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烨民教授将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分为急性期/慢性期、稳定期进行治疗.急性期以清热祛湿为主,方选茵陈篙汤合清营汤加减;慢性期以清补并用为主,方选补中益气汤合茵陈蒿汤加减;稳定期以补益气血为主,方选肾气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  相似文献   

2.
介绍曹烨民教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外感湿热、瘀血阻络、气阴亏虚,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与好转恢复期论治。急性发作期中药内治法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方选黄连解毒汤合茵陈蒿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控制血糖、控制感染及中药药膳改善低白蛋白血症)及祛腐清筋术外治;好转恢复期治疗上以"养"为主,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滋阴法,方选生脉饮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法,方选八珍汤加减,联合蚕食清创术外治。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杂志》2019,(11):1010-1013
慢加急性肝衰竭属于中医黄疸、肝瘟等范畴。基于扶阳思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基本病机为阳虚为本、毒邪为因。治疗上提出"次第治疗"原则,初期宜清通上焦阳明郁热,予桂枝法,方选桂枝二陈汤和茵陈蒿汤加减,使邪有出路;中期宜疏通中焦脾胃,予培土法,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以恢复中焦枢转之机;后期宜温扶下焦元阳,予四逆法,方选茵陈四逆汤加减,以补充坎中元阳,最终实现三焦阴阳自和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王文佳  胡芳  廖越  徐丽 《河南中医》2020,40(8):1178-1181
袁金声教授认为,荨麻疹急性期,多为外感风邪或毒物侵袭;慢性期,多为正气不固、邪气留恋。急性期以祛除风邪为主,并根据风邪所夹寒、热、湿邪的不同,配合散寒、清热、除湿药物;缓解期以扶正消风为主,并根据血虚、阴虚内热、气虚的不同,治以养血、滋阴清热、益气固表之法。袁师强调,在消风的同时,配以凉血活血药物,一方面,防止热盛助长风邪之势入血,清热凉血消风;另一方面,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风寒束表证,以疏散风寒,调和营卫为治则,方用桂枝汤或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里热表郁证,以外疏风邪,内清郁热为治则,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风湿郁表证,以祛风止痒,清热利湿为治则,方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血虚生风证,以滋阴养血,祛风止痒为治则,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气血亏虚证,以固表御风,调和营卫为治则,方选桂枝人参汤加减。荨麻疹非仅限以上证型,血热生风者、冲任失调者临床亦多见,常予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四物汤调和冲任。  相似文献   

5.
总结唐红教授治疗痤疮的经验。归纳痤疮的病因病机为肺经风热、肝经郁热、脾胃湿热、血热瘀阻4个方面,确立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的治疗法则。在总的法则基础上辨证论治,根据痤疮的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方剂,发于肝经者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发于肺经者方选枇杷清肺饮加减,发于脾经者方选茵陈蒿汤加减,血热瘀阻者方选四物汤加减。同时注重内外合治,注意生活调摄。  相似文献   

6.
卫气作为人体主要的防御力量,其生成及运行关乎着痤疮的发生及预后。本文基于"卫出三焦"理论,从上、中、下三焦论治痤疮,上焦治宜清心泻火、疏风清肺,方选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枇杷清肺饮加减;中焦治宜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方选茵陈蒿汤化裁;下焦治宜补肾固卫,方选二仙汤化裁,于阳中求阴,则阴平阳秘,气旺表实,邪不可犯,终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4S)是一种感染性大疱性皮肤病,多发生于6岁以下,该病多因夏季湿热之邪侵入肺肾,蕴蒸皮肤,血热毒盛,初期以清热凉血,解毒利湿为主,方选五味消毒饮含犀角地黄汤加减;后期以气伤津堀为主,治以益气养阴,佐以清热,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  相似文献   

8.
探讨朱方石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通过跟师抄方,从中体会其辨证论治及选方用药方面的思路及经验。朱方石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治因气、血、阴、阳各有所主,寒湿燥火瘀各有感化,标本虚实各有所现,故而辨证用药较为复杂。导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基于脾胃虚弱,脾以气虚为主,当健脾益气,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胃以阴虚为主,当滋阴润燥,方选益胃汤加减;而病程常见土虚木乘,当疏肝解郁,方选柴胡疏肝汤加减;且血瘀阻络贯穿病理过程之中,并影响着萎缩的进展、肠化和异型增生,活血通络化瘀则能控制萎缩进程,方选仁术健胃汤加减。体现其诊疗理念对改善患者病情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特应性皮炎(AD)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笔者认为,AD的核心病机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脏腑失调,其中尤以脾胃失调为本。而根据本病发病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疾病阶段,其核心病机又具有动态可变性。婴儿期及儿童期AD病位在心,与脾、肾相关,急性期以心火亢盛为主;亚急性期以心火脾虚交织互见为主;慢性期及稳定期多表现为热盛伤阴导致的阴虚血燥、血虚血燥,或久病耗伤导致的脾肾不足。青少年及成人AD病位在脾,与肝、肾密切相关,急性期病机多为肝经湿热,血热生风;慢性期多为脾虚湿蕴,燥湿互化;稳定期多为脾虚血燥、阴虚血燥或脾肾不足。老年AD病位在肾,与脾密切相关,急性期病机多为顽湿蕴肤,慢性期及稳定期多为脾肾不足。对于其辨治思路的把握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重视先天肾精,加强调理禀赋;固护后天脾胃,调养五脏;从年龄、分期、虚实等多角度辨治,标本兼顾;重视预防调护,内外并重,关注整体。采用中医多种治疗手段,调理禀赋,辨证论治,同时发挥中医优势,对于指导AD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弥漫性肺疾病,其主要病因是感染,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闫慧敏教授认为痰、瘀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致病因素,气道闭塞、脾失健运贯穿该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本病病位在肺、脾、肾三脏,临证中将其分为急性期、迁延期、稳定期进行辨证施治。急性期痰热互结,壅闭于肺,治以清热化痰、宣畅肺气,用药须顾护脾胃,方选桑白皮汤合平胃散化裁;迁延期痰瘀阻肺、脾胃气虚,治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化裁;稳定期肺、脾、肾三脏不足,治以培土生金、补肾固精,偏阳虚者予参苓白术散合金匮肾气丸化裁,偏阴虚者予麦门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化裁。  相似文献   

11.
卫气营血辨证配合西药治疗川崎病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陕西中医》2005,26(10):1034-103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对39例病儿均常规给予西药阿斯匹林,潘生丁口服,重者输注静丙种球蛋白。中医治疗分为二期急性期采用清气凉营,活血化瘀之法,方选清营汤,白虎汤加减。恢复期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法,方选生脉散,桃红四物汤加减。结果治愈21例,总有效率92%,提示按卫气营血辨证配合西药治疗川崎病,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介绍杨进教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经验。杨教授将抑郁性神经症分为4型辨证论治:心脾两虚型,治宜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方选归脾汤加减;痰热郁结型,治宜清热化痰、和胃理气,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肝郁气滞型,治宜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方选逍遥散加减;营卫不和型,治宜调和阴阳、潜阳固涩,方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
酒精性肝病是临床常见肝病之一,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性谷胱甘肽等能起到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等作用,是西医临床常用的保肝药物。中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湿热蕴结型方选茵陈蒿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方选膈下逐瘀汤加减;肝肾阴虚型方选一贯煎加减;脾肾阳虚型方选济生肾气丸加减;肝郁脾虚型方选逍遥散加减。中药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保护肝脏,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而且在减轻患者腹胀,腹水程度,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有不错的临床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可以兼容中药和西药两者共同的优势,取长补短,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赵进喜教授认为痛风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痹阻经络气血,故以分消湿热为基本大法贯穿治疗始终,并根据痛风临床表现将其分为3期进行辨治。急性期常见湿热痹阻、气机阻滞证,治以分消湿热、舒筋活络,予自拟分消湿热痛风方化裁。缓解期常见痰湿瘀结、肝肾亏虚证,治以化痰祛瘀、滋补肝肾,以独活寄生汤为主方进行化裁。若发展到并发症期,属湿热下注、尿石阻结证,治以清热利湿、化石散结,方选四逆散合三金二石汤加减;属湿热内伤、肾元虚损证,则治以清热化湿、补肾培元,方选升降散合当归补血汤、左归丸加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
中药合复方五倍子散治疗口疮1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疮即口腔溃疡 ,是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反复发作 ,且无定处 ,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本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内服以清热解毒、泻火、燥湿药为主 ;慢性期以健脾利水、消肿收敛药为主。口腔溃疡局部喷我科自制药粉复方五倍子散 ,经数百例观察疗效显著。现将自 1 998年 5月至2 0 0 1年 5月所记载 1 2 6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2 6例中男性 65例、女性 61例 ;年龄 8~ 72岁 ,平均年龄 40岁 ;病程 3~ 2 0天 ;急性期 85例 ,慢性期 41例 ;其中有 1 7人患口腔溃疡 1 0年以上伴间歇发作。治疗方法急性期内服药 :黄连解毒汤加减 :黄…  相似文献   

16.
介绍高祥福教授分期论治皮肌炎的临床经验。高祥福教授认为,皮肌炎属中医皮痹病范畴,病机 关键为肺脾两脏虚损,湿热毒瘀内侵合而发病。根据正邪标本的偏重、病情的缓急,提出分期论治的治疗原 则。急性期治疗应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兼以清热利湿,以祛邪为主,方选四妙勇安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延 缓期治疗应补脾益肺,清热利湿,和血护络,以固护正气为主,兼顾清除余邪,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妙勇 安汤加减。随症用药有特色,以麻黄、白术表里双泄去内外湿;以中药内治煨脓生肌治疗皮肤溃疡;以肺痈论 治合并的间质性肺病;以兼加土茯苓、苦参、黄芩、藤梨根等中药防治抗肿瘤。  相似文献   

17.
总结王烈治疗儿童哮喘的临证经验。根据病机特点,将儿童哮喘分为发作期、缓解期及稳定期进行辨治。认为发作期以风、瘀实邪为主,治当祛风活血以止哮,予平哮汤加减,佐以止哮平喘之品;缓解期以正虚邪恋为主,予泻肺降气以定喘、补脾强肾以化痰,常用泻肺方、化痰方加减;稳定期则以肾元不足、痰气内伏为主,予益气除痰以固本,选固防汤加减。  相似文献   

18.
欧阳锜认为哮病基本病机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主张从痰、虚论治:散寒化痰法治寒痰壅肺证,方选三拗汤加味;清热化痰法治热痰蕴肺证,方选新加清肺汤加减;化痰肃肺法治痰浊阻肺证,方选二陈汤加减;健脾补肺法治脾肺气虚证,方选六君子汤加减;补肺益肾法治肺肾阴虚证,方选七味都气丸加味。病情复杂者采取五法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通过多年跟随甘肃省名中医王海东教授临证学习及结合历代医家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认识,认为此病病变特点与肝、肾、督有一定的关系,并在文中阐述肝肾精亏、督肾虚寒在AS发病中的重要性。认为AS病机关键为先天肝肾精血亏虚、督肾阳气不足,复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气,化痰、化瘀、化毒,侵犯腰骶经脉而致病。治疗上稳定期以补益肝肾、温阳通督为主,方选《武威汉代医简》五劳七损方加减;活动期以寒热为纲,辨证为肾虚督寒型、肾虚湿热型,肾虚督寒型选用寒痹颗粒加减,肾虚湿热型选用热痹颗粒加减;中晚期以活血化痰通络为要,并配合小针刀治疗以改善患者功能活动,方选双合汤加减,临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中药治疗臁疮 ,急性期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主 ,慢性期以益气养血为主 ,同时配合中药外治 ,以生肌敛疮 ;结果有效率达到 98 3 % ,提示中药内外合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