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磊 《中国医药指南》2012,(30):307-308
目的调查分析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现状,了解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自我防护意识,以便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过程中对于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方法对于我院内48名护理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工作者进行相关的调查分析,研究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避免职业暴露的解决方案。结果经过调查发现所调查的医护人员对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依旧存在较多的护理人员出现职业暴露的现象。其中护士的暴露率最高,可达85.8%,主要的暴露方式为护理中的针刺、割伤,以及医护人员损伤后的皮肤与艾滋病患者接触,并且在调查中发现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与职业暴露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在护理艾滋病患者时,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以及自主的防护意识是降低临床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值得临床的加强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对培训情况进行评价,指导医护人员做好艾滋病自我防护。方法在全院所有科室中共选择350名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培训,医护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特别是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方法的掌握情况有了很大提高。结论在医护人员中开展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可以增加他们自我防护意识及职业暴露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对于降低医务人员的艾滋病发病率有很大的作用,适合在医院内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原因、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9、2010、2011、2012年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对比四年来暴露人数及艾滋病感染人数,分析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结果我中心2009、2010、2011、2012年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分别4、2、1、0例,经过1年的临床追踪观察,7例患者均未发生艾滋病感染。结论通过对我中心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普及,增强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观念,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讨文山市及下属的乡镇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水平现状,给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工作的必要性提供佐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文山市221名乡镇医护人员及271名城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无论是乡镇的医护人员还是城区的医护人员均对艾滋病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乡镇医护人员与城区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暴露后的防护处理知识方面存在的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很有必要,应建立和健全一整套标准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应急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艾滋病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总结3例艾滋病患者剖宫产手术的配合及防护措施,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用物准备、人员准备,术中的配合及防护,术后的处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良好的心理和技术素质,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和完善的防护措施,以及术后严重的消毒灭菌处理,可以防止医务人员为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实施剖宫产时发生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6.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方法 对我区接触艾滋病患者发生的4名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分析,制定和建立一套完整的防御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制度和监控办法.结果 由于及时采取措施,医学观察追踪2年多,4名接触艾滋病患者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尚未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结论 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安全教育,加强艾滋病病毒感染各个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制度的落实,可以有效降低和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7.
徐艳  柏春琴 《河北医药》2011,33(22):3470-3471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HIV/AIDS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这种职业暴露的发生及其感染的潜在威胁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也间接影响了医护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教育与管理,减少职业暴露和保障职业安全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急诊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和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6例艾滋病患者急诊手术的术前检查及准备、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针对性的处理和手术防护情况。结果 26例患者急诊手术后经正确处理均获得痊愈,无死亡病例,无职业暴露发生。结论艾滋病不是急诊手术禁忌,虽然有些患者情况差,免疫功能低下,但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各项准备工作,科学的制定手术方案,严格遵守感染手术操作规程,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艾滋病患者的急诊手术是可以安全开展的。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人手术中的防范措施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毒携带者手术中及术后的防护意识和处理。方法通过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运用具体防护措施及职业暴露后的应对。结果探索手术中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携带者的特殊防护措施和及暴露后紧急应对技术。结论此防范及职业暴露后的应对是有效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对艾滋病防护,杜绝职业性感染,保护手术室医务人员的安全已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本次医护人员发生狂犬病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分析本次医护人员发生狂犬病职业暴露的具体情况。结果共有12名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其中8名护士,4名医生,暴露后均能够正确处理暴露部位,未出现医护人员感染现象。结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使医护人员时刻保持自我防护意识,日常工作中要积极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有效减少和降低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家菊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138-139
目的:加强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认识及知道如何预防及处理,掌握自救办法。方法:总结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途径,暴露后进行应急处理的措施,并随访检测。结果:重视每一个检测样本。将其视为具有潜在职业暴露危险的标本。结论:重视自身防护和暴露后的预防,是降低职业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指导原则。第二条本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第二章预防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  相似文献   

13.
职业暴露[1]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医护人员因工作性质及环境的特殊性,在工作中要面对各种不同的患者,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概率远比普通人群高,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然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又只注重患者的安全而忽略了医务人员自身的职业安全,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力度不够,其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本文就医护人员职业防护行为习惯与医院的重视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医院加强对医护务人员职业防护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水平,加强和规范防护行为,减少职业危害,保证其健康并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HIV职业暴露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做好标准预防。方法通过对HIV职业暴露途径和因素的分析,了解其传播给手术医护人员的途径和危险性,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加强隔离措施、术中规范手术护理人员的操作以及被污染后的应急处理等,杜绝和减少HIV职业感染的发生。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加强平时模拟训练和手术过程标准防护,是减少HIV职业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引导医护人员正确认识自身职业暴露发生的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提高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提高自身安全性。方法阐述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感染状况和感染途径,并详细说明妇产科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意外事故的处理。结果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暴露途径主要有机械性损伤,破损皮肤或非消化道黏膜与患者血液、体液接触,忽略防护,缺乏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缺乏合格的防护设备和用品。通过规范操作,正确处理器械,戴手套,穿隔离衣,认真洗手,暴露部位的局部处理,器械消毒,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传播。结论医疗卫生事业中,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其自身长期处于具有生物危险性的环境之下。因此,需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手术操作,注重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HIV感染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和职业防护的良好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25例,按照不同护理实施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12例、13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加改进后护理方案。从护理人员的操作、预防普及观念、操作的培训、暴露后的处理、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各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和改善,P<0.05。结论我院对HIV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的改进方案能够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281-283
目的总结医务工作人员在救治和护理狂犬病患者时进行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并分析出现职业暴露的原因,给出建议。方法分别总结比较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名狂犬病患者资料及在5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的具体情况和原因。结果参与救治和护理的7名工作人员中5名出现了职业防护不充分,医护人员出现职业暴露与救治和护理时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相关,另外也与出现职业暴露时的清洁不够彻底及未严格执行规定的防护措施有关。结论让医护工作者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强化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学习,制订出现职业防护不当后的处理规定,在救治和护理狂犬病患者时进行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人工肝室是进行血浆置换术且是暴露于血液的工作环境,而通过血源性传播的最常见的传染病有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人增多,医护人员感染HIV的机会随之增多,血浆置换术中存在着遭受意外损伤而发生HIV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应加强血浆置换术中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并制定相关防护措施,防止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HBV、HCV等传染性血液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制定防护措施。方法对口腔科医护人员的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及对策。结果加强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危害的预防,提高防护对策可更有效的降低职业暴露危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检验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防护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艾滋病检测自我防护测量问卷对我院检验科的15名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总结检验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保护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7例为HIV暴露者,共计42次,最常见的暴露途径是切割伤口以及针刺。通过分析防护措施发现,大部分医护人员对HIV职业暴露的预防知识和暴露后处理方法等方面的了解比较充分,但依然有少部分的医护人员对这方面的了解较少,重视度不高。暴露率的高低与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防护意识越高、防护态度越好,暴露率也就越低。结论检验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防护措施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少部分医护人员没有引起对艾滋病自我防护的重视,在态度上比较轻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