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广东省不同生活方式公务员的生存质量状况,并探讨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公务员2 805名。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公务员的SF-36得分吸烟组低于不吸烟组,大量饮酒组低于不饮酒或少量饮酒组,不吃早餐组低于吃早餐组,睡眠时间少组低于睡眠时间多组,不参加体育锻炼组低于参加体育锻炼组,经常工作应酬组低于不经常应酬组,长期伏案操作电脑组低于不长期伏案操作电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结果显示,进入公务员生存质量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喝酒、工作应酬、半年内是否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吸烟、体育锻炼、早餐习惯、睡眠时间以及长时间久坐操作电脑等生活方式因素(P<0.05)。结论喝酒、工作应酬、吸烟、体育锻炼、早餐习惯、睡眠时间以及长时间伏案操作电脑等生活方式与公务员生存质量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生活方式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现况,为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用调查表收集不良生活方式各项指标。结果:44.51%的学生存在不良生活习惯,且没有意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危害;76.10%的学生表明现有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需要进行改进;在调查中存在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依次为吸烟65人,占17.85%,饮酒94人,占25.8%,缺乏体育锻炼171人,占46.98%,高盐高脂饮食123人,占33.8%。不良生活方式在不同性别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良生活方式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如何从知到行,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以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饮食习惯、性格、工作强度及体育锻炼对中老年知识分子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呼和浩特市7所高等院校854名45岁以上中老年知识分子的健康体检及问诊调查,了解不同的吸烟、饮酒、饮食习惯、性格、工作强度及体育锻炼情况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结果:吸烟、经常饮酒、高脂饮食、生活不规律、不经常体育锻炼的中老年知识分子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生活规律,不吸烟,偶尔饮酒或不饮酒,中等饮食或清淡饮食,经常体育锻炼的人群。性格急躁与温和,工作强度劳累、一般、轻松组之间中老年知识分子糖尿病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老年知识分子如能采用正确的生活方式及科学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可使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降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饮食和行为生活习惯及其对体质的影响,为开展高校健康教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院2005级新生的行为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并收集学生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校少数学生有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大多数学生饮食搭配不合理,部分学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是否每天吃肉食、喝牛奶、吃零食的学生体质状况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对学生加强合理营养和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的危害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软科学研究方法,对甘肃省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甘肃省高职院校学生对健康的涵义以及影响健康因素的认知程度较好;有近1/5的大学生经常有孤独和焦虑等心理障碍;1/3的高职大学生有吸烟与饮酒的不良习惯,不能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大学生课余锻炼的自觉性较差,在对体育的认识与行为上存在着一定偏差;自我保护意识差,保健知识缺乏。笔者就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多维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蚌埠市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健康相关行为的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蚌埠市城市社区抽取60岁以上城市居民1 124人,农村社区抽取60岁以上农村居民1 157人。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使用《社区居民健康相关行为问卷》《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问卷》等,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入户进行一对一调查,分析不同人口社会学方面慢性病患病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人口社会学资料和健康相关行为对慢性病患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调查人群患有高血压887例(43.2%),糖尿病251例(1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8例(13.1%),脑卒中345例(16.8%),其他慢性病552例(26.9%)。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患病的风险因素是城市社区、丧偶、其他婚姻状况、吸烟、经常饮酒,口味适中、口味轻、体育锻炼和主动健康体检可降低患高血压风险;糖尿病患病的风险因素是城市社区、吸烟,体育锻炼降低患病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因素是男性、年龄、丧偶、其他婚姻状况、吸烟、已戒烟和经常饮酒;脑卒中的风险因素是城市社区、丧偶、吸烟和经常饮酒,与老伴一起生活、与子女一起生活、与老伴和子女一起生活、居住条件、偶尔饮酒、吃早餐和体育锻炼降低患脑卒中风险;其他慢性病的风险因素是男性、丧偶、其他婚姻状况、吸烟、经常饮酒,居住条件已戒烟、偶尔饮酒、口味适中、吃早餐和体育锻炼降低患病风险。结论:社区、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居住条件、与谁一起生活等人口社会学因素以及吸烟、饮酒、饮食口味、体育锻炼、是否主动体检等健康相关行为对蚌埠市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西乌珠穆沁旗居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按比例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西乌珠穆沁旗居住满5年的18岁以上居民3 528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西乌珠穆沁旗居民中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人群中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体质指数,而脑卒中的人群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蒙古族人群吸烟率、饮酒率高于其他民族人群。调查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9.4%和16.8%,吸烟率为22.2%,饮酒率为15.9%,其中男性的吸烟率、饮酒率、锻炼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体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吸烟、饮酒、超重、肥胖、遗传等因素是西乌珠穆沁旗居民慢性病的患病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西乌珠穆沁旗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中健康危险因素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中健康危险因素的状况,为预防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12县(市)、区2811位年龄≥35岁居民的行为进行调查。结果:中老年居民吸烟率28.5%,饮酒率30.8%。随着吸烟人群吸烟量的增加,饮酒的可能性也增加。29.5%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在8h以上,24.1%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h。57.9%的居民经常出现睡眠困难情况,而且女性高于男性。0.1%的居民同时喜欢食用动物油、甜食、咸食,并经常食用油炸食品、酱菜和盐腌食品。35.4%的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超重患病率30.0%,肥胖患病率3.5%。综合健康行为分析表明:同时具有3种以上健康行为的居民占55.41%,而同时具有5种健康行为的居民仅占0.15%。结论: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老年居民的各项卫生行为状况不够合理,应加强中老年居民健康卫生行为的宣传,以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健康生活方式对中年农民工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56例中年农民工高血压患者进行半年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患者在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及睡眠均比干预前好转(P<0.01);干预后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 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地改变中年农民工高血压患者身心状况,对提高其生命质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鹏 《热带医学杂志》2015,15(1):99-100,110
目的了解南京市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南京市4所高校的83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南京市大学生总饮酒率为52.88%(441/834),男女生饮酒率分别为64.68%和39.95%,男生饮酒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来自城市的学生饮酒率(61.86%)高于农村学生(42.71%),理工类学生(60.93%)高于文史类(45.20%),毕业生(75.56%)高于非毕业生(46.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饮酒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男生、吸烟、父亲喝酒、校外居住、同学喝酒是大学生饮酒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南京市大学生饮酒行为较为普遍,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宣传饮酒的危害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Embryonic life and human lif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A new human life comes into being not when there is mere cellular life in a human embryo, but when the newly developing body organs and systems begin to function as a whole, the author argues. This is symmetrical with the dealth of an existing human life, which occurs when its organs and systems have permanently ceased to function as a whole. Thus a new human life cannot begin until the development of a functioning brain which has begun to co-ordinate and organise the activities of the body as a whole.  相似文献   

12.
史怀泽敬畏生命的理论对于协调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这一理论本身的不足和局限,其并不能作为医学伦理学的生命观。但可借鉴、吸取其尊重生命的成份,丰富和完善医学伦理学关爱生命、护卫生命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3.
U生活     
yucca 《健康之友》2009,(11):168-168
让狗狗也爱上你的宝宝 我的宝宝即将出生,我看过很多报道说是狗狗可能会伤害婴儿,但是我实在不想把它送走。它陪了我5年了。  相似文献   

14.
Lentzner HR 《JAMA》2000,284(12):1513; author reply 1514-1513; author reply 1515
  相似文献   

15.
名词解释:近些年,丁克家庭逐渐增多,很多夫妻在放弃生育下一代的同时,却又想享受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于是丁宠家庭出现了:丁克选择宠物来替代孩子作为夫妻之间联系感情的纽带。他们的辛酸苦辣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活目的测试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7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高生命意义感的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4.53±1.04)分]、积极情感[(2.89±0.88)分]得分显著高于低生命意义感的大学生[(3.38±0.98)分,(2.04±1.07)分](F=27.806,P<0.01; F=13.635,P<0.01),而在消极情感[(1.09±1.12)分]得分显著低于低生命意义感的大学生[(2.45±1.41)分,F=21.513,P<0.01);(2)逃避与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r=-0.336,P<0.01),积极情感与生命的热诚和生活目标呈显著正相关(r=0.143 ~0.146,P<0.05),生命意义感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r=-0.121 ~ -0.335,P<0.05);(3)逃避对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有显著地负向预测作用(β=-0.133 ~ -0.179,P<0.05),生活目标和生命的热诚对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β=0.170 ~0.206,P<0.05).结论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生活满意度有密切的关系,高生命意义感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19.
20.
G D Lundberg 《JAMA》1983,249(16):2223-22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