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27岁,已婚,因检查发现结肠息肉2年就诊.既往于1岁时发现口唇及颊黏膜,双手指、足趾末端黑斑,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1995年因“肠梗阻”行外科手术,术中发现肠息肉,行部分肠段切除术.其母亲有“胃息肉”病史,未明确诊断.患者2003年9月28日肠镜提示结肠多发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息肉8处,病理示:结肠黏膜增生性息肉. 相似文献
3.
1临床病例男性患者,27岁,已婚,因检查发现结肠息肉2年就诊。既往于1岁时发现口唇及颊黏膜,双手指、足趾末端黑斑,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1995年因”肠梗阻”行外科手术,术中发现肠息肉,行部分肠段切除术。其母亲有“胃息肉”病史,未明确诊断。患者2003年9月28日肠镜提示结肠多发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息肉8处,病理示:结肠黏膜增生性息肉。2005年4月29日再次肠镜提示结肠多发息肉,病理结肠黏膜错构性息肉,结合临床诊断Peutz-Jeghers综合征。2005年6月6日肠镜下见距肛门40~10cm处可见19余枚大小不等的息肉,最大的直径约3cm,最小的约0.5cm,除距…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8岁,慢性腹泻5年,间断呕吐2月,入院.大便稀糊状,无脓血,便频,日4~5次,除脐周偶伴钝痛外无其它不适,近两月出现腹胀伴间断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血,近日加重.查体:一般情况尚可,面色较暗,口唇及颊粘膜有黑色素斑分布,大小不一,压之不褪色,在手背也有少量黑色素斑分布.胃镜及纤维结肠镜显示:胃部和全结肠遍布大小不一息肉,表面光滑,无蒂,其中胃部有一个巨大息肉,遂行胃部息肉切除术.手术发现:胃粘膜表面息肉密集分布,一巨大者达16cm×12cm×8cm,其余均小于2cm×2cm,将巨大息肉及基底胃壁切除,并随机切除其他几个息肉送检,病理诊断为错构瘤性息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难治性Ogilvie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分析20例Ogilvie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病人行全结肠切除.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全结肠切除是治疗难治性Ogilvie综合征的有效和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6.
Peutz-Jeghers综合征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utz-Jeghers综合征(P-J综合征),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或黑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现将我院1986-2001年收治的4例报告如下.例1,男,26岁,因反复便血5年,复发5 d入院.9岁时曾行"肠套叠"手术.查体:口唇、颊粘膜、手足部可见黑色斑.肠镜示:回盲部至直肠齿状线可见0.6~2.O cm息肉多个,呈散在分布,肝曲至回盲部所见8个息肉,均有长蒂,表面呈分叶状.胃镜示胃大弯及十二指肠段分别见一直径约0.4 cm息肉,基底宽,表面光滑.经行肠镜下电切息肉9个.病理诊断:乙状结肠息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分析12 例结、直肠疾病患者经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的手术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 通过围手术期对患者的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加强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是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也叫黑斑-息肉综合征,临床比较少见。本人曾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正> 家族性息肉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结肠全切除手术治疗的两种疾病。我院对3例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进行全结肠切除手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46岁。因脓血便1年,钡灌肠发现直肠乙状结肠多发息肉,入院诊断结肠息肉病。于1969年3月24日手术,术中见乙状结肠、降结肠处肠壁 相似文献
11.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现行的临床诊断条件为消化道2个或2个以上经组织学证实的错构瘤性息肉、皮肤或黏膜色素沉着以及家族史[1]。研究[2]发现STK11基因是PJS的致病基因,主要参与调控细胞周期、代谢和极性等。由于PJS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异质性,因此其确诊需借助于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2.
陈浩东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2,14(4)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又名黑斑息肉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家族中有多人患此病并不少见,约30%~5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1].本病多以反复腹痛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反复黑便,严重者可产生肠梗阻症状.一般认为在出现并发症,如出血、梗阻、肠套叠或可疑癌变时需外科手术干预.我院收治1例PJS成人患者,该患者以肠套叠症状入院,现将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PJ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1年6月该院收治PJS综合征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中有PJS家族史患者共21例.56例患者可见胃、十二指肠息肉及结肠、直肠息肉.56例患者共行病理检查113例次,错构瘤66例次、腺瘤24例次、炎性息肉11例次、幼年性息肉5例次、增生性息肉3例次、息肉癌变2例次、错构瘤息肉合并腺瘤性息肉1例次、幼年性息肉合并炎性息肉1例次.结论 PJS是临床上较为少见但易于诊断、容易复发的疾病,一旦明确诊断,主张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3岁,柏油样便5天,腹痛伴呕吐1天于 2002年8月14日住院。发病第2天曾在本院门诊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张力中等,壁软,蠕动好,胃黏膜增粗,紊乱,胃窦部小弯侧见边界光滑的类圆形充盈缺损,可移动, 局部胃壁柔软,幽门通畅,十二指肠球部充盈好,2、3段未 相似文献
15.
16.
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肌鞘内拖出术治疗结肠多发性息肉病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 6月~ 2 0 0 1年 6月 ,本院采用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肌鞘内拖出术治疗结肠多发性息肉病 2 1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4例 ,女 7例 ,年龄最小 1 6岁 ,最大68岁 ,平均 37岁 ,有家族史者 1 3例 (其中 1家 3例 )。病程1~ 9a。主要表现为血便 ,血便呈暗红色 1 4例 (66 .7% ) ,呈鲜红色 2例 (9.5 % ) ,粘液血便 5例 (2 3 .8% )。大便次数增多 1 7例。伴有阵发性腹痛 1 8例 ,多为隐痛。经钡灌肠检查确诊者7例 ,经纤维结肠镜确诊者 1 4例 ,2种方法均采用者 5例。本组术后病理检查癌变者 7例 ,占 33 .3 %…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加强对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认识,以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总结3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胃肠遭息肉行内镜下切除,较大无蒂息肉手术切除,辅以术中内镜检查.结果 31例患者口唇、口腔颊黏膜、手指脚趾末端均有散在分布的黑/褐色斑,29例有阵发性腹痛,伴腹胀,无排便、排气、血便.息肉分为无蒂、亚蒂、长蒂息肉,表面呈分叶状或菜花状,部分息肉表面黏膜糜烂,伴溃疡形成.术后第3天发生便血4例,小肠穿孔行手术修补治疗1例.病理证实错构瘤29例,十二指肠黏液腺癌1例,空肠黏液腺癌1例.结论 胃镜、结肠镜、小肠镜是Peutz-Jeghers综合征重要的治疗手段,≤3cm息肉行镜下切除,>3cm无蒂或亚蒂息肉或可疑癌变倾向的患者宜手术治疗,术中辅以内镜检查进一步切除小肠息肉是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Soave's手术,因手术操作简便,腹腔污染少及术后排便功能良好等优点,日益受到广大基层医生的青睐。沿用该术行全结肠切除治疗结肠息肉病、全结肠型巨结肠等屡见不鲜。现将本院二例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脱、回肠肛管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报告如下,并以期求得避免该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