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应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16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416例和中青年组(<60岁)200例,分析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老年组应用NSAIDs以阿司匹林为主,占55.8%(232/416),高于中青年患组(37.0%,74/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液常规及凝血常规指标与中青年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服用NSAIDs药物后近期出血率(21.2%)低于中青年组(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及中青年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溃疡病史及Hp感染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NSAIDs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与青年患者不同,需予以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陆兴俊  李静  赵太云 《安徽医药》2015,36(7):869-871
目的 分析老年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60岁以上消化性溃疡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出血前10 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NSAIDs组(40例)和非NSAIDs组(5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性别方面,NSAIDs组与非NSAID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脑血管病史、血红蛋白含量、消化道溃疡等方面NSAIDs组与非NSAID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与非NSAIDs相比,NSAIDs组老年人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Hb较低,胃溃疡较常见、糜烂少见。NSAIDs服用时间越长,形成溃疡出血的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12例经胃镜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98例出血前10d内有服用NSAIDs史,分为老年组(122例)和中青年组(290例)进行研究。结果老年组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服用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主,中青年组以布洛芬为主;伴随疾病老年组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青年组以上感或关节疾病为主;老年组消化道出血以溃疡性病变为主,中青年组以黏膜糜烂为主。Hp感染老年组略低于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内NSAIDs相关性与非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患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其自身特点,不同于中青年患者,对于长期服用NSAIDs的老年患者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血前1周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NSAIDs组(43例)和非NSAIDs组(13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比较,NSAIDs组与非NSAIDs组在年龄、溃疡类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对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315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门诊选取656例消化性溃疡无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患者为对照组。再根据研究组中HP阳性者根除HP后随访2年,观察上消化道再出血情况。所有入选患者均统计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NSAIDs服用、性别、年龄、饮酒史、血小板计数等情况。结果 NSAIDs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用不同种类NSAIDs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AIDs增加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年龄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大于60岁的老龄消化性溃疡患者更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合用不同种类NSAIDs较单用NSAIDs者消化性溃疡更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14):1988-1990
目的:总结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实施药学监护的要点。方法:收集3家医院2013年5-12月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28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2周内有无NSAIDs服用史将患者分为NSAIDs组(59例)和非NSAIDs组(223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胃病史、消化道临床症状和服药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药学监护要点:建立新入院患者药学评估制度、药师查房、个体化用药教育、预防NSAIDs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用药建议、随访。结果:NSAIDs组患者年龄(63.79±10.94)岁,≥65岁37例(62.7%),22例患者(37.3%)有消化道症状;非NSAIDs组患者年龄(50.03±12.95)岁,≥65岁82例(36.8%),151例(67.7%)有消化道症状。两组患者年龄、高龄患者所占比例、出血前有消化道症状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胃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在高龄患者中多见,起病隐匿;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合并使用其他易致溃疡的药物、空腹服药者更常见。临床药师应掌握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对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危患者实施重点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7.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国平  郑旭 《海峡药学》2004,16(5):106-108
目的  分析非甾体抗炎药 ( 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方法  调查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出血前 1周内有无服用 NSAIDs史 ,分为服药组和未服药组两组 ,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 42 3例患者纳入分析 ,其中服药组 94例 ,未服药组 3 2 9例。服药组年龄高于未服药组年龄 ( P<0 .0 0 1) ;服药组胃溃疡和复合溃疡发病率高于未服药组 ( P<0 .0 0 1) ;但是两组的 Hp菌感染状态、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0 5 ) ;在出血方式上无相关性 ( r<0 .4)。结论  应加强对 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 ,尽量减少 NSAIDs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4年12月因上消化道出血在本院行胃镜检查的378例患者,分为服用NASIDs组(观察组)和未服用NSAIDs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内镜下病变特点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378例患者中,服用NASIDs67例,占17.7%,未服药组311例,占82.3%;观察组老年人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胃渍疡和复合渍疡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P阳性患者胃黏膜充血、水肿及多发糜烂发生率显著高于无HP感染者,结论NSAIDs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常见于老年人,内镜下胃渍疡和复合溃疡多见,HP感染增加发生胃黏膜糜烂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基本情况、既往史、服药史、临床症状;与同期溃疡病及黏膜糜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340例进行对比。结果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5.4%(80/520),出血多发生在服药1周内,NSAIDs为预防或治疗剂量;两组比较,服药组患者年龄偏大、多有心脑血管病史;出血前消化道症状不明显;血红蛋白水平低;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多发黏膜病损的情况在服药组更多见;但两组患者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病史者更易发生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无腹痛性消化道出血是其临床表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东莞市东坑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存在消化道出血及在出血前10d内有服用NSAIDs史的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老年组62例和中青年组38例,按照使用NSAIDs的不同和患者的年龄进行研究。结果老年组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服用的NSAIDs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主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1);中青年组以布洛芬为主显著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消化道出血以溃疡性病变为主,中青年组以黏膜糜烂为主。两组患者的Hp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患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其自身特点,不同于中青年患者,应该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张新民 《中国药房》2011,(36):3406-3407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36例)单独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止血率、平均止血时间和48h内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48h止血率为90.6%(29/32),对照组48h止血率为77.8%(28/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21.42±4.21)h,对照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28.16±5.62)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48h内再出血率为3.13%,对照组为2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以缩短止血时间,止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取措施对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内镜及临床特点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病例中随机选取40例,其中男性有26例,女性有14例,他们的年龄在19~75岁之间。根据疾病病因将患者划分成非甾体消炎药(NSAIDs)相关性组与非NSAIDs相关性组,其中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每一组有20例患者。利用统计学理论对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内镜及临床特点进行对比性分析。(P<0.05)。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溃疡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服药时间、服药种类、服药剂量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两组患者在内镜下的表现是广泛性的胃肠黏膜病变。结论在临床中合理规范化用药是有效预防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止血时间、出血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3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出血次数方面,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血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均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止血,医院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安全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黏膜糜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血前7d服用过NSAIDs作为观察组,未服用过NSAIDs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应用NSAIDs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消化道症状、血红蛋白(Hb)水平、胃镜表现、预后情况。结果: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50例(17.2%);服用时间平均21.7±19.8d;空腹服药史者35例(70.0%);按医嘱餐后服药15例(30.0%);剂量均为常规剂量。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大、消化症状少、Hb水平高、住院时间短,病变部位胃部为主,出血方式ForrestⅠ~Ⅱ少;观察组死亡1例低于对照组死亡12例(P〈0.05)。结论: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高,应掌握NSAIDs类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可同时使用胃肠道保护药;选择COX-2阻滞剂;在服药过程中定期检查大便潜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奥曲肽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2例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患儿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10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0.8 mg/kg静脉滴注,2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1.5 mg/k 静脉滴注,1次/天。两组患儿均治疗3 d。治疗前后采用分光光度分析法检测患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SOD、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SOD的升高幅度、MDA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隐血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的8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抑制患儿的氧化应激反应,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醋酸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静脉持续泵入给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醋酸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止血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从来本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其中100例并发消化道出血。将出血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另100例消化道溃疡但不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用药、溃疡部位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导致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和NSAIDs服用患者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男性患者所占比例和有烟酒史的患者所占比例跟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胃溃疡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于60岁、服用NSAIDs和胃溃疡容易导致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容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9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奥曲肽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3例(6.1%),病死1例(2.0%),对照组再出血10例(20.4%),病死3例(6.1%);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及前列环素(PGI2)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服用NSAIDs患者58例,包含14例上消化道出血和44例未出血者,服用NSAIDs出血患者当做观察组,未出血患者当做对照组1组,选取同期于本院未服用NSAIDs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45例当做对照组2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含年龄、性别、合并的慢性病等,采集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6-keto-PGF1α及PEG2含量,同时检测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对照1组患者血清6-keto-PGF1α及PEG2含量分别为(275±40)pg/m L、(414±70)pg/m L,高于观察组的(169±40)pg/m L、(246±69)pg/m L及对照2组的(158±40)pg/m L、(221±70)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阴性时对照1组患者血清PEG2、6-keto-PGF1α含量分别为(485±58)pg/m L、(314±52)pg/m L,高于观察组的(252±60)pg/m L、(187±50)pg/m L及对照2组的(174±57)pg/m L、(145±50)pg/m L,Hp阳性时观察组、对照组1组血清PEG2含量分别为(307±61)pg/m L、(282±59)pg/m L,高于对照2组的(185±59)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NSAIDs而未出血患者血清PGE2及PGI2水平高于服用NSAIDs出血者和未服用NSAIDs出血者,NSAIDs可能和Hp感染产生协同作用,降低血清PGE2及PGI2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