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7月-2008年3月,我科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各种原因所致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5cm×7cm~8cm×14cm。随访6~12月,效果满意。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血运可靠,穿支点比较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安全,且不牺牲重要血管,是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采用胫后动脉穿支带蒂或游离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12~62岁,平均(42.2±13.8)岁;带蒂皮瓣20例,游离皮瓣5例;缺损面积最小3 cm×5 cm,最大16 cm×7 cm。带蒂皮瓣旋转160°~180°修复受区创面,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植皮。皮瓣切取面积6.0 cm×4.0 cm~22.0 cm×9.0 cm。术后记录皮瓣的外形、颜色、质地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22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换药后创面瘢痕愈合或二期植皮愈合良好。皮瓣无臃肿、无溃疡、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和受区外观恢复良好,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具有供区损伤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外形美观、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以螺旋桨式旋转修复或以滑行推进的方式修复内踝软组织缺损6例,前踝软组织缺损3例,足跟后侧的软组织缺损13例。结果22例移植组织成活21例,1例皮瓣尖端坏死,经换药二期植皮后成活,成活率95.5%。术后经3~20个月随访,皮瓣外观、质地良好,痛温觉有一定的恢复。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是修复内踝、前踝、足跟后侧软组织缺损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目的报道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7年10月~2001年12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转移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10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皮瓣面积最大为28 cm×11cm,最小为8 cm×6 cm,随访6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皮瓣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蒂,可以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而修复足踝部大部分的软组织缺损,手术简便、安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2 0 0 0年以来 ,采用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内踝部皮肤缺损 9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12~ 5 2岁 ,平均 2 7 5岁。病因 :外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 8例 ,感染致皮肤软组织缺损 1例。缺损部位 :9例均为内踝并伴有骨、肌腱外露。缺损面积 1 0cm× 1 5cm~ 4 0cm× 4 9cm。1 2 方法 以胫骨内侧髁与内踝连线为轴 ,以内踝上 7cm为轴点 ,根据创面大小、形状设计皮瓣及蒂。先做前缘切口 ,在深筋膜深面由前向后解剖 ,并于胫后肌、趾长屈肌与跟腱之间寻找营养皮瓣的皮支血管。同样切开皮瓣后缘 …  相似文献   

6.
胫后动脉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六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放性损伤导致足部,尤其是足跟部及足背软组织缺损是临床较难解决的问题。我们从1998年5月~2000年采用以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缺损创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术前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测标记胫后动脉穿支穿出部位,以该点为旋转点设计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 结果 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受区和供区创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及其蒂部外形不臃肿,色泽、质地正常相近. 结论 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不携带深筋膜和胫后动脉,对皮瓣供区影响小,蒂部只保留穿支血管,便于旋转,皮瓣薄,修复足跟外形恢复好,是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注意事项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7例,均择期手术。结果 27例皮瓣均成活,随访3~24个月,外形无臃肿,弹性、质地良好,不影响穿鞋行走。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小腿主要动脉,皮瓣易成活,抗感染能力强。  相似文献   

9.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谭斌  陆文林 《中国骨伤》2009,22(2):108-108
严重的小腿外伤,常导致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肌腱、骨外露,由于该处软组织较少,修复比较困难。传统采用胫后动脉岛状瓣或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但两种皮瓣各有优缺点。2005年4月至2007年6月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方法 从 1999年 2月~ 2 0 0 2年6月 ,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跟后部软组织缺损 2例、内踝部软组织缺损 2例以及踝前与足背软组织缺损 4例。 结果 临床应用 8例 ,皮瓣面积最小为 7cm×5cm ,最大 2 2cm× 7cm ,术后 8例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 3~ 2 4个月 ,皮瓣感觉恢复 ,质地良好 ,外形不臃肿。 结论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血运可靠 ,手术切取简便安全 ,皮瓣厚薄适中 ,质地好 ,不牺牲胫后血管 ,是一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面部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8年6月至2022年8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整形美容科对12例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posterior tibi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PTAPF)修复头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并对术后外形、并发症和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形状良好,与面部皮肤色差较小,皮瓣成活率较高。所有患者术后效果均满意。结论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头面部具有相似的组织厚度、质地和颜色,且供区损伤较少,是修复头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应用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4月~2005年7月间应用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转移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皮瓣面积为6 cm×4 cm~10 cm×8 cm。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获6~12个月随访,修复效果满意。皮瓣无臃肿,踝关节无功能障碍。结论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可以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而修复足踝部大部分的软组织缺损,手术简便、安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皮大面积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皮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10月,收治4例交通事故伤导致的头皮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女性患者。年龄28~49岁,中位年龄35岁。伤后12h~12d入院。创面均伴颅骨外露,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6.0cm×5.5cm~8.0cm×6.0cm。采用大小为7.0cm×6.5cm~9.0cm×7.0cm的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1例,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3例。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皮瓣略高出周围皮肤。结论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质地优良,血供可靠,修复头皮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可获得较理想外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治疗的17例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得6~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皮瓣外观不臃肿,皮肤色泽与受区相当,弹性良好,耐磨,无破溃,踝关节功能无影响,感觉恢复达S3~S3+,两点辨别觉为10~16 mm。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具有血供可靠、质地柔软、切取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胫后动脉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足踝部创面修复的有效方法。 方法 经临床解剖学研究证实 :胫后动脉在内踝上 ( 6 83±1 14 )cm处有一较粗大皮支 ,口径 ( 0 95± 0 15 )mm ,出现率 89% ,2 0 0 1年 ,以此皮支作为独立的血管蒂进行了不切断胫后动脉的胫后动脉踝上皮支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踝部创面 2 4例。 结果  2 4例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 3个月~ 2年 ,皮瓣成活良好 ,大部恢复保护性感觉。皮瓣的近侧切取范围最大已达膝关节间隙 ,皮瓣的覆盖范围最远端已达外踝前下方。 结论 胫后动脉踝上皮支皮瓣不切断胫后动脉 ,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报道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8月,对外伤导致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的13例患者,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予以修复,皮瓣切取面积:3cm×30cm-4cm×40cm。、结果本组13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原缺损区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无影响。、结论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应用胫后动脉皮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胫后动脉皮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13例,皮瓣最大面积10cm×16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12个月,皮瓣外观、质地、色泽均良好,仅皮瓣感觉部分缺失。结论此术式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手术操作简单实用,是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跟腱部位外伤后皮肤坏死、跟腱外露的情况临床较多见,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腓肠神经皮瓣,用以修复踝关节后外侧皮肤缺损较多。  相似文献   

20.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任健杨希宝雍江涛足跟部皮肤缺损跟骨外露,创面易感染而不易愈合,传统的交腿皮瓣转移,手术后需要将双下肢石膏固定在一起,病人十分不便。我院自1986年至1995年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用各种带血管蒂的轴型皮瓣修复跟部软组织缺损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