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为了了解农村精神疾病患者复发的原因,加强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我们对64例连续再次入院的农村患者进行了半定式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1年6月1日至2003年6月1日两年连续再次住院的农村精神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内刊     
《中国医院院长》2012,(23):22-22
历经27年,中国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第一部法律《精神卫生法》在2012年10月26日终获通过,并将于2013年5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之所以如此难产,源于中国社会对精神卫生以及精神疾病漫长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中,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重视程度大大滞后于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时常被侵犯,非精神障碍患者“被精神病”的事件屡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对比总结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及成功率。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探讨分析,评估和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大大减少自杀发生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疾病住院患者60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比例进行比较,并使用自制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分析抗精神病药对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血糖受损比例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结论:抗精神病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越易导致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氯氮平导致患者出现血糖代谢异常的比例大于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精神疾病并发躯体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抽选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8例精神疾病并发躯体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调查,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护理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精神疾病并发躯体疾病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因此要加强看护,防止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洛阳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一般状况。方法 2017年4月1日-2018年4月1日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洛阳市地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男性比例高,且经济状况较差;社会对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所给予的补助较少;不同水平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对于住院次数、是否在管、不同学历结果又显著的差异。结论对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降低患病后的医疗费用,促进患者及时治疗,用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更好帮助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分析南昌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就诊患者的季节分布特征,为进一步预防及治疗精神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就诊患者(76 661人次)进行描述性及圆分布分析,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分类诊断。结果 2015年门诊就诊人次较2013年增长了49.6%;以F20-F29(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F30-F39(心境情感障碍),F40-F48(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F50-F59(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为主要疾病(占95.87%);就诊人员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占51.64%)。2013—2015年各年就诊存在明显集中趋势(P<0.05);3年合计就诊也存在一个明显的集中趋势,平均角是226.56°,对应日期是8月18日(P<0.05),F30-F39平均角对应日期是8月20日,F40-F48平均角对应日期是8月17日(P<0.05)。结论 精神疾病就诊存在明显季节性差异,南昌地区以夏季高发;其中F30-F39、F40-F48以8月为高发月份,应加强该月份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少数民族地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后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5例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告知其照顾精神疾病患者时应尽的职责,对患者在家治疗时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入组25例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基本掌握了照顾精神疾病患者的方法和技能,使患者取得了比较好的康复效果。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治疗和院外康复,能够促进家属焦虑情绪及对患者态度的改善,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达到降低病人死亡率,延长生命的目的。方法对收集本辖区建档立卡已录入省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系统并随访管理的,在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间死亡的患者132例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资料显示死亡原因:躯体疾病87例(65.9%),意外17例(12.9%),自杀15例(11.4%),并发症13例(9.8%)。结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预防和降低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死亡的法医学特征,为司法鉴定和临床关怀提供实践指导。 方法 收集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2013—2016年受理的精神疾病患者死亡案例,通过系统的案情调查、尸表检验,对所有死者的死亡原因、死亡方式及与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3—2016年间共有134例精神疾病患者死亡。男女比例为1∶1.23,平均年龄为(54.9±17.6)岁。89人(66.4%)精神病史超过3年,106人(79.1%)生前服用精神药物。抑郁症最常见(94例),其次为精神分裂症(35例)和焦虑症(5例)。死亡方式分别为自杀(117例)、猝死(16例)和意外(1例)。自杀案件以高坠最常见(79例,58.9%)。猝死案例较自杀案例具有更长的精神病史和用药史,多发生于住宅内。 结论 应重视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况,同时注重预防和治疗其他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观察对精神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18日至2013年7月18日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6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精神病量表评分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精神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研究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物品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50例作为本研究对照组,所有患者落实常规的管理,选择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5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对于两组不同管理之下的护理文书的书写、各班工作质量、物品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等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落实物品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对于患者的管理效果,优化护理人员自身的职能,做好的急救物品的管理,也能有效的减少危险物品对于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方法,减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发生.方法 将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监利县重性精神病患者排查和随访管理工作进行回顾分析,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结论 建立了县乡村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提高了患者治疗率,降低了危险行为率,普及了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了群众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加强了居家患者能得到后续随访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个国家及地区越来越重视个案管理在社区精神疾病患者中的有效实施.2013年5月我国精神卫生法出台,将大力推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但目前社区卫生中心工作人员缺乏个案管理服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机会.在医院社区一体化理念倡导下,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初步建立了对社区医务人员精神疾病个案管理培训课程及考核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培训课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住院精神疾病患者骨折后的护理效果,预防和减少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骨折发生。方法对我院精神科住院的5例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周后患者精神疾病痊愈者4例,好转者1例;术后2周患肢处于功能位,无并发症。1年后随访,患者精神疾病均无复发,骨折康复,无残障。结论个体化、整体性护理是促进住院精神疾病患者骨折康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河北省建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城乡差异,为进一步做好河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河北省2011-08-04-2013-10-31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简称“系统”)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73 399例,统计患者建档率及人口学特征,并进行城乡比较。结果 河北省重性精神疾病建档患者173 399例,患者建档率为2.40‰。建档率居首位的是精神分裂症(1.74‰),居末位的是偏执性精神病(0.01‰)。农村重性精神疾病建档患者147 171例,患者建档率为2.48‰;城市重性精神疾病建档患者26 228例,患者建档率为2.06‰。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率高于城市(χ2=743.481,P<0.001)。在重性精神疾病6种分类中,农村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建档率低于城市(χ2=123.843,P<0.001),其余5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率均为农村高于城市(χ2=841.310、60.194、134.060、74.638、48.084,P<0.001)。城市和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民族、婚姻、职业、经济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河北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率低,且城市低于农村;农村建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贫困率高于城市、受教育程度低于城市。  相似文献   

17.
八年来我院精神药物使用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超  林多朵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765-2766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精神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其演变。方法:采用一日法对厦门市南山疗养院179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药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将其结果与2000年相比较。结果:精神药物的使用频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新型精神药物的使用正在逐渐增多。结论:精神药物应用的多样性已是一种趋势,精神药物的合理使用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山区重性精神疾病治疗项目患者管理的患病特点,为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山区1 330例确诊患者进行排查,按照疾病特征和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3年底该区共排查1 33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患病率为3.71‰,其中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最高,患病率为2.15‰;男性705人,患病率为4.01‰,女性625人,患病率为3.42‰,不同性别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623,P<0.05);患者以20岁以下多见,患病率为13.94‰,不同年龄段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857.107,P<0.05)。结论:中山区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重点病种为精神分裂症,防治重点人群为青少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520例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为8.08%,年龄越大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性越大,以情感障碍发生率最高,多发生于起病1年之内,春夏季明显多于秋冬季,自杀方式以自缢、服毒、投河、投井、触电多见。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行为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为减少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行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已于2007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并依照本条例,于5月份开始启动精神疾病信息报告制度,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要对患精神疾病的人员从就珍到康复的过程向疾控中心进行周报告,旨在对患者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