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推拿功法学学科特点,分析推拿功法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意义,从教学内容、教师意识、考核评价方面论述推拿功法学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评价其实施效果,实现对中医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推拿治疗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推拿手法、推拿功法与经络腧穴,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该课程是我校首批校级精品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推拿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使之在今后工作中,成为独立运用推拿治疗疾病的高级推拿专业人才。笔者根据多年的推拿教学体会,不揣浅陋,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3.
传统功法训练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统功法增强推拿临床者的体质,增加其运用手法的技巧、耐力和功力,充分发挥推拿的临床疗效[1]。研究表明,功法训炼能够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免疫能力、心理功能[2-5]。功法训练也被普遍认为能显著增加推拿专业学生所需的肌力(指力、握力、臂力、腰腿力量等),但是关于肌力、肌耐力方面定量研究很少。本研究检验练功对学生捏握力、上肢肌耐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推拿手法学》课程是推拿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关键是培养学生推拿手法操作技能。笔者遵循中医推拿传统文化传承理念,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如落地推拿练功“课中课”,开展“师承”相授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更快地达成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经络腧穴学》课程是针灸推拿专业课中的基础课程,也是启承的桥梁课,该课程授课对象是我校高等专科层次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面对专业新知识不断增加而课时逐步减少的现状,尽力探索能扎实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即“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分课堂应用于中职针灸推拿学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16年就读的中医康复保健专业200名学生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随机抽取98名学生为观察组,102名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学生针灸推拿学采用对分课堂方式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成绩以及针灸刺法灸法、推拿功法手法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针灸推拿学基础知识及实践操作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针灸刺法灸法、推拿功法手法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分课堂用于中职院校针灸推拿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针灸推拿学基础知识水平,促进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针灸刺法灸法和推拿功法手法掌握程度更佳,可以在医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探讨了在医学基础课程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动作语言,加强形态学课程教学的直观效果,以期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形象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中医学院《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拿手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动手能力的强与否直接反映出《推拿手法学》教学质量的好与坏。从客观上讲,既往和目前我校学生在该课程结束后推拿手法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临床要求略显不足,针对这一事实,和为了配合《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诸环节的改革研究,笔者对本校《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现状加以分析,并简要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供参考。1总体课时不足与课时分配不合理我校历届针灸推拿本科、中医医疗本科等专业《推拿手法学》的课时总数为40学时左右。例如,2002级针灸推拿本科专业《推拿手法学》的课时总数为40学时,其中理论24…  相似文献   

9.
《推拿手法学》是推拿本科专业的重点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技能非常强的临床技能课,其教学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临床动手能力。本文主要谈谈在本科专业设置《推拿手法学》网络课程的必要性与优势性。1《推拿手法学》教学现状1·1理论课课时不足,临床实习量不够在扎实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反复的手法练习是提高手法娴熟性、准确性的重要途径。但本科生的课堂学习长期以来一直维持在20多学时,同时由于《推拿手法学》的教材精炼概括,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深入细致的教与学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致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  相似文献   

10.
推拿手法学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是针灸推拿、康复、中医骨伤等医类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各种推拿手法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通过开放教学资源、教学内容、考试方式、教材建设的改革,以及举办推拿手法大赛、多媒体的实践、开展推拿手法辅导与专题讲座,有效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