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发病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4例异位妊娠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发病年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48例,保守治疗16例,均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异位妊娠年龄<30岁占86.0%,人工流产史占51.5%,盆腔炎史占30.1%,放置宫内节育器占17.1%。结论手术是异位妊娠主要治疗方法,异位妊娠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人工流产在异位妊娠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发病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4例异位妊娠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发病年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48例,保守治疗16例,均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异位妊娠年龄〈30岁占86.0%,人工流产史占51.5%,盆腔炎史占30.1%,放置宫内节育器占17.1%。结论手术是异位妊娠主要治疗方法,异位妊娠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人工流产在异位妊娠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异位妊娠3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356例异位妊娠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发病年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异位妊娠年龄≤30岁占88.7%,曾有人工流产史占60.6%,盆腔炎史占46.9%。治疗:药物保守治疗(米非司酮+中药)、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结论异位妊娠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人工流产在异位妊娠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药物保守治疗及腹腔镜在异位妊娠治疗中成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异位妊娠1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的有关因素,探讨及时诊断的方法.方法 对144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孕产史、避孕方式、妇科疾病史、异位妊娠史、剖宫产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B超检查、误诊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人工流产史占83.3%,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占17.4%,盆腹腔手术史占23.6%(其中剖宫产术占1.39%).结论 人工流产史、宫内节育器及盆腹腔手术史异位妊娠发病率高,血尿β-HCG检测及阴道B超、后穹窿穿刺是异位妊娠重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及是否有生育要求,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异位妊娠发病及相关因素依次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史75例(48.08%)、不孕史35例(22.44%)、人工流产史41例(26.28%)、宫内节育器放置史30例(19.23%)、重复性异位妊娠史31例(19.87%)、剖宫产史30例(19.23%)、子宫内膜异位症史20例(12.82%)、附件炎手术史15例(9.62%)。期待治疗成功9例、药物治疗成功20例、经腹手术24例、腹腔镜手术92例、子宫动脉栓塞后行清宫术11例。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无介入并发症发生。随访术后造影66例,其中宫内妊娠36例、重复异位妊娠13例、不孕11例、其余6例暂无计划妊娠。结论对于有盆腔感染性疾病、不孕、反复人工流产、有异位妊娠病史的患者,应进行严密观察,特别注意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有关因素、临床特点。方法对99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孕产史、避孕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异位妊娠发病因素中有流产史(人流或药流史)占60.61%,有盆腔炎病史58.59%,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占42.42%,临床表现主要为停经、腹痛、阴道出血,但有少数症状不典型,HCG及B超检查及后穹隆穿刺相结合可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率。结论流产史,盆腔炎病史及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的异位妊娠发病率升高,临床医师应详询病史,对病史不明显患者,应结合相关检查,科学的分析病情,及早对异位妊娠作出诊断,并根据患者对生育要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528例异位妊娠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异位妊娠的主要发病因素。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52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发病因素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患者中有慢性附件炎占62-3%。人工流产史占19.7%:官内节育器占10.6%:输卵管手术史占5.4%;剖官产术后占2.13%;不明原因占O.3%。结论:慢性附件炎、人工流产、宫内节育器是异位妊娠的主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8.
异位妊娠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改英  张云华 《河北医药》2011,33(4):567-569
目的探讨与异位妊娠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病例组为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我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198例;对照组为同期在该医院行人工流产的宫内早期妊娠的健康女性396例。对调查表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下因素与异位妊娠存在相关关系:盆腔感染史(OR:10.805)、下腹部手术史(OR:3.543)、分娩史(OR:3.579)、人工流产史(OR:10.074)、多个性伴侣史(OR:7.121)、不孕史(OR:6.633)及吸烟史(OR:2.620)。结论盆腔感染史、下腹部手术史、妊娠史、分娩史、人工流产史、多个性伴侣史、不孕史及吸烟史可能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对异位妊娠危险因素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及特殊的临床表现,对这种妇产科急症能及时诊断正确治疗。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对原因、临床表现、特殊体征及诊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其发病年龄段及妊娠因素。结果90例异位妊娠中26—35岁发病率最高为74例,占82.2%,其发病因素主要为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其次是绝育手术后复通。结论根据发病年龄和发病因素:盆腔炎、附件炎36例,占总数的40.0%,绝育术后30例,占总数的33.3%,还有其他个体差异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98例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盆腔炎史、流产史、宫内节育器史、异位妊娠史等相关因素及早期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盆腔炎性病变、流产史、宫内节育器史及盆腔手术史对异位妊娠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超声及血β-HCG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结论:异位妊娠的致病因素复杂,盆腔炎性病变、流产史、宫内节育器史、异位妊娠史及手术史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盆腔炎性病变为根本原因。结合病史、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能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减少手术治疗,为采用保守治疗提供时机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生原因、误诊类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8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发病原因为绝育术史或人工流产史(43.18%),置宫内节育器不合理(22.72%)及相关炎症因子感染(12.5%);本组误诊情况为早孕10例,流产先兆5例,急性胃肠炎5例,卵巢肿瘤4例,盆腔有肿物2例;经积极治疗本组患者全部康复,无死亡病例。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原因主要为人工流产史、宫内节育器及炎症感染等,其在检查时偶有被误诊为早孕、流产先兆、肠胃炎、卵巢有异物等,此病治疗手段较为常规,一般行手术治疗即可康复。  相似文献   

12.
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以便更好预防,减少发病率.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5年1 2月在我科住院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人数,并与同时期住院分娩人数相比.分析2005年在我科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病原因.结果异位妊娠发病率逐年上升;乡村人员占77.27%,无业人员(包括无固定职业)占94%;有人工流产史者占47%,无妊娠史者占14.39%,宫内放置节育环者占6.1%,已行输卵管结扎术者占12.12%;手术史者占9.8%,慢性盆腔炎者占29.55%.结论异位妊娠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大多数为乡村人员,无业者占大多数;人工流产是异位妊娠发病的主要原因;人工流产后发生异位妊娠发病率比慢性盆腔炎患者患异位妊娠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3.
异位妊娠10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涛 《中国药业》2009,18(13):69-69
目的提高对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07例异位妊娠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异位妊娠患者中手术治疗105例,保守治疗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多与患者既往有流产史有关,临床表现有停经、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及腹膜刺激征阳性等,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4.
异位妊娠140例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国萍 《河北医药》2001,23(6):419-420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主要发病因素。方法 对140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发病因素依次为:人工流产术、盆腔炎症、置宫内节育器后及剖宫产术后,利用B超确诊率为93.8%。总误诊率为25.7%。结论 积极预防治疗性病、预防感染、降低人工流产及剖宫产率,是降低异位妊娠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合江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诊治的有计划生育手术史的妊娠妇女12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83例有人工流产史,22例有带环史,15例有输卵管结扎史。同时选择无计划生育手术史的妊娠妇女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120例妊娠中,99例发生异位妊娠,异位妊娠发生率达82.50%;对照组120例妊娠患者中,21例发生异位妊娠,异位妊娠发生率达17.50%。两组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导致异位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妇科医生要提高宫内节育器放置技术,在施行人工流产术时,要规范操作,积极预防术后感染;加强对育龄期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选择有效的避孕措施,减少意外妊娠,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工流产,从而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与异位妊娠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20例EP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来我院就诊的健康宫内孕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腔炎,有人工流产史,有IUD避孕史,盆腔手术史是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盆腔炎,有人工流产史,有IUD避孕史,盆腔手术史可能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生率、发生因素、误诊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对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0例异位妊娠中45例置宫内节育器(IUD),43例有盆腔炎史,39例为绝育术后,19例有人工流产史,误诊36例,192例行手术治疗。结论异位妊娠发生率有上升趋势,部分异位妊娠易误诊,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8.
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辛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47-2247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部位、发生率、发病的相关因素、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 结果 异位妊娠发病部位:壶腹部妊娠高于他部位输卵管妊娠(P<0.05),左右侧输卵管妊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有慢性盆腔炎者110例(45.8%),有人工流产患者74例(30.8%),有下腹部手术史86例(35.8%),宫内节育器72例(30.0%),有阴道炎病史76例(31.7%). 结论 异位妊娠发病率的增加与盆腔炎、流产、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病理改变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55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人数的8%,以输卵管妊娠为主;异位妊娠相关因素包括妇科炎性反应、多次孕产、盆腔手术、宫内节育器、月经紊乱、不孕史、吸烟。结论: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与近年来行人工流产、剖宫产及盆腔炎患者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55 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人数的8%,以输卵管妊娠为主;异位妊娠相关因素包括妇科炎性反应、多次孕产、盆腔手术、宫内节育器、月经紊乱、不孕史、吸烟.结论: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与近年来行人工流产、剖宫产及盆腔炎患者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