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600例普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普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心理焦虑情况评分。结果 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心理焦虑情况得分(30.57±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31±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搜集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132例神经内科患者,根据临床所用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结果对于病房环境设施、护理态度、护理过程、护理质量等各项临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评分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项评分,都比对照组高,且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0.05。从护理满意度方面来比较,观察组以96.97%明显比对照组的81.82%高,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通过将前瞻性护理应用到神经内科优质护理中,有效的提升了神经内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谐医护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89-92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之间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价两组生存质量,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价,并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神经内科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行常规优质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前相比均明显降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0)展开优质护理,对照组(n=30)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高于对照组83.3%,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 <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具有理想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科室进行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100例,入选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两组患者对病房环境设施、对护理人员护理态度、对护理过程以及对护理质量等的满意度评分具有显著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较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对整体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整体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病例8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出院时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超过70分的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4.75%,而对照组仅为69.50%,两组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良好,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护理质量,且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妇产科所收治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之后比较两组孕妇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护理后的统计和整理可以发现,经过优质护理的孕妇其心理状况改善程度要好于经过常规护理的孕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都要远远低于对照组孕妇的评分。其次,将护理后两组孕妇生存质量比较,观察组自觉症状、生理功能恢复状态、活动状态、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的相应得分。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0%)。结论优质护理在改善孕妇的心理状况和提高孕妇的生存质量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其效果要大大优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而且在广大孕妇中获得的满意度非常高,值得在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脑血栓患者应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10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日常活动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心理、用药、康复训练等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采用信封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30例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脑血栓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症状改善率。结果实验组脑血栓患者症状改善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脑血栓患者(66.67%),且两组脑血栓患者之间对比的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针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85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应用优质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护理后生存质量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各项平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的发生率(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护理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神经内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适均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达98.33%,与对照组的78.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梗死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择医院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不同护理实施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功能、认知功能以及躯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指数评分以及护理满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脑梗死护理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脊髓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加用人文护理,分别在护理前后比较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经护理后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较护理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人文护理可提升急性脊髓炎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护理推广应用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没有开展护理安全文化管理的患者100例和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已经开展护理安全文化管理的患者10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仅采用常规优质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工作中同时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最后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98/100),对照组的为80%(80/1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00),对照组的为8%(8/100)。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原因有很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问题的调查,并制定整改措施,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管理,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眼外伤急诊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80例眼外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开展优质护理与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恐惧程度、疼痛程度、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FAVS、VAS评分明显更低(P <0.05);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 <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眼外伤急诊手术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和心理护理联合护理,可减轻其不良情绪恐惧和疼痛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毕渤 《中国医药指南》2014,(30):368-369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接受的脑卒中康复患者共23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6.7%。治疗前观察组Banthel指数评分(32.9±4.6),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17.5±2.1),对照组Banthel指数评分(33.0±4.9),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18.0±2.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nthel指数评分(69.3±4.7),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29.5±3.0),对照组Banthel指数评分(49.6±5.2),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23.2±2.4),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肝硬化患者,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常规组和采用优质护理的优质组,每组患者数量分别占49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生存质量评分(包括社会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以及物质生活)以及两组患者对本组护理工作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生存质量评分:在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方面,优质组患者在社会功能评分方面、生理功能评分方面、心理功能评分方面以及物质生活评分方面均要明显比常规组患者高,组间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满意度评分:在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比较方面,优质组的整体评分要明显比常规组的整体评分高,组间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进一步改善其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麦润婵 《临床医药实践》2009,(5Z):1737-1738
目的:探讨家庭化护理服务模式,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儿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家庭化护理服务,观察患儿焦虑情绪评分(SAS)、并发症发病率和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情绪评分(SAS)、并发症和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化护理服务模式降低了患儿紧张忧虑的心理,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信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102例接受护理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并使用HAMD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为(18.35±1.36)分,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为(9.10±1.77)分,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12%(48/51),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8.4%(40/5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病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显著地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