,结合临床特点采用内科治疗或是YL - 1型颅内血肿穿刺清除 ,脑室外引流 ,观察预后 ;常规检查胸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常规、粪潜血等 .结果 CT扫描可精确测量血肿大小 ,了解出血部位、扩展方向和破入脑室情况 ,提高临床认识水平 ,准确指导临床治疗和预测预后 .结论 预后取决于年龄、意识水平、血肿的扩展方向、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室型丘脑出血的治疗及护理以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高血压性脑室型丘脑出血,通过行脑室外引流+腰穿治疗,并配合相应护理.结果 高血压性脑室型丘脑出血行脑室外引流,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减压过快,根据CT复查血肿引流情况决定拔管是治疗、护理、成败的关键.结论 从脑室外引流+腰穿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型出血,配合相应护理,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侧脑室冲洗引流和腰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32例采用单侧或双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冲洗、引流、适时腰穿放液治疗。结果 积血消失时间4-14天,平均8.2天,4例死亡,随访20例中ADLI级10例,Ⅱ级5例,Ⅲ级3例,Ⅳ级2例,结论 血肿清除时间短,病死率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侧脑室冲洗引流和腰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32例采用单侧或双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冲洗、引流,适时腰穿放液治疗.结果积血消失时间4~14天,平均8.2天,4例死亡.随访20例中ADLⅠ级10例,Ⅱ级5例,Ⅲ级3例,Ⅳ级2例.结论血肿清除时间短,病死率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刘举庆  程江萍 《医学信息》2009,22(10):2119-2120
目的观察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96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观察其疗效。结果恢复良好66例,需人照顾18例,死亡12例,存活患者无脑积水发生。结论侧脑室引流术及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石德金  戈兰  胡裕全 《医学信息》2002,15(6):395-396
目的 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3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疗效满意。其中,恢复良好59例,中残24例,重残2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5例,资料显示,年龄,意识障碍和脑疝程度,术前血压,出血部位和血肿量,血肿破入脑室诸因素与死亡率密切相关。结论 以上因素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光  类家豪  杨侠 《医学信息》2006,19(5):889-890
目的 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可行性,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19例患者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并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进行纤溶治疗,配合持续腰锥穿刺引流。结果 死亡4例(21.1%).余15例采用ADL分级随访6个月至2年:Ⅰ级2例(10.5%);Ⅱ级5例(26.3%);Ⅲ级4例(21.1%);Ⅳ级3例(15.8%);Ⅴ级1例(13.0%)。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李卫军  王艳玲 《医学信息》2009,22(6):547-548
目的总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将CT证实高密度占位效应明显或破入脑室的颅内血肿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侧脑室引流术,术后用尿激酶溶解冲洗,冲洗后持续引流,同时辅以脱水及改善脑代谢药物治疗以加强药物治疗。结果以日常生活能力(ADL)作为疗效的评价指标。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侧脑室引流术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对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及最大限度的保护其功能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崔彩芹 《医学信息》2009,22(6):575-576
目的总结高血压出血伴梗阻性脑积水行微创粉碎穿刺清除术及室外引流的护理经验。方法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颅内的血肿、积水的进行抽吸、液化和引流。结果本组好转16例,死亡5例。结论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密切监测血压,保持呼吸通畅,注重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功能锻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低场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进行低场磁共撅扫描,观察分析其病灶的形态与信号变化情况。结果:病灶主要位于两侧基底节区和丘脑,以肾形多见,在超急性期病灶即表现为高信号(T1加权、T2加权),信号欠均匀,随着时间的延续,病灶信号逐渐演变为外高中低信号和均匀高信号,最后呈T1加投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其中,多发性出血占117%,反复性出血占6.25%。深部脑出血可破入脑室(约占12.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低场磁共振扫描与CT检查具有同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致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5年所行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33例患者的疗效,并与同期未手术3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3例术后再出血2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6例,死亡率显著低于非手术组。存活患者随访6个月至1年,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I级6例,II级9例,III级8例,IV级2例,V级1例。结论高血压致丘脑出血及早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并可靠止血,可降低再出血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刘宏  吴政俊  何明方 《医学信息》2019,(12):112-113
目的 探究开颅减压结合脑室外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脑室外引流术,研究组行开颅减压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感染发生率以及总体预后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出血率、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4.35% vs 26.09%)、(26.09% vs 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为69.57%,高于对照组的4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颅减压结合脑室外引流术能有效清除脑部积血,减少术后再出血和并发症,有效提高了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26例进行了钻颅血肿引流术,其中10例血液破入脑室内的合并腰穿脑脊液排放治疗. 结果术后颅内血肿平均减少80%;术后4~6周评分:基本治愈4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6例,无变化1例,死亡6例 . 结论钻颅血肿引流术合并腰穿脑脊液排放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方法简便,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26例进行了钻颅血肿引流术,其中10例血液破入脑室内的合并腰穿脑脊液排放治疗。结果:术后颅内血肿平均减少80%,术后4-6周评分;基本治愈4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6例,无变化1例,死亡6例,结论:钻颅血肿引流术合并腰穿脑脊液排放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方法简便,可显著降低死亡,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急症,常在短时间内威胁病人生命。通常根据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决定治疗方案,小量出血可选择内科药物治疗,对于中等量以上的脑出血,药物治疗难以阻止病情发展,可选择开颅清除血肿的方法,但此法创伤大而难以被家属接受,且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够理想。我院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9月应用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手术治疗并辅以术后尿激酶溶解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联合脑室外引流、单纯脑室外引流以及术后辅以尿激酶溶解,选择性应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和腰椎穿刺治疗.结果 46例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出现术后并发症25例,死亡5例;50例患者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出现术后并发症28例,死亡6例.术后3个月随访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12例;Ⅱ17例;Ⅲ 24例;Ⅳ19例;Ⅴ13例;Ⅵ 11例.结论 脑内血肿超过30ml时,适宜选择小骨窗开颅联合脑室外引流术,而脑内血肿小于30ml时,适于选用单纯脑室外引流术,根据病人情况及出血量来选择手术方式,可以更好的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患者的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脑室出血包括原发性脑室内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内出血两类,占全部脑出血的3%~5%,临床经过均较严重,多因脑干功能衰竭或迅速而严重的脑积水、高颅压、脑疝致死.因此一直受到神经外科医师的重视.2008年8月~2010年6月间我科采用脑室穿刺加腰大池穿刺引流治疗脑室出血铸型13例,经临床观察,均获得满意效果.故得出结论:脑室穿刺引流加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控制颅内压和清除血性脑脊液的有效措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及病人的痛苦和后遗症,降低了死亡率,且操作简便、创伤小,是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在此类型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取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存活33例,死亡5例(13%)。随访存活患者,按ADL评分:Ⅱ级10例(26%),Ⅲ级15例(39%),Ⅳ级5例(13%),Ⅴ级3例(8%)。结论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量>30ml破入脑室并发脑疝者应尽早行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于出血量<30ml或形状不规则破入脑室应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24h后取小骨窗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可降低死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