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理静  贺兼斌  钱红  胡柯  李玉娴  金玲 《安徽医药》2019,23(12):2539-2542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结合混合式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对提高医学生问诊能力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 2018年 3—6月湖南医药学院 2015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两个教学班 2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112人,实施情景模拟结合混合式教学法)和对照组(12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诊断学问诊考核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和学生访谈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诊断学问诊考核成绩(31.59±4.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7.08±5.03)分(t=7.163,P<0.01),并且,实验组在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和学生访谈等方面对诊断学问诊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景模拟结合混合式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医学生问诊能力,值得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护理礼仪课程教学中应用情景设立的教学经验,评价教学效果。方法将220名学生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教学中使用常规教学法并采用传统考核评价,实验组教学中应用情景设立,并改革评价方法。结果实验组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学习满意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教学中采用情景设立有利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职业情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结论护理礼仪教学中应用情景设立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上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梁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55-157
目的 探讨产前检查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校2011级三年制普通护理中专生2个班共100名学生根据产前检查实践护理操作项目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分别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及成绩分析,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P<0.05),操作及综合能力(P<0.01)优于对照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法的评价结果比较,情景模拟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P<0.05).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求标准化患者在《传染病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将67例护理学专业专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对照组34例。其中实验组采用标准化患者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最后采用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教学问卷调查表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操作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教学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染病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患者教学法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改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胃肠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护理带教的实习护生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为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比两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BL教学法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相结合应用于胃肠外科护理教学,其效果显著,大大提升了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及临床操作能力,同时提高了带教满意度、发展了实习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法)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实习的102名实习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名。观察组采取基于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法)结合Seminar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带教效果及学生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86.3±5.7)分]和实践考核成绩[(85.3±6.1)分]均优于对照组[(80.9±6.3)、(81.1±6.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90.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教学法联合Seminar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思维方式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级我校60名中医骨伤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实施动态思维方式教学法。分析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思维方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基础知识和提高操作实践能力,并且有利于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感染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我院感染内科实习护士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4月为观察组,对照组的实习护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的实习护士则采取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感染科实习结束后,对80名学生进行考核,对比两组实习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90.74±2.63)分、操作成绩(92.75±2.43)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82.37±2.63)分、操作成绩(78.83±2.53)分,两组实验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情境模拟教学法运用于感染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胸外科护理实习生实施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6级胸外科64名护理实习生,将其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随机分组比较,观察组32名实习生实施PBL教学法,对照组32名实习生实施传统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为96.87%,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分别为(92.57±0.31)分、(90.48±0.24)分,对照组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为71.87%,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成绩分别为(72.16±0.29)分、(70.15±0.26)分,数据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教学质量,因此,更值得为胸外科护理实习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情景教学法对于中医急诊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7月~2018年3月我院的实习生共8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习生选择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实习,观察组实习生使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学习。在教学完成后,对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对比两组实习生教学效果。结果经过教学后,发现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观察组)的实习生最终考核成绩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对照组)实习生;并且观察组实习生对于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中医急诊临床教学使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升操作熟练度,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门诊输液室护理带教实施目标式教学法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8名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门诊实习的护理实习生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依次实施目标式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法,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名。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92.04±0.18)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90.43±0.26)分、首针穿刺成功率97.96%、护理差错率为4.08%,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70.49±0.21)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69.58±0.24)分、首针穿刺成功率79.59%、护理差错率为22.45%,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教学法而言,对门诊输液室护理实习生实施目标式教学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首针穿刺成功率,降低护理差错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消化内镜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教学完成后进行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PBL教学组学习积极性(P=0.018)、教学满意度(P=0.036)和理论考核成绩(P=0.046)均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PBL教学法在消化内镜见习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的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97人,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48人,对照组学生49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学生采用PBL教学法。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对教学法基本满意度显著提高(81.6%vs.93.8%,P0.05);(2)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理论成绩无统计学差异[(85.8±6.5)分vs.(86.7±5.9)分,P0.05],而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显著提高[(80.5±7.5)分vs.(89.4±5.8)分,P0.01]。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中,PBL教学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情景模拟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114名护理本科生,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社区家庭访视实践教学,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①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在80分以上占90.9%,成绩较为理想;②情景模拟教学护生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护生喜欢情景模拟教学法(93.9%),认为能提高其自学能力(86.8%),并愿意主动参与情景模拟教学实践(93.9%);③社区护理学课程评价(CVI)问卷显示,我校课程评价总分(101.93±10.39)低于西北地区课程评价总分(105.75±4.36),其中,课程评价和行为学习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学实践课程评价欠佳,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是社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家庭访视情景模拟有助于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学教学实施案例式立体教学法的价值。方法:选择我校2016年6月-2018年1月的78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成研究组(39名)与对照组(39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研究组给予案例式立体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基础知识(57.32±3.34)分、病例分析(39.21±2.15)分、总成绩(95.13±2.3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教学方法、分析问题能力满意度分别是97.44%、94.87%,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外科学教学应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学生病例分析及基础知识能力,且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二年级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所有学生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35名)与对照组(35名)。对照组35名学生选取传统教学法,研究组35名学生选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技能考试成绩与教学效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35名学生的理论、技能考试成绩与教学效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儿科护理学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查房法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名护理实习生分为观察组(48名)和对照组(4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查房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95.8%的学生认为情景模拟查房提高了自己知识合理运用的能力。结论:采用情景模拟查房进行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有利于学生沟通能力、临床实际应对能力的培养,并解决了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学生脑血管病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脑血管病课程见习的神经外科学生共计90例资料,分别在不同教学方法教学后统计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和考核结果,最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出科考试结果方面:观察组学生脑动脉瘤课程的理论成绩均值为(88.2±6.8)分,实践成绩均值为(94.7±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考核成绩,脑动脉畸形内容的考核成绩也具有类似规律;在教学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学生学习后对教学方法感到非常满意者20例(44.4%),不满意者只有1例(2.2%),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结果(P0.05)。结论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联合Sandwich教学法在骨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实习的59名护生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同护理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28名)和试验组(31名)。对照组女24名, 男4名, 年龄(21.25±0.65)岁, 按照常规教学法教学;试验组女28名, 男3名, 年龄(21.71±0.59)岁, 在常规教学基础上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联合Sandwich教学法教学;对比两组学习积极主动性(ALS)及批判性思维能力(CTDI-CV)、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操作实践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入科时, 两组ALS评分和CTDI-CV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科时, 试验组ALS评分和CTDI-CV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5.48±6.34)分比(67.18±6.57)分、(284.29±7.69)分比(267.39±9.42)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36、7.578, 均P<0.001)。试验组出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操作实践考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二维码在线测试的作用与价值。方法:第一学期应用常规的教学法开展教学,第二学期在常规教学法基础上应用二维码在线测试进行教学。结果:学生对于二维码在线测试使用的总体满意度为96.88%(62/64);64名护理系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的《基础护理学》测试中平均得分为(72.31±4.62)分,第二学期的平均得分为(86.33±5.79)分,两学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学》的教学中应用二维码在线测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习成绩,教学效果良好,该教学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