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刺预处理防治中风病的案例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但是在现代中风病的临床防治中应用较少。本研究总结针刺预处理在临床中风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发现针刺预处理在治疗中风先兆、治疗中风病危险因素和预防中风复发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后续研究应该扩大样本量,规范选穴、操作手法,并补充机制研究,为针刺预处理的临床推广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刺内关穴对高血脂的影响——附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针刺内关穴治疗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β-脂蛋白增高患者72例。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针刺前后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01),表明针刺内关穴对高血脂有治疗作用。但三项指标之间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针刺内关穴对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β-脂蛋白的疗效相似。认为内关穴降血脂的机制,可能与针刺影响多种内分泌腺体,酶和激素的作用,进而通过这些环节促进血脂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运用针刺作为治疗中风的方法之一,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临床实践表明,针刺可以有效地治疗中风病患者。随着现代技术的运用,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机制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对急性脑卒中动物模型的针刺研究证实,电针、头针和体针的干预治疗可以改善动物模型脑部的血液供应,可以调节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针刺还能够减轻急性脑卒中后的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神经细胞的功能得到恢复。然而,不同的针刺部位和不同的针刺方法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本文将对近年来针刺治疗急性中风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回顾,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范刚启  刘冠军 《中医杂志》1997,38(3):178-179
中风病针刺时机的选择,包括对中风病的病程、病期和日时辰的选择。其中,又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针刺时机的选择两大类。中风病的针刺时机,是影响中风病针刺疗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而加强中风病针刺时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9例,采用药物、针刺、按摩、康复、外用药等综合治疗;对照组279例,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疗前、疗后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75.63%,经x2检验,P<0.01.结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及早应用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对促进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减少了病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介绍许能贵教授提出的"督脉为脑脉、主治脑腑疾病"的学术思想,阐发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基础、临床研究及机制研究。笔者认为通督调神针刺法在临床上治疗中风病及其后遗症疗效显著,应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回顾分析近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和实验文献,综合论述近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在临床研究方面,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法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作用机制研究方面,从调节神经元、改善基因表达和改变信号通路角度论述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理。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体现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具有负性肌力、负性传导作用,尤其是Ib、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日益增多[1].我们在临床中发现针刺内关穴可产生辅佐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并且内关穴本身对心律失常具有治疗作用,现就针刺内关穴治疗早搏的研究归纳如下: 1 针刺治疗 高氏等用心电图作为指标,针刺治疗早搏42例,选穴内关、神门、夹脊胸4~5(或心俞、厥阴俞),每资助选用1~2穴.  相似文献   

9.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了"心胸内关谋"这一经典论述,研究内关穴治疗心脏疾病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揭示经穴脏腑相关特异性的机理。近年来,针刺内关穴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颇多,除了传统的心电图、病理学组织切片、B超外,还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膜片钳技术、脑功能成像以及PET成像等技术来探讨针刺对脑的经典神经递质、神经激素、神经元代谢等影响,从器官、系统到细胞、受体、细胞核、基因、蛋白质分子等不同的层次上,为针刺抗心肌缺血的中枢神经调节机制提供大量的实验基础,故针对近年来针刺内关穴抗心肌缺血的中枢神经调节作用研究进展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冠心病有明显疗效,针刺心包经之内关穴是多年来研究的热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已非常深入。有研究发现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和改善心肌电稳定性方面,腺苷酸可能起了一定作用,为针刺治疗心肌缺血机理探讨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1]。但这类研究多集中在针刺的即时保护效果(即针刺后马上采取标本,测定各项观察指标),而尚未见到有关针刺是否具有延迟保护作用(即针刺24h之后,造模并采取标本,测定指标)的报道。本实验旨在观察电针内关穴24h后对缺血心肌的高能化合物中三磷酸腺苷(ATP)及其它腺苷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半身不遂的最佳方法和介入时机。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手足阳明经穴法。同时用简化Fugl-meger(FMA)运动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偏瘫功能针刺效应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的方法治疗早期中风上下肢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循经感传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声电针激发感传气至病所的方法治疗冠心病30例,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药物对照组(P<0.05)。循经感传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状态和心肌复极电位,降低血液粘度。动物实验表明,声电针"内关"穴区能明显减轻家兔急性缺血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的程度,改善缺血心肌的心电图,其机理可能与包括心钠素在内的心脏内分泌系统参与的全身性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疗效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及心电图检查。结果:针刺治疗组对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心电图的改善优于针刺对照组。结论:针刺内关,水沟等穴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引发的心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ing apoplectic pseudobulbar paralysis with acupuncture.Method: Consciousness-restoring & obstruction-clearing needling technique and points Fengchi (GB 20), Yifeng (TE 17), Wangu (GB 12), Neiguan (PC 6), Shuigou (GV 26), Sanyinjiao (SP 6), Shanglianquan (Ex-HN), Jinjin (Ex-HN 12), Yuye (Ex-HN 13) and Baihui (GV 20) were selected to treat 300 cases of apoplectic pseudobulbar paralysis.Result: Cure: 189 cases, marked effect: 71 cases, effective: 32 cases, no effect: 8 cases and the whole effective rate is 97.3%.Conclusion: Consciousness-restoring & obstruction-clearing needling technique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apoplectic pseudobulbar paralysis. JIANG Ge-li, MD of acupuncture, senior consultant doctor, professor, engages i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psychosomatic medicine and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 of hyperplastic spine arthrosis and apoplexy sequelae. Translator: HAN Chou-ping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寻找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化和多中心临床试验原则,将列入统计病例3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1例)和对照组(158例),观察组以贺氏针灸三通法分期采用放血、火针和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我科常规选穴手足十二针法,均每日1次,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93%,对照组为70.2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急性期入组或恢复期入组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影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贺氏针灸三通法对于中风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取穴,并且提示分期应用贺氏针灸三通法对中风病之急性期与恢复期治疗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针刺内关穴对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bstruction,MCAo)大鼠脑血流量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参照Zea-longa线栓法复制MCAo模型。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非针刺组、非穴组、内关组,后两者又按60次/分钟、120次/分钟、180次/分钟各分3组。针刺每次行针5秒钟,每天2次,共3天。观察指标为脑血流量、软脑膜微循环管径和脑组织微血管数。结果:针刺内关穴比非穴能明显提高MCAo模型大鼠脑血流量,扩张软脑膜微循环管径,增加脑组织微血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内关120次/分钟组、180次/分钟组与60次/分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内关穴能提高MCAo大鼠局部脑血流量且其提高脑血流量作用可能与扩张软脑膜微循管径,增加脑组织微血管数有关。与非穴相比,针刺内关对MCAo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作用具有特异性且与不同针刺频率有关,在行针时间为5秒前提下,120次/分钟、180次/分钟比60次/分钟频率针刺更能提高其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resent paper, 61 cases of ischemic cerebral apoplex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nclosing needling group (n=31 ) and scalp-acupuncture group (n=30). After 30 sessions of treatmen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P<0.05), indicating enclosing needling being superior to scalp-acupuncture. Both enclosing needling and scalpacupuncture could lower plasma NO content while the former was more apparent in lowering plasma NO level.  相似文献   

18.
Luo LP  Shen ZY  Yu P 《中国针灸》2011,31(11):993-997
目的:探讨留针与不留针对健康人心脏自主神经的生理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留针组和非留针组,每组30例.两组均直刺内关、间使,留针组留针20 min,非留针组不留针.观察两组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即R-R间期、低频峰(LF)、高频峰(HF)、交感-迷走比值(LF/HF).结果:与针刺前比较,留针组R-R间期在留针过程中和取针后均明显升高,尤以留针过程升高最明显(均P<0.01);非留针组取针后5 min、10 min亦明显升高(P<0.01,P<0.05),随后立即恢复到针刺前水平;在10 min时,留针组较非留针组升高明显(P<0.05).与针刺前比较,两组在5 min时HF值明显升高、LF/HF显著降低(P<0.01,P<0.05),而LF值无明显变化.结论:刺激内关、间使留针和不留针均能引起健康人心迷走神经短暂兴奋,然后针刺效应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心交感神经活动无明显变化.留针和不留针均可减慢心率,留针减慢心率的作用时间长于不留针.  相似文献   

19.
脾胃十针的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石玺 《中国针灸》2002,22(4):11-19
方法:从已故针灸名老专家王乐亭教授名方“老十针”加减化裁,取中脘、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公孙6穴10针。结果:治疗不寐、喘证、惊悸、眩晕、中风便秘等病,临床收效甚佳。结论:脾胃十针功能和中健脾、通畅气机、升清降浊、消补兼施,治疗因脾虚弱或脾胃不和引起的各种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郭琳 《中国针灸》2005,25(8):581-583
根据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病机的认识,在醒脑开窍针法和卒中单元的基础上创立了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该法涵盖了中风病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从病人发病初期ICU的治疗、手术治疗到针灸及中西药物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饮食疗法、情志、心理疗法及健康教育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更能体现中医特色的自成体系的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石氏中风单元的显著疗效不是来源于某一个单独的疗法,而是源于一个新模式系统管理下出现的综合效应,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针灸临床发展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