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应急策略在创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创伤患者中选取90例作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院前急救,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创伤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组对其采取院前急救应急策略,就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以及好转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是86.67%,与对照组患者救治率73.33%相比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好转时间是(8.34±1.48)h,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好转时间(13.47±2.53)h(P0.05)。结论:院前急救应急策略在创伤救治中有积极作用,可有效提升其救治成功率,并促使患者早日好转,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初级创伤评估救治模式在县级医院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9例院前急诊车祸患者作研究组,给予初级创伤评估救治模式进行院前急救;另选取29例同类情况患者作对照组,按传统流程进行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完成初级评估所用时间分别为(16.3±6.9) min、(26.2±7.7) min,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从急救现场至人院治疗的死亡率分别为3.45%、20.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县级医院院前急救中实施初级创伤评估救治模式,可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其中对照组90例未得到院前急救;观察组90例接受我院院前急救。结果观察组急诊反应时间、现场救治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100%,转运成功率100%,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89%;对照组急救成功率90%,转运成功率90%,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3.33%;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及早诊断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0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已实施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到开始抢救时间、急诊到住院救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5;治疗后患者满意率92.2%(47/51)显著高于对照组78.0%(39/50),P <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救治中可显著提高救治效率,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更有价值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急诊救治的院前急救情况,并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中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4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为所有患者实施急诊救治。结果:进行过急诊救治的患者大多数都及时获得了抢救、诊治,有1例患者在出诊或运送过程中出现死亡,所有患者的胸痛缓解率则约为75%。结论:为了能够提升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成活率,急诊早期确诊和有效救治并争取早期手术的顺利展开,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院前急救方法与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OVCF患者按照急救程序的实施时间作为分界点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诊救治模式,研究组实施预见性院前急诊救治模式,观察比较两组的急诊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院前有效急救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院前急救诊断率及急救有效率分别为98.33%、100.00%,相较于对照组的85.00%、90.00%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33%,较对照组的86.67%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OVCF患者开展预见性院前急诊救治有利于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有效提高院前急救诊断率与急救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创伤重度程度评分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旨在为规范老年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急诊治疗的126例老年创伤急诊救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创伤重度程度评分(TRISS)法应用于老年创伤急诊救治患者,比较不同Ps 值组老年创伤急诊救治患者死亡率比较.结果 Ps 值为0.00~0.29的老年创伤急诊救治患者有24例,19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9.17%;Ps 值为0.30~0.49的老年创伤急诊救治患者有37例,19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1.35%;Ps 值为0.50~0.79的老年创伤急诊救治患者有48例,9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8.75%;Ps 值为0.80~0.99的老年创伤急诊救治患者有17例,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88%,Ps 值为0.00~0.29的老年创伤急诊救治患者与其他各Ps 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重度程度评分法能够指导老年创伤急诊救治患者,帮助判定老年创伤急诊救治患者的伤情,能够提高创伤的急诊救治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促进我国急诊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探讨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严重多发性创伤急诊救治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分析急诊救治方法,对其急救效果进行判断,以归纳总结严重多发性创伤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急诊救治经验。结果:经液体复苏、手术及非手术等综合救治措施,80例患者共有77例抢救成功,其抢救成功率为96.25%;3例患者分别因严重失血性休克、严重颅脑损伤而致死亡,死亡率为3.75%。手术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死亡率与保守治疗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伤情相对较为复杂,急诊救治时需明确患者腹部脏器损伤情况,及早实施治疗,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贯彻损伤控制原则,以尽可能提高抢救效率,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及方法,观察院前急救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对本院急诊接收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医护人员现场救治的院前急救,并选取105例经家属或同事直接送来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送院时间以及死亡率等.结果 得到医护人员现场救治等院前急救的患者,在平均送院时间、院前死亡率、院后死亡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进行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能够充分争取抢救的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整体救治方法对严重创伤急救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3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救治,实验组接受整体救治,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手术时间、确诊时间和救治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结果证实,整体救治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严重创伤急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重要的是时间的效率,对于危重患者而言,每一秒都是十分宝贵的,有文献报道,伤后每耽误30分钟,则病情相应增加3倍[1],因此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监护非常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抢救的10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急诊科护士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能力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序贯评估病情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效果。方法运用目前公认的3步序贯评估病情法对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程序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患者病死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急诊抢救时间、患者病死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序贯评估病情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必不可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医护人员到达需要急救的患者家里或其他非医院场所,迅速对患者采取紧急救治,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挽救患者生命为主要的治疗目的,之后将患者送达医院急诊科等进一步诊疗的一个过程.在院前急救阶段如果能够采取科学的救治措施对患者进行迅速的救治,对急危重患者后续的急诊救治效果有一定的提升作用[1].但院前急救过程中容易出现突发情况,对急救工作产生影响.三维护理管理模式是目前临床上新型的护理管理措施.我中心自2016年1月开始对院前急救急危重患者实施三维护理管理模式,本文对实施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对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效果的提升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我院经"120"救治的STEMI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集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样本量45例。以本急救中心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间出诊救治的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患者存活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患者存活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STEMI患者中起到积极干预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严重胸腹外伤患者由于存在全身多脏器功能损伤,患者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效果差,病死率高,因此积极提高严重胸腹外伤患者诊治水平对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1]。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是将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治、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室及病房作为一体,从而为患者提供多学科专业化救治,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2]。本研究于2014年1月至12月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应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简要探讨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方式,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救治的120例创伤患者病例,对患者致伤的原因、伤情、院前急救护理方式回顾性分析与探讨。结果及时正确的护理方式提高了院前创伤急救患者的存活率,120例创伤急救患者中,成功抢救患者113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94.17%。结论高素质的急救护理人员和及时恰当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室-E ICU"一体化模式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133例(第一组),2004年1月—2005年12月无采用一体化模式抢救严重多发伤病人101例(第二组),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第一组收治严重多发伤133例,死亡26例,救治成功率为80.5%。第二组共收治严重多发伤101例,死亡27例,救治成功率为73.3%。两组患者ISS创伤评分无明显差异,第一组患者120平均到达现场的时间、院内绿色通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第二组,救治成功率高于第二组(P<0.05)。结论:一体化救治模式明显提高了多发伤抢救成功率,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一支急诊医学队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研究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60例: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急诊到开始抢救时间、急诊到接受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率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护理中实施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护理效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许华平 《海峡药学》2011,23(3):105-106
目的通过对严重创伤病例的分析,提出应对创伤急救的建设性意见。方法从我院急诊危重病例之中选出120例急需临床抢救的严重创伤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按照创伤严重程度(ISS)将120例评分为:78例重度患者,26例危重度患者,16例极危重度患者。本组有97例患者实施了确定性抢救手术,均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受伤患者在受伤后距获得确定性手术治疗用时25~85min;死亡组患者用时74~133min。结论建筑坠落伤、机械伤、交通伤等是目前常见的严重创伤病例中最主要的原因。入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室—手术室—重症监护急诊科室一体化的模式,可以使严重创伤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诊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病例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按照住院单双号法将其的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急诊救治,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急诊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分诊时间和总救治时间,并评估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分诊时间和总救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有利于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果,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