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7,(1):47-48
目的:对妊娠期妇女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产前检查和待产孕妇500例,根据早、中、晚孕周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P-R间期,严格筛选P-R间期缩短病例。结果:500例孕妇,早期妊娠组有短P-R间期6例(3.5%),中期妊娠组有短P-R间期12例(7.3%),晚期妊娠组有短P-R间期23例(13.9%)。分娩后半年内复查心电图短P-R间期大多自行恢复。结论:随孕周进程,短P-R间期发生率有明显增多趋势。加强对存在短P-R间期改变孕妇的观察,尤其是对于孕晚期短P-R间期心电图改变发生率的观察,随诊复查,防止出现病理性心律失常,可以为临床诊治预防及临产处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探讨妊娠期女性的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选取该阶段内在某院接受心电图检查的100例妊娠期妇女和50例非妊娠期健康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对其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妇女的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率。根据妊娠时间将妊娠期妇女分为孕早期组、孕中晚期组,比较不同妊娠时间妇女的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率,计算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与妊娠的相关性系数。结果:观察组妇女的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P0.05);孕中晚期组的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孕早期组(P0.05);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与妊娠密切相关,且随着妊娠时间的推移,其发生率逐渐增高。结论: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与妊娠密切相关,妊娠期间应对孕产妇的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进行密切观察,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妊娠异常情况,进一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妊娠期及分娩后P-R间期变化的临床意义及预后,对58例妊娠期及分娩后妇女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P-R间期的变化.结果显示妊娠期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综合征,分娩后1个月,短P-R间期综合征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孕妇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妊娠24.40周发现短P—R间期的孕妇共72例,在分娩后或终止妊娠后2~4个月内复查心电图,比较其结果。结果72例妊娠期发现短P—R间期的妇女68例在复查心电图中发现短P—R间期现象消失,4例在复查中仍未恢复正常。结论妊娠中晚期妇女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高,常见的是短P-R间期,其与妊娠期生理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的心电图改变。方法:采用BRENTWOOD心电工作站12导联同步机描记170例妊娠期妇女组的心电图和170例健康体检组妇女的心电图作对比。结果:孕妇组心电图异常82例,其中短P-R 16例,心律失常42例(包括窦性心动过速30例、房性早搏8例、室性早搏4例),ST-T改变24例。结论:孕妇的异常心电图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最多见的是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妊娠中晚期妇女心电图情况,并探讨心电图异常出现的原因。方法:选取700例妊娠中晚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00例妊娠中晚期妇女中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有206例,占总例数的29.43%,其中,窦性心动过速46例,电轴左偏37例,短P-R间期25例,期前收缩40例,左心室高电压14例,ST-T改变40例。结论:妊娠中晚期妇女的心电图改变与妊娠后的生理变化有关,应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酌情处理。  相似文献   

7.
在对中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常规检查中,发现出现短P-R间期的心电图表现几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笔者对此现象进行观察,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1年10月健康体检女性及入院待产孕妇。其中健康体检女性140例,年龄18~33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分析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电图资料,旨在为进行合理有效的妊娠保健提供指向性。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待产的孕妇231例为观察组,另选取231例非孕期妇女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所有妇女的心电图资料,并比较分析调查资料的临床意义。结果通过比较两组参与探究人员的心电图资料可以发现,对照组妇女心电图的正常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的异常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比较两组妇女心电图异常情况,观察组妇女出现窦性心律失常、短P-R间期、ST-T改变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妊娠晚期孕妇会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通过进行心电监测并分析其心电图资料,可以为妊娠晚期的保健护理提供有效依据,以此保证孕妇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9.
妊娠中晚期537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妊娠中、晚期异常心电图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37例孕中、晚期妇女为观察组,以同期540例健康非孕妇女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组异常心电图高于健康体检对照组。结论妊娠中、晚期心电图以ST-T改变,短P-R间期,窦性心动过速等多见,大部分应属于生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妊娠期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改变的概率,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行健康体检的女性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每组120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短PR间期改变的概率。结果妊娠期女性发生短PR间期改变的概率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5),而妊娠晚期发生短PR间期改变的概率显著高于早中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妊娠孕产妇的心电监护,特别是晚期孕产妇的心电监护,能有效保证孕产妇的有一个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妊娠期孕妇120例及非妊娠正常妇女60例,均行凝血功能检查,记录比较妊娠期不同时期孕妇和非妊娠正常妇女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妊娠早期孕妇的APTT、PT、FIB、TT与非妊娠正常妇女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中期孕妇PIB水平显著高于非妊娠正常妇女;妊娠晚期孕妇APTT、PT显著短于非妊娠正常妇女,TT显著长于对照组,FIB水平显著高于非妊娠正常妇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孕妇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可及时掌握孕妇凝血功能情况,对妊娠期血栓性疾病及产后异常出血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颖 《淮海医药》2012,30(1):39-39
P-R间期包括心房除极、房室结除极、希氏束除极,但一般而言,P-R间期异常是指房室结和希氏束传导异常,即房室间传导异常。P-R间期正常值是0.12~0.20 s。若P-R间期缩短〈0.12 s,则提示预激综合征。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妊娠中晚期妇女的心电图检查,有较高比例的人出现P-R间期〈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女性心电图易出现短PR间期,相关研究显示孕妇短PR间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这与怀孕期间母体发生一系列特殊的生理变化密不可分。现对妊娠期短PR间期产生的机制、短PR间期对孕妇的临床意义及如何正确认识并指导孕妇正确对待妊娠期短PR间期进行综述。1 PR间期概述1.1正常PR间期心电图上,从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是PR间期,由P波和PR段组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93~1994年在心电图检查中观察到30例预激综合症(WPW)患者,其中发现10例间歇性WPW病人,根据心率慢,P-R间期短,心率快,P—R间期长的这一变化,笔者试行运动负荷试验来加快心率,终止WPW发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例1:男、67a。因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高血压住院查心电图,结论为频发房性早搏,P-R 间期为0.19″。当天起服普罗帕酮 150mg,3次/d。d2复查心电图,结果早搏消失,但 P-R 间期延长为0.22″。当时立即停服普罗帕酮。至 d4复查心电图,P-R 间期为0.21″。16d 后再复查 P-R 间期属正常(0.20″)。例2:女、53a。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频发房性早搏入院,始服普罗帕酮150mg,3次/d。19d 后复查心电图,发现频  相似文献   

16.
张文  张炜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649-650
目的探讨短P-R间期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选择妊娠早、中、晚期接受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描记,对每份图纸P-R间期进行测量。结果晚期妊娠孕妇较正常人发病率高。结论妊娠中晚期的P-R间期缩短与需氧量增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服用奥氮平、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随机对服用奥氮平160例,利培酮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奥氮平组心电图表现正常65例(40.63%),心电图异常95例(59.37%)。利培酮组心电图表现正常22例(36.67%)心电图异常38例(63.33%),两药均可引起心电图改变。主要窦性心动过速,过缓,心律不齐,ST-T改变,T波异常,Q-T间期延长,短P-R间期,U波改变。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用药时间和剂量的增加两药的心电图异常率亦增加。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都会影响心电图改变,特别在药物增加和大剂量长期应用患者应复查心电图。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3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1示:P—R间期有短,长两种,时间为0.14秒-0.24秒,互差等于40ms(小于60ms),P-R间期大多数基本固定为0.14秒,只有P_3P-R间期延长等于0.24秒,并且伴长的P—R间期的R—R频率明显快于伴短的P—R间期的R—R频率,然而它们的P—P间距又相等,窦性P—P间距与提早出现的P—P间距为1.04—1.08秒,相差0.04秒,P—R间期延长又是从早搏开始,显然可以排除3相4相阻滞。此图中提早出现QRS_3前无P波,时限≥0.12秒,且R—R间距为0.48秒,后继正常传导的R—R间距为0.96秒,二  相似文献   

19.
杨文珍 《哈尔滨医药》2012,32(2):137-137
目的 通过检查足月待产孕妇心电图,分析其异常心电图发生原因.方法 观察分析560例足月待产孕妇同步12导联心电图,并与同期健康体检妇女作对照.结果 560例足月待产孕妇组,异常心电图190例,占33.93%,其中窦性心律失常(89例为窦性心动过速和2例窦性心动过缓),占异常心电图的47.89%,ST-T改变53例,占异常心电图的27.90%,期前收缩18例(包括房性早搏12例、室性早搏6例),占9.47%,心电轴左偏5例占2.63%,房室传导阻滞11人,占5.79%,短PR间期12人,占6.32%.非妊娠组:心电图异常34例,占6.07%.妊娠期妇女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ST-T改变较非妊娠组健康体检妇女显著增加.结论 对足月待产孕妇应常规做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异常者,分析异常心电图发生原因是生理性改变还是器质性变,及时发现问题,安全度过分娩期,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0.
常规心电图中P—R间期〈0.12s,QRS波群宽度正常,临床上有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即可诊断为LGL综合征。笔者在临床心电图工作中发现单纯出现P—R间期〈0.12s,QRS波群正常,临床上无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病史的病例,多见于年轻女性,尤其在妊娠中晚期的妇女中为多见,现对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待产的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中短P-R间期的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