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real-time RT-PCR对江西省首起聚集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与分析,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对人感染禽流感的检测能力。方法采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咽拭子并提取RNA,分别采用流感甲/乙型通用引物、季节性流感特异性引物(H1N1、H3N2、H1N1pdm)、禽流感特异性引物(H5、H7、N9、H9、H10)进行real-time RT-PCR检测。结果患者A甲型流感、禽流感H7、N9核酸扩增结果均为阳性;患者B(患者A的母亲)甲型流感、禽流感H7核酸扩增结果均为阳性。结论经江西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复核,患者A与患者B均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为江西省首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聚集性病例。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甲型流感H5N1和H7N9是2种导致人类疾病的主要禽流感病毒。H5N1对家禽具有高致病性,可导致感染的家禽死亡,感染症状明显。H7N9并不使禽类致病,不易发现。中东、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中发现了人类感染H5N1的病例。目前,H5N1在亚洲、中东、欧洲和美国等许多国家的家禽和野生鸟类中分离  相似文献   

3.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H7N7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不断引起人类发病,并且推测这一病毒可能通过基因重配或突变演变为能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当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由于疾病  相似文献   

4.
1997年香港地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人们又先后获得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2003年末至今,我国大陆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爆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同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向接触人群传播。造成多人死亡。本次暴发的规模、传播速度、波及范围是40年来最严重的。截止2006年3月8日,卫生部报告我国有15例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患者,其中10例死亡。在4例治愈出院的患者中有2例患儿在我院救治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H7N7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不断引起人类发病,并且推测这一病毒可能通过基因重配或突变演变为能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当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由于疾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一般归在发热门诊就诊。因此,  相似文献   

6.
自从2003年再次出现以来,高致病性禽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H5N1)病毒在一些国家的动物间传播,在家禽中持续引起暴发疫情,并出现散发的人感染病例。为做好禽流感(H5N1)大流行的应对准备,针对禽流感(H5N1)病毒遗传抗原学的多样化需要候选多类型疫苗病毒。本文摘要报告了从禽类和人类分离的甲型流感(H5N1)病毒特性最新情况,介绍了甲型流感(H5N1)疫苗候选病毒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7.
1997年香港地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人们又先后获得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2003年末至今,我国大陆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爆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同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向接触人群传播,造成多人死亡。本次暴发的规模、传播速度、波及范围是40年来最严重的[1]。截止2006年3月8日,卫生部报告我国有15例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患者,其中10例死亡,在4例治愈出院的患者中有2例患儿在我院救治成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我院感染科于2005年10月和2006年1月收治…  相似文献   

8.
刘颖颖 《当代护士》2014,(7):102-103
H7 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3人感染H7 N9禽流感病例。H7 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故在临床上护理人感染H7 N9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仍缺乏一定的经验。2013年4月本院收治了1例人感染H7 N9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2013年3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的重症肺炎病例,此次报道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杭州市下城区2013年确诊报告的4 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分析, 为进一步科学防控人禽流感提供依据。 方法 对确诊病例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 采用荧光双标记探针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 对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4例病例表现为重症肺炎并呈进行性加重, 发病至首次就诊平均时间为2 d, 首次住院为5 d, 确诊时间为7 d。4病例呈高度散发, 病例之间无流行病学关联, 发病时间均为春季,均有农贸市场暴露史。对病例采取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疫点终末消毒、农贸市场停止活禽交易等综合措施后,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4例人感染高H7N9禽流感病例发病与农贸市场暴露有关, 暂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早期发现和救治患者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要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及时科学处置疫情, 以控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禽间的分布情况,指导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制工作。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医疗机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例及外环境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轻症流感样病例和严重呼吸道感染病例分别检测768份和605份,H7N9禽流感病毒全部阴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检测92份,阳性1份,阳性率1.09%;家禽粪便标本、笼具表面涂抹物、鸡蛋外壳涂抹物及不明原因死亡家野禽咽拭子和肛拭子共检测1317份,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22份,阳性率1.67%,阳性标本分布在4个县(区)的8个活禽交易市场。结论首次在丽水市检测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并在多个县(区)的活禽交易市场外环境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提示H7N9禽流感病毒已在丽水市禽间传播,存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病特征和可能感染来源,对丽水市报告的首例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禽类暴露史,从暴露过的同批鸡粪便中检测出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感染可能与农贸市场环境暴露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浙江省德清县2014年报告的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特征分析,为进一步科学防控人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 对确诊病例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对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德清县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5例,无死亡病例。重症病例主要表现为重症肺炎;分布在2个乡镇;年龄中位数为62岁(39~62岁);2/5的病例有慢性基础性疾病;5例病例发病与活禽交易市场暴露有关,所有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无流感样症状,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结论 早期发现和救治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对病例采取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疫点终末消毒、停止活禽交易等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2013年3月31日,3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确认[1]。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类新亚型的禽流感病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在全球尚属首发,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2]。然而,目前医学界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发病和病情演变规律了解甚少,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明确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感染途径,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可能接触活禽的环境开展检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的不同感染途径,采集相关外环境样品送实验室进行A通用、H5、H7与H9三种禽流感亚型检测。结果共采集4个家庭散养标本8例,检出甲型流感阳性标本6例,其中H7亚型2例,H9亚型1例,H7+H9亚型混合型2例,还有一份未分型;7个菜市场销售禽类摊位采集29例,检出甲型流感阳性标本27例,其中H5亚型2例,H7亚型2例,H5+H7亚型混合型5例,H7+H9亚型混合型7例,H5+H7+H9亚型混合型11例。结论菜市场销售的禽类和家庭散养的禽类大部分都带有H7亚型流感病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存在很大的风险,应及时采取休市或关闭活禽市场和宰杀家庭散养禽类以降低可能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屠宇平  杨小平 《疾病监测》2004,19(8):318-318
2004年1月末,WHO启动了流感大流行预案,以应答泰国和越南出现的由禽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严重的人类确诊病例。截止到3月中旬,报告的人类病例都与这两个国家禽类中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暴发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8个边境市(县)所属的综合性医院不明原因肺炎、病原待查重症肺炎和流感样病例开展病原学监测,了解广西边境地区流感病毒优势株及其变化,探索广西边境地区流感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控边境地区流感和人禽流感提供依据。 方法 在边境地区医院设置监测点,开展相关病例监测,提取监测病例咽拭子标本病毒核酸,反转录合成cDNA,多重 PCR扩增目的基因,电泳检测扩增产物;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鉴定流感病毒;采集从事饲养、销售和屠宰家禽的职业人群的静脉血34份,通过血凝抑制实验进行禽流感H5亚型抗体检测。 结果 2008年广西边境地区分离到6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5株,H1N1亚型1株;2009年分离到33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17株,H3N2亚型8株,H1N1亚型2株,甲型H1N1 6株;2010年分离到流感毒株130株,其中B型55株,H3N2亚型49株,H1N1亚型1株,甲型H1N1 25株;2008-2010年检测不明原因肺炎、病原待查的重症肺炎标本9份,人禽流感核酸和多重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采集从事饲养、销售和屠宰家禽的职业人群血样本34份,未检出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的标本。 结论 2008年和2009年广西边境地区的流感优势株为B型流感毒株,2010年为B型和H3N2亚型流感毒株;从有限的不明原因肺炎和病原待排查的重症肺炎病例标本中未检出禽流感病毒;禽流感H5亚型在职业暴露人群中未发现隐性感染。进一步加强对广西边境地区的流感和人禽流感病原学监测工作,对广西的流感和人禽流感的防控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H7N9型禽流感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人感染H7N9潜伏期一般为7 d左右,临床表现一般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重症患者发展迅速,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东省江门市活禽市场外环境中H7N9病毒污染情况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情况,指导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法 于2014年1月26日至2015年2月23日,在江门市选取5个禽类批发市场和33个居民肉菜市场,以擦拭涂抹法采集活禽档口外环境粪便、地面以及各种用具表面拭子,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酸,并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监测14个月中,采集样品989份,检出H7亚型阳性74份,阳性率为7.48%。鸡相关标本的阳性率最高(8.88%),鸡与其他禽种相关标本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02,P0.05)。砧板与刀具涂抹物阳性率高于笼框内面与笼子地面涂抹物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4.39,P0.01)。冬春季(12月至次年5月)阳性率稍高,为8.44%(70/829),夏秋季(6-11月)阳性率稍低,为2.50%(4/1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1,P0.05)。期间报告了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2月发病8例。结论 江门市冬春季活禽市场外环境普遍存在H7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20.
<正>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中的A(甲)型流感病毒属~([1-2])。根据血凝素蛋白及神经氨酸酶蛋白的不同可分不同亚型。其中H7亚型因其高致病性而备受关注~([3])。1997年11月,在澳大利亚Tamworth镇附近2个养鸡场中首次发现H7N4禽流感病毒~([4])。2018年1月,本院收治全球首例人感染甲型H7N4禽流感患者,经过22 d的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