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娴 《淮海医药》2012,30(2):142-14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彩色多普勒颈部超声联合应用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与40例正常健康人行TCD和颈部超声检测,主要记录椎-基底动脉椎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及每分钟血流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椎动脉内径左侧占优势,正常人与患者患侧、患者患侧与健侧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TCD与彩色多普勒颈部超声联合应用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川芎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倍他司汀,治疗后1个月,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统计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存在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和耳鸣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能显著改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较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超分析颈部血管病变及血流变化与老年患者颈性眩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118例眩晕患者椎动脉二维超声声像图和血流频谱,并与同期健康正常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右侧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侧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观察组双侧内径、PSV及血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评估动脉病变和供血情况,明确眩晕与血管因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CDT)联合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30例和70例健康正常人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灵敏度度65.6%,特异性92.2%,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灵敏度91.4%,特异性86.5%。结论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疾病的超声检测中,是否能做出正确诊断的关键是将经颅脉冲多普勒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联合检查,对颅外椎动脉、颅内椎-基底动脉相互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可减少单一检查的片面性,使诊断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7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高于对照组的81.1%(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巾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随机复合对照讲究,对照组40例给予氟桂利嗪;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口服;两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TCD(彩色经颅多普勒)检查颅内外椎动脉血流速度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表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联合桂哌齐特、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 )所致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04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马来酸桂哌齐特及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连续治疗7~21d后评估患者的眩晕程度,采用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同时随访30d记录短暂性脑缺血( TIA)及脑梗死发生人数。结果治疗组0~2h起效(48.1%vs.28.0%)的患者及0~6h起效(85.2%vs.58.0%)的患者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64.8%vs.42.0%)、总有效率(92.6%vs.7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TCD 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 TCD 血流速度(cm/s)比较,左侧椎动脉比较为(44.2±10.7) vs.(42.8±11.6)、右侧椎动脉比较为(42.8±10.7) vs.(37.6±10.8)、基底动脉比较为(43.2±10.3) vs.(41.7±10.4),治疗组的血流速度改善更为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0d内无发生TIA或脑卒中病例,对照组发生TIA 3例,1例进展为脑卒中,发生率为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桂哌齐特、丹红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治疗过程极少发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淑平  沙晶莹  刘水平 《中国医药》2014,(10):1471-1474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0例临床确诊为眩晕的老年患者作为眩晕组;同期门诊就诊的48例无眩晕发作史、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包括头痛、周围神经病、睡眠障碍等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眩晕组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同时进行BAEP、TCD检查.TCD颅外探测双侧锁骨下动脉(SUBA)、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颅内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双侧眼动脉(OA)、颈内动脉虹吸段(SCA).自动记录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阻力指数.BAEP测量参数:Ⅰ、Ⅲ、Ⅴ各波的波幅、峰潜伏期,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潜伏期.记录所有试验数据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CD检查结果:眩晕组TCD异常40例(80.0%);其中一侧椎动脉狭窄21例,基底动脉狭窄6例,双侧椎动脉狭窄4例,一侧椎动脉合并基底动脉狭窄2例,前循环血管狭窄致基底动脉代偿1例,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6例.对照组,异常12例(25.0%);其中一侧椎动脉狭窄7例,基底动脉狭窄2例,一侧椎动脉合并基底动脉狭窄2例,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1例.BAEP检查结果眩晕组异常患者为42例(84.0%),主要表现为Ⅴ波峰潜伏期延长及Ⅲ~Ⅴ波峰间潜伏期延长;其中脑干型为25例、内耳型8例、混合型9例.对照组BAEP异常18例,占37.5%,主要表现为Ⅰ波及Ⅲ波峰潜伏期延长;其中脑干型为2例、内耳型10例、混合型6例.2组间患者检查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EP联合TCD检测有利于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有利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谢欣  孙强  李志贤 《安徽医药》2017,38(2):185-188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血管异常与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选择110例于2011年8月至2015年11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住院的老年(65岁以上)BPPV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76例无眩晕病史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同时将观察组患者按血管检测结果分为椎动脉异常组、椎基底动脉正常组以及基底动脉异常组。采用MRA检查等方法对所有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弯曲以及椎动脉优势等血管异常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判断患者的眩晕级别。采用Spearman分析椎动脉异常情况与眩晕级别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迂曲、椎动脉优势,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弯曲≥2级以及其他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椎基底动脉正常者占3.30%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椎动脉异常组、基底动脉异常组、椎基底动脉正常组患者的眩晕级别、治疗缓解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观察组患者椎动脉异常情况(椎动脉优势,单侧或双侧椎动脉迂曲,椎动脉狭窄或闭塞)均与眩晕级别呈正相关关系(r=0.537,r=0.608,r=0.618,P均<0.001)。结论 老年BPPV患者发生椎基底动脉异常的概率较高,椎动脉优势、迂曲,且可能合并后循环血液供应障碍使患者眩晕级别发生变化,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364例VBI患者作为观察组,198例正常人作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经颅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经枕窗检测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小脑后动脉(PICA),比较2组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VA、BA、PCA、PICA血流速度明显较对照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A、ACA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采用TCD检测可了解其供血状态,能够为临床及时、准确地提供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配合牵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眩晕量表评估的变化,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配合牵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4例VBIV患者,随机分为脑仿生电刺激配合牵引治疗组(综合组)和牵引对照组(牵引组)。治疗前及治疗2疗程后检查TCD并进行眩晕量表的评估,观察脑电仿生刺激配合牵引治疗对VBIV患者血流速度及患者症状与功能状况的影响。结果综合组显效率为63.3%,牵引组显效率为7.1%。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综合组与牵引组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颅内血流峰速均有明显提高(P〈0.05),综合组优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配合牵引治疗VBIV可改善该类型颈椎病的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峰速度,临床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辅助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科收治的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法舒地尔药物治疗,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传统药物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法舒地尔辅助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效果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VBI的患者90例(研究组)行TCD检查,测量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管峰值流速(VP)、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与正常人群组90例(对照组)的TCD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P、EDV和Vm普遍低于正常对照组,PI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CD可为VBI的诊断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为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文利  翟明等 《云南医药》2001,22(2):104-105
目的:探讨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住院和门诊病例共60例。随机抽取其中30例为给西比灵治疗的治疗组,另30例为给眩晕停治疗的双盲对照组。治疗后3-6周复查经颅多普勒(TCD),比较用药前后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平均流速(Vm)和收缩峰值(Vs)的变化程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3-6周复查TCD,双椎、基底动脉的Vm,Vs值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各血管的Vm,Vs值变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维葛根素加氟桂利嗪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两组均以14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2%,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观测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TCD观测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垆〈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且有起效快、疗程短、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MS0000TCD仪,以2MHz、8MHz探头分别检测椎动脉起始段,寰枢段,颅内段,基底动脉,分析各血管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与频谱形态等。结果发现椎动脉(VA)和(或)基底动脉(BA)异常127例,动脉硬化65例,其中合并血管狭窄13例。总异常率为84%。结论应用TCD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性的方法,并可动态观察,适时了解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薛枫  叶新春  何龙锦 《中国医药》2008,3(12):759-760
目的探讨椎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40例VBI患者的椎动脉MRA及TCD的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诊断价值。结果VBI患者TCD的阳性率为92.5%,椎动脉MRA的阳性率为62.5%。结论椎动脉MRA与TCD的联合检查对VBI的病因诊断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对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眩晕宁,3片,3次/d,28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能明显改善眩晕症状,能使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升高,血流量增高,阻力指数(PI)降低,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扩血管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眩晕宁,能显著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TCD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TCD检测分析,利用德国DWL-L1型TCD超声仪,探查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观察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在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TCD检测均以血流速度异常为主,占78.3%为主要讨论对象。结论TCD具有准确、安全、无创伤、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对判断脑缺血程度、确定病变血管及病因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为理想的非创伤性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TCD检查椎基底动脉异常1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德国DWL生产的χ2经颅多谱勒超声仪,探察13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观察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13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血流速度异常的患者约占88%,以阳性结果患者作为研究讨论的对象。结论:经颅多谱勒(TCD)简便,无创,价廉,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其他脑血管病的检查,并且TCD检查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较好地反映所测血管的情况,可以动态观察病情进展及转归,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