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梗死的扩散张量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脑梗死的扩散张量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的影像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包括40例脑梗死患者.影像检查时间从卒中发病后11h至9个月.计算病灶侧与对侧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各向异性指数(AI),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急性期和亚急性早期、亚急性晚期病灶在扩散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慢性期病灶表现为低信号和/或高信号.急性期、亚急性早期病灶ADC平均值(3.2272±1.0126)低于对侧(7.8861±0.5407),P<0.001.慢性期病灶ADC平均值(11.6629±1.4251)高于对侧(7.7248±0.7164),P<0.001.亚急性晚期病灶ADC平均值与对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814.各期病灶的FA、AI平均值低于对侧,P<0.001.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可快速检出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责任病灶,但ADC图不能准确评价各期脑梗死灶水分子的扩散状态.FA和AI图像可以清楚地显示病灶各向异性扩散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诊断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的价值。方法 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肿瘤患者(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12例,良性脑膜瘤10例),测量肿瘤实质区与健侧正常脑组织的平均ADC值和FA值,比较测值,并观察两种脑肿瘤对白质纤维束的影响。结果 星形细胞瘤及脑膜瘤患者肿瘤实质区FA值均较健侧正常脑组织降低(P均<0.05);星形细胞瘤患者肿瘤实质区ADC值较健侧正常脑组织高(P<0.05),脑膜瘤患者肿瘤实质区ADC值与健侧正常脑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患者比较,肿瘤实质区ADC值、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DTT图中,星形细胞瘤多数表现为纤维束部分中断、受压、偏移或变形、移位;脑膜瘤纤维束呈现为稀疏、移位。结论 测量肿瘤实质区ADC值和FA值可鉴别脑内和脑外肿瘤如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DTT可清晰显示脑肿瘤对白质纤维束浸润、破坏和推移,有利于术前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脑白质微结构的变化,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对帕金森病合并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共纳入PD患者30例,其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PD-CI)18例,认知正常(PD-CN)12例,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病例组相匹配。对两组进行常规磁共振及DTI检查,检查前对PD患者进行Hoehn-Yahr(H-Y)分级及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 CA)。在重T2WI(b=0)图像结合DTI彩色编码图上,采用手工绘制圆形感兴趣区分别测量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丘脑、额叶白质、颞叶白质、顶叶白质、枕叶白质的FA值及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较健康对照相比PD患者黑质、壳核、尾状核头、额叶白质的FA值显著减低(P0.05),额叶及颞叶白质的ADC值显著性升高(P0.05);额叶白质ADC值在PD-CI组与PD-CN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各部位测量值与H-Y分级及Mo CA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D患者黑质-纹状体环路神经元存在着广泛性损伤,PD患者额叶白质的损伤可能是其伴发认知障碍的关键因素。使用DTI评价PD患者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是疾病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的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MR扩散张量成像在脑脓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经病理及临床复查证实的脑脓肿9例.行常规MR扫描、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构建平均扩散系数(ADC)图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并测量脓肿及周围水肿区的ADC、FA值.结果在扩散张量加权像上,脓肿腔表现为高信号,水肿区呈低信号;在ADC图上,脓肿呈低信号,平均ADC值为(0.66±0.07)×10-3mm2/s,水肿区呈高信号;在FA图上,脓肿与水肿均表现为低信号.结论在DTI扩散张量加权像上,脓肿表现为较特异的高信号,ADC值较低,有助于和囊变、坏死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锥体外系和部分功能区的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变化及其与PD的关系.方法 PD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按Hoehn-Yahr分级量表将20例双侧症状患者作为中晚期PD组,10例单侧症状PD患者作为早期PD组.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MR头部平扫和DTI检查.在FA图和ADC图上测量各兴趣区(双侧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丘脑、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额叶白质和中央前回)的FA值和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D组的黑质、尾状核、丘脑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中晚期PD组的中央前回的FA值较对照组和早期PD组明显减低(P<0.05),中晚期PD组的扣带回的FA值低于对照组(P<0.05);中晚期PD组、早期PD组与对照组其余兴趣区的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黑质FA值呈负相关(r=0.039,P=0.025).3组之间各兴趣区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病情级别的增加,ADC值呈增高趋势.结论 黑质、尾状核、丘脑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DTI可为PD的在体研究提供更多与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关的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6.
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目前唯一可以对组织内水分子扩散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对三维组织纤维结构进行示踪的磁共振技术,此项技术最开始主要用于评价脑白质结构及神经纤维束成像,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骨骼肌逐渐成为了DTI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DTI在骨骼肌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扩散张量成像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MRI扩散张量成像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垂体瘤、转移瘤及脑脓肿共46例。行常规MRI扫描、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构建各向异性分数(FA)图,并测量病变及周围白质的FA值。结果:正常白质纤维在FA图上表现为高信号。肿瘤多呈低信号。在肿瘤存在时,周围白质纤维可表现为受推压移位或浸润破坏,破坏后FA值降低,表现为低信号。脓肿多呈低信号,其内部若有尚未破坏的白质纤维存在,可呈高信号。这些表现在常规MRI图像上均未清楚显示。结论:DTI可清楚显示占位性病变与周围白质纤维的解剖关系,指导临床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扩散峰度成像(DKI)各参数随梗死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扩散张量成像(DTI)进行对比。方法 对95例脑梗死患者行DWI、DKI扫描,并根据脑梗死的时间分为5组:超急性期10例、急性期12例、亚急性期早期33例、亚急性期晚期20例、慢性期20例,获得DKI的相关参数图,测量病变区及对照区各参数值并计算其百分比变化率,分析各参数值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 DKI各参数值[平均扩散峰度(MK)、径向峰度(K⊥)、轴向峰度(K//)]在梗死后升高,急性期达到高峰,之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DTI各参数值[平均扩散系数(MD)、垂直扩散张量(D⊥)、轴向扩散张量(D//)]在梗死后降低,急性期达到最低,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MK、K⊥、K//的百分比变化率较MD、D⊥、D//更高,且平行方向变化均大于垂直方向。结论 DKI评价脑梗死优于DTI,可更全面地分析脑梗死微观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是目前人体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脊髓的特殊结构和毗邻,使扩散张量成像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快速成像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个问题。对颈髓的DTI研究显示,人体颈髓ADC及FA值呈有序分布;对各种脊髓病变,DTI还可以显示常规T2WI不能显示的病理学改变。脊髓DTI是一种有意义和潜力的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造成的后果及预后也不同,急性脊髓损伤病情发展迅速且较为严重。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的信号变化对于临床评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通过测量水分子的扩散运动,从微观上反映脊髓的损伤情况,不仅能早期及时地判断出急性脊髓损伤,而且能定量分析白质纤维束损伤的严重程度,为临床对这类患者的干预提供一定的价值信息。本文简要介绍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是在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观察水分子弥散运动的新的MRI技术,具有可以定量分析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特性,对神经纤维束走行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是目前在活体水平显示轴索结构的成像方法之一。具有无创伤,检查迅速等优势。DTI可以提供更多解剖信息以识别细微的神经异常,其合理的使用在脑损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旨在通过概述DTI在脑损伤中的应用情况和最新进展,以期为DTI在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就近几年国外有关磁共振灌注成像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在脑卒中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近况,综述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及在脑卒中中的应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2005与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扩散张量成像在脑卒中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diffusionten-sorimaging,Stroke”,“whitematterfasciculi,strok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扩散张量成像及在脑卒中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相关文献34篇,排除13篇重复的同一研究,对剩余的21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21篇文献,共包括110例患者。解释了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说明了扩散张量成像的各项参数(包括平均扩散系数、扩散各向异性指数、本征值、脑白质纤维示踪图和扩散敏感因子B)的意义,并重点介绍了扩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中的应用。扩散加权成像能够描述梗死的组织,灌注成像和波谱分析能够区分半暗带,在急性脑卒中中能够区分白质纤维束的损伤,可以反应脑卒中的严重性,预测恢复程度及有可能引起的长期致残。结论:扩散张量成像能显示脑白质纤维的走行,为研究脑的各个功能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依据,并可用于判断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DTI和扩散峰度成像(DKI)能早期发现并定量分析颈髓内部微细结构的改变,对指导临床和判断颈椎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就DTI、DKI成像原理及其在颈髓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就近几年国外有关磁共振灌注成像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在脑卒中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近况,综述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及在脑卒中中的应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l990/2005与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扩散张量成像在脑卒中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diffusion tensor imaging,Stroke”,“white matter fasciculi,strok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扩散张量成像及在脑卒中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相关文献34篇,排除13篇重复的同一研究,对剩余的21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21篇文献,共包括110例患者。解释了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说明了扩散张量成像的各项参数(包括平均扩散系数、扩散各向异性指数、本征值、脑白质纤维示踪图和扩散敏感因子B)的意义,并重点介绍了扩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中的应用。扩散加权成像能够描述梗死的组织,灌注成像和波谱分析能够区分半暗带,在急性脑卒中中能够区分白质纤维束的损伤,可以反应脑卒中的严重性,预测恢复程度及有可能引起的长期致残。结论:扩散张量成像能显示脑白质纤维的走行,为研究脑的各个功能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依据,并可用于判断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脑老化指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组织结构、功能、形态逐渐出现衰退的现象,其中认知功能减退是脑老化的重要标志,脑白质的退行性改变可能是造成脑老化的重要因素。DTI及其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无创显示活体人脑组织微观结构,有利于分析脑老化过程及脑老化相关疾病。本文对DTI技术在正常脑老化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单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n=14)、急性期(n=34)、亚急性期(n=20)、慢性早期(n=18)、慢性晚期(n=34)等5组,均进行颅脑常规DTI、DWI及MR等检查,比较各组健侧镜像区和脑梗死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值,分析各组发病时间与FA指数(rFA)和MD指数(rMD)的相关性。结果:DWI所显示的病灶程度和范围均明显较常规MRI清晰、准确,且扩散加权成像对急性期组和超急性期组脑梗死灶的检出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MRI序列。随着发病时间的升高,患者的MD值也随之升高;急性期患者和超急性期患者的脑梗死区MD值均显著低于健侧镜像区MD值(t=-15.023,t=-26.837,均P0.05),而慢性早期以及慢性晚期的脑梗死区MD值均显著高于健侧镜像区MD值(t=13.253,t=55.434,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发病时间与脑梗死区rMD值呈显著正相关(rs=0.987,P0.001)。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患者的FA值也随之降低,其中超急性期rFA值最高,随后各期患者均依次降低;超急性期患者脑梗死区FA值与其健侧镜像区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1,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发病时间与其脑梗死区rFA值呈负相关(rs=-0.993,P0.001)。结论:DTI能对患者的脑梗死损伤程度及临床分期作出精确判断,而DWI则能较为敏感地检测出超早期脑梗死灶,两者联合使用能够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我院收治的49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4个时期,并与正常人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参数的变化。结果脑梗死患者患侧各向异性分数在超急性期几乎无变化,但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渐渐下降,患侧与健侧或者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表现弥散系数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逐渐降低,在亚急性期几乎等于健侧值,慢性期则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参数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程分为:超早期组(<12 h)7例,急性期组(12~24 h)18例,亚急性期组(>1~7 d)20例.应用Siemens AVANTO 1.5T磁共振机行头颅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威像(DWI)及DTI检查,测量各期病灶中心区与周边区部分各向异性(FA)、表现弥散系数(ADC)的变化,并与梗死对侧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用边区FA值分别为0.318±0.057 vs 0.398±0.055(P<0.01),亚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周边区FA值分别为0.305±0.035 vs 0.309±0.029(P<0.01);超早期中心区与周边区的AI)c值分别是(0.291±0.051)×10-3m2/s vs(0.390±0.050)×10-3 mm-2/s(P<0.01),急性期的中心区与用边区ADC值分别是(0.379±0.018)×10-3mm-2/s vs(0.479±0.016)×10-3mm2/s(P<0.01).随着病情进展,梗死灶FA值逐渐下降,急性期梗死侧和梗死对侧的FA值分别是0.342±0.050 vs 0.461±0.079(P<0.01),亚急性期梗死侧和梗死对侧的FA值分别是0.305±0.029 vs 0.480±0.059(P<0.01);梗死灶ADC值随病程进展先下降再升高,超早期梗死侧和梗死对的ADC值(0.344±0.023)×10-3mm-2/s vs(0.663±0.033)×10-3mm2/s(P<0.01);急性期梗死侧和梗死对侧的ADC值分别是(0.432±0.018)×10-3mm2/s vs(0.678±0.026)×10-3mm2/s(P<0.01).结论 FA、ADC联合应用能更精确地对急性脑梗死进行分期和定位;并对缺血半暗带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创性显示和分析白质束的新技术,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对颅内肿瘤的研究,它可以观察白质束受肿瘤破坏的异常表现,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 指导手术计划的制定.本文就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图像显示技术及其在颅内肿瘤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