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加雾化吸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爱民 《现代护理》2007,13(20):1876-187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应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的疗效。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0例)与实验组(B组,40例),A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给药湿化,B组采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法,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A组气管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加雾化吸入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持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应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0例)与实验组(B组,40例),A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给药湿化,B组采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法,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A组气管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加雾化吸入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持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3.
持续气道湿化加雾化吸入在气管切开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持续气道湿化加雾化吸入在气管切开高龄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气管切开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实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给药湿化,实验组采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法,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加雾化吸入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持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63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微剂量输液器气道持续湿化组(A组)130例,传统间断气道湿化组(B组)133例,比较A、B两组气道湿化效果,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不良反应情况,护士操作所需时间。结果:A组湿化满意127例,湿化不足3例,效果明显好于B组(P0.01)。A组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护士操作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微剂量型输液器进行气道持续湿化较传统间断气道湿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气道湿化两种方法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微量输液泵持续湿化法与传统间断湿化法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间断气道湿化.结果应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湿化法在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粘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等气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传统间断湿化法.结论与传统间断湿化法比较,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法可使痰量减少,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粘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量输液泵持续湿化法与传统间断湿化法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间断气道湿化。结果:应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湿化法在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粘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等气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传统间断湿化法。结论:与传统间断湿化法比较,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法可使痰量减少,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粘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持续加温湿化法及定时气道湿化法在喉癌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定时气道湿化法进行气道护理。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持续加温湿化法护理。并观察两组湿化效果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形成痰痂、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日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定时气道湿化法,持续加温湿化法进行气道护理,可显著减少喉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应用持续滴注湿化加定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8年8月本科室8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法,实验组在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的基础上定时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诱导排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应用持续滴注湿化加定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持续滴注湿化气道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有效的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方法将124例重症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间断气道湿化组、持续湿化气管插管组与持续湿化气管切开组。比较3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氧分压、肺部感染率和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持续湿化组湿化效果、肺部感染率、氧分压均优于间断湿化组( P<0.05);气管切开组湿化效果、呼吸机使用时间均优于气管插管组( P<0.05);持续湿化气管切开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氧分压与气管插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症脑外伤持续气管切开湿化方法气道湿化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加热导丝回路加热湿化器(MR 850湿化系统)在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0例使用MR 850湿化系统;对照组40例使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并加盖给氧面罩法。比较2组的湿化效果及痰痂形成、堵管、气道出血、呼吸做功、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痰痂形成、堵管、气道出血、呼吸做功、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 850湿化系统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湿化效果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两种气道湿化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6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气道持续湿化组(A组)86例,气道间断湿化组(B组)81例,比较A、B两组气道湿化效果、不良反应、护士操作时间。结果:A组较B组湿化效果更显著,A组不良反应及护士操作时间较B组少(P0.01)。结论:气道持续湿化较气道间断湿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运用持续微量泵泵入湿化、氧驱气道湿化、持续微量泵泵入+氧驱气道湿化3种方式对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龙岩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51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3组,每组17例,A、B、C组分别运用持续微量泵泵入法、氧驱气道湿化法、持续微量泵泵入+氧驱气道湿化法,术后分别评估患者的气道湿化达标、肺部感染、呛咳、患者舒适度以及气道湿化工作耗时的情况。结果 3组气道湿化达标、呛咳、舒适度评分、气道湿化护理耗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5,P=0.007;χ^2=10.767,P=0.005;F=6.870,P=0.005;F=169.677,P <0.001);且C组各项观察指标均好于A组(P<0.05),3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85,P=0.053)。结论持续微量泵泵入+氧驱气道湿化法的气道湿化效果及舒适度较好,且气道湿化护理耗时最短,更适合使用于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  相似文献   

13.
【】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促进气管切开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对8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输液泵加输液恒温器持续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气道排痰效果及拔管时间和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输液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法效果优于输液泵持续常温气道湿化法,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法促进患者排痰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节省人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两种气道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芬  季玲  朱滨 《护理研究》2008,22(36):3350-3351
[目的]比较氧气雾化湿化法和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氧气雾化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观察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吸痰次数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氧气雾化湿化法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效果明显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法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因吸入性损伤而行气管切开的烧伤患者分为三组各20例,A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B组采用人工鼻持续湿化、C组采用微量注射泵结合人工鼻持续湿化。比较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气道护理次数、带管时间及痰液黏稠度。结果:C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患者气道堵塞发生率、气道护理次数、带管时间、痰液黏稠度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结合人工鼻持续湿化法应用效果满意,有利于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气道管理,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患者不同沐舒坦气道湿化方法 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不同沐舒坦气道湿化方法 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5例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应用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沐舒坦间断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和气管套管拔管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和气管套管拔管时间分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率,减少患者刺激性咳嗽,缩短拔管时间,效果明显优于沐舒坦间断气道湿化。  相似文献   

17.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微泵持续向气道内滴注湿化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气道湿化方法.结果:两组病人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及气管套管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湿化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术后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病人刺激性咳嗽,缩短拔管时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法与持续滴注湿化法对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20例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湿化法,实验组采用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法。观察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及刺激性咳嗽、痰阻、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法对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优于持续滴注湿化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氧气雾化湿化法和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氧气雾化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观察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吸痰次数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氧气雾化湿化法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效果明显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加温湿化吸氧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法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35例)采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进行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患者痰液粘稠度、痰痂、日均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痰痂、日均吸痰次数、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早期采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进行气道湿化,能有效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增加氧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