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国敏  吴军 《国医论坛》1992,7(2):29-30
一般资料本组90例均系1975年10月至1988年8月的成年住院患者,治疗前全部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16~19岁12例,20~29岁14例,30~39岁22例,40~49岁28例,50~59岁12例,60岁以上2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急粒”)36例,急性单核白血病(简称“急单”)14例,红白血病(简称“红白”)4例,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急性变(简称“慢粒急变”)16例。计非急性淋巴细胞型自血病(简称“非急淋”)70例,急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人参茎叶总皂甙(GSL)对5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结果。其中原粒细胞白血病M_19例,M_215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12例,粒单细胞白血病M_414例,单核细胞白血病M_58例。结果表明:GSL对各型原代培养的急非淋白血病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分化作用,对急性粒单及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较强。除8例外,50例诱导后的细胞均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形态学、功能及细胞化学方面的改变。这一研究结果提示,GSL可能成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分化诱导剂。  相似文献   

3.
用活血化瘀药当归20g 丹参20g 赤芍20g 川芎10g 沙参20g 麦冬15g 板蓝根50g 山豆根30g 山慈姑50g 为主方,热毒血瘀者加双花、连翘各20g,黄芩、黄柏、黄连、柴胡各15g;血热妄行者合并犀角地黄汤加减;气滞血瘀者用丹参静脉点滴加理气药;配合化疗(急淋用 VMP、非急淋用 HOAP 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简称急白)36例(L_16例,L_23例、L_32例、M_17例、M_22例、M_37例、M_45例、M_52例、M_62例)。单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12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异基因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慢粒)白血病4例(慢性期3期,加速期1例)和急非淋白血病1例;用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7例,包括急非淋 白血病5例(CR13例,CR22例)和恶性淋巴瘤2例(初发1例,复发1例)。预处理方案:异基因者采用全身^61Co照射加环磷酰胺(TBI加Cy)或马利兰加环磷酰胺(Bu+Cy),自体移植者采用MA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或MAC+乙叉鬼臼甙(VP16)。移植后根据患者辩证证论治,给予中药口服。结果:12例移植均获成功,重建造血,中位随访时间18(4-70)个月,移植相关死亡率8.3%(1/12例),移植后复发和慢粒急变率25%(3/12例),无病长期生存率66.7%(8/12例)。按急性白血病CR1和慢粒白血病慢性期计算总有效率88.8(8/9例)。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如无相配的骨髓供者,在CR1期进行自体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降低急性白血病的复发率;慢粒白血病在慢性期进行异基因骨髓或外周血士细胞移植,可以达到长期存活;恶性血液病在移植后服用中药有可能降低并发症,并对促进造血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1967年至1980年,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10例白血病患者,疗效较好,兹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10例中,男6例,女4例;其中12~20岁5例,21~35岁3例,36岁以上者2例;急粒3例(1例合并绿色素瘤),急淋4例,慢粒2例,慢淋1例。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清除术治疗高白细胞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2年~2000年.我们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加小剂量方案,即阿糖胞苷(Ara—c)、三尖杉脂碱(Hom)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初治APL患者12例,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外周血象及骨髓象确定诊断,男19例,女11例,中位年龄30岁(12~61岁)。  相似文献   

7.
胺苯吖啶(AMSA)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已为临床证实。1998年5月-2002年8月,笔者用胺苯吖啶(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高三尖杉脂碱(H)和阿糖胞苷(A)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20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优越性,我们于1992年5月~1998年2月对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联合化疗及应用自拟的扶正固本生血汤综合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中西医组)共202例,均为住院病人,诊断符合天津1986年白血病分型讨论会标准。男128例,女74例;年龄6.5~52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M_166例、M_221例、M_36例、M_42例、M_512例、M_61例,L_150例、L_24例、L_340例。初治198例,复治4例。为了对比观察,我们选取同期在肿瘤科住院单纯用西药联合化疗的急性白血病病人73例作对照组(西医组)。两组的一般情况、病情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正>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2005~2008年间住院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均根据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确诊)。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36.2岁:其中急淋白血病8例,急非淋白血病22例(M13例、M29例、M37例、M52例、M61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简称慢粒,是一种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涉及髓系,其特点是粒系产生过多。本文收集2005年2月至2011年2月用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不甚满意,现将本文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大黄(庶虫)虫丸为主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76~1985年间,我们对一些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虫丸治疗,现将近期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36例慢粒患者随机抽样分为两组:化疗加大黄蜜虫丸组(下称结合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9岁,平均40.3岁。慢性期6例,急性变10例;中度脾肿大(3 cm 至脐平)者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清热法与化疗结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清热中药配合HA、IA、DA、MA等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部分M3患者使用亚砷酸及维甲酸治疗,部分患者静脉滴注参麦、丹参及榄香烯乳等药物辅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率为68.97%(40/58),部分缓解(PR)率为13.79%(8/58),未缓解(NR)率为17.24%(10/58),总缓解率为82.76%(48/58);M_1、M_2、M_3三种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较高,M_4、M_6两种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较低,维甲酸及HA治疗的CR率较高。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法与化疗结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称高白细胞型急性白血病。此症发病急,疗效差,病死率商。我科自1976~1987年共收治该症19例,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8例;年龄在11~62岁,50岁以下17例,以青中年居多;病程最短2天,最长28天;初治15例,复治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10例,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6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单)4例。19例先后都出现贫血症状,高  相似文献   

14.
<正>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症状多变,病机转归快而复杂,探讨化疗后的转归,对提高疗效较为有益,玆选择42例,分析探讨如下。一般资料 42例均为1987~1989年住院病例中化疗后病情变化较明显者,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2岁;病程最长121天,最短20天。42例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称简“急粒”)25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急单”)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急淋”)8例,淋巴肉瘤白血病4例,红白血病1例。化疗后临床分析 1、主要症从体征贫血:  相似文献   

15.
<正> 从篦子三尖杉Cephalataxus oliveri Mast.中分离出的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e),经临床试验证明对急性非淋巴型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系统肿瘤有较好的疗效,因此,查明篦子三尖杉中三尖杉酯碱的含量变化情况,可为这宗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一、材料与方法:在广东省仁化县的同一林地上,分别于1月12日(冬)、4月11日(春)、7月15日(夏)、10月11日(秋)采伐树龄比较接近(年轮依次为50,47,46,48;  相似文献   

16.
2000年6月—2002年6月,我们采用515抗瘤方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25例,并与单用联合化疗治疗的24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49例患者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68)诊断;均为初治患者,排除复发及难治者。49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15~62岁,中位年龄34岁;法美英协作组(FAB)分型:M_1型2例,M_2型8例,M_3型3例,M_4型  相似文献   

17.
中药蟾蜍酒治疗白血病——附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院从1977年12月至83年10月,试用中药蟾蜍酒治疗各型白血病32例.经临床观察,确有一定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无选择的以各型白血病为观察对象共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4~77岁之间.急粒4例、早幼粒4例、急单5例、红白血病3例、急淋9例、慢粒3例、慢淋1例、白血病前期3例.本组病人均经血液及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二、药物配制:取125克重蟾蜍15只,剖  相似文献   

18.
王恒兴 《河北中医》1990,12(3):33-33
近年来,在治疗再生障障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和急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简称急淋;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简称急粒;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简称急单)的过程中,观察到调整肾阴肾阳能够明显影响骨髓象的动态变化,本文仅就41例的资料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41例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在5岁~73岁之间,其中以21~40岁者多,有32例占78%;农民28例,占68.3%,工人8例占19.5%,干部5例占12.2%。再障24例(原发18例,  相似文献   

19.
三年来,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观察急性白血病30例,现将治疗情况及临床体会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3岁;其中30岁以下8例,31~40岁6例,41~50岁6例,51岁以上10例。本组病例均根据临床表现、血象检查及骨髓象检查确诊,并依据1980年苏州会议“关于白血病分型的建议”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共6例)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共24例)。二、观察方法: (一)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根据急性白血病起病急、发热高、变化快、病情险恶的特点,结合中医四诊所见,将其分为温热、湿热、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2例武汉市第二医院(430014)裴正义关键词:急单ANLL-M5;急粒ANLL-M2;中西医结合治疗;育阴活血;化瘀解毒笔者以育阴活血、化瘀解毒法为主,结合西药化疗,治疗两例急性白血病(急粒1例,急单1例,皆经本院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