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从肾虚血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中的骨痹。《内经》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素问.痹论》曰:"痹在于骨,则重",表现为骨节沉重,活动不利,其病理特点为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软骨下及关节周围的骨质增生,同时常合并继发性的滑膜炎症。  相似文献   

2.
骨质增生在人体任何关节部位如膝关节、颈关节、脊椎和跟足部都可发生,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原因目前尚无定论,因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复发率高,故临床上颇感棘手。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骨痹”范畴。正如《素问·常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骨  相似文献   

3.
腰息痛胶囊治疗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 (AS)属于中医痹证 (骨痹 )范畴。早在《内经》对本病已有论述 ,《灵枢·寒热病》 :“骨痹 ,举节不用而痛” ;《素问·长刺节论》 :“病在骨 ,骨重不可举 ,骨髓酸痛 ,寒气至 ,名曰骨痹”。本病虽不常见 ,但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从 2 0 0 1年 3月至 11月采用中成药“腰息痛胶囊”治疗 31例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2 0例 ,女性 11例。年龄在 2 5 - 5 3岁之间 ,平均 36岁。病程在 10年以上者 2例 ,5 - 10年者 11例 ,5年以下者 18例 ,平均…  相似文献   

4.
五体痹是指皮痹、肌痹、脉痹、筋痹和骨痹。五体痹的五种痹证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联系,如SLE合并的皮疹、关节肌肉疼痛、雷诺氏症、抽搐、股骨头坏死等都与相应的五种痹证相似。SLE合并五体痹标志着病情的加重,关系到疾病的预后,且五体痹的病机复杂。本文分别从SLE合并皮痹、SLE合并肌痹、SLE合并脉痹、SLE合并筋痹和SLE合并骨痹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医治则及方药进行分析,论述了治疗SLE应分清疾病受累部位,重视辨病选药。探析中医辨治SLE合并五体痹,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古代中医文献中有关骨痹的资料进行收集、梳理、发掘和研究,揭示骨痹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及预后,总结其辨治经验,为中医预防和治疗骨痹提供文献依据。提出骨痹病位在骨,与肾肝脾肺关系密切,关键在肾,治疗以填补肾精为主,兼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古代中医文献中有关骨痹的资料进行收集、梳理、发掘和研究,揭示骨痹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及预后,总结其辨治经验,为中医预防和治疗骨痹提供文献依据。提出骨痹病位在骨,与肾肝脾肺关系密切,关键在肾,治疗以填补肾精为主,兼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相似文献   

7.
"痰沫致痛"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气血运行障碍是疼痛病理变化的关键《素问·举痛论》从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等多方面对疼痛进行了较全面透彻的论述,指出疼痛的主要病因是“寒气”,这与《素问·痹论》所言“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相合。同时概括其致痛的机理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研究当代条件下骨痹的发病学规律、病因病机和证候学规律,学习应用古今中医药治疗骨痹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诊治骨痹长期临床实践经验,深入探讨骨痹中医诊疗方案,筛选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药物及方案,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以验证,完善、优化形成中医防治骨痹临床诊疗方案及指南,并推广应用,提高骨痹的中医药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背痛和背部强直,主要侵犯骶髋关节、椎间关节和肋椎关节.约35%以上的病人可累及髋、肩、膝、踝、肘、足关节等.约有30%的病人以周围关节病变为其早期表现,其中主要为下肢关节.最后可因慢性脊柱强直、髋关节破坏而致残废.AS在祖国医学属“痹症”范畴.《素问.痹论篇》对痹症的病因、病机及分类做了精辟的论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古人又将AS称为“龟背风”、“竹节风”、“尪痹”、“顽痹”、“骨痹”、“肾痹”.1997年中国国家标准《中医病症治法术语》将其归属于“脊痹”.  相似文献   

10.
骨痹是中老年人易发病、多发病的疑难顽症.数年来我们针对骨痹的病因、病机、证候,以壮督肾逐痰瘀为重要治法,大大提高了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痛风及骨痹的临床表现与病因病机的分析及比较,认为痛风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脾失健运,湿热痰浊瘀阻经脉,与骨痹相似,可将痛风归为"骨痹"范畴。治疗上应从脾肾入手,强调清热利湿泻浊、祛邪通经止痛,可参考"骨痹"的治疗大法,即以"刺骨法"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健康教育,以提高本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伟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0):839-84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某些因素, 主要是劳损引起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纤维环的破裂, 髓核突出压迫马尾和神经根部, 产生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腰痛、痹痛”等范畴。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外伤、劳损骨错、肾虚、风寒湿邪趁虚侵袭有关 [1]。1 1 寒湿痹阻 《素问·痹痛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肾气本虚, 复因冒雨涉水、湿衣裹身, 或汗水当风受寒, 或久居寒冷湿, 均可导致风寒湿邪趁虚侵入而发为…  相似文献   

13.
痹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专篇论;如《素问痹论篇》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而现代医学中的风湿,风湿热、神经痛、面瘫、肌炎、痛风等均可按痹症进行辨证论治。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相似文献   

14.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重着、肿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所为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根据痛痹的病因病机,笔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成都中医学院院方——麻乌桂附姜辛汤治疗痛痹2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风湿性关节炎相当于中医的痹证,在我国现存的最早成书的医著《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有了专篇论述。称“风寒湿三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风寒湿三气不与荣气合则不为痹,与荣气合则为痹,那么痹的形成也就当然存在着荣气之行涩和荣血衰少的不同问题,所以医家之治痹很多采用活血通络与养血补血之法。  相似文献   

16.
骨痹为伤科常见病证,历代医家多认为该病因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初起为实证,病久不愈则肝肾不足,或虚实夹杂。病机多因风而起,故治当"从风论治";小续命汤方善治风病,以运化气血、调和阴阳为用,各经咸宜,可用于骨痹初期及后期的治疗;临证中,在"从风论治"思想指导下,以小续命汤方加减治疗各类骨痹,每获良效,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黄帝内经》的相关记载,结合现代中医学者的认识,从病因病机、病位、症状、预后的角度辨别痹证、骨痹、骨疣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风湿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运动系统疾患。祖国医学对本病大体上包括在“历节病”及“痹证”的范畴之内。远在我国古代医书上已有了详细的记载,无论在病因,症状及治疗等方面,均有丰富的论述。对病因方面历代医学家均认为是由于“风”、“寒”、“湿”三邪之外因所致,再加上先天禀赋不足或内伤气血亏损之内因相合而致病的。如《素问.痹论》黄帝问:“痹之安生?”歧伯答曰:“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合故不为痹:”宋严用和曰:“痹者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湿寒气而成痹也”,又曰“白虎历节由体虚之人将理失宜,受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医集中有很多类似于现代类风湿关节炎的论述,如《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183;逆调论篇》中曰:“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素问&#183;气穴论篇》中曰:“饥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20.
五体即皮、肌、脉、筋、骨,是中医解剖学的概念,它反映了人体由浅入深的五个不同层次。痹是病因病机的概念,“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因此,顾名思义,所谓五体痹证就是指由于和五体相合的脏腑、经络的气血不足,感受了风寒湿热等邪而导致皮、肌、脉、筋、骨等部位气血闭塞不通的病证。《内经》对痹证的分类,主要有按病位区分的五体痹和以病因病性区分的风寒湿痹(《医宗金鉴》分别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