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伤寒论》中的针灸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仲景学术思想的主要代表。在《伤寒论选读》所收集的398条条文中,以针灸主治或辅治的共有10余条,其中有用针者,有用灸者。这说明仲景不仅精于汤药,而且善于运用针灸。他在总结针灸治疗热性病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同时,对因针灸不当而引起的变证及其救治方法,都做了具体的论述。例如记载因“烧针”、“温针”、“灸”、“熨”等引起的“火逆证”就有10多条之多。本人仅就针灸疗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谈一点个人体会。1针灸治疗热性病的适应证1.1针刺法1.1.1刺期门以泄血室之热,治疗“热入血室”证。原条文…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坏病”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承祖  王宁 《陕西中医》1994,15(9):426-427
<正> “坏病”之名见于后汉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分述于太阳、少阳两篇、近现代医家沿用甚少。十余年来,笔者在研读《伤寒论》时,反复推敲原文字句,旁参有关资料,力求弄清概念,俾其指导临床。故不揣(?)陋,爱将坏病的肤浅认识概述如下: 1 仲景以误治命坏病 《伤寒论》把热性病总称伤寒,是以《素问·热论》“人之感于寒,则为热病”为理论依据,同时观察到这类热性病的发病原因,是人体受寒的反应。可知把热性病命为伤寒,是以病原为依据。以病原命各是《伤寒论》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伤寒二字定义如何?我们以怎样的眼光去钻研张仲景伤寒论? 伤寒论里面所讨论的伤寒,含有广狭二义。内经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说:“伤寒有几?曰: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之中,复有伤寒,足见广义的伤寒,包括一切热性病在内;狭义的伤寒,则指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在治疗热性病方面有着巨大贡献,它所确定的“六经”辨证论治规律,是温热学说形成的基础,其中不少的治疗方法方药,都能为后世温病家张本。但是,《伤寒论》毕  相似文献   

5.
小儿罹患外感热性病,容易化火生风,常见高热、抽风和昏迷.这三大急症,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同时存在,可由很多原因而引起,但根据临床所见,确以外感热性病(属于感染性疾患)居多.兹就我们的临床体会,按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分别讨论如下,井请同道指正.一、高热高热是指发热在40℃左右,或壮热不退,肌肤灼热,体若燔炭之症,是外感热性病中必有的症状;但由于病邪有轻重,体质有强弱,治疗有迟早,故虽同样的高热,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转归.按其性质,大致可分"温证"、"热证"和"火证".(1)温证:此系外感热性病(温热病)初期症状,即未经化热化火者.四季皆可遇见,属邪在表、在卫分.(2)热证:为"温证"的进一步发展.就温  相似文献   

6.
温热病是祖国医学对多种传染性热性病的总称。前人根据《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等论述,按照热性病临床证候的差异,把温病的发病机理,分为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二类。其实,《内经》四气所伤的论述,并不是指伏气为病;温病临床证候的差异,乃是不同的热性病各有不同的特有表  相似文献   

7.
(一)对素问热(?)热病的认识素问热论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又说:“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可以推知“热病”是属于急性发热的病证。关于热病(以及温病)等与伤寒之间的关系,在伤寒论中提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从这里不难看出,“热病”这个概念是被包括在广义的“伤寒”概念之中。如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前者所谓“伤寒”是广义的伤寒,后者与热病(温病)并列的“伤寒”,是狭义的伤寒。广义的伤寒包括多种热性病,狭义的伤寒则指一般触冒风寒邪气而言。根据同理推论,伤寒(狭义的)是古人根据病因而定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不少学者曾从不同的角度阐发该书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对指导学习《伤寒论》大有帮助。笔者根据教学和临床的体会,将《伤寒论》辨证的内容,撮要讨论如下。1辨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张仲景继承了《内经》阴阳学说并结合外感热病的临床实践,提出以阴阳为六经辨证的总纲。这就是:“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条,条号用成都中医学院《伤寒论讲义》,1964年版。下同)。发热与恶寒是热性病中常见的两个性质截然相反的重要症状…  相似文献   

9.
低热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热的病因病理,祖国医学有着独特的见解,临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特殊的疗效,有其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如《内经》所说:“阳盛外热”“阴虚内热”。后汉张仲景在前人的理论指导下,结合当时治疗热性病的经验,编写成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辨证治疗热性病的书籍《伤寒论》。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创立温病学说,形成了更加完整的治疗热性病的理论体系。现在有种风气,说中医治疗热病慢,不如吃西药打针快。因而近年来找中医冶疗的大多是年日久的慢性病,即使是慢性病出现了发热,也往往不用中药,以致延懊治疗时机。这种看法,如不及时扭转,必有碍于广大患者的早日  相似文献   

10.
温热病是多种热性病的总称,许多急性传染性热病都概括在内。早在《内经》里对热性病已提出治疗总则,迨至汉代张仲景对传染性热性病,不仅用六经来归纳分析证候,辨识其性质与转归,而且具体提出汗、吐、清、下四种疗法,对后世的启迪很大。金元四家中刘河间对清法,张子和对下法,继承了张仲景的大法,又有了发展。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了一整套治疗温疫的理法方药,指出“温疫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伤寒论》的护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进 《国医论坛》1989,4(1):1-3
长期以来,研究《伤寒论》者对其中讣益法的运用多较注重于温补阳气,有的甚至认为对外感热性病的治疗,《伤寒论》以重阳气为特点。笔者认为这种见解颇为片面。《伤寒论》固然极重视外感热性病中阳气的盛衰和顾护,并在辨治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同时也十分重视人体阴液的盈亏对外感热性病病理演变的重要作用。因而不仅提出了顾护阴液的理论,而且还制定了相当丰富的护阴证治  相似文献   

12.
二、暑温挟湿的病因病机特点与化湿法暑温是夏令感受暑热之邪的时令热性病,多发生在夏末秋初季节。其发病初起即可见到壮热烦渴,汗出等气分症状,并且传变迅速,多见闭窍和动风等变证。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相当于“乙脑”钩端螺旋体病、流感等疾病。暑温虽为阳热之邪,但多挟湿为患,因为暑季多湿,人处湿中故暑温多挟湿伤人,又因暑季气候炎热,人们多喜凉饮冷,所以暑湿之邪又易被寒所遏而成为暑湿挟寒。暑温挟湿证特点是除了有暑热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黄世福  江一平 《中国针灸》2003,23(7):421-423
近代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运用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疗热性病,首开针灸八法配穴补注《伤寒论》条文之先河,这对于今后针灸临床辨证取穴以及扩大针灸治疗范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元品 《四川中医》2003,21(6):22-24
烦躁是病人的一种精神症状,预示着疾病的安危程度,是我们临床必须时刻观察的指标。一般认为须为自觉症状,多属阳、热、实证;躁属他觉症状,多属阴、虚、寒证。综观《伤寒论》全书398条原文,有关“烦”、“烦躁”、“躁烦”、“心烦”的条文76条、88处,涉及三阴三阳、五脏六腑;治疗方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针药并用,从而体现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伤寒论》原序及汤证、病、证、症状的描述及条文的分析,认为它不是论治外感热性病的专书,也不是既论外感又论杂病,而是一本"疾病总论",是对一切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的总则和大纲。  相似文献   

16.
消渴是渴饮无度之义。始见于《内经》谓“二阳结,谓之消刀,有论无治。《伤寒论》《金匮要略》叙述较详,有论有治。其后历代医家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总结,对消渴症的诊断、治疗渐趋完善。消渴症的范围较广,它包括了热性病过程中渴欲饮水的一种症状和杂病中的消渴,即后世医家所说的三消:“上消、中消、下消。”  相似文献   

17.
一、《伤寒论》辩证论治的纲领——六经通过学习《伤寒论》使我认识到它的核心是以六经为纲领的辩证论治。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伤寒论》以六经所属的脏腑经络的病变进行了辨证论治。亦即根据外感热性病发展过程中人体抵抗力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各方面因素,将外感热性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其证候特点、病变部位、寒热趋向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是中医法宝之一,《伤寒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历代中医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伤寒论》六经病的各种症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但对《伤寒论》条文中不存在症状的描述,如“不恶寒”“不发热”“不渴”“不咳”等,分析甚少。在临床工作中,有不少医者也往往忽视了病人“不存在”之症的辨析。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及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张仲景之所以在60余条条文中提出不存在症状的辨证,中医寓义深邃,不容忽视。尤为可贵的是,给我们揭示了在“无症可辨”情况下如何辨证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症状,特别是外感疾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不仅对发热一症进行了祥尽的阐述,而且确立了种种有效的退热方法和方药。本文从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来对《伤寒论》退热探析,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0.
早在《内经》已记载有关温病的病因病机与症状、疗法。后世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直到清代才完整地形成学说体系。温病学的成就,是继《伤寒论》后提出更多热性病的刨见:如病因方面明显突出季节性,病机方面点明容易化燥伤阴,辨证则注重卫、气,营、血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