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因吸烟而增加的危险性用“血压”值的术语形式来表示可以用来鼓励吸烟的高血压患者戒烟(Jhy—pertens,26:672—677)。方法:在台湾已经进行过大规模的工作组研究(n=23755,随访17年)比较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全因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基因Ser447Ter变异和吸烟的交互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对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17例非心脑血管病者进行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观察LPL基因Ser447Ter变异和吸烟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分布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卒中危险性的影响。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LPLSer447Ter携带比例为10.4%,显著低于对照人群(21.4%,P〈0.05);Ser447Ter携带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OR值为0.428(95%CI:0.194~0.994;P=0.035);吸烟者较非吸烟者罹患卒中风险OR=3.08(95%CI:2.105~6.876;P〈0.01);CC型中吸烟者发生卒中风险OR=4.14(95%CI:2.157~7.915;P〈0.01);CG型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比较OR=2.11(95%CI:0.442~10.08;P〉0.05);吸烟者CG型较CC型发生卒中风险为OR=0.29(95%CI:0.074~9.140;P=0.082),接近统计学意义;与CC/不吸烟比较,CG/吸烟者卒中风险OR=1.20(95%CI:0.320~4.505;P〉0.05)。结论 LPLSer447Ter是脑卒中低危性的基因标记,LPL基因Ser447Ter变异减弱了吸烟者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3.
<正> 香烟的烟雾中含有碳氢化合物、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致癌物质,可以影响心血管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它还是吸烟者患肺气肿、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都已确认。但是,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影响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室内的吸烟者经常使非吸烟者暴露于烟雾之中,空气中含有的有毒物质的浓度超过了吸烟者所吸入的浓度,因此大量的尼古丁被暴露于烟雾中的非吸烟者吸入。最近的研究表明:那些工作中暴露于吸烟者的非吸烟者,暴露于吸烟配偶的非吸烟者和暴露于吸烟母亲的儿童的肺功能较差,且这些儿童还有较多的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吸烟的交互作用对后续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REACTION)研究"的贵州地区分队列贵阳市云岩区40岁及以上城区居民, 基线调查始于2011年, 收集基线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疾病病史、生活习惯、吸烟状态)及完成代谢综合征(MS)相关生化指标检测;随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调查, 同时记录研究对象首次调查后发生的心血管事件, 平均随访(10.07±1.49)年,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代谢综合征与吸烟的交互作用对后续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研究共纳入7 275人, 发生心血管事件639人, 在多变量校正后, 与非MS从不吸烟者相比, MS吸烟者表现出更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HR(95%CI)为6.54(4.88, 8.78), 且比MS从不吸者[1.39(1.11, 1.75)]、非MS吸烟者[2.48(1.77, 3.49)]均高, MS与吸烟对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存在相加交互作用:RERI(95%CI)为3.30(1.89, 4.70), AP(95%CI)为0.55(0.43, 0.59), S(95%CI)为...  相似文献   

5.
吸烟已被证实为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但对于非吸烟者患病的研究非常有限,而且随着戒烟措施的成功实施,非吸烟者肺癌的比例会逐渐增加.最近研究表明,非吸烟者和吸烟者肺癌在流行病学、临床、分子生物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提示它们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了解结节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及吸烟情况与其BALF细胞分类。特别是T淋巴细胞数量、亚群分类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将经组织学证实的100例结节病患者分为3组:A组:无症状而胸片有阳性发现者(11例非吸烟者,7例吸烟者〕;B组:有呼吸道及全身症状者(50例非吸烟者,10例吸烟者);C组:结节性红斑和(或)关节痛和肺门淋巴结肿大者即Lofgren's综合征(16例非吸烟者,6例吸烟者)。全部病例均属于Ⅰ、Ⅱ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活动平板试验探讨健康体检吸烟者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92例健康体检吸烟者及110例健康体检不吸烟者,应用Bruce方案进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同时监测血压和12导联心电图,记录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恢复期的心电图和血压。结果92例吸烟者中阳性9例,可疑阳性13例,阴性70例。110例不吸烟者中阳性1例,可疑阳性5例,阴性104例。结论吸烟者活动平板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相似文献   

8.
因为香烟的烟中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包括致癌物质,所以有必要对长期接触烟雾的健康非吸烟者进行全面研究。本文报道日本29个健康中心对40岁以上的91,540名非吸烟家庭主妇的观察,经追踪14年(1966~1979年),按其丈夫的吸烟习惯,测定被动吸烟与其发生肺癌的危险性的关系。结果重度吸烟者的妻子比非吸烟者的妻子得肺癌的危险性高,且与吸烟量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按年龄、职业标准,当丈夫是非吸烟或偶尔吸烟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烟和脂多糖(LP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NFκB活化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各10例、COPD稳定期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各12例。分离培养PBMCs,分别采用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和放免法检测NFкB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IкB蛋白含量及细胞上清IL8浓度的变化。结果未经LPS处理的健康吸烟者和COPD吸烟者PBMCs中NFкB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IкB蛋白含量及细胞上清IL8浓度均分别显著高于健康非吸烟者和COPD非吸烟者(P<005)。以10μg/L的LPS刺激后,上述指标在健康非吸烟者中无明显变化,而在健康吸烟者、COPD吸烟者和COPD非吸烟者中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吸烟和脂多糖刺激健康者和COPD患者PBMCsNFкB活化增强,IL8释放增多,提示吸烟者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无症状吸烟者可导致心脏交感神经活动增加,迷走神经活性降低。通过对其进行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分析能有效评价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状态,揭示吸烟对心脏的危害。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共收集无症状吸烟者50名,均为男性,限定年龄范围在40~55岁之间,平均年龄49岁,12导联心电图、胸透、B超、肝肾功能及血糖血压均正常。按此年龄区间配对选择50名非吸烟者作为对照组。吸烟组平均烟龄14.5年,平均每日吸烟量20支。吸烟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咳嗽、咯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脏病史。…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吸烟妇女比不吸烟者更早达到经绝期,其原因未明,可能是由于苯并芘或其它有毒物质对原始卵母细胞的破坏。为了解被动吸烟与绝经年龄的关系,作者选择了35岁和35岁以上妇女261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确定吸烟者的自然绝经年龄为49.7岁,非吸烟者为50.8岁,非吸烟者中其丈夫不吸烟和吸烟的平均绝经年龄分别为51.9岁和49.8岁。经逻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人群长期吸烟者心脏解剖结构和功能变化及可能的参与因素。方法:以超声心动图检查一组确证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其它相关严重疾病的 30 例长年吸烟和52 例除性别构成外,年龄、体重指数、血压水平相匹配但不吸烟的正常健康成人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以协方差分析校正性别构成不均衡,以及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可能的影响后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和结论:长期吸烟者一些心脏解剖及收缩功能指标与吸烟程度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与不吸烟者相比,部分指标差异也有显著性。但考虑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水平可能的影响并予以校正后,吸烟者心脏测值仍有意义的变化有:与吸烟程度相关的左房内径增大,搏出量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平均肺动脉压上升。大血管和心室内径及室壁厚度变化不大;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与不吸烟者无异,与吸烟程度也无相关性。有一些在对比分析时差异不一定有显著性的因素可能影响这些指标的变化,如血压水平、年龄、体重指数等,应注意予以考虑和校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群体中血压联合体质量指数(BMI)对新发慢性肾脏病(CKD)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开滦研究人群作为研究队列,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共84 671人。依据血压[高血压: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 mm Hg或有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服用降压药;正常血压: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 mm Hg且无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病史和未服用降压药]和BMI(超重肥胖:BMI≥24 kg/m~2;非超重肥胖:BMI24 kg/m~2)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正常血压非超重肥胖组、正常血压超重肥胖组、高血压非超重肥胖组和高血压超重肥胖组;CKD定义为:至少2次体检出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或者蛋白尿;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新发CKD的累积发生率,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累积发生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不同组别对新发CKD的影响。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84 671名基线非CKD人群,在平均随访(8.77±1.41)年期间,共新发CKD 3 625例,累积发生率达4.28%;正常血压非超重肥胖组、正常血压超重肥胖组、高血压非超重肥胖组、高血压超重肥胖组新发CK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63%、3.26%、4.47%、6.63%;并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与正常血压非超重肥胖组相比,正常血压超重肥胖组、高血压非超重肥胖组和高血压超重肥胖组新发CKD的风险均增加,对应的HR(95%CI)分别为1.23(1.10~1.37)、1.53(1.35~1.73)、2.23(2.02~2.47)。此外,分别除外糖尿病、吸烟及服用降压药人群后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主要研究结果趋势一致。结论高血压和超重肥胖与新发CKD相关,同时合并高血压及超重肥胖新发CKD风险高于单独高血压或者超重肥胖者。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评估中年期血压改变如何影响未来生存期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方法和结果:汇集美国7个不同队列研究的数据。研究者把非心血管疾病死亡作为竞争性风险因素,评估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男性和女性未来生存期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研究者评估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吸烟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氧化应激的关系,及其普伐他汀治疗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交叉设计方法。吸烟者30例接受30天普伐他汀(20mg/d)和30天安慰剂治疗,30名健康男性非吸烟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水平,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吸烟者血清MDA水平较高,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性功能受损,两者呈负相关。治疗30天后,吸烟者血清MDA水平显著下降,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得到改善,其程度与MDA水平下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氧化应激是吸烟者血管内皮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抗氧化应激,从而保护其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吸烟者呼出气冷凝液(EBC)和血清中炎症因子,探讨健康吸烟者气道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程度,及这种炎症反应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名健康吸烟者和36名非吸烟者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接受肺功能检测,同时测定血和EBC中白三烯B4(LTB4)和8-异前列腺素(8-ISO)浓度。结果吸烟者血和EBC中LTB4和8-ISO虽有增加,但与非吸烟者未见统计学差异(P 0. 05)。吸烟者EBC中的LTB4与8-ISO存在相关性(r=0. 732,P 0. 001),同样结果显示在非吸烟者(r=0. 723,P 0. 001)。吸烟者EBC中LTB4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均存在负相关性(分别为r=-0. 643,P 0. 001; r=-0. 531,P=0. 003); EBC中8-ISO与FEV1和FVC亦存在负相关性(r=-0. 733,P 0. 001; r=-0. 707,P 0. 001);而非吸烟者中未发现这种相关性。吸烟指数与EBC中8-ISO存在相关性(r=0. 463,P=0. 01),且吸烟指数与FEV1和FVC存在负相关性(分别为r=-0. 586,P=0. 001; r=-0. 550,P=0. 002)。结论吸烟者存在气道及全身的炎症反应,气道炎症受吸烟程度影响。吸烟者的肺功能受损与气道炎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罹发风险增高和过早死亡皆明显相关,并为包括心衰(HF)在内的心血管疾病的公认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然而,晚近有研究表明,吸烟者较素未吸烟者罹患急性冠脉综合征后死亡风险有所降低,并被称之为吸烟相关矛盾现象。本文旨在就吸烟与HF住院者院内及近期预后间关系进行了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非杓型血压与展起高血压的关系及各自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疑似OSAHS患者102例,进行多导睡眠图(PSG)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OSAHS对非杓型血压与晨起高血压的影响;研究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与杓型血压患者相比,非杓型血压患者的夜间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吸烟者内皮素-1(ET-1)基因Lys198Asn(G198T)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将213例吸烟者和192例非吸烟者分为CHD组(198例)和对照组(207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PCR-SSCP)检测ET-1基因G198T多态性。按吸烟与否分析G198T多态性与CHD的关系。结果当ET-1基因G198T基因型为GG时,吸烟者的调整OR=2.35(95%CI:2.15–6.83,P=0.00);基因型为GT+TT时,不吸烟者的OR=2.05(95%CI:0.98-6.97,P=0.00),吸烟者的OR=5.65(95%CI:2.87–7.65,P=0.03);吸烟者的GT+TT型更可能患冠心病,风险是GG基因型的5.65倍(OR=5.65,95%CI:2.87–7.65,P=0.03)。结论吸烟者ET-1基因G198T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CHD的发病具有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CHD的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20.
吸烟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和IL-8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吸烟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NF κB活化和IL 8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各 8名 ,观察核因子 кB (NF кB)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I кB蛋白、白细胞介素 8(IL 8m)RNA及细胞上清IL 8浓度的变化。结果 未经LPS处理的吸烟者PBMC的NF кB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I кB蛋白、IL 8mRNA及细胞上清IL 8浓度均分别显著高于未经LPS处理的非吸烟者 (P <0 .0 5 )。以 10 μg/L的LPS刺激后 ,上述指标在非吸烟者中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在吸烟者中则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脂多糖刺激吸烟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 кB活化增强 ,IL 8释放增多 ,提示吸烟者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