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Starr架辅助复位下前环钉棒系统联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Tile C1~C2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应用Starr架辅助复位下前环钉棒系统联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17例Tile C1~C2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0~58岁,平均(39.0±9.7)岁;按照Tile分型,其中C1型12例,C2型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及负重锻炼时间。术后依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根据随访时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骨盆骨折康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150 min,平均(90.5±11.1) min;出血量80~200 mL,平均(150.6±12.3) mL。术中骨折或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骨盆前环使用6.5 mm椎弓根钉及连接棒固定,后环使用6.5 mm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其中S1骶髂关节螺钉8例,S2骶髂关节螺钉9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联合骶髂螺钉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 对19例Tile C型骨盆骨折复位后用骶髂螺钉固定后环,髋臼上方单根钉外固定架复位固定前环.采用Torne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估,Maieed标准进行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采用Torne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估:优11例,良6例,可2...  相似文献   

3.
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21~52岁,平均34岁;合并神经损伤4例,失血性休克16例,其他部位骨折15例.按照Tile分型均为C型骨折,C1型15例,C2型9例,C3型4例.结果 28例中,23例复位满意,5例未完全复位,其中3例纵向移位≥1cm,2例横向分离移位(耻骨联合分离≥2cm,耻骨支分离≥1cm).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2个月.2例切开复位后骶髂部皮肤发生浅层感染,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3例外固定针孔感染.1例骶髂螺钉固定术后CT证实螺钉穿出S1A椎体前皮质.1例外固定支架固定螺钉穿出髂嵴外侧皮质.1例术后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58个月,平均48个月.根据Majeed制定评估标准,优17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2.3%.4例术前有神经损伤症状者,2例在术后4个月时完全恢复,2例未恢复.4例患者主诉腰骶部疼痛.结论 有限切开内固定可纠正不稳定骨盆骨折纵向移位,而横向移位可以使用外固定器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4.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61例67侧Tile C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43例,女18例;年龄11~71岁,平均36岁.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CI型51例,其中C11型22例,C12型8例,C13型21例;C2型4例;C3型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前方显露耻骨上支复位并在髂前上棘处开窗固定;后方采用沿髂后上棘的斜形切口暴露骨盆后环.评估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前环手术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平均分别为49 min、76 mL;而后侧入路手术平均分别为63 min、227 mL. 61例患者术后获12~ 53个月(平均31个月)随访.根据Matta和Tornetta提出的标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58侧(86.6%),良7侧(10.4%),一般2侧(3 0%).64侧骨折于术后12周获愈合,另3侧骨折于术后6个月获愈合.49例(80.3%)患者恢复伤前工作和生活,8例(13.1%)轻度步态异常但工作等正常,4例(6.6%)步态明显异常但尚能胜任普通体力工作.本组患者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发生. 结论 通过有限切开复位和固定的方法,在不需要暴露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前提下,可以对Tile C型骨盆骨折进行良好的显露和安全、稳定的固定,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矫形加压解剖接骨板(PSOCAP)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周围骨折或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创伤骨科采用PSOCAP治疗的16例耻骨联合周围骨折或脱位患者资料。男8例, 女8例;年龄(41±19)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B1型3例, B3型2例;C1.2型1例, C1.3型4例, C2型3例, C3型3例。耻骨联合周围损伤类型:耻骨联合分离8例, 耻骨支骨折8例(NakataniⅠ区2例, Ⅱ区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6(11, 53)d, 范围值为4~348 d。耻骨联合周围骨折或脱位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显露、PSOCAP辅助复位、固定, 骨盆后环采用相应手术方法复位固定。记录患者骨盆前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手术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骨盆功能等。结果 1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骨盆前环的手术时间为(58±15)min, 范围值为40~90 min;术中出血量为85(63,150)mL, 范围值为50~250 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 良3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15例。其中:C1型10例,C2型4例,C3型1例。评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骨盆前环手术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平均分别为61 min、92 mL;后环手术平均分别为71 min、165 mL。术中均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耻骨处伤口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治愈。骨折复位按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4例,可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2.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2例,可1例。结论通过有限切开复位和钢板内固定可以对Tile C型骨盆骨折进行良好的显露和牢靠的固定,并且不需要暴露神经、血管等结构,具有微创特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olorado 2TM骶髂板在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中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稳定性重建的作用。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8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22~52岁,平均34.4岁。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挤压伤2例。按照Tile分型,C1-2型5例,C1-3型2例,C2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0 d,平均7 d。经股骨髁上牵引,使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后,采用Colorado 2TM骶髂板固定骶髂关节,选择性加用骨盆前环重建钢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术后X线片复查示骶髂关节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骶髂关节得到有效固定,骨盆后环获得即刻稳定性。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骶髂关节无再移位,螺钉无松动。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功能评价标准,获优5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 Colorado 2TM骶髂板固定可使骨盆后环获得有效的即刻稳定性并维持至骨折愈合,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olorado 2TM骶髂板在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中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稳定性重建的作用。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8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22~52岁,平均34.4岁。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挤压伤2例。按照Tile分型,C1-2型5例,C1-3型2例,C2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0 d,平均7 d。经股骨髁上牵引,使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后,采用Colorado 2TM骶髂板固定骶髂关节,选择性加用骨盆前环重建钢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术后X线片复查示骶髂关节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骶髂关节得到有效固定,骨盆后环获得即刻稳定性。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骶髂关节无再移位,螺钉无松动。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功能评价标准,获优5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 Colorado 2TM骶髂板固定可使骨盆后环获得有效的即刻稳定性并维持至骨折愈合,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61岁,平均38.6岁。根据Tile分型,B1型8例,B2型16例,B3型5例,C1型7例,C2型3例。B型和部分C1型骨折,采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经髂腹股沟入路,应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C1型骨折,主要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因定。C2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固定,再前方入路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8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个月。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创伤性湿肺1例,神经牵拉伤1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按Mears术后影像评定标准:解剖复位31例,复位满意7例,复位不满意1例。按照Majeed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7例。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可以有效恢复骨盆的稳定性,远期疗效好,极大地降低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内固定治疗复杂创伤中骨盆前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复合伤骨盆环骨折患者17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Tile B1型7例(7侧),Tile B2型5例(6侧),Tile C1型2例(3侧),Tile C2型2例(4侧),双侧髋臼横行骨折1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所有患者前环骨折均采用经皮内固定治疗,前方显露耻骨联合并间接牵引复位,C臂透视骨折位置好,髂前上嵴处切口,通过皮下隧道,安放钢板固定。3个月后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物。结果本组17例22侧骨盆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皮内固定治疗,前环复位固定手术时间平均23(20~50)min,术中出血平均38(20~120)ml。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6~24)个月。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评定:优13侧,良8侧,可1侧。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0(8~12)周。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发生,无内固定失败及血管神经的医源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仅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的刺激症状,均于4周内恢复。5例患者出现钢板置放区不适,皮下有异物感,取出钢板后不适症状消失。结论经皮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切口小,不暴露神经、血管等结构,安全、稳定,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改良髂腹股沟人路手术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6例Tile C型骨盆骨折,经改良的髂腹股沟人路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6例随访5~25个月,2例出现L4神经根损伤症状,5个月后恢复.疗效按Matta标准,优良率88%.结论 经改良髂腹股沟人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可在直视下完成骶髂关节损伤和耻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同时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门形钢板固定后环加外固定架固定前环手术治疗36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结果 36例均获随访,时间8~29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针道感染,无螺钉及外固定松动、断裂,无骨折复位丢失。骨折均骨性愈合,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手术效果根据Matta和Tornetta标准评定:优25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4.4%。术后功能恢复根据Majeed标准评定:优22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1.7%。结论后路门形钢板固定后环加外固定架固定前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术前术中注意事项。方法:2010年5月至12月,采用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骨折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0~54岁,平均37岁;车祸伤5例,重物压伤5例,高坠伤6例。单纯前环骨折1例,前后环均骨折15例,其中骶髂关节脱位6例,骶骨骨折9例(均未累及骶管)。根据Tile分型:C型15例,B型1例。观察内容包括螺钉置入时间,螺钉置入准确率,术中失血量,神经、血管、脏器损伤情况,术后骨折复位情况等。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固定方法包括骶髂螺钉固定、耻骨支空心钉固定、耻骨联合分离空心钉固定。16例患者中单纯骶髂螺钉固定4例;骶髂螺钉固定、耻骨支空心钉固定、耻骨联合分离空心钉固定2例;骶髂螺钉固定及耻骨支空心钉固定8例;单纯行耻骨支空心钉固定2例。结果:置入螺钉36枚,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时间约20min,术中出血10~20ml。术后骨盆X线片及三维CT显示,所有骨折良好复位,螺钉无错误置入。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及固定失败;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及其他脏器损伤。结论: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固定可靠、无须输血等优点,能很好地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但是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应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4.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方法 21例骨盆骨折,Tile分类:B型11例,C型10例。分别采取前方髂嵴入路或髂腹股沟入路行切开复位,用钢板螺钉固定骶骨、髂骨及耻骨的骨折或脱位。采取后方髂后上嵴旁入路,用骶骨棒固定骶骨骨折。结果随访1~1.5年,21例均获骨性愈合,恢复原有工作,X线平片评价:17例良好,4例差。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皮骶髂螺钉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12诊治的52例Tile B、C型骨盆骨折,26例行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经皮组),26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切开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术后3个月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24)个月。与切开组比较,经皮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骨折复位质量更好,术后3个月Majeed评分更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相比,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创伤更小,骨折复位程度更优,患者功能恢复更好,符合快速康复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张力带钢板联合骶髂螺钉改良三角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采用后路张力带钢板联合骶髂螺钉改良三角固定的Tile C型骨盆骨折病例,C1.2型3例,C1.3型7例,C2型2例,C3型1例;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16~54岁,平均(39.6±10.0)岁。以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以Majeed标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后环均予以后路张力带钢板联合骶髂螺钉改良三角固定。前环外支架固定2例,钢板固定4例,未固定7例。随访0.5~2.0年,平均(1.2±0.6)年,均获骨性愈合。骨折复位质量评定:优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3%。功能评定:优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4.7%。结论张力带钢板联合骶髂螺钉改良三角固定是重建Tile C型骨盆骨折后环稳定性的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经皮骶髂螺钉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7年1月,收治15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21~56岁。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6例,压砸伤1例。伤后至就诊时间4h~3d。耻骨骨折合并骶骨骨折7例,髂骨骨折合并骶骨骨折2例,耻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4例,前环耻骨骨折、后环骶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2例。采用经皮骶髂螺钉技术固定骨盆后环,合并的前环损伤中7例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3例钢板固定,5例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15例住院16~33d,平均22.4d。除4例同时行髋臼骨折固定患者术中失血量1000~1500mL,余失血约50mL。手术时间60~305min,平均153.6min。15例均获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14例,良1例。最后1次随访时,X线片示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28.8个月。1例骨折愈合后骶髂螺钉松动,3例腰骶部劳累后疼痛,2例轻度跛行,均未作特殊处理。9例恢复原工作,3例改变工作,3例仍未工作。Majeed功能评分,优11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可重建骨盆后环的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同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及创伤小,是不稳定骨盆骨折后环稳定性重建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2):1134-1137
[目的]探讨腰髂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8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3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腰髂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7~6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4例,挤压伤2例,重物砸伤1例。13例均为Tile C型骨折,其中C1型6例,C2型4例,C3型3例。采用后路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骨盆环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L5椎体及髂后上棘,前路髂前上棘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除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外,1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至术后第12个月随访时,Majeed评分:优8例,良2例,可1例。1例骶尾部伤口感染患者经及时清创和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未发生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或外固定断裂、复位丢失以及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腰髂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Tile C型骨折,可以恢复骨盆环的完整性,重建腰骶段稳定性,且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采用脊柱骨盆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后环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Tile C型骨盆后环骨折采用脊柱骨盆内固定治疗,经后方直形入路显露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于腰椎置入椎弓根钉,自髂后上棘向髋臼上缘置入髂骨钉,连接钉棒,用复位钳复位后固定连接杆,在骶髂关节处植骨。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21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 426 ml。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评定: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1例。12例获得平均18(12~3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采用Madjeed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例,良4例,可3例。结论脊柱骨盆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骨折,通过后路单一切口显露,直接复位并固定骨盆后环骨折,术后固定可靠,可以早起坐起活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Starr复位架辅助复位骨盆前环皮下钉棒内固定系统(internal fixator,INFIX)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探讨操作技巧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19例Tile B/C型骨折采用Starr复位架辅助复位,同时骨盆前环骨折采用INFIX固定,骨盆后环损伤采用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骨盆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评定,功能评分采用Majeed功能评分量表。结果本组患者术中Starr复位架复位时间15~39min,INFIX置入的时间19~27min,术中出血量10~30mL。术后19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3个月。术后无休克,无切口感染。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主诉性生活不适。4例出现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2例出现单侧股神经麻痹症状,术后骨折愈合时间7~15周。采用Matta等标准评定骨折复位结果优12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89.45%;Majeed功能评分优8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89.45%。结论 Starr复位架辅助复位INFIX内固定系统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技术操作简便灵活,患者功能改善度高,具有明显临床优势及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