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显微超声技术对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middle mesial canal, MMC)的检出率,并观察其对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98例临床需要治疗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患者,共有患牙216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99例101颗患牙采用传统技术(仅用肉眼探查)进行根管治疗,研究组患者99例115颗患牙采用显微超声技术进行根管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技术对下颌第一恒磨牙MMC的检出率、近期临床反应和远期疗效。结果 对照组发现5颗患牙有MMC,检出率4.95%;研究组发现32颗患牙有MMC,检出率27.83%。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治疗1周后对照组中78颗有效,有效率为77.23%;研究组中100颗有效,有效率为86.96%。根管治疗1年后,对照组中治愈75颗,显效11颗,成功率85.15%;研究组中治愈103颗,显效9颗,成功率97.39%。两组有效率和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肉眼探查根管治疗技术,下颌第一恒磨牙显微超声根管治疗技术提高了对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MM...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上颌第一恒磨牙第二根管(MB2)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患者86例,治疗前摄X线牙片,揭顶后采用斜四边形开髓口,探查根管,若肉眼下不易查找可配合使用根管显微镜.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形,常规牙胶尖充填根管.结果 该组86例上颌第一恒磨牙发现MB2 58例,55例MB2位于近中颊根与腭根假想连线的近中侧,经根管治疗30 d后有MB2的根管治疗有效率为93.10%,无MB2的根管治疗有效率为10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77、11.924,均P<0.05).结论 MB2在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发生率高,治疗时选择斜四边形的开髓口,再应用根管显微镜提供清晰视野的优势,有助于提高MB2的发现率,提高根管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牙胶根充技术在下颌第二磨牙牙周牙髓综合症中的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患牙周牙髓综合征的下颌第二磨牙143例,C形根管56例,C形以外根管8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超声荡洗根管并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根充和牙周系统治疗的联合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和牙周系统治疗的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1年后C形根管热牙胶组成功率96.55%,冷牙胶组成功率74.07%,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牙周牙髓综合症中超声荡洗根管并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优于冷牙胶侧压充填法,效果明显,并能有效促进根尖周及牙周组织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超声法与手动K锉预备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上需行牙髓治疗的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107例,实验组53例,用Odontoson-M超声仪预备根管;对照组54例,用手动K型锉预备,均用根管侧压法充填根管,比较术中EIE的发生率。术后一年复诊,拍摄X线片观察根管治疗效果。结果超声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是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一年复查,根管治疗效果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治疗与传统的手用器械相比疗效可靠,操作简便,是临床上进行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有效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在后磨牙常可遇见多个根管中会有 1个根管甚至 2个根管弯曲、狭窄 ,不易拔除根髓。本文旨在对这些不能作根管治疗术的乳、恒磨牙尖周病变者采用空管药物治疗。从 1995~ 1998年间采用空管药物治疗急、慢性尖周炎 16 0颗牙 ,其中乳磨牙 4 0颗 ,恒磨牙12 0颗。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配方 粉剂 :强力霉素 ,T.M.P,地塞米松各 1份 (体积比 )混匀 ;液剂 :木榴油 ,临床用时粉、液调料成糊剂。1.2 治疗方法 常规去龋 ,备洞、开髓、拔髓、清理根管 ,用 3%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 ,在有畅通的根管内置樟脑酚棉球开放引流 ,3d~ 5d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两种开髓方法对下颌切牙双根管的探查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拔除的成年人下颌离体切牙共282颗,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1颗,其中观察组离体牙按照髓腔所在直线进行开髓,对照组离体牙从舌侧窝进行开髓,揭全髓室顶后记录探查结果.充填根管后从中部将离体牙横断,观察并记录双根管的出现情况以及充填情况.结果 下颌切牙从中横断后统计双根管出现率,观察组为14.89%(21/141),对照组为13.48%(19/1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05).观察组离体下颌切牙的双根管检出率为95.24%(20/141),高于对照组的10.53%(2/141)(χ^2=162.082,P<0.05).结论 在进行下颌切牙根管治疗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沿髓腔所在直线进行开髓,减少因遗漏根管而引起的根管治疗失败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种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在炎症牙髓开髓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65例下颌第一磨牙急性牙髓炎进行开髓治疗。随机分为3组,采用3中不同麻醉方法进行麻醉,检验麻醉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麻醉法成功率为41%,Gow-Gates法为50%,Vazirani-Akinosi法为38%。结论 3种麻醉方法在牙髓麻醉效果上无显著性差异,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立方体髓腔内固定法在治疗上颌第一磨牙纵裂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9颗纵折裂上颌第一磨牙采用髓腔立方体内固位法治疗作为实验组,随访3年;回顾以前没有采用立方体髓腔内固位法的121颗纵折裂上颌第一磨牙治疗后随访3年的病历资料,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纵裂牙的3年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的成功率高达74.8%,对照组成功率21.1%,实验组3年成功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立方体髓腔内固定法针对上颌第一磨牙纵折裂的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能明显提高保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超声技术在在治疗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管的应用。方法以112颗上颌第一恒磨牙为研究对象,开髓后探查近颊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root canal,MB2),未能发现MB2者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DOM)采用超声技术探查MB2根管口。结果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肉眼下探查发现率为32.1%,使用显微镜后MB2的发现率为75.9%。结论显微超声技术有助于发现较隐匿的MB2根管口,对于完善根管治疗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老年人磨牙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推广提供事实依据。方法将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408例来本院口腔科行磨牙根管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研究A组和对照B组,每组204例,A组采用改良双敞法预备根管,B组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记录相关因素,比较各组EIAE发生率。结果研究A组EIA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磨牙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比例高于上颌磨牙,死髓牙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比例高于活髓牙。结论采用改良双敞法进行根管预备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磨牙EIAE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次法根管充填对磨牙牙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口腔科收治的92例磨牙牙髓炎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将全部106例磨牙牙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都予以常规护理及相同的药物治疗,治疗组53例,使用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即一次治疗内完成根管预备与充填;对照组53例,使用常规的完成根管预备后,封氢氧化钙糊剂1周再进行根管填充。将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疗效判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状况,评价术后、1周后、1月后及3月后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后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次法根管充填对磨牙牙髓炎的治疗和分次法相比均可获得相同的临床治疗效果,使用安全且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2.
在磨牙根管治疗中或术后,牙折时有发生,而且类型各异,一般包括冠折、根折、冠根折和根纵裂。临床表现为咬不适甚至持续性疼痛、牙周损害等症状,尤以牙根纵裂累及髓底危害较大。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 ,患者常需拔除患牙,临床危害极大。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选取120颗需进行根管治疗的第一磨牙,其中上颌第一磨牙62颗,下颌第一磨牙58颗。随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下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以期为临床治疗中避免下颌第一磨牙根管的遗漏及侧穿提供指导。方法选取需做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300例,采用根管口探针和小号锉探查根管,并与X线技术相结合以确定下颌第一磨牙根管的数目及形态。结果 300例下颌第一磨牙中,含3个根管的185例,4个根管106例,5个根管7例,C形根管2例。结论下颌第一磨牙近远中第三根管的出现增加了临床治疗中遗漏根管的机率,C形根管的出现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掌握被治疗牙齿的根管数目及其变异对于根管治疗的成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对无法完成根管治疗的龋源性露髓恒磨牙行活髓保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0例无 法完成根管治疗的龋源性露髓恒磨牙患者,经部分牙髓切断术(12 例)或冠髓切断术(18 例),应用生物陶瓷材料 iRoot BP Plus行活髓保存治疗。术后定期随访,通过临床与影像学检查观察患牙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12~36 个月,26例患牙未出现疼痛,牙根及根尖周正常,效果良好。2例患牙术后有冷刺激敏感,发展为急性牙髓炎;2例患 牙复查时出现颊侧窦道,牙髓活力测试提示为死髓,患牙均予以拔除。结论 活髓保存治疗用于无法完成根管治疗 龋源性露髓恒磨牙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较根管治疗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热压胶根充技术治疗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效果情况。方法分析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的67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7例和观察组(热压胶根充技术治疗)40例。观察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治疗患者的X线评价情况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根管充填患者X线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根管充填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压胶根充技术治疗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充填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丽丽  张岩  张志勇  张帅  王娜  杨旭 《河北医药》2016,(24):3743-3745
目的:研究使用显微镜下峡部加深方法能否提高下颌磨牙近中中央根管的发现率;同时分析量化峡部加深的深度,为临床操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集患者80例,下颌磨牙90颗作为研究对象。髓腔预备常规肉眼探查后,在显微超声技术辅助下,加深下颌磨牙近中根峡部,探查记录下颌磨牙近中中央根管的数目及其根管走形特征;同时记录峡部加深的深度。结果90个下颌磨牙中发现近中中央根管22个(24.4%)。在髓腔预备常规肉眼探查后6个(6.7%)近中中央根管被发现。显微镜下峡部加深预备下颌磨牙近中根后发现近中中央根管16个(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近中根峡部加深的深度平均值在下颌第一磨牙为(1.3±0.6)mm,第二磨牙(0.8±0.7)mm。结论显微镜下峡部加深能够提高临床医生探查和疏通下颌磨牙近中中央根管的能力,峡部预备深度控制在2 mm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岭南人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特征,比较不同研究方法对观察根管解剖形态的影响。方法通过X线法、牙科手术显微镜及透明牙标本制作法观察60颗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特征。结果X线投影各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显微镜下C1型和C2型较为多见,透明牙技术发现下颌第二磨牙多为1-2型(33.33%1、1-1型(25%),侧支根管、管间吻合、根管分叉、根尖分歧发生率平均为63.33%、43.33%、16.67%、18.33%。结论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的变异较多,X线投影技术与手术显微镜结合使用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透明标本法在判读复杂的细微结构具有优势。多种诊断方法结合使用有利于C形根管的临床识别。  相似文献   

18.
探讨比较ProTaper机用锉结合根管测量仪与手持K型锉结合X线片在乳磨牙一次法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选择5~8岁左右两侧下颌第2乳磨牙同患慢性牙髓炎的患儿50名,随机一侧应用ProTaper机用锉为观察组,对侧应用K锉为对照组。比较2组拔髓时间及疼痛情况、根管预备的时间和根充效果,并比较2组术后6 h、24 h、48 h和7 d时的VAS疼痛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拔髓和根管预备时间短,疼痛少(P<0.01);根充效果观察,观察组根管糊剂的连贯性、致密性、恰填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 h、24 h、48 h疼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7 d的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ProTaper机用锉应用于乳磨牙一次法根管治疗切实可行,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反应,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牙齿隐裂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99颗发生隐裂的牙齿在口腔中的发病牙位进行总结,病因进行讨论,并对隐裂牙齿给予综合治疗方法,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隐裂牙好发于上颌第一恒磨牙,依次为下颌第一恒磨牙,上颌第二恒磨牙,发生隐裂牙的多存在牙颌创伤.牙体自身因素、牙尖斜度等都是此病发生的原因所在.经过笔者综合治疗及临床观察,疗效较可靠.结论:牙齿隐裂的发病隐匿,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乐观.根管治疗和全冠修复是目前治疗牙隐裂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开放引流时髓腔内放置樟脑苯酚棉球对症状缓解及治疗效果有无药效作用。方法:选择下颌第一磨牙急性根尖周炎需开放引流的患者60例,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平均分为实验组(髓腔内置樟脑苯酚棉球)及对照组(髓腔内置不浸药无菌棉球),对比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根充后1周的疗效,统计病人对药物气味的接受程度。结果:两组间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相同,根充1周后疗效经流行病学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病人对药物气味的接受程度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根管治疗开放引流时髓腔内放置樟脑苯酚棉球并无药效作用,而许多患者难以接受樟脑苯酚的气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