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1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5个月,胸闷、气促7 d,晕厥2次"入院。入院5个月前患者乘长途飞机后出现双下肢水肿,伴头晕、胸闷,未予重视。1周前,患者再次乘长途飞机后出现脚肿,且活动时发生晕厥2次,伴胸闷、气促、咳嗽,于当地医院查CT示双侧肺栓塞,为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体格检查:血压95/6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呼吸急促,心率110次/min,心律齐,肺动脉瓣区第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89岁,因活动时胸闷、气喘10 d余入院.1年前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DDD),当时查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此次入院前出现活动时胸闷、气喘,伴有周身乏力、咳嗽、咳痰,经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后逐渐发展至静息状态亦有症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院时体检:BP 120/7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颈静脉显露,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双侧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于1999年3月出现间断视物模糊、头晕,测血压双上肢210/120mmHg(1mmHg=0.133kPa),双下肢测不到,诊为大动脉炎。于同年10月在当地行大动脉造影,发现腹主动脉狭窄,左肾动脉狭窄90%,予行左肾动脉扩张,术后血压降至160/120mmHg。两个月后患者血压再次升高,2000年4月于我院行大动脉造影术中见腹主动脉狭窄80%,左肾动脉起始段狭窄90%,右肾动脉两条,一条开口狭窄70%,另一条开口狭窄90%,予左肾动脉行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PTRA)+支架术,腹主动脉行经皮主动脉球囊扩张(PTA)+支架术,术后血压渐降至130/80mmHg。2003年4月起患者…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患者男性,67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憋气5年,心慌不适半月"于2019年6月6日入院。患者于5年前着凉后出现胸闷憋气,活动后加重,夜间可憋醒,伴双下肢水肿,行心脏超声示:左心增大,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28%,给予"缬沙坦、螺内酯"等治疗,症状好转。5年来自诉症状反复发作,3年前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段约20%~30%狭窄,左室造影示收缩功能明显减弱。1年前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替代缬沙坦(ARNI)治疗,半月前出现心慌不适,多于活动或情绪激动后发作,动态心电图提示短阵室速、频发室早(9274次/d),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入院检查:T:36.5℃,P:61次/min,R:17次/min,BP:111/55 mmHg(1 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61次/min,律不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1360.57pg/ml,高敏肌钙蛋白I 0.12 ng/ml。心电图示:室性早搏,多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心脏超声结果示:左心增大,左室收缩功能减低(LVEF 32%)。  相似文献   

5.
例1 女,40岁。心悸气短胸闷20年,伴左侧肢体偏瘫3个月,于1989年12月入院。诊断为风心病双瓣膜病变、房颤、心衰、脑梗塞伴左侧肢体偏瘫。血压16/8kPa(120/60mmHg)。超声示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瓣膜增厚钙化,后叶赘生物形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轻度狭窄,瓣膜钙化。X线胸片示左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气短5年"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气短,活动时发作,休息后可好转。2年前查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未治疗。2014年3月外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冠脉未见异常。无其他病史。入院体检:BP:120/80mmHg(1mmHg=0.133kPa),T:36.7℃,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min,律齐,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性,26岁。因"血压升高8个月,心悸、出汗3个月"于2011年11月2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个月因针刺样胸痛就诊外院,查血压170/120 mmHg,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此后血压时有波动,在110160/70160/70120 mmHg。2011年8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心悸、出汗和乏力,间断腹胀、便秘、恶心和呕吐,血压可达195/140 mmHg,心率达120120 mmHg。2011年8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心悸、出汗和乏力,间断腹胀、便秘、恶心和呕吐,血压可达195/140 mmHg,心率达120130次/min,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4%(余不详),为进一步诊治于11月4日来我院门诊。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8.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56岁。主因"反复发作胸闷、晕厥20天"入院。入院后16h再发胸闷,数秒后意识丧失、小便失禁,血压、心率明显下降,约1 min恢复正常,心电图出现一过性aVR导联ST段抬高,余导联ST段明显压低。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呈线性显影,狭窄98%左右,前降支及回旋支血流TIMIⅢ级;右冠开口狭窄85%。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间断胸闷7年"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否认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常规术前碘过敏试验阴性,对比剂采用碘克沙醇(商品名威视派克)。术前血压100/80 mmHg(1mm Hg=0.133 kPa)。冠脉造影示:前降支(LAD)近段90%狭窄,第一对角支(D1)和D2从病变起始部和中间发出;右冠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患者男,65岁,因反复胸闷2月入院。既往有吸烟史、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史。入院后控制血压、血糖,予规范阿司匹林及氯比格雷抗血小板治疗3d后行冠脉造影术示:左主干(LM)远端狭窄50%,左前降支(LAD)中段第一对角支(D1)发出前狭窄75%,回旋支(LCX)开口处狭窄90%,前向血流均为TIMI3  相似文献   

11.
左肺动脉缺如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性,38岁,因反复阵发性咳嗽伴气喘30年入院。患者于7岁开始出现咳嗽、气喘,每年发作10余次,经门诊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可改善。入院前1个月患者咳嗽加剧并伴胸闷、气喘,经院外治疗无效收入我院。入院体检: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口唇轻度发绀;胸廓无畸形,左肺呼吸音较低,无干湿性啰音;心率88次/min,律齐,各心脏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无杵状指、趾。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90.3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7.2%。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6 0岁。因活动后胸闷 2个月 ,持续胸痛 7d ,加重伴晕厥发作 2h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 2个月出现活动后胸闷 ,休息及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入院前 7d劳累后胸骨及剑突下疼痛 ,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 ,可放射至背部、下颌及后腰 ,持续疼痛 ,间断加重。入院前 5d在外院测血压 15 0 / 90mmHg (1mmHg =0 133kPa) ,予以硝苯地平 10mg每天 3次 ,查血、尿常规及心电图基本正常 ,腹部超声示胆囊多发结石 ,未特殊处理。入院前 2h刷牙时突然晕厥 ,大小便失禁 ,10min后好转。急救医师测血压 0mmHg ,心电图示Ⅰ、aVL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  相似文献   

13.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5):492-494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68岁,因"间断胸闷胸痛16 h"于2018年12月10日入院。患者16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为心前区压榨紧缩感,伴眩晕、大汗、恶心、呕吐,持续约30 min, 经休息缓解。4 h前再次出现胸闷,伴一过性意识丧失,约半分钟后意识恢复,醒后无肢体活动障碍。急到我院就诊,测血压66/47 mmHg(1 mmHg=0.133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104次/min, Ⅱ、Ⅲ、aVF可见Q波,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心前区疼痛1个月,加重伴胸闷半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达190/100 mmHg(1 mmHg=0.133 kPa),平时控制不详.查体:血压120/60 mmHg,心率60次/分,体重指数(BMI)为34.5 kg/m2(肥胖),余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病理性Q波.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因"反复右上腹胀痛2年"于2015年4月21日拟诊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收入我院普外科。入院后全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脏超声示左房内径42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5mm,收缩末期内径53mm,右房、右室大小均正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36%;经会诊后转入心内科。追溯病史:患者近1年活动时有胸闷、气短,无胸痛、晕厥,可完成日常活动。患者有高血压病史7年,血压最高180/100mmHg(1mmHg=0.133kPa);服药史:缬沙坦氢氯噻嗪(80mg/次,1次/d)、酒石酸  相似文献   

16.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主因"间断性心悸1年,晕厥1次"。患者于1年前因情绪异常或活动后出现间断心悸,伴胸闷、胸痛,未行任何诊治。3天前感心悸、胸闷,之后突发晕厥,伴抽搐,约数十秒自行恢复,门诊以晕厥待查收住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及其他疾病病史。入院后查体:体温36.2℃,脉搏6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1/78 mmHg(1 mm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7.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74岁.3天前因呕吐在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V1~V6 ST段弓背向上抬高,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TnI)升高,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前半天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快速心房颤动(房颤).查体:血压90/68 mmHg(1 mm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6岁。1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休息后好转,未经任何治疗,此后病情逐渐加重,活动量逐渐减少,入院前1 d病情进一步加重,休息即气短,不能平卧,伴心慌,咳嗽、咳痰,胸痛、无咯血,于2013年10月22日来急诊以"心力衰竭"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血压180/100 mmHg,近1年血压正常。3年前曾因患"甲状腺癌"在外院行"甲状腺摘除术",术后未经系统内科治疗,病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5岁,因"心前区疼痛2周"入院,在当地医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二尖瓣轻度反流,二尖瓣前叶赘生物",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近段50%狭窄,右冠状动脉75%狭窄。患者2003年曾有心肌梗死病史,当时予以保守治疗,有高血压病史13年,血压最高200/120mmHg,平时口服厄贝沙坦,血压控制一般。查体:神清,精神可,中等体型,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 ,6 1岁。血痰、血尿、全身疼痛 10余天 ,胸痛7h入院。患者入院前 10余天出现牙龈出血 ,伴咳痰、痰中带血 ,肉眼血尿 ,全身疼痛 ,入院前 1d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12 3g/L ,血小板 14× 10 9/L ,白细胞 2 0 0× 10 9/L ,分类中原始细胞占 0 98,于入院前 7h患者胸闷 ,前胸压榨样疼痛 ,大汗 ,持续约 1h后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2年前患高血压 ,血压最高达 2 0 0 / 10 0mmHg ,间断服药 ;间断出现劳累及情绪激动后胸闷、心悸 ,经休息后缓解 ,未经诊治。体检 :体温 36 2℃ ,脉搏 78次 /min ,呼吸 18次 /min ,血压 15 0 / 80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