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采用新辅助化疗的92例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前后对所有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指导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对负性情绪进行宣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接收的102例冠心病患者。利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辅以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措施下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期间,为其辅以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信心,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予以常规化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2.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时候会出现负性情绪,予以患者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和作用效果。结果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明显增强,治疗时间缩短,且带有负性情绪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护理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40例骨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其中仅对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为(45.69±3.39)分、SAS评分为(52.18±4.11)分,对照组分别为(56.01±3.48)分、(52.32±4.04)分,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胸腔积液吸收69例(86.3%),病灶明显缩小或闭合64例(80.0%);对照组胸腔积液吸收46例(57.5%),病灶明显缩小或闭合40例(50.0%);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P<0.05)。结论做好骨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系统化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化的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胸心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除做常规护理外,针对待诊期、新入院期、手术前、手术后及癌因性疲乏、疾病不确定感、乳房缺失感等心理问题给予系统化心理干预.针对两组病例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评定量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焦虑和孤独的负性情绪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系统化心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负性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秦凤 《临床医药实践》2009,(8X):580-58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消除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疗效的作用。方法:将伴抑郁情绪的冠心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29例,干预组给予心内科治疗同时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SAS评分及疗效。结果:4周后SDS及SAS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剖析冠心病患者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我科收录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组70例病例:甲、乙两组各35例。两组都行基础护理,甲组同时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甲组干预后的SAS评分(38.2±5.4)分显著比乙组(49.9±10.2)分降低,P<0.05。甲组干预后的SDS评分为(39.6±8.1)分,明显低于乙组的(50.3±10.8)分,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增强面对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周萍 《北方药学》2014,(1):146-14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调查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后进行测量。结果:宫颈癌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结论:心理干预对于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情绪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使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96例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48例使用常规治疗外加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48例使用常规治疗外加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法对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治疗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SAS、SDS评分上无差异,P>0.05;而治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较低,P<0.05;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较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研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减少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把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护理,而治疗组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上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使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报告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心理情绪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评分的高低。结果两组患者研究对比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的时间、满意度以及治疗的配合度等多个方面对比,治疗组患者的任一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当中的患者,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的平均得分要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该病具有传染性强,病程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预后差等特点,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再加上社会的偏见,患者易产生各种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身体的康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康复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引起重视。本文对62例住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负性情绪实施心理干预资料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情绪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情绪干预,并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各自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13.2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常规护理和情绪干预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情绪,值得临床推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18例传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9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抑郁程度及护患满意率。结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满意率为99.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并可增进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2组,给予参照组(39例)常规护理,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组(39例)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SF-60评分。结果护理后,心理护理干预组负性情绪评分(7.08±1.06)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SF-60总体健康(84.18±9.11)分、生理功能(88.09±10.68)分、生理职能(87.46±10.15)分、躯体疼痛(88.33±8.76)分、生命活力(86.67±9.34)分、社会功能(85.06±8.68)分、情感职能(87.68±7.26)分、心理健康(84.07±7.32)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价值显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并对患者入院前和出院后填写的SAS和SD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入院前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入院前及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出院后的SAS和SDS评分与入院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疾病康复得到促进,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运动造成膝关节损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8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4),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为(51.05±2.47)分,SDS评分为(50.85±2.02)分,护理后分别为(45.77±2.24)分、(44.62±2.04)分,研究组护理前SAS评分为(50.98±2.90)分,SDS评分为(50.63±1.98)分,护理后分别为(32.57±1.75)分、(30.34±2.20)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组间进行统计比较,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运动造成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借鉴和普及。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简易快速脱毒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简易快速脱毒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96例简易快速脱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内容为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家属支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结果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SAS、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简易快速脱毒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纠正患者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家庭支持参与护理干预模式对宫颈癌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将6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入院后,2组均给予常规妇科护理及宫颈癌治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家庭支持参与护理干预模式。比较2组入院时及出院6个月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评分。结果出院6个月干预组SPB评分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支持参与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的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牟1-12月在该科住院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千预组SAS、SDS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视网膜脱离患者可伴有多种心理障碍,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能力,使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